王晓蕊
(惠州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1)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十八世纪中期以法国为主的一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内涵是宣扬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它所带来的关于思想意识的启发覆盖了许多知识领域。在启蒙思想的引领下,音乐文化逐渐从教堂、宫廷向民间群体转移;音乐的创作内容也不再只围绕着宗教故事,开始以人为本,从民间故事摄取灵感;在和声的应用上,作曲家也不再紧紧围绕着“教会调式”,而是大胆对和声进行了丰富应用,使得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充满了颇具特色的情绪特征,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角色性格。他擅长用重唱的体裁展现多元化的人物性格,而《女人心》便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
艺术创作不可能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热潮,无论是美术创作、建筑创作、还是音乐创作皆受到时代特征的影响。在“启蒙运动”兴起之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也展现出了创新的一面:出于对文学共同的喜爱,莫扎特与德国文学家歌德私交甚笃,两人对文艺创作的热情与互相欣赏共同孕育出了兼具戏剧性与艺术性的《后宫诱逃》;随后,莫扎特在邂逅了意大利籍犹太词作家洛伦佐·达·庞蒂①以后,认为这位才华横溢的脚本作家在台词的设计上与自己的戏剧理念相符合,因此双方前后合作了三部歌剧:《魔笛》《唐璜》及《女人心》,同时,这三部歌剧也直接奠定了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的地位。无论是《魔笛》中情绪色彩各异的咏叹调,《唐璜》中丰富多彩的配器和幻想化的角色,还是《女人心》中堪称经典的重唱展现形式,无一不体现了莫扎特吸收的来自启蒙运动思想家黑格尔对于音乐产生的一个观点,即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莫扎特歌剧中所体现的明确展现角色性格特征的唱段设计以及声部之间的对位平衡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典范之一,这是一部带有少许荒诞色彩,以描述爱情为主的幽默歌剧。莫扎特的《女人心》在音乐的写作上通过重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将角色的个性,以及该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通过韵律对比鲜明的唱段展现出来。在《女人心》中,重唱形式是整部歌剧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作曲家通过大量的重唱片段,如二重唱、三重唱乃至六重唱清晰地将整部剧仅有的六个角色各自所具备的性格特点都进行了详尽的展示,使得听众通过某一角色特有的歌唱风格和特定的体现其性格的旋律,快速地分辨出角色之间的差异,让整个故事更具观赏性,同时,其通俗易懂的唱段划分也让听众能快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内涵。
喜歌剧是欧洲十八世纪在“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体裁。在当时,歌剧题材大多以宫廷、教会为主,歌功颂德,宣扬宗教精神,几乎没有关联普通人民的现实生活②。“启蒙运动”以后,群众对于思想解放的呼声也愈发高涨,与此同时,1717年诞生于英国的“共济会”对于启蒙运动思想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纷纷加入共济会,呼吁艺术创作中的思想解放,艺术创作开始将目光转向普通百姓。莫扎特作为共济会的成员之一,也将启蒙思想融合进了音乐创作中。喜歌剧是以平民百姓生活或民间故事为脚本进行创作,带着些许夸张和荒诞,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女人心》是莫扎特与达·庞蒂合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同时也是莫扎特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歌剧。1789 年8 月29 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二世到现场观看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对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充满了兴趣,邀请他再创作一部新歌剧,这就是《女人心》③。故事情节由约瑟夫二世亲自选定,脚本与歌词由达·庞蒂完成。这部歌剧是莫扎特所有歌剧作品中形式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直到今天,它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听众给予它的评价,被认为是莫扎特所有作品中最人性化、直击心灵的一部作品,它完全地体现了启蒙思想中对于人性的解读,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莫扎特所创作的歌剧中平衡性与统一性最为完美的一部喜歌剧,它的故事发展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这是一个以男女之间对爱情的考验为主题的故事,整部歌剧分为两幕,全剧只有六个角色:身为那不勒斯贵族小姐的费奥迪莉姬和妹妹朵拉贝拉;两姐妹的军官恋人古力耶莫和弗兰多;女仆戴斯碧娜和哲学家阿方索先生。阿方索先生认为女人绝对不可能对爱情忠贞如一,而两位军官对各自的恋人充满信心,认为她们是不会变心的。双方对此见解不一,阿方索先生便提议让两位军官扮演富商互相追求对方的未婚妻,以此来印证双方的见解。整个故事就在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考验中进行,两姐妹为对方变装后的恋人所动摇验证了阿方索的论点,但真相大白之时,军官却各自原谅了自己的恋人。
