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产业发展研究(Ⅲ):促进云南茶产业发展的9 大重点工程

2022-11-27 03:19何青元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普洱茶茶园茶文化

何青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持续发展“一县一业”,大力推进“绿色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聚焦种子端、电商端,坚持绿色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方向,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和“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拓市场、建平台、解难题”要求,推动普洱茶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迈向价值链高端,努力实现新时代云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 生态茶园建设工程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牢基础,加强和巩固生态茶园建设成果,突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进行综合评估“补短板”,结合全省不同产区打造各有特色的生态模式,提升有机化生产水平,为打造“世界一流茶产品”奠定坚实基础。抓住产业科技的制高点——品种,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研发,大力推出特色和适制性,确定当家品种,打造不同名山、不同县当家的茶树品种品牌。目前,在世界上已发现的山茶属茶组植物中的31 个茶种和4 个变种中,云南独有26 个茶种和2 个变种。要打造、选育和推广或突出具有云南区域特色的适制普洱茶、红茶、绿茶的特色茶树品种,力争能成为国家级认可的良种或是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茶园中的应用。二是加大除草机、采茶机在茶园中的应用。三是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等农资监管体系,杜绝高残留物质进入茶园。四是全面夯实茶园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林茶间作”为主的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全面建成生态最优和茶叶质量最优的基地,全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提高茶叶品质和特色。

(1)到2025 年,打造有机茶示范县3 个、有机茶示范乡(镇)30 个。有机茶示范乡(镇)从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示范带动力较强、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性较高的30 个茶叶发展重点县中打造。全省茶叶“三品一标”产品达2200 个以上,有机茶园面积达14.67 万hm2。

(2)以30 个茶叶发展主产县为重点区域、“绿色食品牌”省级重点产业基地为基础,围绕“企业、合作社”茶园基地,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合作社加大茶园绿色生态建设,重点突出有机茶培育基地建设。到2025年,实现“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达40 个。

(3)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每年推广茶叶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有机技术示范3.33 万hm2。围绕绿色、有机茶园建设,依托全省茶叶技术体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技术,为推进茶产业有机化建设奠定基础。

(4)每年开展茶农实用技术培训5 万人次。充分发挥全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开展茶农实用技术培训,为推进茶产业有机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5)构建初制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每年组织产品质量监测抽检样品200 个。由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毛茶产品进行抽查抽检,及时把控产品质量。

2 古茶树资源开发保护工程

结合名山名茶品牌打造,发挥古茶树资源的带动作用。一是加大保护古茶树资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教育力度,出台并严格执行《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增强茶农自觉保护古茶树资源的意识。二是制定古茶园改造、管理、采摘、养护技术措施,指导帮助茶农科学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制止掠夺式采摘行为,确保古茶树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加快建立古茶树林业保护站,加强古茶树保护技术措施的推广普及,完善古茶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定,对野生茶和重点古茶树实行科学采摘,专项补贴,专人管护。四是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引进企业和资金对古茶园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树立标杆,充分展示带动和拉动产业发展价值。五是推进云南古茶山申遗。

3 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

大力实施标准化工程,全面推进云茶产业数字化、智慧化,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发展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叶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为打造“中国茶业综合实力第一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3.1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在茶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云茶标准体系

完善云茶地方标准,发挥学会、协会作用,建立团体标准,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标准,提升茶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从云南省茶叶品种选育、栽培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生产加工、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包装、贮存、冲泡方式等形成覆盖云茶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至2025 年,完成地方标准《生态茶叶种植技术规程》《生态茶园管理规范》《云南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滇红加工技术规程》《普洱茶感官审评方法》《普洱茶冲泡方法》《普洱茶包装贮存技术规范》《普洱茶中茶色素的检测方法》《茶叶追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普洱茶质量追溯实施规程》等的制修订定工作。制定团体标准《云南红茶》《云南白茶》《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陈年普洱茶》等。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组成的云南省茶叶标准体系,促进云茶产业提质增效,引领产业发展,提升话语权。

3.2 以园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全省茶叶精深加工能力

完善现有“凤庆、勐海、思茅”茶叶加工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永德县、昌宁县2 个茶叶加工园区的建设步伐,实现园区加工产值120 亿元以上,着力提高茶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全省茶叶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到80%以上。

