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做个“链接师”
——“链接”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2022-11-26 09:32王耀雅
数学教学通讯 2022年25期
关键词:旧知新知情境

王耀雅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225000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是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每个要素各自具有不同作用,在这四个要素中,教师最为关键,教师是纽带,像桥梁,将其他三个要素联通起来。有人把教师角色定位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其实,笔者觉得教师更像个“链接师”,是他把其他三个要素有机串联起来,使各种元素形成有效链接,产生教学过程。教师的链接方式是多元化的,巧妙应用可以为教学提质增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链接”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链接新知与旧知,以旧引新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大厦都是从平地上一层一层建起来的,学习也不例外,要从基础知识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聚沙成塔。如果不把基础打牢,知识的大厦将不可能牢固。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数学知识比作一棵树,那么旧知是树根,新知是树干,亦是新生长出的枝叶。数学新知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新知教学要从复习旧知开始,从旧知中生长出细小的枝丫。

一名好的数学教师,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会在教学前精心研读教材,认真剖析学生,厘清新知的存在背景,沟通新知与旧知,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新知教学做好准备。数学教师一般都会从旧知入手,采取以旧引新的方式教学,把新知与旧知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去逐步探究建构。

在采取以旧引新导入法时,教师要选取与新知联系密切的旧知,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旧知中挖掘出新知的生长点。在采用以旧引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推广、迁移的方式催长新知,对两种属性类似的事物或者同种的方法进行对比,实现知识、方法、经验的迁移。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同学们还记得采用了什么探究方法吗?”“谁能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说一说?”在复习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教师引入对梯形面积的探究,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之中。通过以旧引新,铺垫孕伏,笔者有效地完成了新知的探究学习任务。

二、链接知识与生活,有效沟通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倡导在生活中教育,用生活去教育[1]。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把知识比作种子,生活就是种子萌发的土壤,离开生活的土壤,知识便无从发芽,也开不出花,结不出果。优秀的数学教师会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链接起来,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做数学,在生活中悟数学。

链接数学知识与生活,旨在实施生活化教学,让数学变得具体形象、可感可知,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给他们以亲近感与愉悦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认知理解。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挖掘生活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串联起来,或创设生活场景,模拟生活情境;或走进生活场域,开展生活实践;或唤醒生活记忆,激活生活经验。

教师在链接知识与生活时,要基于学生立场,从生活实际出发,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事件或现象为教学资源,从他们的视角去设计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体验感悟。例如,在教学“认识毫升”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各种容器以及“毫升”单位,如他们喝的牛奶、可乐等饮料的瓶子,以及生病感冒时喝的止咳糖浆、退热糖浆等药水瓶,笔者让学生拿出牛奶、可乐等饮料瓶去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笔者还布置学生去动手做一做,用一个空塑料瓶做一个有刻度的1 升量具,并用它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容器的容量,如水勺、脸盆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以体现知识的价值与学习的意义。

三、链接知识与问题,巧妙转化

思考源于问题,知识源于疑问。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把知识和问题串联起来,把待教的知识转化为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探究和习得知识。聪明的教师善于链接知识与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自主获取问题的答案,从而掌握知识。

知识转化为问题有多种方法,有直接找结论的问题,有间接找答案的问题,有找理由式提问,有找方法式提问,有暗示点拨性提问。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把知识与问题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找理由和依据,从而唤醒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与重构,形成新的知识。在知识与问题的链接中,教师要巧用“提示性”问题,通过巧妙暗示点拨启发,以推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笔者在出示了例题后,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有学生把两个小数点对齐,有学生把两个小数的末尾对齐。在集体评讲时,笔者没有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是问学生:“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提问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学生在思考问题中理解了算理,获得了知识。

