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培养的价值诉求

2022-11-27 19:34李旭娟王永明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归属感集体时代

李旭娟 王永明

(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实践养成中指出:“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可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集体归属感是指个体在集体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与集体环境和集体成员的互动中产生的归属关系。集体归属感能够让个体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员,认为自己隶属于某一集体,对集体产生认同、依恋等情感,个体从集体中获得心理满足和精神慰藉。集体归属感主要包括个体对集体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三个维度。这三个方面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归属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 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

价值观是主体在价值选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和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它反映的是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基于思维感官而形成的对人对事的认知和理解。随着中国参与到世界市场的浪潮中,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化作为价值观的载体和内核随着经济开放式发展而蔓延,以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价值观与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为代表的中国主流价值观不断交融交锋,有的大学生浸染于多元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这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特征有着多方面的典型表征:首先,价值评价标准多样化。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是主流的价值评价标准,但是,他们在评价人、物、事的过程中往往也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其中利益标准是被采用频率最高的标准。其次,价值选择多元化。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拓宽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也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在这部分大学生中创造社会价值、服务社会并不是他们的唯一价值选择,展示自我,满足自我成长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等多元化、多层次性的价值选择也渐显。因此,这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无论在价值评价标准,还是价值选择上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向。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这部分大学生往往高度关注个人利益的得失,“利己”的价值观念被认同,他们将满足个人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部分大学生功利性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学业、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当学习成绩与奖学金、保研、择业等各种切身利益相联系时,为了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部分学生投老师所好,上课坐前排,积极与教师互动,也许并未用心于课程,但却努力表现为可能是老师眼中的“优秀生”,在应对考试时或者依赖于老师划的重点学习内容,或者在考前通过给任课教师打电话、发邮件等形式“要高分”。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也掺杂着功利性的因素,为了建立人脉而结识目标人群、参加学生组织,重利益而轻情意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准则。而在恋爱方面,部分大学生受功利心理等各种因素的驱使,不惜突破道德底线以恋爱为幌子实现其经济目标或其他目的,恋爱责任感和信度严重缺失。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也严重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热衷于网络虚拟社交,存在现实人际交往障碍

马克思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2]因此,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网络时代人类的部分社交行为从“线下”转至“线上”。新时代大学生之所以偏爱于网络社交,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满足自身的交往需求。首先,不同于现实环境,网络社交藏匿了交往个体之间的经济状况、真实身份等多重信息,在网络社交中可重塑“人设”,形成虚拟人格,网络虚拟人格弥补了新时代大学生现实人格中的缺憾。其次,在校园生活中,由于现实环境的限制,想要在班级、团体中获得别人的认可需要付出诸多的努力,但是在网络世界中却只需选择凸显特长、隐藏不足来树立形象,从而在虚拟环境中获得认同感。再次,在网络社交圈中可以快速筛选出自己的兴趣圈层,寻求存在感。最后,新时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部分是单亲、留守家庭等家庭背景,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让他们孤独、落寞,因此渴望有丰盈的情感,在虚拟网络环境寻找现实的情感缺失成为新时代大学生选择网络社交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客观条件为网络社交提供了可能性。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而高度分散的网络传播媒介则打破了这种时空限制,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为网络社交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社交软件也从只能添加附近人的QQ、微信到可以连接到更遥远的陌生人的陌陌等聊天软件的更新转变,极大地扩展了人际圈,为更广泛的网络社交创造了条件。网络虚拟社交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最喜爱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与互动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交往实践产生较大影响。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交往及实践才能将人类融入到广泛的社会关系中,从而获得身份认同和社会属性。然而部分大学生过于沉溺、依赖于虚拟社交优势和满足感,以至于出现了现实交往障碍。一方面,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挤占了现实交往的时间,现实的人际交往被阻断,导致现实的亲情疏离,友情淡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和现实交往的意愿,割断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纽带,从而出现了现实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因过分迷恋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对现实世界产生了隔阂,在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处理中问题频发,面对现实人际关系时倍感无力与无助,从而逃避现实世界,希望在虚拟世界寻求庇护,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缺失。对现实人际关系的逃避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否定、迷失和集体归属情感的缺失。

