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艳霜
(运城学院外语系,山西 运城 044000)
英美文学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英美文学课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英美两国的文学、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成,感受丰富细腻的英语语汇和表达,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理解不深、难以真正体悟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核等问题。时代在变,学情在变。在这种情况下,把朗诵作为通往英美文学殿堂的新路径,把朗诵贯穿于英美文学课堂内外,无疑是对英美文学课课程教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朗”在《说文解字》里是“明也。从月,良声”[1](P141),是“响亮、大声读”的意思;“诵”是“讽也。从言,甬声”[1](P51),是“记住,背过”的意思,朗诵发展到现在意思就是“背诵后表演”。“朗诵是把文学作品内容清晰、感情丰富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它以文艺性为其特征,可辅以适当的表情动作,为观众和听众进行引人入胜的表演。语言表达具有渲染、夸张的特点。”[2](P103)从本质上讲,朗诵的过程是把视觉语言转化为视听并举的语言的过程。朗诵者在对作品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的声音和形象地演绎,使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意境呈现出一种生动、鲜活的画面感。
朗诵历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且成效显著。千百年来,朗朗的读书声响彻了每一间教室、学堂,朗诵法培养了多少文人雅士,滋养了多少国人的心田。而把朗诵作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也同样适用。
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它脱胎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植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但其文化包容性使它汲取了多元的文化营养。在其发展过程中,旗帜鲜明的文学浪潮此起彼伏,经典作品迭出。
从语言特点上来看,英语是非常适合朗诵的语言。英语是拼音文字。通常一个多音节的英语单词有重音、轻音和次重音之分。从句子的角度来看,英语句子以意群为语义单位和停顿的节点,实词重读,虚词轻读,相邻两词的元音和辅音可连读。此外,英语中元音众多且复杂,发音响亮、饱满。因而,与汉语相比,英语呈现出更为强烈的节奏感和细腻的语言质感。
把朗诵法作为学习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主要方法,把朗诵法应用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英美文学经典的理解,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的表现力。英美文学经典的内涵是丰富深刻的,语言是洗练传神的。朗诵能够把经典作品的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艺术直观、传神地展现出来,这胜过教师在课堂上千言万语的解释。通过做好案头工作和身体力行的反复朗诵练习,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走进作者心灵。而学生也能够在不断的朗诵练习中自觉地汲取各个经典作品所蕴涵的精神营养,丰富和充实自我。此外,不同的文学作品呈现的整体色彩和氛围是不同的。小说、戏剧类的文学作品中会出现个性差异较大的各色人物。要实现声情并茂、准确传神地朗诵,在朗诵的练习过程中,朗诵者必然要尽最大的努力学习科学用气和发声,力图准确再现各色人物的特点和语势,充分展现作品流动的色调和气韵,并配合适当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通过长期的朗诵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扩展音域、增强声音的响度、厚度和细腻感,而且能够更好地把握音准和语言的节奏感。这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发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不是简单的学生进行朗诵和教师点评式的课堂模式,而是融合了多种艺术修养,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激情飞扬的课堂。教师以深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指引和影响学生,学生在作为朗诵者和听众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切实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能力和朗诵水平。
(一)课前工作 英美文学佳作浩如烟海,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遴选经典中的经典,选择主题鲜明、适合朗诵的篇章或片段,且全面覆盖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体裁,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必须对朗诵活动心怀敬畏,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播音界的泰斗张颂先生总结了备稿六法(狭义的备稿,针对待播稿件),即:备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3](P16)此法也同样适用于朗诵英美文学经典前的准备工作。以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为例。为了呈现最佳的朗诵效果,学生必须要先了解该小说的写作背景和主题。在奥斯汀生活的时代,女性的生活范围十分狭窄,女性唯有通过成功的婚姻才能实现自我改进。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把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未受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侵蚀的英国乡村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描绘了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画面和世态人情,并通过四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表达了理想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真挚爱情的基础上的观点。