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鑫,宋金韬,杨振军,王海川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3)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深入,小批量、多批次订单生产是复合肥生产企业必须面对的常态,这也使得复合肥生产企业需在生产过程中频繁调整配方来满足客户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性转产。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阿公司)采用AZF 工艺生产复合肥30 多年以来,就复合肥的转产控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就转产管控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总结,供参考。
根据转产前后复合肥的配方和转产程序,对转产后不再使用的原料需提前估测料仓中的剩余量,低料位运行,保证转产前用尽;对于转产后新加原料,应提前向料仓加料。
为保证转产成功,应尽量减少转产前产品对转产后产品的影响。达产前4 h 须通过降低投料量、精心造粒等手段,或不投料只出料的“停车排料”方式来降低系统返料量。但系统返料量不能太低,尤其是对转产后配方反应热高易导致系统过湿的产品,以投料量70 t/h 为例,一般控制系统返料量在80~100 t/h。
转产前后反应热差别大的配方产品,应通过提前1 h调节热风炉来提高或者降低系统温度,转产完毕后再调节到产品所需的温度。
若转产前产品配方中存在对产品颜色影响大的原料,如海泡石、镁粉、麦饭石和凹凸棒粉等,转产后不再需要,则需提前2 h停止供料,防止影响转产后产品颜色,同时也可以减少转产废料的排放量。
氯型复合肥产品转产硫型复合肥产品,为保证转产后产品氯离子合格,可以在达产前3 h 将原料氯化钾更换为硫酸钾,以减少转产废料的排放量。
如果转产后产品配方中有新加微量元素等物料,为确保后续转产产品微量元素等含量符合要求,则须提前1~2 h加入微量元素。
产品磷含量易受洗涤系统P2O5的影响,比如硝基17-17-17SOP(硫酸钾)转产硝基16-8-20SOP,须在达产前4 h,将洗涤系统磷酸加入量降到下个产品洗涤系统应投量。
提高或降低N、P2O5和K2O 中某一原料添加量时,应优先调整固相量,尽量少调整液相原料量,如果需要调整液相量,则注意考虑GPR(AZF工艺的管式反应器)中氮磷物质的量之比。
如果转产时间超过2 h,则技术人员做转产程序时应考虑到转产配方对造粒的影响,避免出现造粒情况恶化导致系统返料过高而转产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正常配方就造粒困难的产品品级,如果要改变N、P2O5和K2O 中某一养分,则应提高易成粒的原料量,降低造粒困难的原料量。
转产过程中GPR 的氮磷物质的量之比应控制在0.8~1.5,否则会出现GPR结疤严重和喷头腐蚀穿孔等导致停车。
转产废料排放量视转产所用时间、投料量以及产品颜色变化等而定,比如转产需2 h,投料量60 t/h,则一般排转产废料60~80 t后再打至成品库,转产前后颜色变化大的产品,转产废料排放量适当增加。
计划部和生产部在做排产计划时,应考虑到前后品级不能差别太大,以减少转产废料排放量和缩短转产时间,从而降低转产成本。
尿基复合肥和硝基复合肥由于氮的主要提供者分别为尿素和复合肥料(32-4-0),故正常生产时两者操作参数不同,尿基复合肥造粒温度一般控制在60~70 ℃,干燥风温度100~150 ℃,干燥尾气温度65~80 ℃[1];而硝基复合肥造粒温度一般控制在70~90 ℃,干燥风温度150~250 ℃,干燥尾气温度75~95 ℃。尿基复合肥和硝基复合肥互转是复合肥生产的重要一环,虽然两者生产操作步骤类似,但尿基复合肥转产硝基复合肥难度更大。这是因为硝基物料内混有尿基物料后,其溶解度和吸湿性均变强,转产期间操作温度变化较大[2]。故主要介绍尿基复合肥转产硝基复合肥的生产操作步骤。
为降低系统中残存的尿基复合肥对转产后硝基复合肥的影响,应尽量排净系统内的尿基物料。转产前应通过降低投料和精心造粒等手段将系统尿基返料量降至100 t/h以下。
停车清理主要设备和溜槽内的尿基复合肥结疤,将尿基洗涤液集中排放到储罐中,以备下次生产尿基复合肥使用。系统内尿基复合肥返料通过后处理挡板排至特定的尿基返料库,将系统尿基复合肥返料量降至5 t/h以下。
停车清理结束再次开车后,洗涤系统重新加水、磷酸、硫酸,并通过造粒尾气系统向洗涤系统逸氨等将洗涤液配制成pH≤5.0、密度≥1 150 kg/m3的状态,同时向系统内加入硝基底料100~120 t,硝基底料加入完毕后测定其养分含量,技术人员以此制定转产程序。此后由于系统内残留少量尿基物料,所以系统须缓慢升温,转产初期,干燥风温度应小于100 ℃。
当干燥机尾气温度大于50 ℃时可以投料转产,投料后在转产初期应偏干造粒,同时须密切关注干燥机尾部的物料状况,避免由于升温等参数变化导致物料过湿现象出现。操作人员应根据转产程序精心操作,前期硝基复合肥产品排至硝基返料库,产品合格后再向成品库出料[3]。
一般转产投料16 h后,系统内尿基物料基本排净,此后生产按照硝基复合肥控制要点操作。
复合肥转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各岗位的通力配合和精心控制,各种问题均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