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大论的人体五脏六腑关系

2022-11-26 12:53林家坤
江西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三阳脏腑阳气

林家坤

(萍乡市中医院,萍乡 337000)

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本原,是天地万物最原始最精微的物质基础。《素问·宝命全形论》[1]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说人是身然界的产物,也是由天地之气所生,由气充塞其中而形成。这个气放在人身上,就是活生生的表现在外的阳气。中医学对气的概念使用十分频繁,说法很多,其实《灵枢·决气》[1]一文中的:“余闻人有精、气、血、津液、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气,虽然有六种说法,实际上就是指的阳气这一气。阳气的说法很多,其原因主要是阳气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阳气既是脏腑功能活动在外表现的征象,又能推进脏腑功能,涵养脏腑气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1]篇中说:“肝为牡脏,其色青…;心为牡脏,其色赤…;脾为牝脏,其色黄…;肺为牝脏,其色白…;肾为牝脏,其色黑”,明确地指出了五脏功能活动时,通过阳气的运行在外表现出的五色。《素问·脉要精微论》[1]中更是进一步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形象认真的描绘了五脏六腑功能活动,通过阳气运行,表现在外的正常色象。说明了阳气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1 阳气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内经》又说“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肺气通于鼻”“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说明脏腑功能的强弱常变,可以通过阳气的介导反应于五官。人们通过观察反应于外部的阳气色征,可以判断了解内部脏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并定位到相关脏器。

又如心主血脉与神明,其华在面;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吸收营养,下输水液于膀胱。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脾主运化,脾统血,主肌肉四肢,其华在唇;脾与胃相表里,胃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胆互为表里,胆为“中精”之府,主决断,参与人的精神活动。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又主纳气和主水,其华在发;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是州都之官,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有化气行水之功。如果以上脏腑功能出现障碍,必然会通过阳气的运行反映出相关的症状与体征,气充形,形寓气,这是阳气能够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是脏腑功能强壮与否表现在外的载体。

阳气是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思维方法,通过对人体各种显而易见而又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之气、体内散发的热气、体内上下流动之气的观察体悟抽象和纯化得出来的概念。过去古人在狩猎或屠宰牲畜时,发现体内是热气腾腾,由此联想到人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活动,必然会产生了热腾腾的气,升腾蒸发敷布于外,一定是五脏六腑的功能之气,所以就把这种五脏六腑之气,统称为阳气。

通过观察阳气在外的表现与体征,可以揣知在内的脏腑状态。阳气运动停止了,则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古人运用类比思维,将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认为人体内产生的阳气与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相同,也是按照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规律相同,如在上的心火下降,肺气肃降,犹如天气下降;在下的肾水上济,肝气升发,犹如地气上升;居中的脾升胃降,斡旋诸脏之气其中,以协调共济,畅达有序,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稳定协调,气机调畅。这种共同作用产生的阳气,代表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健康正常。如果打破了这种协调平衡,首先就会表现为“气”的运行失常,则可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种种异常变化,标志着人体生命活动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所以,观阳气可察知脏腑,治阳气可调理脏腑。

2 阳气的变化可以从气口反映

中医十分重视脉象,如《伤寒杂病论》中每篇文章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并专篇列辨脉法及平脉法,突出脉象的重要地位。怎样号脉治病,一直是古老而神秘的中医的独门绝技,号脉已然成为中医的形象代表。

中医最早的诊脉法是三部九候,它是从头部、手部、足部几处脉搏变化,来观察分析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的吉凶。自《难经》以后诊脉独取气口法,并形成一整套操作方案。气口,又名寸口、脉口。由于摸脉各自体验不同,而且没有固定程式沿用,文字表述与实际操作又有相当距离,所以很多中医自嘲摸脉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从而增加了后来者学习的难度和深度。因为脉象标准模糊,没有办法客观表述或演示给旁人看,更有医者以号脉为由,随意臆说,巧舌如簧,使中医平添许多神秘和故事。迄今说起号脉,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不愿意去深入论及,偶然提及,也是人云亦云,瞒天过海,哈哈了事。其实,这都是没有认真学习《内经》,忘了初心之故。