这是该小说的主题、也是作者创作该小说的目的。详读小说后,学生会发现,在《傲慢与偏见》中,客厅里人们的闲聊和喧闹的舞会场景贯穿于整部小说,贝内特太太的嫁女心切和贝内特先生的淡漠超然形成鲜明的对比,柯林斯先生等喜剧人物的言谈举止让人忍俊不禁……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用心体会,学生很容易把握该小说作为浪漫轻喜剧的基调(作品的整体气氛和色彩)——轻松、幽默、含蓄、清新。在该小说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情感始于傲慢与偏见的矛盾交织,终于相互的了解和爱慕,两人之间发生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事件和流动的情感和情绪变化是朗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此外,学生还需分析和体会小说中各色人物的性格特点、说话时的情景和语气等,并以词、句、段为单位,用不同标识标注拍眼、停连、节奏、重要词汇和升降调,标注生词的意思和读音等。
总之,“理解作品是朗诵者摆在第一位的工作。”[4](P16)准备工作越全面、细致,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深。“作品的理解之功得益于平素积累。北京广播学院的张颂教授称之为广义备稿,广义备稿便是要平时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多多观察多多积累多多渗透,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磨砺自己的艺术感官。”[5](P44)
(二)课堂模式 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以朗诵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在无形中带动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的探究、对作品思想内涵的体悟、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音知识的主动学习,带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通过朗诵呈现作品“全貌”的实践中来。因此,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上,朗诵是教学的要义,是课堂的“灵魂”,课堂必须遵循的一个中心原则是“精讲多练”。也就是说,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朗诵分析和朗诵练习,而教师对作者、写作背景、作品的相关知识性介绍和解读必须是简明扼要的、精辟的、渗入式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对朗诵要点的分析中来,尤其需要探讨朗诵篇目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整体氛围和色彩、作者的口吻和语气,关注细节处的言下之意和细腻的情感变化、重点人物的性格特质和说话时的情景和语气,标注拍眼、节奏单元和强调词汇等。关于朗诵,周殿福先生曾写道:“没有经过字字、行行、段段的艺术处理,则不能把作品内容生动、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4](P316)英美文学经典的朗诵亦如此,要对朗诵片段进行词词、句句、段段的处理。此外,教师和学生还需共同探讨应该采用何种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对朗诵文字进行外化的形象性的处理。
尽管课前学生已从朗诵的角度,对朗诵篇目进行了解、分析、标注和朗诵练习,但学生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努力程度上是存在差距的。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及时与学生对话和互动,以便就朗诵篇目的核心要点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和点拨。教师可在学生全员参与接龙朗诵之前进行朗诵示范,点燃学生参与朗诵展示的热情,更需在学生的朗诵过程中适时评价、更正和鼓励。在这样的“朗诵分析(师生)——点拨(教师)——朗诵示范(教师)——朗诵展示(学生)——评价(教师)”的过程当中,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教师和学生作为朗诵者和听者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相互影响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取更多思维上的张力和思想的火花,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逐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切实提高朗诵技艺,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因此,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始终是欢声笑语、激情满满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始终处于良性的互动状态。
(三)课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采用朗诵法学习英美文学经典时,学生在理解作品、掌握朗诵技巧、情绪调度和现场表演等方面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会收获很多。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分阶段地对朗诵训练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对朗诵新的认知、对自我新的认知及时地记录,对英美文学经典中蕴藏的思想精髓随时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解读、思考和反思。朗诵是认识世界、体味人生、认知自我的窗口,是情感的抒发和与听者达成共鸣,反思性写作则把朗诵者对世界、人生和自我的认知扩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它是朗诵者内心激荡的情感的一种沉淀和回味,是对朗诵艺术和心灵轨迹深沉冷静的思考。因此,朗诵和反思性写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两者相结合,必然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升朗诵技艺,并引导学生把对世界、人生的认知提高到新的高度。
