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微 温旭东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当前国内外学界对于核心素养与课堂实效性方面已有一定研究,这些对核心素养与课堂实效性的结合研究有一定借鉴参考的意义。但目前关于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的研究比较少,大部分能够把核心素养与提升课堂实效性相结合的多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部分核心素养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提升的研究也只是简要分析,更多强调核心素养或课堂实效性单独一方面,没有更深入的探讨。因此,开展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的方法,并且归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当教师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授课,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成本,更能够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教师的传统授课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内容不感兴趣等问题,但是当教师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授课才能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样就更能够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就从原本的单纯让学生掌握知识转变为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能够理解与运用知识,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与提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之间都是会进行相互听课评分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教师的授课模式,并对其他教师有一个教学的评定,更利于其他教师和自身教学经验的提升。同时,在每周的会议上,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经验交流,这个时候,一些能够真正实现课堂实效性的教师,就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那些对课堂实效性提升方法缺乏经验的教师,从而共同进步。贯彻培育核心素养,使得各个学科之间融会贯通,一种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不单单可以提升本学科的学习质量,更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教师之间也是这样。不同学科的老师对自己课程的总结,都可以作为彼此提升的借鉴。
核心素养是与学生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在提升课堂实效性的过程中,就可以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可以使得学生形成很多较好的行为与习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且善于运用课堂之上学到的理论性知识,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成为有道德、守法律、有知识、讲道理的人,从而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
当教师按照核心素养下提升课堂实效性的要求进行教学评价时,就会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法。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使学生改善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有利于改变原有的评分机制。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新发展,革新传统教育模式,推行新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势在必行。目前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下,大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堂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和时政热点的比较少。同时,关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大部分都集中在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关于逻辑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提升,只占少部分。从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得出,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的时候,对于核心素养的涉及度并不是很高,学生在这些教学资源的培养下,核心素养的培育程度比较低。
很多学生对核心素养了解还不是很全面,所以说可以从一定意义上,看出当前的教学目标,对于核心素养的体现是不够完备的。教师们认为日常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相关程度不是很高,教学目标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仅仅是一个大概的水平。当前的教学目标,对于核心素养的体现还不是十分完全,只处在一个大概的水平。这也是造成核心素养和课堂实效性相结合比较缓慢的一个原因。
就是因为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对于知识乃至概念的理解只能处于一个比较清晰的状态,并不能够完全地了解,很多老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多采用单独讲授的方式,忽视了处于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一般都集中采用教师单方面的授课方式。很多老师采用这种单一讲述的方式,一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笔记。虽然说教师单独讲授或者是通过案例找同学回答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让学生做好笔记。但是,这并不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所以这也是当前核心素养和课堂实效性相结合中存在的不足。
初中阶段,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来讲,都是升学的重要阶段,为此,教师多会采用成绩评定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注重学习。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够得到全方面发展,形成成绩主导一切。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内容,仅仅借助教材来进行教学,不能够达成这个目标。教学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有多方面的内容,资源的合理性运用往往需要从校内外、精神和实际同时出发。教学也应是教育和学习的配合完成的,所以找到的资源应是既符合教师授课需要,也顺应学生学习需求。所以,教学资源的查找应遵循四个要点:
第一,以正确的课程观念为出发点。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旧观念,在深入学习并了解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前提之下,形成核心素养引导的教育课程观念,具有辨别资源优劣的敏感性洞察力。第二,教学的目的是培育学生。所以,一切资源的寻找要从学生现有水平和能力出发。那么,教师就应先对教育对象——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既要照顾大部分,也要留意小部分。尤其,小部分特殊学生更需要教师提供特殊的令其感兴趣的资源。第三,学生是生活着的学生,教学资源与实际生活贴切程度会影响教学。要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寻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的教学资源。最后,任何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教师要用更广阔的眼光寻找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学生的拓展能力。所以,教学资源的查找也要有拓展意识。
当然,除了寻找核心素养相关教学资源,也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同时,教学也是一个实时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终会产生很多心得,这些都是可以延伸成为教学资源的。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想要学生对它有真正的理解,就需要把它和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结。这个联结的中介就是教学目标,所以想要核心素养真正地和课堂实效性有效地结合,教学目标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把核心素养细化到教学目标里面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并且,核心素养细化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会发挥很多层的作用,这些都会影响核心素养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所以,把核心素养细化到教学的目标当中,需要注意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确立教学的目标,必须把培养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并且要依照教学的内容出发。第二,确立教学的目标必须要充分衔接好各部分目标。因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教学目标应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之前学会的内容,又能够为培育新的核心素养做准备。第三,确立教学的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现状和潜在的能力,使得确立的学习的目标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能够实现,更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第四,确立教学的目标要进行反复的观测和斟酌。只有使用更加恰当的词汇,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更好地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一堂好课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其中,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微课资源利于教师编排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多多利用微课资源。同时,根据核心素养要求,编排教学的内容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要熟悉课程标准的规定,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不仅要有自己的想法,更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只有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才能够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才能使课堂实效性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在这个时候,更能使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成功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课堂的编排要充分发挥课堂趣味性。三是一节课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要在40 分钟时间完成教学的内容,需要一个合理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注意的时间是10—30 分钟,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所以,教师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分配。
当下,很多学校依照新课改的要求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苏州的“苏式智慧课堂”在遵循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也会按照精心挑选的教学形式,将核心素养潜移默化融入课堂中。当然,设计一个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学模式既有新鲜感,又不能完全脱离实效性。教学模式虽然更新,但不能丢弃传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批判继承。教学模式要与教育教学内容相适应,要根据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来设计教学模式。
虽然在目前的实际生活中,笔试仍然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汲取,更是其他能力的一种锻炼。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应采用多角度和多维度的方式。
如何评价学生,我们更多需要从知识掌握程度、学科思维运用程度、面对多种情境采取的策略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在原有知识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当今世界的全球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采用新课改的方式来顺应这一变化。核心素养的养成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长久性的关键问题。同时,课堂实效性也是评价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指标,将核心素养与课堂实效性有机结合,有利于今后学生、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各方面的教学比重都集中于知识性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全方面发展。所以把核心素养和课堂实效性进行结合性研究,既是推动新课改的表现,也是解决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和课堂中存在问题有效的途径。基于此目的,通过探讨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方面的内容,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与思考:
第一,在核心素养这个大的前提之下,探索了课堂实效性有什么新时代的定义以及特点;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新的要求是针对课堂实效性的,两者相结合有什么样的实质性意义。通过对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得出了二者结合的必要性。第二,借助调查问卷的理解和分析,总结出了当前核心素养和课堂实效性二者相结合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实地的考察、对不同教师的反思与建议的挖掘以及结合问卷调研的分析,提出了应对二者结合中存在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有助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的提高。基于以上的结论与思考,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不再是单一强调知识和选拔制度,而是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是顺应新课改的重要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响应国家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