(三)主体意识强烈,集体认同感缺乏

主体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主体能力的自觉理解和认知,是个体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观念层面的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要包括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等。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烈,在参与自我发展和学习活动中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权意识强烈。在面对规则不公平时,“我”的切身利益受损时,并不会选择忍气吞声,而是积极主动去争取和维护“我”的正当权益。第二,自主意识强烈。“我”有能力、有权利做有关“我”的重要决定,与主体“我”相对应的客体,如父母、老师只是平等交流的互动对象,并不是替“我”做选择的权威者,“我”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第三,创新意识显著。新时代大学生问题意识比较突出,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在学习活动中能够独立提出新思路、新方式。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部分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意识独立等自身特征决定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就会相对薄弱,在个人意见与集体意见相矛盾时,他们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会轻易向集体或他人妥协,长期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并没有在情感上、思想上认同集体的价值理念,表现出集体认同感的严重缺乏。集体认同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体对群体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的肯定,是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权衡和约束来实现的。部分大学生集体认同感缺乏,一方面表现为不认同集体的规则。认为部分集体规则是阻碍他们在集体中彰显个性、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重要因素,心理上无法认同集体的价值理念,甚至在行为上通过违规来表达对集体规则的不满。另一方面表现为集体荣誉感低。因为缺乏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所以在面对集体荣辱时,若不关乎自己的核心利益,对集体受到的奖励或者惩罚表现比较冷漠,也不主动去关注集体的发展,往往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四)竞争意识浓厚,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家庭教育模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让新时代大学生自幼儿时期就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第一,新时代大学生具有主动提升自己竞争能力的意识。在他们看来,同学之间已不单单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关系,而是一种竞争关系,而且他们之间的竞争并非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而是全方位的竞争。为此,新时代大学生一般来说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会主动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掌握诸如音乐、舞蹈、各类体育运动等来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也会通过各种线上线下培训提升自己的各种应试能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第二,新时代大学生在竞争中表现更为积极。在面对竞争时,他们会选择直面周围的各种竞争而非逃避,特别是会积极参与一个班级或社团中奖助学金、保研、入党、就业机会和推优评先等有限名额或荣誉的激烈竞争。强烈的竞争意识能够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据现实情况调整自己状态,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不断适应各种社会竞争。

虽然新时代大学生竞争意识浓厚,对成功的实现和对获得他人的认可有着强烈的渴望,但却会因为年龄、社会阅历的局限而在竞争中出现心理脆弱、不成熟的表现,同时面对家庭、社会所寄予的诸多期许,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在面对挫折时部分学生很容易选择逃避、抱怨和产生否定自己的想法,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对于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来说,挫折和失败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以下三种负面心理。一是抑郁。一部分学生没有勇气面对失败,又不愿意向他人倾诉,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宣泄,郁结在心中,久而形成抑郁心理。二是焦虑。失败致使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挫,产生一种恐惧不安和紧张的情绪,长期的过度紧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三是自卑。不能正确认识挫折,不能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全面的分析失败的原因,往往将失败的责任全部归结于自己能力不够,从而否定自己,对未来要面对的考验没有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五)知识面广,思考辨别力较弱

