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分析

2022-11-27 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就业指导岗位

康 达

(成都东软学院 四川成都 611844)

高校近年来的扩招政策,使得更多的学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加,给社会就业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社会岗位对于大学生的学历要求以及专业技术要求也逐渐严格,由于大学生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自身缺乏对于就业方面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的问题不断出现。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校应当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革新,指导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规划,从而培养新形势下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大学生更快适应社会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一)使大学生明确岗位需求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缺乏对工作岗位需求的判断力,例如,大部分男生会选择技术岗位,女生较多的选择文职类岗位,促进不同行业形成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大学生缺乏对岗位需求的判断力,在就业时就会跟随大部分人选择当下的热门职业,造成部分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同时出现部分岗位无人竞争、甚至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情况[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岗位需求,提高学生对于岗位需求的判断力,让学生在明确岗位工作内容、性别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工作,避免学生进入就业误区,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帮助大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部分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规划问题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甚至出现凭借高学历就业的盲目思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对应行业的发展情况,学生可以在明确岗位需求的情况下,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有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各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不仅意味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也意味着就业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并且,目前就业形势下的人们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要求、综合能力要求一般较高,部分高校大学生想要仅仅凭借高学历获得最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个人专业技能,使其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增加学生对于岗位选择空间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岗位的热爱程度,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工作价值。

(三)有利于对地域差别进行分析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导致各地的就业形式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的就业形式,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合适的就业机会。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通常会考虑其经济发展情况,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就业机会也较多,薪资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因而能够吸引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但是这些地方的就业竞争压力也相对较为激烈;而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薪资水平较低,生活条件相对较为艰苦,因而就业竞争压力较小[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各个行业的就业发展现状,让大学生掌握不同地区岗位竞争的优势和缺陷,并且让大学生明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城市也会有发展前途远大的工作岗位,将学生的就业目标逐步从一线城市向外转移,缓解一线城市就业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选择更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岗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

现阶段,部分高校明显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刻理解,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难以贯彻落实。首先,就业指导老师需要面对学生整体完成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各个学生之间的专业、性格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很难进行一对一指导,这就导致教师给出的就业指导建议可能并不符合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缺乏针对性[3]。其次,高校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实际是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素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等,学校进行就业指导一般包括讲解行业发展、就业形式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等,教授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高校贯彻落实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就业指导人员是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职业素养决定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完成效率。首先,普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一般为辅导员或者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缺乏实际的就业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这就导致就业指导教师在落实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重视理论缺乏实际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就业方向的指导多为理论性,缺乏针对性,从而降低指导效果。其次,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针对大学毕业生,毕业生的情况较为复杂,心理压力较大,遇到的就业难题通常较为急迫,这对就业指导人员解决就业问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后,要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人员需要具备组织管理、心理辅导、就业形势分析等能力,但是现在的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大部分只具备理论性的就业形式分析能力,无法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就业指导,从而影响就业指导效果[4]。

(三)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有待进一步开拓

高校进行就业指导工作应当与时俱进,进一步开拓就业指导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首先,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没有根据时代的知识经济发展将就业指导内容进行革新和完善,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致使大学生接受的就业指导教育并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选择就业岗位。其次,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一般会进行市场调查,然后根据学生的就业计划给出部分就业建议。但是,教师的市场调查存在时间上的局限性,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调查结果可能已经不符合学生就业时的实际情况,并且,教师根据学生就业计划给出就业指导意见时,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析,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岗位。最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但就业指导教师通常只能分析就业形式,缺少对于团队合作、责任意识、以及承受能力等心理问题的指导,因而就业指导内容不够全面,从而影响就业指导效果。

(四)大学生自身择业观有待提升

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主题,自身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原因之一。首先,部分学生存在过于重视专业性的问题,必须选择符合专业研究方向的工作,对于其他的工作岗位一直保持否定态度,从而导致其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次,部分大学生在进行择业时,通常会考虑薪资水平、生活条件以及工作地点与家的距离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错过就业的机会。任何岗位都有各自的存在意义,大学生首先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从自身实际出发,然后再考虑薪资水平等其他因素,但部分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而在就业过程中一直受挫。最后,部分学生由于盲目自信,对就业指导保持抵触态度,也会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

(一)加深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

高校应当加深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仅停留在分析就业形式的指导内容上,还应当深刻理解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原则、内容等,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贯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选择更适合个人的工作岗位[5]。并且,高校应当对学生就业流程进行全程指导,包括学生对于工作岗位的选择、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实习过程遇到的问题等,帮助学生在工作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有效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养

就业指导人员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素质能够对就业指导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应当注重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高校应当通过引进高素质就业指导人才的方式,组织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次,高校应当对就业指导人员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组织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促进其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另外,高校应当组织就业指导人员充分了解学校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整理岗位要求,分析就业形式,从而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培养。

(三)拓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应当跟随社会就业形式、企业需求的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完善和调整,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需求。第一,就业指导内容应当及时进行改革创新,不仅让学生了解当下的就业形式,还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求职、就业技巧[6]。第二,就业指导教师应当积极拓展就业指导内容,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其更积极地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四)做好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的融合工作

由于大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放在大学生毕业那一年,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做好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的融合工作,将就业指导融合进学生接受高校教育的全部课程规划中。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应当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加到日常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内容的同时没了解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形式,掌握岗位对于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使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有助于大学生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五)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工作

为更好地完成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可以选择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工作岗位对于专业、学历的具体要求;还可以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就业网站,实现不同学校不同企业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并对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各高校的培养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便于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方向进行及时的调整[7]。

(六)做好对市场的调查,纠正学生的择业观

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效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高校应当进行适时的市场调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对社会工作岗位进行需求评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应当深入分析调研结果,寻找学生择业观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寻找更加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尽量将自身的工作价值发挥到最大。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岗位需求,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并分析不同地域的就业差异,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虽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深刻、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偏低、就业指导内容片面以及大学生自身择业观不完善等问题,但是,各大高校可以通过采取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素养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不断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就业指导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开年珠宝小惊喜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