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

2022-11-27 04:12:32林彩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满意度

林彩梅

(福建省安溪县龙门中心卫生院,福建 安溪 362400)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部病毒和细菌的影响,因此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儿童免疫接种是确保儿童健康的重要预防措施,是免疫接种卫生政策的基础[1]。儿童疫苗接种有望通过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有效降低发病率,对儿童的免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容易出现不良事件,这与儿童的身体状况、接种时间、药物的影响和工作系统的干扰等因素密切相关[2]。虽然儿童免疫接种很普遍,但在实践中,它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影响免疫接种的依从性,甚至出现不良事件和护理风险,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满意度。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完成免疫接种,对于提高传染病的防御能力至关重要[3]。所有工作人员、设备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促进安全和效率,并通过基于团队的资源管理实现共同目标。本文则研探究分析预防接种中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12岁,平均(6.58±2.15)岁;对照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12岁,平均(6.63±2.04)岁。两组基础统计学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提供常规护理。在接种疫苗前,要填写儿童的健康卡,并检查和记录儿童的健康状况,以确定儿童是否符合接种疫苗的条件。无法接种疫苗的儿童应在以后康复后再进行接种。疫苗接种前,家属被告知疫苗和接种后的说明,并被指示在接种后留在观察室30 min,直到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护理:①疫苗接种干预小组的统一培训:护理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在医院接受培训。培训有4个部分:小组长负责指导和领导小组成员并分配任务;小组长对小组的表现负责;小组长对小组的表现负责。这通常是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的,包括事先解释,在过程中讨论,以及跟进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根据任务的需要评估情况和评价项目,有助于避免问题和防止错误。常见的方法包括同行监督和STEP(患者、团队成员、环境和目标进展),以确保你和你的团队成员正在迎接挑战。a.提供相互支持和合作:首先明确每一位成员的责任,建立团队成员之间协调合作,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设立团队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去实现。b.加强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常用工具包括ISBAR(一种结构化和标准化的沟通模式,由5个要素组成:识别、情况、背景、评估和建议)、主动呼出和交接班跟踪。这些方法有利于团队合作,实现共同的护理目标。同时,鼓励专业人员以各种形式向团队成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床边演示、急救技能演示和情景模拟。要做好专业知识培训就要建立一个考核机制,定时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知识点重点培训,技能培训则包括疫苗接种技术,需要反复练习,细心指导。疫苗接种后病态反应的紧急护理(对症处理和药物治疗)和处置措施(宣传教育、疏导方法、及时上报等)。标准免疫程序的优化有效地减少了免疫程序各方面的时间,包括有疫苗采集:团队成员实施了有效的沟通,以确保收到准确的信息并由双方核实。在疫苗领取方面,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即在收到接种者提供的有效信息后,发放疫苗申请表,由经过培训的疫苗交接人员将疫苗冷藏箱送到中心药房领取疫苗,包括疫苗名称、制造商、收集的数量、用药时间、温度等。②建立技术质量管理小组,明确规定其职责。组长提供指导和协调,并制订疫苗接种计划。在实施之前,要制订标准操作程序和应急计划。团队成员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监测,有的负责记录接种实施过程中的疫苗效果,有的定期收集接种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质量管理小组对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讨论,对发现问题进行改进。质量管理小组实施工作前,要对小组所有成员进行教育和考核,了解实施流程的规则。组长要对疫苗安全管理、药品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进行抽查,包括疫苗储存区的温湿度、药箱的清洁度、疫苗的有效期、冰箱内外有无双锁和搬运过程的双重监控、搬运交接表的常规填写、疫苗储存环境的清洁度和空气培养是否达标等。应每周进行抽查,以确保疫苗储存环境和空气培养的清洁度符合标准。团队成员需要通过通讯联系患儿家庭,强化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在注射前签署疫苗管理的知情同意书,并提供疫苗接种后的指导。免疫接种护士必须至少每6个月接受一次免疫接种知识的理论考核和免疫接种技术与质量的操作考核,不符合考核标准的护士无权执行免疫接种任务。护士长必须每周检查免疫接种服务,分析免疫接种服务不达标的原因,并不断改进。③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免疫干预小组的微信群,使免疫干预小组在执行标准操作程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沟通。免疫接种干预小组组长负责定期向免疫接种干预小组的不同单位提供最新的统计数据,包括从接种者那里获得有效信息的时间、疫苗收集、免疫前准备、接种等。定期召开会议,以确保团队成员与领导层进行有效沟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实践行为符合团队的资源管理要求,以及确保疫苗接种干预团队流程在每个阶段的实施程度反馈。任何不符合管理或流程实施要求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分析,积极讨论并实施纠正措施,以促进护理质量。④疫苗接种安全护理:a.改进免疫登记:由于许多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存在使用双重姓名的趋势。为避免姓名重复,免疫接种接待护士应根据接待时间对接种者进行登记和编号,在等候室以接种者姓名为编号等待接种,并再次确认接种者的基本信息后,在接种室继续进行接种。b.规范疫苗管理:从事疫苗管理的护理人员应记录疫苗的进货和出货,每日检查进货和出货的库存,定期检查疫苗状况,及时整理过期疫苗,防止过期疫苗被滥用。疫苗按类型、批号和有效期分别储存,并根据疫苗的储存方式实施具体控制。如记录疫苗放入冰箱后的温度,监测储存在冰箱中疫苗的适当温度。c.加强免疫核查管理:记录已接种儿童的免疫相关信息,并由护士核对儿童信息,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核对过程由两人进行,确保不影响下次接种;遵循三查七对的程序,确保儿童接种前的信息是检查所有内容并记录基本信息,如儿童的姓名、接种时间、疫苗名称和序列号。如果疫苗包装无法识别或过期,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停止接种,换上没有问题的疫苗并继续接种。疫苗瓶无损坏,疫苗液颜色正常,注射器包装无损坏,无漏气现象,密封性好,刻度清晰。在确认儿童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后,要检查前次和本次接种的间隔时间,以确保接种部位没有瘢痕组织、炎症或硬物。只有在任何异常情况或发病率得到解决后,才应继续进行免疫接种。d.定期召开小组意见交流会:总结现状,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应对和改进初期问题,落实处理和改进新问题的措施,对疫苗接种的禁忌和慎用人群进行标明,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医疗的安全性。⑤在疫苗接种开始前,主动通过微信平台和家长课堂向儿童家长告知接种过程和注意事项,让他们了解整个过程,并提前与孩子沟通,让他们安心,有助于提高合作度。我们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避免他们的错误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安全性。在接种疫苗之前,儿童和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姿势,最大限度地放松肌肉,减少肌肉阻力,使疫苗能够顺利进入肌肉和组织,减少孩子的痛苦,减少哭闹,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1.3 评价指标 ①时效标准:记录并对比接种者核对信息时间、预防接种前准备时间、预防接种时间。②不良反应:记录婴幼儿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疼痛、发热、呕吐、腹泻等。③依从率:儿童对护士要求的遵守率超过90%被认为是完全依从的。符合护士要求达到70%~90%的儿童依从性被认为是部分依从的。儿童对护士合理要求的遵守率低于70%被认为是不依从的。依从率=[(完全合规+部分合规)/n]×100%[4]。④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包括健康宣传与教育、情景表现、护理态度、沟通技巧等,对疫苗接种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探讨。总得分从0~100分,包括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一般(70~79分),不满意(60~69分)和非常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时效指标对比 研究组时效标准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时效指标对比(min)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依从率对比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依从性为96.00%(48/50)、98.00%(49/50),对照组82.00%(41/50)、84.00%(42/5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依从率对比(%)

