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华,宋 丹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落实“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目标的战略举措。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都在进行着专业课程金课建设,如何把课程思政深入落实到民族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的各个环节上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将课程思政贯穿到《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全过程,实现思政寓于课程、思政引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特别是肩负着培养“救人性命,仁心仁术”医学生的西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理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在西藏民族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中合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如团队协作、敬业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开展有区域特点的针对性的医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形成新的包含思政元素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有坚定思想觉悟、扎实医疗知识、技能的扎根西藏的实用性医学人才。“课程思政”通过专业课程渗透蕴含于其中的思政元素的教学,让学生在接受医学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价值和思想,培养出具有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的人民信赖的好医生。通过以上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国家、事关民族、事关未来、事关你我他,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面对疫情新挑战,面对健康中国新任务,面对世界医学发展新要求,西藏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学生适应西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综合能力。西藏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魂、西藏情的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注重前沿性,医学蕴含着多学科乃至国家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注重融合医工、医理、医文融合,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注重标志性,高水平医学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标志。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教学内容的飞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大纲,接轨国内外学术前沿,促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细胞生物学研究前沿,让学生有效的系统且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掌握最新的学科进展;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素养,为研究生阶段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西藏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中,将课程思政贯穿到《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全过程,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整合,知识学习与思政育人的整合,助推学科建设与服务“治边稳藏”的整合,弘扬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将育人中的“立德”与“求知”相统一。特别是作为主要为西藏社会培育“仁心仁术,救人性命”医学生的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理应具备过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觉悟,如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培育宽基础、重实践的具有扎实医学知识、技能、崇高职业道德、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基层服务医学骨干人才。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对提高学校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极具现实意义。
《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开设在医学院校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期,作为医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许多从西藏第一次离开家门到我校读书的西藏学生,随着接触到的事物复杂性、丰富性,他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深挖《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精神和价值元素,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的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医学生从细胞、亚细胞以及分子水平认识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培养学生“甘于奉献、救死扶伤、敬佑生命”的医者精神,提高认识、忠诚、担当,做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发展迅猛、知识点琐碎、内容抽象,对于刚入学的藏族医学生理解难度偏大,如果能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深挖并融入其课堂教学或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深度提炼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政策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使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西藏高校较内地高校,存在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特殊差异性,西藏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结合西藏地区特有疾病、西藏地区模范人物故事,凝练具有西藏特色的思政教学案例,旨在提升学生关注西藏、服务西藏的意识,让爱藏,兴藏的种子深深植入医学生心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的治藏方略。《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支柱学科之一,是一门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研究各种生命活动,探讨细胞的结构、功能、生长、分化、衰老和死亡规律的学科,主要探讨人的生命的内在规律,最突出的特点是研究内容的深、范围广,在多元化复合人才和综合素质人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将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中去,在立德树人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和创新能力相统一;在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实现科学发现的创造思维与落地实践的工程思维相统一。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强化学科逻辑思维训练与批判、反思能力训练相统一。在团队协作方面,强化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能力相统一。《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中有了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就有了灵魂。以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形成《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课程思政的总体规划,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模式,建设好《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分类与评价,以西藏区域一流的科研支撑起一流的课程思政,构建案例库,支撑课程思政,以“共聚焦”模式,推进多医学课程系统协同,促进思政与专业课的高效融合。例如,针对高原地域特色,在讲解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病例(高原常见病和多发病,如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导入案例教学,加大对西藏医学生高原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特点的教学,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突出西藏本地区《医学细胞生物学》弘扬“孔繁森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顾全大局、听党指挥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价值追求,甘于吃苦、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教学的重点。