《素问·五藏別论》[1]云:“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一句“独为五藏主”,指明了气口是可以反映五藏六腑功能变化的,而五藏六腑是通过什么来向气口传递信息的呢?这个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阳气啊!阳气是五藏六腑功能产生的征象,那不是阳气,还能是什么呢?所以摸气口脉,摸的就是阳气的变化呀。如果说后世医家将脉象总结出二三十种,那可能初学者一下子难以掌握,但是将摸气口脉定位到摸阳气的变化上,不要搞的那么玄乎,我相信脉的浮沉快慢或有力无力甚至滑弦涩滞,应该是人人都能摸出来的。

《素问·脉要精微论》[1]曰:“诊脉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里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中医号脉号的就是阳气不及或太过。为了摸准阳气的变化,古人连号脉的时间都给提出来了。

对于气口为什么是阳气的窗口,古人的阐述是相当详尽和到位的。胃为水谷之海,是五脏六腑的源泉。而水谷入藏于胃,又必赖脾之吸收运化,以行其气,上输于肺,肺主气而朝百脉,人身之阳气推动血液循环,始于中焦,上输于肺,是从手太阴经脉开始运行的,流遍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终而复始,会于手太阴,并且全身的经脉阳气,皆会于此,而气口(即寸口)之脉,为手太阴肺经脉气所行,因此有“气口为脉之大会”的说法,认为诊察气口的脉搏变化,可以通过察知阳气的盛衰,来判断脏腑的虚实,从而知晓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3 三阳三阴从阳解

讲阳气,绕不开张仲景《伤寒论》六经中的三阳三阴。《伤寒论》给世人留下的可不是只有那113方,他的三阳三阴六经辨证更为深远,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症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正邪盛衰,而区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几千年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要认真领会六经辨证体系,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三阳三阴。

对三阳三阴的理解,有从经络方向解释的,如宋代医家朱肱从三阳三阴经络理论来阐释仲景的三阳三阴,认为是足三阳足三阴经络为病,首创伤寒传足不传手说,而且指出治伤寒先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所在。由此以后,仲景的六病辨证体系就逐渐约定成俗的被称之为“六经辨证”。

有从开阖枢方向解释三阳三阴的。以为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分别代表阳气的一种状态。“太阳”,就是阳气很盛大的意思。“太阳主开”,指的是太阳主开功能的启动,阳门打开,阳气得以逐渐地释放出来。“少阳”,少者少也,未大也。少阳,初生之阳,未大之阳。“少阳主枢”,少阳是阳气由太阳状态转化到阳明状态的节点,就像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边界口一样,也很像剪票口。“阳明主阖”,阳明,两阳相合为阳明,阳气到了极盛时就会转衰,就需要节约,需要保留火种,阳气进入蓄积收藏的状态。“太阴为开”,阳气升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就逐渐衰减,要从升发转到收藏,由出转到入,从浮到沉。太阴启动后,阳气进入真正的潜藏状态,要休养生息,就像人工作了一天需要休息睡觉一样。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少阴枢转开合,厥阴闭合收藏之门,太阳开启功能打开,阳气又开始工作,要进入升发宣布状态。周而复始。

有认为三阳三阴讲的是病位。三阳三阴指的是人体六大病位,其中在表的是太阳与少阴,在里的为阳明与太阴,非表非里或称半表半里的是少阳和厥阴。其中太阳与少阴由于位于表位,所以又有本证与外感证的区别。“三阳三阴”的本质即病位,是邪气中人深浅的阶段标志。此病位非指脏腑,非指经络,虽与之均有关,是把脏腑经络中与外邪中人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组合成了新的概念,因无法用别的更具体的内容来解释,只能叫“三阳三阴”。

当然,更多的是从脏腑、气化角度看三阳三阴。现代人已经形成一个基本态度,那就是认为三阳三阴是脏腑经络气化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均不偏废,又都采用。这样的结果,其利是内涵丰富,兼收并蓄;其弊是泛泛所指,尾大不掉,让人无所适从,而且离创立三阳三阴的初衷,已是越走越远了。

