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气资源合作法律纠纷成因分析

2022-11-26 20:03
当代石油石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油气争议税务

张 全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北京 100029)

中国石油企业自1993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迄今已近30年,有成功的经典案例,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国际石油投资合同是联结石油资源国与他国石油公司的纽带,是国际石油公司对资源国进行勘探、开发及实施生产作业的法律依据[1]。本文从石油合同及法律的视角,分析我国石油企业在参与境外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法律纠纷的成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

1 法律纠纷案件特点

从实践看,国际石油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纠纷的概率较高,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社会、项目运营管理、劳动用工和健康安全环境(HSE)等领域[2]。国际石油合作项目纠纷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从涉案金额看,国际石油天然气项目投资大、周期长,一旦发生纠纷,涉案金额较大。以中国一家从事境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的专业化公司为例,重大案件数量虽只占总案件数量的17%,但涉案金额却占总案值的99%。

从涉案主体来看,我国石油企业作为诉讼被告的案件居多,反映出在法律及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欠缺或短板。

从区域分布来看,非洲法律纠纷案件较多,主要分部在尼日利亚、加蓬等国家,其次是南美、中东、中亚、北美等区域。

从案件类型来看,投资类和税务类纠纷数量不多,但涉案金额占比高,属于低频高风险争议。合同类纠纷相对而言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居中,属于中频中风险争议。劳动类纠纷、侵权及其他纠纷均数量大,但涉案金额不高,属于高频低风险争议。

2 法律纠纷案件的成因

2.1 资源国司法环境差

有些国家采用诉讼费用与诉讼标的不挂钩机制,导致好诉、滥诉成风,一些案件标的额虚高,但实际并没有实质理由和依据。如某国内油企的A案件争议,对方索赔标的额高达6 900亿美元,最终通过外交途径协调到我国境内法院才打赢官司。在加蓬,当地法律规定,通过法院执行判决获得的赔偿款,执行法警可获得20%的执行费,致使当地出现严重的法警滥执行现象。

2.2 利益相关者多,导致法律纠纷风险高

国际油气资源合作项目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法律风险点较多、涉及面较广,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发法律纠纷。一些国际上知名的油气公司,虽具有较高管理水平,也难免因对方原因或其他难以控制的因素引发纠纷。

2.3 油气勘探开发行业面临空前挑战

国际上现有在产油气田均进入勘探开发的中后期,运营成本高,安全隐患大,叠加2014-2020年低油价带来巨大冲击,油气勘探开发行业面临空前挑战。目前国际油价高企,形势也与以往不同,法律风险仍然存在。

2.4 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埋下风险隐患

在境外资产收并购阶段尽职调查不够充分,未能从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声誉信用、擅长业务领域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合作风险。如某油公司在收购国外资产,由于尽职调查不到位,对该资产租赁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设定了抵押未识别出来,导致与FPSO租赁商发生法律纠纷并败诉,给这家石油企业造成大额损失。

2.5 收并购过度依赖代理或中介引发纠纷或损失

一方面,在代理过程中,因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代理协议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清时,容易发生争议。如,国内某油气公司聘请代理,但最终未能实现项目收购,代理公司却以完成了代理协议规定义务为由,主张支付代理费。另一方面,受到当地国代理公司资源的限制,代理公司不具备上游勘探开发资质和相应的资金实力,但为进一步获得高额收益,要求参与项目权益,给投资埋下风险隐患。

2.6 合同管理粗放,存在较大管理漏洞

1)合同签署流程不规范。很多资源国规定,在完成招投标后,需要经过国家层面审批才能签署合同。但项目为了赶进度,经常采用中标后先签署意向函,待获得批准后再签署正式合同的方式,要求承包商中标后即依据意向函开展部分工作。但后续由于没有获得批准或者由于项目变化,决定不再使用该承包商,从而导致争议。

2)合同文本存在瑕疵。合同文本存在瑕疵是导致纠纷和争议的常见问题,包括合同条款不健全或不严密,对关键事项未规定或规定不够详细、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合同对变更的条件、程序、时间和后果约定不明,缺乏可操作性;合同中未规定争端解决机制或约定的方式不对等。

3)合同履行不严格。在合同履行阶段,如果没有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合同义务、关键节点风险管控不到位、对资源国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合同变更过于随意、都会发生争议。

国内某企业在中东开展油气合作项目时,由于对资源国相关技术要求不了解,承包商所设计的装置虽满足合同中约定的功能性和效能性要求,但不满足资源国当地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当地政府要求按强制性的技术标准改装,但承包商认为已按合同规定完成了合同义务,拒绝改装,并要求我方付款,从而与承包商发生争议。另外,承包商选择不当、未有效关闭合同同样给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带来教训。

2.7 劳工合同管理不善导致劳工纠纷

一般来说,我国石油公司用工可分为国内对外派遣、资源国当地员工和国际员工等。国内对外派遣的员工有的属于油公司直接管理,有的通过系统内借聘或通过社会第三方签署用工协议实现对海外项目派驻,因此,相应的薪酬福利制度不可能与油公司正式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相同。第三方公司人员到海外工作时,由于协议约定不明,薪酬发放等管理不规范,员工主张与油公司构成事实劳动关系,要求签署长期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导致纠纷案件的发生。

在我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推定解雇引起的法律纠纷案件较为常见。推定解雇是指用人单位刻意为劳动者制造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劳动者被迫主动辞职的情形。如国内某石油公司的海外机构调整管理层,将一名外籍高管的汇报路径做了调整,虽然没有降低职位,但调整后权限降低。该高管主张构成当地法律规定的推定解雇。虽然我方认为对方接受了该调整,但没有书面证据,最终以一定代价和解,造成损失。