故事剧情丰富,虽然只有六个角色,但内容并不单调匮乏,反而是丰富多彩的。整部歌剧共有两幕三十一个唱段,其中重唱段落占据了十八段,包括男声三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五重唱、男女声六重唱等不同形式的重唱段落。在其中,最能体现出莫扎特在重唱形式上极佳艺术造诣的段落便是出现在每一幕终场的男女六重唱,莫扎特准确地利用不同的旋律、韵律以及和声色彩表达出了每个角色自身的性格特点,同时将它们融合成一个整体,在音乐效果、故事开展乃至表演形式上都能保持均衡状态,这极好地展现了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炉火纯青的作曲技巧。
(图一)
这是出现在第一幕第十三段的第一首六重唱。该段并非像传统的六重唱形式那样从一开始就将故事铺陈开来,而是根据故事剧情由男女二重唱、男女四重唱、男女六重唱循序渐进,与剧情紧密切合(图1):阿方索先生以一枚金币收买了两姐妹的贴身女仆戴斯碧娜,让她开门将两位乔装打扮的阿尔巴尼亚商人迎进来,两人的对话便以二重唱的方式体现;随后,两位商人进门,在阿方索先生的介绍下,他们赞美女仆的聪慧,而后者也表示自己的主人肯定无法认出变装的两位军官。这一段的男女四重唱轻松诙谐,男声用短促有力的装饰句衬托女声的悠长乐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当两位女主人的声音由远及近,此时屋里的四人便再次确认考验的细节,在这里,阿方索先生在唱完一句歌词后躲藏了起来,这里便是六重唱的短暂显现,在这简短的六重唱中,女声二重唱较为悠长的唱句体现了女主人们寻找女仆的急切,屋内的男女四重唱仍以较为简单而又抑扬顿挫的韵律营造出那一瞬间紧张又兴奋的氛围。
前半部分的男女二重唱和男女四重唱皆清晰地展现出了戴斯碧娜的机敏和狡黠,两位变装军官的激动和沾沾自喜以及策划这个骗局的阿方索先生的老谋深算。两位女主人的性格在五重唱中得到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她们在这个故事节点中展现出的“忠贞不渝”的性格特点也拥有令人瞩目的记忆点:铿锵有力的唱句表现了她们对陌生来访人的排斥,由此进入第一个小高潮;随后音乐的韵律变得悠扬,属于两位商人和女仆所唱的半音下行和较为缓和的唱句展现出他们试图让两姐妹平静的想法;接着,强有力的叙事性唱句表达了姐妹俩的反击和抗议;最后,五个角色分成层次鲜明的三个阵营一起将整个唱段推至高潮,让这戏剧性的一幕以僵持的状态结束。在整个唱段中,角色的性格特征非常明显:两姐妹的唱句快速有力,体现了她们“忠贞不渝”的心意;两位商人的唱句平稳悠长,展现了他们在“追求”状态中的平和;而女仆的唱句始终穿插在另外四人的唱句之间,带着装饰性的衔接,很好地体现了她作为“平衡者”顾全大局的特点。
从欧洲美学的历史进阶来看,莫扎特的音乐已经成为衡量欧洲音乐客观与主观之间的一盏天平。他的音乐就与欧洲文明进化过程中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解放一样,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他在现实中不因阶级而动摇思想体系这一点,体现出他作为一个自由阶级者所具有的坚定、乐观、追求平等与自由意识的态度;而在他的音乐中,他那不拘泥于某阶层代表的角色选择和其性格特点代表了广大的人民阶层。
正如共济会所宣扬并与启蒙运动思潮所密切交融的合理性思想那般,“自由”“博爱”“忠诚”便是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精髓。而在《女人心》这部喜歌剧中,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角色所代表的个性都很好地体现了莫扎特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姐妹俩对恋人的忠贞和后来的动摇体现了她们对爱情的浪漫幻想,即在“博爱”与“忠诚”之间摇摆不定;古列尔摩和费朗多信任恋人这一点也同样体现了“忠诚”;阿方索先生对女人的偏见和策划闹剧的行动则代表着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女仆戴斯碧娜敢于参与闹剧则代表了阶级的“平等”。因此,六个性格各异的角色与诙谐幽默的爱情闹剧在莫扎特有趣生动的音乐创作中完美地展现了他对人文主义的理解。
通过浅析喜歌剧《女人心》重唱艺术的展现形式,可以看到莫扎特在喜歌剧创作手段上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表达。同时,以《Alla bella Despinatte》切入,作为对重唱形式与剧情结合这一方式的学习和研究,剖析角色性格所代表的启蒙思想特征,可以了解到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高度。
注释:
①Lorenzo da Ponte(1749-1838),意大利籍犹太词作家,擅长将名著和传奇故事改编为剧本,与莫扎特合作了三部著名歌剧《魔笛》《唐璜》《女人心》。
②代馨悦.探究歌剧〈女人心〉中重唱的艺术特色及歌剧所承载的人文主义精神[D].中国音乐学院,2016.
③王环宇.喜歌剧〈女人心〉创作特征及女声角色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