其实,中医学命名疾病,主要是从症状命名,如头痛、腹痛、眩晕、泄泻等;也有从病机命名,如痹证、郁证、瘀血、痰病等;更有从邪气角度命名的,如中风、疫疠、温病、伤寒、食积的。而三阳三阴是一个人体功能单位,用人体功能单位命名的,恐怕除了仲景,好像后世无出其右。这里,就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仲景的意思了。

前面我们说了一大通的阳气的道理,而且知道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是持“重阳”“崇阳”的观点的。一部这么恢宏的医学经典,只简单的用三阳三阴来命名疾病,恐怕是大炮打蚊子,得不偿失。而且用太阳病阳明病等等来诊断疾病,医界及民间并不流行,也不认可。仲景用三来概括阴阳,其实就是对中医一阴一阳学说的一个突破,是对《内经》阴阳学说指导临床运用上出现的质的飞跃。随着时代进步,对疾病的观察研究,仅仅固守一阴一阳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理,从一个层次上已难以阐释清楚人的生命现象和人体的正常与异常。所以仲景根据医学实践自身的需要,大大发展了阴阳再分阴阳的思想,把一阳分为三阳,把一阴分为三阴,这样一来,疾病不仅有阴证、阳证,还有阴阳错杂证;不仅有表证、里证,还有半表半里证;不仅有寒证、热证,还有寒热错杂证;不仅有虚证、实证,还有虚实夹杂证。这样才可以适应认识事物与疾病,对事物与疾病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就是“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三字,便使得用中医药能够有更多机会去探究和治疗疾病。更为关键的是,仲景从“重阳”“崇阳”的角度提醒后来者,阳气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在体表时阳气有三种状态:太阳、少阳、阳明。即在阳气势力强大,邪气初犯;阳气势力与邪气旗鼓相当;阳气势力与邪气相比,略占下风,正邪分争时;这三种状态下,怎样祛邪扶正。当阳气衰退,阳气在体内也存在三种状态:少阴、太阴、厥阴。我们知道阳气是挟阴运行的,阳行阴助,阳主阴从,阳气衰退,随着阴气资源丢失程度不同,也分少、多、尽三种状态,需要据阳气得阴助程度深浅决定怎样扶正祛邪。如果站在阳气角度解释三阳三阴,那就是一分为六,而不是一分为三了。所以说,仲景提出来的三阳三阴,实际上是对阳气的一个数的突破,其意义远远的大于对“象”的研究。张仲景之所以能够成为医圣,他创造的中医理论体系之所以经久不衰,其原因有二:一是重视阳气;二是对阳气数上的突破。

从阳气角度看三阳三阴,三阳代表着阳气在表充沛的三种状况,三阴是阳气在里衰退的三种态势。总是以阳气为主决定疾病的轻重,预后的吉凶。将阳气按照一分为六的分法,决定了其治疗方法是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的。据此,我在《张仲景治阳三十六法钩玄》[2]一书中,就详尽地提出了张仲景治疗阳气病变的三十六个方法。这说明科学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学在注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象、形”研究基础上,必须将“气”统一在阳气上,更须注重对“数”的拓展,才能使中医学量化定性,使中医学与现代科技接轨。

4 阳气与道

古代中医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所采用的认识论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方法论,主要来源于老子《道德经》。《道德经》[3]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提出的道,是一种哲学范畴,既是指宇宙的本原,又可以指事物的普遍规律,以及每一门学科的最高法则。根据我的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是:道这个东西,是混沌模糊的,它的内部,有形象,有物质,从外面观察,似乎能看的清楚,却又看不真切,难以把握。在它的幽暗深处,藏着精气,这种精气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是十分真实的,而且有信息从内向外传递出来。这段文字,南怀瑾先生主张一口气念下来,不可间断,这样味道才够,才能体会个中的微妙之处。而且这段话实际上确实很流畅,从字面上并不难以理解。老子认为从外面看不真切的是象和物,因为形象与物质是静态的;能够感觉到的是精,这个精,指的是精灵、精华之意,不可测量,不可捉摸的精神之精,精气之精,而体内的信息是靠精气的流动传递出来的。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这不正是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这个复杂体系所具有的模糊性,不可直观的特点吗?在老子的《道德经》看来是“道”这个东西,但移植到中医学中,这个东西就是阳气啊。阳气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表现在外的象,惚兮恍兮;产生阳气又是在内的实实在在的脏腑,恍兮惚兮;阳气在体内流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窈兮冥兮;阳气的流动又时时将体内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与否的信息不时地递送到人体外表,其精甚真。这不正是说明阳气就是中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吗。在中医学看来,阳气即道,道即阳气。只有通过研究人体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才能走上正确继承发展中医的正道。