新时代大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广,知识储量丰富,不论是人生哲学还是天文地理几乎都有涉猎,在某些方面来说甚至“超越”了教材,以至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及其容量或许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获取的需求。新时代大学生之所以知识面广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互联网技术在学习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知识的传播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体系,传播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权威师长,在网络平台上“人人都是传播者”,传播范围不再受特定场域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线学习,知识传播也从垂直代际传授转变为了水平化互动,知识在网络空间无障碍传播,学术资源获取便捷,极大地拓展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视野。第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相较于过去,父母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更加重视,父母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优渥的受教育的条件,注重全方位的知识接受、能力培养,这是新时代大学生知识面比较广的一个最基础的因素。第三,教育体制的改革。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此后,中国教育走上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体国民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除了“全体性”,“全面性”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和成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教育体制改革是新时代大学生知识面广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数量庞大、类别繁杂的动态性、即时性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充斥于网络空间,一些网络大V和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为了博人眼球获得高点击量,将一些未经验证的信息在网络平台冠之以“真理”而大肆传播。同时,由于新媒体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新”的知识还没有来得及被时间认证,就已经被新的知识覆盖,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知识获得虽然十分便捷但其真实性、正确性有待认真分辨。而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和稳定的阶段,还未形成深厚的逻辑思维基础,又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在面对错综复杂且数量庞大网络信息,甄别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弱,极容易认同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进而影响他们对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常常难免会出现偏颇。

(六)理想丰满,但行动力欠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3]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梦的大环境下畅谈理想、渴望成功。尤其是随着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绝佳表现,更是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他们绝大多数都立志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希望为预设中的理想职业和梦想生活而不断努力。

然而,理想要想转变为现实,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攻坚克难,勇于奋斗。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3]没有行动,再远大的理想也只能存在于意识层面,无法转换成现实,行动力是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将理想转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能力。新时代大学生虽然是有理想的一代,但有的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脱节,实际行动缺失却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其行动力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惰性心理严重。有的大学生的懒惰思想严重,将大多数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睡懒觉和玩游戏上,缺乏紧迫感,缺乏自我约束,时间管理能力低,虽然也经常会因为懒惰拖延而产生一种“是否为时已晚”的焦虑心理,但是也并不会因此而有所行动。他们对生活和学业有美好的愿景,但经常因为缺乏行动力,而在无止境的拖延和消极的等待中慢慢遗忘之前树立的理想和目标。其次,缺乏意志力。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不愿迎难而上,总是想逃避现实,一旦遇到绊脚石,就会怀疑自己,甚至中途放弃,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成就动机低。最后,经常避重就轻。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没有合理地安排,喜欢做一些容易的事情来获得满足感,逃避有难度的任务,暂时屏蔽焦虑,用容易的事情来替代困难的部分寻求心理安慰和平衡,但事实上有难度的部分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不解决困难的部分就难以实现目标。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也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其存在的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缺乏集体认同感、心理承受力差、思考辨别力弱、行动力欠缺等消极特征需要得到及时的校正,才能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进而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集体归属感的培养将是纠正新时代大学生消极思想行为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培养的价值诉求

集体归属感能够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具有深刻的现实诉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但是有的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而集体归属感的培养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首先,集体归属感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有效防范思想上的功利化倾向,对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集体归属感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能够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有效防范新时代大学生在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极端竞争意识的催化下重个人、轻集体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功利化的倾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考虑集体利益,为集体和他人做贡献。集体归属感使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服从集体安排、遵守集体契约,从而有益于新时代大学生认可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理念,规范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确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其次,集体归属感对新时代大学生抵御错误思潮,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无形中助力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文化的入侵,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安全、文化自信受到严重的威胁。青年学生无疑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文化入侵和价值观渗透的目标人群,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对我国宣扬个人主义思想来迷惑青年学生。而集体归属感的培养能够提高新时代大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如果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就能够看到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跨地区、跨国际纵深交流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积极方面,也会看到以极端个人主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文化进行入侵的本质企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就能够帮助他们走出价值迷雾,看清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处阻挠中国发展,压制中国经济、干涉中国内政,以各种荒谬的理由掀起“反华”浪潮,传播错误言论扰乱视听背后的本质,抵御错误思潮和言论,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将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实践,积极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利他性和奉献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是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二)新时代大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然之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因此,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存在的基本前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新时代大学生独立处理大学生活、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等等。社会适应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社会适应能力高低是社会性是否成熟的标志,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大学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集体归属感对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集体归属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适应能力,而且对他们毕业以后能否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时代,大学校园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缩影”,需要建立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但大学生初入大学校园时,对学校环境还是陌生的,不可能快速形成学校归属感,只有在校园生活一段时间,感受到班级、宿舍、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关爱,在情感上、心理上认同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可能产生集体归属感,从而逐渐适应大学校园生活。融入社会的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步入社会,虽然其社会角色发生了转换,但是对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是不变的。倘若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学校归属感,尽管这个“客体”已经由学校变为了工作单位,但有了之前对学校集体生活的强烈归属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也能够快速地融入新的集体中,对工作单位和同事产生认同感,创建友好的同事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并没有形成对集体的归属情感,大学生的社会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精神世界一直游离于集体之外,没有归属,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压抑、被抛弃感和孤僻冷漠等不利于个体发展的心理问题,甚至是产生敌视他人和集体的极端心理。那么在步入社会以后也就很难适应工作环境,存在现实人际交往障碍,难以和同事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易对工作产生认同和热爱等情感。可见,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是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三)新时代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路径