3.3 切实提高普洱茶专业仓储能力

引导支持企业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普洱茶专业仓30 个,提高普洱茶存储质量及原产地话语权。

3.4 加大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力度

每年开展重大科技研究、产品研发3 项。围绕普洱茶基础理论研究、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机理、深加工产品研发等,组织省内外科研院校开展科技攻关、产品研发,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5 以科技支撑为重点,运用“大数据”推进茶叶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

将“数据采集”融入种植、采摘、加工、仓储、销售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过程中,推进茶叶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茶园管理的“机器代入”,加工环节的“无人加工”,质量控制的“实时在线”。

4 茶产业规模化建设工程

着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以“招大商、育龙头”为重点,聚集国内外企业的资本和先进理念,培育新主体,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市场规模,加大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增强云茶产业综合实力。

(1)打造综合产值200 亿元重点县1 个,100 亿元重点县3 个、50 亿~100 亿元县5 个、10 亿~50 亿元县21 个。

(2)省级重点培育年产值1 亿元以上茶企20 户,年产值5 亿元以上茶企10 户,着力培育年产值10 亿元以上茶企3 户,努力打造年产值50 亿元的大型茶企1 户,培育认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0 户。

(3)重点培育专业合作示范社400 户、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2500 户,不断提高茶产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4)开展“百千万”人才培养行动。采取多途径人才培养方式,全省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0 名、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500 名、初级专业技术人才10000名、茶艺师15000 名,构建一支强有力的茶产业专业技术队伍。

(5)建立专家工作站20 个。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教学机构合作,鼓励支持科研教学机构与企业相结合,建立专家工作站,组建研发机构,开展科技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建立世界一流大叶种茶树资源圃。依托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收集、保存育种种质资源3000份,充分利用育种资源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推广良种良法。

(7)支持企业建设普洱茶形象体验店。以普洱茶重点企业为主体,在国内大中城市布局建设普洱茶形象体验店1000 个,加大普洱茶文化传播、产品推介和消费群体的培育。

5 云茶品牌建设工程

围绕“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3 大公用品牌,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产品品牌、名山名茶品牌,加快推进地理标志产品登记认证,以品牌引领市场、引领产业,努力推进云茶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处理好重点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关系,实施优势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确保优势产品品质,通过品质树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强力打造品牌和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突出品牌效率,每年推出一县一品牌,每县重点主推3~5 个企业品牌。一是重点扶持企业争创品牌,打造品牌,如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省名牌等,并给予奖励,深度挖掘茶叶品牌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强力支持几个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扶持打造“高端云南茶品牌”,促进茶产业向品牌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重点打造好若干个名山名茶品牌,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设集茶园、产品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精品茶庄园。三是着力打造云南茶公共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的力度,制定茶产业品牌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深化品牌建设意识,形成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1)构建云茶品牌体系。以“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3 大品牌为引领,以名山古树为依托,每年打造“10大名品”10 个,打造区域公用品牌15 个,形成云茶品牌体系。

(2)围绕“全球普洱茶文化展示中心,全球普洱茶康养中心,普洱茶仓储、贸易、结算中心和茶文化交流平台”,分别在昆明及3 个茶叶主产州(市)建设4 个普洱茶博物馆,突出“茶产业、茶文化”主题,整合交易、展示、仓储、体验、科研、旅游等要素,探索“茶产业+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的创新运营模式,拓展服务功能,扩大贸易量,不断提高云茶原产地话语权。

(3)每年举办1 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每年组织引导茶企参加国内外巡展、品牌推介活动20 场次。

(4)每年开展“10 大名茶”的评选认定活动。以茶企经营规模、产值利税、对农户带动力、产品发展潜力等为评选的主要权重因子,通过企业自愿申报,州(市)初审推荐,省级审核认定并颁发牌证,每年开展“10 大名茶”的评选认定活动1 次。