5 阳主阴从

“阳主阴从”这个观点,是四川中医药大学卢崇汉先生在研究火神派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著述,结合本门卢铸之、卢永定先生近两百年的实践,大剂量的使用附子、干姜、肉桂的基础上,认为人体中的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真正的源动力,进而在上世纪74、75年提出的。卢崇汉先生提出“阳主阴从”观点的基础是在大量临床实践上,结合清代郑钦安《医理真传》[4]里面说的:“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世人难以明白仲景垂法立方的至理,是因为没有明白阴阳的至理之故。指出如果能明白阴阳的至理,就能够明白仲景垂法立方的本义。

阳主阴从观点认为人体生命能够生存依靠的就是阳气。人体各个脏腑,各个组织器官的一切生理活动,以及精、气、血、津液等等的化生运行,实际上是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固摄气化的能力,阳气的盛衰是关系到我们整个机体生命的强弱与存亡。生理上如此重要,那么从病理角度看,在病变的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阳气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生理状态下阳主阴从的关系遭到了破坏,这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点。临床上主张以扶阳为主导治之。

阳主阴从观点一提出,同样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找依据。一是从《周易》[5]中找,曰:“大哉乾元,万物质始,乃统天;大哉坤元,万物质生,乃顺承天”,乾为阳,坤属阴,统天和顺承天,敦主敦从,《周易》重阳思想一看便知。二是从《道德经》[3]中找,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是谓道纪。”字里行间,一为阳,二属阴,而一能二;天为阳,地属阴,而地是要法天的;无为阳,有属阴,无中可生有,阐述了以无为主,无有相对平衡的玄即对立统一律。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老子在经中始终蕴藏着“阳主阴从”思想。三是从《内经》中找。经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可见,《内经》认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时,始终强调阳是在这一动态平衡系统中起统帅作用的。四是从《伤寒论》中找,凡涉及到汗吐下法等有伤阳气等治法时,仲景一再嘱咐得汗吐下后止后服,不必尽剂。113方中,运用附桂姜的方剂将近70方,序言中也明确提到伤寒者十居其七。医圣的用意已经十分明显,就是在绝大多数理法方药中,一定要紧紧牢记扶助阳气不要妄加伤阳这一宗旨。

其实,阳主阴从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比较好理解。譬如万物生长靠什么?靠的是太阳。汽车能跑靠什么?靠的是能量燃烧。人体能活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食物提供能量。所以,世上所有需要活的东西,即所谓“活物”,必须有推动力量,就是阳气。它是物之所以能活的动力保证,没有它(阳气),任你用多少“高级营养品”来堆积,全是一堆死物(死阴)。阳气虽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阳主阴从说,并没有否定阴的存在,说只有阳没有阴。孤阳不生,独阴不生。“从”是一个动词,表明了阴阳是一对运动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自然不能缺少任何一方,这是从存在的层面来理解。而主与从,是这两者各自的,表达运动关系的属性,它们是有各自的本性的。阳的本性是主动的,它是事物得以运动的原因,阴的本性是被动的,你不推它就不动,故曰从。尽管世界万物数不胜数,但是,他们只有两种属性,那就是阴和阳。万物何以运动变化?因为有躁动不安的阳气,只有它才是运动变化的原动力。何谓生?从不能动到能动称为生。何谓死?从能动到不能动称为死。如何才能生?有阳气则能动,能动则能生。如何才会死?无阳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就是死。在一事物中,主动者为阳,被动者为阴,故阳主阴从。6总结

中医诊脉取气口法可以反应人体阳气的变化,以阳气病变解释《伤寒杂病论》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从古哲学“道”的角度分析阳气,以“阳主阴从”来论述人体生命依靠阳气而存。

猜你喜欢
三阳脏腑阳气
罪恶聊天群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