社会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基于某一社会角色或身份为建设理想社会而应履行的义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责任,对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新时代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社会力量,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先锋,他们是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走向,国家未来发展的可能。新时代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在认知、理解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在心理上接受和价值上选择履行一定的义务,并把这种心理状态和价值选择转化成长期稳定的意志和情感。齐格蒙特说:“责任依赖于角色,而不是依赖于完成任务的人。”[6]因此,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依附于一定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同,社会角色认同实质上是对复杂社会关系中自己所要扮演的集体身份的内心确认,而集体身份的确认最终要归结于是否产生集体归属感。只有对集体、社会高度认同,产生归属感,才会对自己“饰演”的集体身份高度、高效认同,任何社会责任的履行都离不开对社会角色的有效认同。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高度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只贪图权利的享受,而不愿意履行自己的义务,存在对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的否认、被动担当等消极行为。所以应积极引导他们认可自己的社会角色,确认自己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身份,形成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履行自身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有了新内涵、新目标,新时代大学生只有了解、认同国家发展大势,社会前进方向,形成集体归属感,在内心确认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并为这样的角色感到自豪,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肩负起历史使命,担当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应有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和努力。如果没有形成集体归属感,就没有社会角色意识,对社会的认同处于弥散状态,没有明确的责任意识,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建设实践,也不认为社会责任与自身有着必然的联系,或会被动地顺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或会表现出责任对抗和责任懈怠。所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能够让新时代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

(四)新时代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新时代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指明了方向。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道德修养和社会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实际行动能力是塑造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可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集体归属感使新时代大学生主动与集体成员互动,郁结在内心的烦闷有了可倾诉的对象,能够减少其忧郁心理疾病的发生。对自己的集体身份的认同会让他们体验到集体带来安全感,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行为,可以有效消除紧张不安的焦虑情绪。此外,通过培养集体归属感,帮助其树立自信心理。自信心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树立自信心理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自信心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正向的肯定。集体社交、集体活动等多元化场景是自信心培养的重点方式,集体可以营造一些实现自我的机会和环境,增强自信心。对新时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的培养能够提升其实际行动能力。第一,能够克服无期限拖延的懒惰心理。增强集体责任感是培养集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这种使命感会引导和约束其思想和行为,促使其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奋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相关研究表明,当人经过一段时间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就可以依靠一定程度的自制力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克服拖延懒惰心理。所以,集体归属感对其克服懒惰心理具有促进作用。第二,能够增强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可迁移性能力,不仅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水平,还会影响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意志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得到发展,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就是其中之一。当他们对集体产生归属感以后,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将会是支撑他们在集体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力的情感支柱,集体归属感能够在无形中增强意志力。总之,培养新时代大学集体归属感是新时代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本质要求。

猜你喜欢
归属感集体时代
我为集体献一计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警犬集体过生日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