朗诵是一项形之于声的语言艺术形式,但它不是简单的、孤立的语言艺术,是融合了较高的人格修养和多种艺术修养的高级语言艺术。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修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教师的学养和人格修为 教师对朗诵艺术的深入研究和高超的朗诵技艺是朗诵法教学的必备条件。除了应具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对中国文学和英美文学具有深入的研究之外,教师本人要发自心底地热爱文学、喜欢朗诵、擅长朗诵。只有这样,教师对文学的热爱、对朗诵的热爱才能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教师声情并茂、真诚朴实的朗诵示范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燃起对英美文学的求知欲望,对通过朗诵展现文学的魅力产生巨大的热情。此外,教师本人需内心开阔澄明、感知敏锐、善于深思,对生活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作品情感贯通,从深层次上体验、把握和呈现作品中蕴涵的深沉细腻的情感。这是对教师的人格修养提出的一个更重要的要求。因此,无论在专业能力、朗诵水平、文学素养和人格修养方面,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教师才能在以朗诵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英美文学课堂上更好地起到教学示范和人格引领的作用。
(二)学生应努力具备的艺术修养
1.创作能力。朗诵离不开朗诵者对作品忠实的传达,但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是朗诵者对作品的一种“再创作”。朗诵者需要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品读隐藏在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并通过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用富有个性的声音和藉由自身感受和分析而采用的有声表达技巧对作品进行由内而外的传达。对于同一篇朗诵篇目,不同的朗诵者对其处理不尽相同,朗诵的韵味也各有差异。因此,说朗诵是创造并不为过。
教师应在课堂内外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各类体裁和题材的中外文学作品,培养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和对文字的敏感度,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中英文进行创作和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朗诵是一项沁润心灵的艺术活动,对于朗诵者来说,沉下心来阅读、用心感知世界、用真情去呈现五彩斑斓的世界和人类深沉的情感是最基本、也是最朴素的要求。
2.表演能力。朗诵者在通过朗诵塑造作品中呈现的艺术形象和揭示作品内涵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艺术感受力展现自我。因此,说朗诵即表演也不为过。
朗诵法指导下的英美文学课堂上,除了在朗诵技巧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外,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好的表演者。首先,要以主动的姿态对待朗诵,打开自我,敞露内心。张颂先生曾提出过“因情用气,以情带声”。[5](P15)朗诵也同样如此。真挚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唯有真情才能感染听者、打动自己。其次,要“调动视像(眼神)、动作等手段,调动身心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出”。[6](P91)也就是说,除了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之外,朗诵者需要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来共同传达作品丰富的内涵和细腻的情感。在朗诵表演时,眼神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当你能再现出眼前情景,眼睛才会有神、有光,所以情景再现和眼神是相联系的。”[7](P45)再次,要努力做到心中有观众或听众,声音饱含深情、富有层次感,依据作品具体内容变化调整情绪,表情和动作要自然、得体、到位。最后,要做好现场的心理调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投入地做好角色表演,又能够适时拉开审美距离、自我调控,充分地展现自我,做好本色表演,带给听者独特的视听感受。
总之,通过长期的朗诵训练,学生不仅在语言表现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性格、气质往往也会在开放性的朗诵表演中得到很大的改善。
3.乐感和画面感。适当的配乐、灯光和舞美无疑能够扩展朗诵的意境,增强朗诵的感染力。不同风格的朗诵篇目应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灯光和舞台背景,使朗诵达到最佳效果。“这不仅要求这些因素自身的完美,还要有机配合,彼此映衬,互相促进,既不能显出弱势,也不能互相‘抢戏’”。[8]否则,任何格调的背离都会影响朗诵的艺术效果。在课堂的环境中,除了灯光外,配乐和背景画面都可以实现。除了帮助学生根据作品风格选取适当的配乐之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作品细微的变化,或以强起、弱起,或以强收、弱收等具体方法,加强配乐的作用。”[9](P78)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注意培养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构图能力,学会用心听、用心看,学会积累,熟悉各类风格的中外名曲,观察和体会朗诵名家的朗诵表演;在面对不同风格的朗诵篇目时,甄选最适合的曲风和画面作为朗诵的配乐和背景画面;在平时的朗诵练习时,即使无配乐和背景画面,心中也要有旋律和画面感。
以朗诵法指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经典体现了新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变固化的、淡漠的讲授课堂为富于变化的、互动的欢乐课堂,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实践着以德育为目标的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朗诵是通往英美文学殿堂之路。把朗诵法作为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方法,是对专业英语教育的一次革新,吹响了召唤更多的英美文学爱好者和教师参与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