2.8 税务条款约定不清晰,或与当地税法要求不符

一般来说,各资源国均有自身的税务体系和税法,在境外执行项目过程中,如果对税务条款研读不清、理解不到位,极易引起税务争议。如,国内某石油企业在非洲的项目发生了一系列税务审计争议。其中一项核心争议是该石油企业为供应商代缴的税款能否作为其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同时,该石油企业与供应商合同约定了包含代缴税上浮的合同金额,导致合同金额与发票金额不一致,因此,税局拒绝该石油企业代缴税款作为所得税税前抵扣。

3 提高法律纠纷防控能力的建议

3.1 投资并购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及合作方式

1)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做好合作伙伴资质调查和审核是合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至少应包括:合作伙伴的资质和合规性;合作伙伴的财务实力和信用、声誉;合作伙伴的技术水平和特长、行业地位;合作伙伴在资源国的经营情况和影响力等。

2)合理确定合作方式及合作范围。在合资、合伙与联合作业的模式选择上,应结合实际需求和资源国相关投资环境进行选择。合资与合伙方式是非常紧密的合作方式,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应更为慎重。在联合作业模式中,合作伙伴各自相对独立,更加灵活,仍是国际油气行业合作的优选合作方式。在相关合作协议中,对合作范围应作清晰界定。原则上,应避免采取排他性合作模式,一旦约定排他性合作,范围不宜过宽。

同时,在开展国际油气资源合作过程中,应注重增强自身业务开发的能力和敏锐性,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网和朋友圈。全面充分开展尽职调查,科学合理开展技术和经济评估。

3.2 加强合同全要素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合同准备和订立阶段,规范招投标流程并严格执,审慎选择合同相对方。应通过多种途径调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资质证明和履约能力等,优先选择资质优、资信好、实力强的合同相对方开展业务合作。合同文本内容和条款应合法、完备、准确、可执行。起草和审查合同时,应对合同文本完整性、合法性、可行性、经济性进行全面考量和综合审查。对于重要或重大协议,若缺乏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影响的能力,可聘请外部律师协助起草或修改。

合同执行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合同的有关条款,同时,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尤为重要,应根据合同特点选择适当的争议解决机制。重大合同争议解决应力争采取第三国国际仲裁的方式,而不是在资源国诉讼,也要避免选择独任仲裁和临时仲裁等方式。

在合同履行阶段,应严格依约履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和应对。第一,负责履行合同的人员和团队要熟悉合同,梳理和解读清楚合同中各方的权利义务、重大时间节点等重要内容,实际履行中实时对照,及时纠偏纠错。第二,合同履行中要妥善管理合同文档。重要事项书面交流、书面确认,并注意留存合同全过程中产生的书面文件,包括电子邮件、会议记录、个人工作笔记等。一旦发生争议,这些文件将会成为重要证据,为争议解决提供重要支撑。

在合同关闭阶段,最为重要的是要依约依法关闭。对于正常履行完毕的合同,要及时关闭,做好归档和评价总结。对于没有履行完毕,需要关闭的合同,确实需要提前终止的合同,要科学决策,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程序完成终止。

3.3 熟知资源国税收体系,提前预防和检查

由于税务问题导致的法律纠纷也较为常见,因此,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避免争议的发生。涉及矿税、石油利润税的争议往往金额大,动辄上亿美元,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重大。从项目经营之初,应厘清征收的比例和征收的方式。如果法律和石油合同规定不清晰,应与相关税务部门或监管部门及早澄清,并通过书面形式确认。一旦明确后,必须严格执行。

对于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税务的征收,应详细解读资源国相关法律规定,必要时聘请当地税务顾问协助解读,并在日常经营中和签署相关合同中做到符合法律规定。对于资源国经常开展税务检查和审计的项目或机构,建议定期聘请税务顾问开展税务健康检查,防范税务争议风险。

3.4 依法合规管理劳动关系,建立沟通对话机制

1)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在劳动合同方面,劳动合同条款必须符合资源国的强制法律要求,同时,走出去企业应将自身劳动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地融入到劳动合同中。

2)员工岗位调整应加强沟通对话和风险应对。员工岗位调整时,特别是高管岗位的调整,应充分做好工作前的风险分析和应对。第一,应分析劳动合同及当地法律中有关推定解雇的要求。第二,应充分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后再实施调整,沟通过程要留下书面证据。第三,双方应重新签署劳动合同,确认新岗位及汇报路径。

3)员工解雇须严格按照法律和劳动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针对海外分支机构人员调整,特别是规模性裁员,应事先做好裁员计划,分析风险,做好预案,充分履行相关程序,给予的补偿不应低于当地法律规定。

4 结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给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在油气项目评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对资源国法律、财税等环境的风险评估,并基于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法律纠纷管理的关键在于公司全员参与,在于事前预防。从事国际化经营的石油企业,要不断提升全员的依法合规意识。一方面,要将境外项目合同文本进行深度解剖,做到全员清晰、全员掌握,对合同中的关键条款理解到位。另一方面,依据公司自身需要和当地资源国情况,完善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及流程,以法律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式避免合同管理中风险的发生。

在应对国际油气合作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或者案件,每一个细节将直接影响到案件最终发展的结果或者走向,应在第一时间寻到针对本案件最好的律师或律师团队,配置最佳的后勤服务团队和证人支撑团队。同时,应积极采取多元化方式,在日常开展经营管理过程中,主动做好与相关利益方、当地资源国政府监管机构以及我国驻资源国使领馆等方面的公共关系,在特定情况下积极协调政府外交层面的介入,推进棘手问题的有效解决,这是国际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油气争议税务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安全环保探究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检查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油气改革之于油价
20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俄争议把海参崴租给中国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