在讲述以上内容时穿插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基本内容,弘扬“孔繁森精神”。孔繁森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时期西藏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孔繁森精神”就是顾全大局、热爱人民、清正廉洁、甘于吃苦、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通过有针对性的《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的思政融合,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信心,为西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实用型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做好学情分析。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为主线,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围绕宪法法治意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的课程内容,强调客观性、批判性思考、创新型认识;精心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中深挖思政教学元素,注重基础概念+时代背景+主题分述+反思与自省,给医学生讲解西藏基层医疗卫生的现实困境,震撼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为农牧民群众服务的热情和自觉性。教学方法体现线上线下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针对性与互动性;例如: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癌症,就是正常细胞癌变的结果;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动脉壁内皮细胞的特性改变有关;老年性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神经元细胞选择性变性死亡的结果。这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才能灵活运用于临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首先要求老师要教好书、上好课。上课好、学生喜欢的教师才会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力,才能真正通过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解决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问题。在课程思政育人的大背景下教学,就要全面提高参与《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教师的政治站位与增强定力、智慧,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和思政课程一起构成育人主渠道, 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广度、深度以及有机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课堂教学的效度。有效开展《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进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要掌握好课程思政的教学的三项基本功: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坚持身教和言传相统一, 坚持关注社会和潜心问道相统一,坚持育人和教书相统一,坚持学术规范和学术自由相统一。教学相长,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立德树人,以《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中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质量提升。
“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过程中,教师要用“精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课程育人问题。针对西藏特殊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西藏建设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能力,要始终把“老西藏精神”种植于每一个医学生的灵魂深处,落实到西藏民族院校的课程思政的《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的课堂教学中。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不断反思是不是每节课都有思政的设计?探求活的思政,而不是刻板的思政。要做好“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任课教师应做到政治引领与专业发展真正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注重方式、方法。任课教师要多读书、多研究,才能真正高屋建瓴、润物无声,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既要适应学情,也要有引导学生成长的责任和担当,要自觉加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善于“读原著、悟原理”,用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要推进全时空育人,言行统一、行为世范。
主要在医学院2018-2021年五年制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课程教学,有助于延展课程教学的时空间,主要依托线上平台解决知识点教学任务,以“翻转课堂”提升能力训练;有助于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多维、深度和有机融合,“润物无声”地推进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专业素养,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西藏社会的家国情怀。知识目标:突出“一横一纵”和重难点问题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分析框架。拓展学生前沿视野,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能力目标:结合课堂讨论、实习、文献分享以及小组专题研讨等,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医学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情感目标: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之健康中国、健康西藏思想的内涵与价值,结合近期发生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新冠疫情教育,提升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各人命运同国家、社会命运紧密相连,激发医学生的爱国情怀。价值目标: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医学生使命意识和担当,做人民喜爱的好医生。每次课程发一套学生感兴趣的带有课程思政案例的问题以帮助引导学生对教科书的阅读和理解,每周10 min小测验使学生以常规节奏跟上教学进度要求。
课程思政建设在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实在”“无声”“融合”三个方面。“实在”具体是指将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必须实实在在落在具体知识点上,落在真实的典型案例上,即课程思政建设的立足点是紧扣课程本身知识点所固有的思政要素,尽力做到“切而不牵强”的教学效果。强调上课纪律“无声”是指课程思政教育要像春雨一样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奢求思政元素融入的“高、大、全”,而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确保二者逻辑严密、水到渠成。教学体系上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宗旨与思政元素本身固有的融合;教学主体上注重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融合,形成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局面;教学过程上注重课前的学习资料与课中知识点的融合,课后引申问题思考、社会问题调研实践等。
以问卷调查;学生满意度评分,评判学生态度;由教学专家用Bloom’s分类法六级认知层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合成、评价)给期末考试试题打分,评判学生表现。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各种数据的差异性,统计学比较教改前后期末考试分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教学质量有显著性提高。
本课程在学校、院级及学生各级评教中全优,在近两年学校教务处实施的网上学生对教师背对背,同教研室教师背对背评教活动中获98分以上的高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教师大计师德和课程为本,《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骨干必修专业基础课,承载着培养西藏民族院校医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责任。在近年的课程金课建设中,有意识地把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有了课程思政,专业教学有了灵魂;有了专业素养,思政教育更加鲜活;在生动的医学实践中讲思政、讲专业更有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做了些微薄的尝试,着力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宽厚、临床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健康西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建设健康西藏、平安西藏、小康西藏与和谐西藏培养更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