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综合与实践教学

2022-11-27 08:28郑华国
数学之友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三角形经验新课标

郑华国

(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三附属小学,福建福州,3505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22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教师依托“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感知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教师如何在“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教学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1 融入生活,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不仅丰富、新颖,而且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实践性,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2022版)的发展方向与要求.深度研读教材内容就会发现“综合与实践”内容是课堂知识的拓展与补充,它们的共同点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生活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动态地、形象的图文声像引出,以生活原型为切人口,经过二次加工,引导学生突破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建立数学表象,获得素养的发展.

以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打电话》的教学为例,教材中以“老师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要怎么才能尽快找到这15个队员呢?”为情境.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打电话的情境是再熟悉不过的.以此为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思考打电话通知队员的不同方案.笔者一直围绕“要怎么才能尽快找到这15个队员呢?”“为了确保尽快,要所有人都动起来,你有想法吗?”“你的方案是最优的吗?”这几个问题.为了更好地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规律,发现多种解决方案,教师还可创设“同学聚会”、“值班医打电话通知护士”等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合作讨论,找出最佳方案.然后,教师还可尝试将队员人数分别增加到50个、100个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素养.

可见,“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可以通过设计合理有效、融入生活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有效增进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活动.

2 经历过程,显示数学核心素养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发现的天空与创新的摇篮.新课标(2022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体验数学活动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1千克有多重》时,笔者设计了一些操作活动:(1) 称一称:动手称称它们有多重,盐巴(500克,2袋),洗衣液(1千克,1袋),香蕉(1千克,8根).(2) 数一数:学生数出1千克盐巴有几袋?1千克洗衣液有几袋?1千克香蕉有几根?(3) 掂一掂:学生用手掂一掂刚才称出的1千克的物品,并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眼感受一下1千克的物品拿在手上是什么感觉.(4) 找一找:在用手掂过1千克物品的基础上,用眼观察,用手感受,不用秤称,在小组内能否找到重量大约1千克的物品呢?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借助这些直接的经验,去体验,去学习身边的“1千克”甚至“几千克”,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动中学”,培养了学生的素养.

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后,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设计比赛.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有的剪出了传统“囍”字,有的剪出了美丽的蝴蝶,有的剪出了手拉手的小人,有的甚至创作出了一幅完整的故事剪贴画……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亲历了如何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绽放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空间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操作、体验,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发现数学本质,寻求问题解决方法,从而落实数学素养的培养.

3 体验方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标(2022版)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或企业进行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教学《时间在哪里》,笔者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回顾运动会的场景的形式,让学生表述1分钟、1秒、1小时所刻画的过程的长短,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设计“1分钟能做什么”鼓励学生想象并实际操作,感受1分钟有多长,能做什么,如脉搏能跳多少下、读文章能多少字、跳绳能跳多少次,积累生活中的时间的经验.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如蜂鸟1分钟振动翅膀的次数、蜗牛1分钟爬行的距离、光1分钟传播的距离等,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能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感悟时间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时间长短的量感,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在体验中发展学生的素养.

再如:教学《我的教室》,笔者设计向同桌介绍“教室里有什么”“我在教室里的位置”等,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中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正确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对位置;辨别自己的东、南、西、北的方向分别是谁.引导学生根据介绍教室的经验,回到家中运用这些表示方位的词,向家人介绍自己的房间或家中的某个房间.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体间位置、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有了实践的体验和认识,积累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愉悦,提高了创新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发展.

4 搭建舞台,深化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创设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交流想法的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明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本质,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更能在活动中应用.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培养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4.1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让学生操作学具,在数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让学生观察生活动中,用哪些物体使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课桌椅等);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让学生制作纸盒等.这些教学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4.2 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新课标(2022版)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动脑动手,经历数学知识的形式和应用的过程,亲身实践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笔者首先提出三角形它有三个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接着让学生动手量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知道三个内角之和是180°.可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大有小,体现了三角形任意性.最后再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拼成一个平角,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进而再把任意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测得每个三角形的三角内角之和都是180°,得出结论: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通过动手操作,使抽象问题转化成具体问题.

4.3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新课标(2022版)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传统文化或故事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如“曹冲称象”,需要提前收集与质量度量相关的素材,作为学生探究的补充资源;需要准备不同的测量工具,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共性和差异;需要了解学生称重实践可能需要的物品(如设计缩小版的“称象”学具);以“曹冲称象”故事为依托,结合现实材料,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再如:“土圭之法”的故事,通过对中国古代运用土圭之法判别四季的了解,进一步感悟时间的意义和度量时间的必要性,感悟时间、历法与太阳运动周期的联系,感悟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农耕文明.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提供学生学习素材和传统文化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亲自操作,进行有效地学习,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感悟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提供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三角形经验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