(5)积极开辟国际市场,以欧美、中东和东南亚国家地区为重点,支持企业设立分公司、经销商,推进云茶国际化步伐。

6 云南茶文化建设工程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发挥文化引领和渗透功能,实施特色民族茶文化战略,深度挖掘云南民族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民居民食等资源优势,推进茶旅结合,促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筑茶叶发展新业态,提高附加值,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融合发展,更要丰富内涵。一是大力展示普洱茶文化内涵,重点突出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茶文化,全方位、动态化拓展茶业功能,开发休闲、观光茶业,增添服务内容,从过去单纯卖茶产品转变为卖产品和卖服务相结合。二是深入挖掘、整理民族茶文化,支持社会组织建设茶艺馆和观光茶园,发展和规范茶店(庄)、茶馆(室),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通过茶艺表演和培训,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建设集“旅游、参观、购物”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大力开发以“云南茶”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不断提高云南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开展特色茶叶产品展示与贸易、茶文化研讨与交流、制茶大赛、斗茶大赛、民族茶艺大赛、茶产品经贸洽谈、古茶山旅游等。四是加快茶文化项目建设,全力提升茶文化内涵和品牌知名度。

(1)结合“一村一品”“美丽乡村”评选,着力建设美丽茶乡村、秀美茶园70 个,打造特色茶庄园100个、茶叶主题公园7 个。

(2)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深耕“茶马古道”茶文化,打造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10 条。

(3)深挖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名山名茶等,制作特色鲜明的云茶产业系列宣传片7 部。

(4)推动跨界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推进茶产业生产、加工、贸易、休闲、体验、旅游观光的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功能,促进茶产业与茶用具、茶包装、机械、物流、特色小镇、茶馆及文化培训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7 质量安全工程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彰显“云南”特色,建立和完善茶叶质量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管体系,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茶叶加工企业全面实行清洁化生产,并通过ISO、HACCP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技术体系,加强对茶叶投入品规范使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茶叶标准化种植、施肥、用药、采摘、加工、储运等技术推广,全面提升全省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普洱市茶叶质量安全服务平台,创建茶叶质量安全服务网,建立政府监管、科技支撑、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的全市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通过许可、授权等形式,服务支持全省产茶县、茶叶类省级园区、企业专属基地、出口基地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先期进入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全省茶叶质量安全的公信度和核心竞争力。建立茶叶质量整治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建立统一的生产质量标准,有效遏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对全省茶叶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监督,对涉及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整改查处。加强对茶叶生产、销售和发展的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8 云茶科技支撑体系工程

建议云南茶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从政府主导体系、政府引导体系和示范推广体系考虑,一是政府主导体系,利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体系,突出全局性、公益性,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以产业最大化为目标,满足产业的需求。二是政府引导体系,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开发应用研究为主,满足企业及所带动农户的需求。三是示范推广体系,利用政府现有的网络和茶技推广体系,加大力度,重点是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服务;在已形成的“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茶农”这个共识的基础上,还要形成扶持中介组织就是扶持茶农、扶持科研部门就是扶持茶农、扶持示范推广就是扶持茶农的共识。

9 茶产业宣传推介工程

一是突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3 大品牌,制定宣传计划,以车站、港口、机场、宾馆、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为依托,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平台,全方位加强社会宣传,提升消费者对“云茶”品牌的忠诚度。拍摄“云茶”宣传片,适时组织专家在电视台等媒体的相关栏目开展专题讲座。注重培养“云茶”宣传人才,建立一支既懂新闻业务又懂茶业知识的专业宣传队伍。二是加强品牌推广活动,政府搭台,企业为主体,结合企业发展布局的重点区域,由省委、省政府牵头,充分发挥省级茶叶协会的作用,召开推介会、品鉴会、交易会、研讨会等宣传推介活动,增强各地经销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质、文化内涵的了解,推动品牌塑造和宣传,要重点突出几个会展活动,企业唱主角,把品牌影响力推向国内外市场。三是依托旅游景区景点,开拓旅游推介市场,在景区设置茶品鉴区和产品展示区,推广生态、绿色、健康的云茶生活方式。四是抱团出击,也可以县组团宣传,调动参与度和积极性,努力争取一些国字号、省字号名誉,如百强县、生态县、全国示范区、普洱茶之乡等,鼓励茶企争创名誉和称号,并加大宣传。

猜你喜欢
普洱茶茶园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园飘香
茶文化的“办案经”
林岚微 把红边茶文化传播得更远
周宁生态茶园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茶园观色
普洱茶怎么泡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