四、链接问题与情境,诱思激趣

脑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是可塑的,需要提供丰富的联结;儿童的学习是有情绪的,需要积极的情感支撑[2]。而创设情境,采取情境教育,是实现上述诸多效果的有效策略。情境教学法,旨在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情境作为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的载体,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快乐探究,在情境中自主学习。问题是教学的主线,是连接知识的纽带,情境是基础,是问题生发的沃土,创设情境是提出问题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善于将数学问题与具体情境链接起来,避免直白地提出数学问题,而是在问题与情境之间建立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融入各种情境,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有趣,让课堂情趣盎然。情境式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式问题的手段有许多,或借助语言描述,或进行情境表演,或借助信息技术。情境式数学问题的形式多样,有故事情境,有生活情境,有游戏情境,有动态情境,有静态情境。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教学需要进行选择,以实现问题与情境的有效链接,提高数学教学实效。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一课中,笔者创设了一个有趣的“猜珠”情境:把一串由三种颜色珠子有序串联成的珠链藏在盒子里,一粒一粒地拉出来,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珠子的颜色。不一会儿,学生发现了珠链中的规律,笔者趁机提问:“这串珠子一共有30 颗,同学们猜一猜最后一颗是什么颜色?”情境性问题,不仅给了学生以感性认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仅诱发了学生思考,而且助力了学生理解。

五、链接个体与群体,协作学习

马克思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班集体既然是一个学习群体,我们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共同合作,开展协作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协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是把若干学生个体组合成小组或团队,采取互动交流、协作互助的方式学习。学生个体主动分享学习成果,积极与同伴对话、商讨;小组成员凝心聚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协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之间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表现欲,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有利于沟通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某些学生的排他性比较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领作用,做好协调工作,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做好个体与群体的链接,有效沟通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以提高协作学习效果。教师要引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中,笔者在引导学生于观察活动中认识了“前面、上面和右面”后,向学生提供了正方体小木块,让他们小组合作,按照要求摆一摆、看一看。为了防止学生摆放的随意性与无序性,笔者让小组成员先各自思考摆法,然后共同商讨应该怎样摆,最后由小组长或小组成员动手操作,其他学生监督检查摆放是否符合要求。有了这样的安排,学生合作变得规范有序,协作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六、链接活动与活动,层层推进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从大的方面讲,有导入、新授、巩固、总结、拓展等环节的教学活动;从小的方面说,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细分,如新授环节可以分成若干个这样的教学活动——讨论活动、实践活动、展示活动等。一堂好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具有连贯性、层次性,活动与活动要衔接紧密,不能脱节;要环环相扣,螺旋上升。

作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善于链接学习活动,将各个活动有机串联起来,通过层层推进,将所有活动串联在一根精美的链条上。在活动链接中,教师要着重链接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充分链接小组展示与组际分享活动。在活动链接中,教师要做到条理清晰,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层层递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笔者着重组织学生开展摸球活动,在摸球过程中感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一定”“可能”“不可能”以及“可能性的大小”,笔者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摸球活动,先是摸“1 红1黄”两个球,在多种结果中引出“不确定”“可能”概念;接着是摸“2 红”两个红球,在同一种结果中引出“一定”;第三个是摸“2 黄”两个黄球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认识理解了“不可能”;第四个是摸“3 黄1 红”四个球活动,学生在摸球、分析中发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对可能性大小有了深刻理解。

七、链接课内与课外,拓展时空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短短的四十分钟,狭小的教室空间,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求,不可能造就完美学生。若想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必须拓展教学时空,突破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优秀的数学教师善于链接课内与课外,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生活,走向社会,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真实生活、现实社会中,到课外去开阔视野,学习新的知识。

链接课内与课外,就是要充分运用课堂之外的一切有利条件,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资源结合起来,将学习场所搬到课外场域,在生活、社会中学习。例如,在教学“校园绿地面积”一课中,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测量、计算,应用多边形面积知识,解决“学校人均绿地面积”问题。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了学习时空,丰富了学习资源,满足了个性需求,促进了个性化发展,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做好链接工作,为学生铺路搭桥,给学生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建构。我们不妨做个“链接师”,巧用“链接”策略,开展多维链接,实现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旧知新知情境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岁末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