2.3 两组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0%(4/50),对照组为22.0%(11/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接种儿童不良反应率对比

3 讨论

疫苗接种是指将人工繁殖的减毒微生物或病毒注射到体内,使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定的抗体,从而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家长可能会质疑接种疫苗的安全性[5-6]。护理问题导致的疫苗接种风险可能会影响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满意度。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常规护理管理与安全免疫护理管理之间的差异,并确定安全免疫护理的应用是否能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和评估的各个方面,以及护理人员是否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表现联系起来,提高整体绩效,并证明它可以提高他们在工作场所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落实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童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处理不良事件,才能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促进免疫接种安全[7-8]。安全的免疫护理始于提高所使用疫苗的质量,并通过规范免疫登记程序确保疫苗管理的安全性,检查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的基本信息,以防止因同名而导致的接种错误,并规范疫苗储存管理,防止过期或不合格的疫苗流入[9]。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减少不良反应,加强了疫苗接种核查制度,通过安全研讨会和干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减少安全问题,提高管理质量,提高儿童接种的安全性。疫苗接种是将人工繁殖的弱化的微生物和病毒注入体内,以诱发免疫反应,产生特定的抗体,增强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10]。近年来,由于医疗和疫苗接种的广泛使用,疫苗接种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政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认可[11]。同时,由于免疫护理方面的差距导致的风险事件会严重影响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一步影响免疫推广[12-13]。本文结果中,研究组时效标准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依从率为96.00%(48/50)、98.00%(49/50),对照组82.00%(41/50)、84.00%(42/5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00%(4/50),对照组为22.00%(11/5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主要是由于安全的免疫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儿童在免疫接种时的潜在安全风险,导致不良事件的低发生率、儿童的高警觉性和家庭对护理的高满意度。由于安全免疫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整个免疫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操作技能,并使他们熟练掌握操作程序、监督和不良事件管理。它通过培训加强了免疫护理管理[14]。因为护士的安全意识更强,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通过改进登记程序,有效地规范了接种前的登记工作,由于可以更好地核实接种者的信息,避免了因同姓而导致的接种错误等情况[15];规范了疫苗储存和管理。疫苗储存管理的标准化可以防止过期疫苗进入正常使用,有效防止疫苗变质[16-17]。规定对免疫室、候诊室和观察室的管理确保了免疫环境的清洁,避免了交叉感染;通过定期举办安全免疫研讨会,对免疫质量进行持续管理,这有助于事件发生时的干预措施可以得到持续改进,从而逐步减少控制问题,提高控制质量[18]。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通过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接种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疫苗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42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家教世界(2020年10期)2020-06-01 11:49:26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家教世界(2020年7期)2020-04-24 10:57:58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