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金瑛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9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教育观念、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基于互联网技术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平台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开放、透明、平等的教育优势,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文化、德化、教化等功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其中融入互联网思维,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各类资源,从而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同时可以增强各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正确认知,深入推进学校思政教育、情感沟通教育等工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在于强化学生的素质、能力,推动各民族学生学习水平的理性提升。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习中,可以真正懂得团结即是福分、分裂则是祸乱的道理。〔1〕可以将高职院校各民族学生的关系当作大家庭的关系,维护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无间关系的办法是运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各家庭成员的理性和理智力量。如果各家庭成员理智、理性能力、思想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容易出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离心离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开展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推动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德化的功能,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运用思政教育加强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团结、共同进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离不开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假如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对青少年放任不管,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错误思想,形成错误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甚至严重的会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安全。在德化教育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德化功能不仅包含思政教育知识,从广义角度说,也蕴含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强化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增强学生生活质量等内容。〔2〕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广义的德化,均可以做好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团结与进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积极培养学生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观念,真正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植入各民族学生的心灵,提升教育有效性。
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教化功能,可以强化学生自立自强、自我创新能力。教育开展期间,学校通过校内组织活动、开展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推动各民族青少年突破各自的地域限制,积极同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使各民族青年学生见贤思齐、美美与共,积极学习其他民族优点,普遍性地提升各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自立自强、自我创新素养,真正将学生带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自觉维护和推动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另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激发学生爱国精神、民族情怀的有效性功能。比如,在教育开展期间,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案例、历史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知识面,以此达到教化学生的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综合水平。换言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丰富内涵、思政教育理念、历史教育知识,可以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育人发展中取得良好效果。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丰富其教育内涵。特别是“互联网+”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从大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运用学生理解的话语方式展开教育,只有根据学生学习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网络特征开展工作,才能将教育做到实处,增强教育有效性实践水平。〔3〕互联网背景下强调人人平等,推动了用户参与性。学生在基于互联网的平等学习教育中,可以很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平等教育并非放弃学校教育主导权,而是让教育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相结合,真正令学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体。
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互联网思维下强调开放式、扁平化的教育特点。当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和优势,运用各类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免费、丰富的学习资源,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体验。学生可以从平台思维中汲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习经验、智慧,通过更广阔的网络学习空间,寻找思维灵感,提升学生学习质量。高职院校可以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完善的平台互动体系,实时反馈教育效果、内容,迭代更新教育资源、方式,运用完善的教育工作体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需要创新思维。目前,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迫切需要不间断地、高效地优化互动性教育模式,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抓住青年学生心理、行为特征,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和优化教育内容与载体,提升教育工作吸引力,尽量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和价值引领要求。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运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时刻掌握学生学习思维和想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此外,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是学生喜爱的交流、娱乐方式。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微信、微博等教育平台优势,提升教学发展质量,进而推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提升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有效性水平。〔4〕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性。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分析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学习行为特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使教育工作更好地尊重学生思维习惯,结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质量,避免学校运用行政思维指导和开展教育工作。其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现实需求,结合青年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需要在互联网思维背景下转变话语方式,运用更加丰富的教育表达形式提升教育趣味性,令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和青少年流行元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知识制作成短视频等时尚元素,简单化地表达晦涩、抽象术语,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进来,培育学生民族团结意识,使学生在互联网思维下全面接受和践行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最后,互联网背景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实现双主体模式,通过此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强化有效性实践教学水平。日常教育中,可以将学生学习、生活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有机连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民族观念和理性思维,提升学生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精神的意识。〔5〕运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增加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性的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更新教育载体和内容,拓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间广度、空间范围,运用丰富的载体形式、教育内容,提高其教育水平。在传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高职院校通常运用主题班团会、特色活动等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其方法受到空间、时间等多方面限制。〔6〕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云课、慕课、自媒体、个人直播等载体方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并且可以通过新颖的、多变的视频教育内容,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正确传播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教育中,强化个人内涵和魅力,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教育载体的使用能力,从而发挥新时代信息传播的有效优势,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构建个性化、品牌化自媒体,运用民族热点话题,将自己原创内容发表出去,切实传递国家民族政策、教育精神,发挥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作用,丰富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载体的优化中,可以构建具有代表性的师生交流平台,构建一支少数民族学生意见领袖队伍,要求学生运用自媒体平台,拓宽意识形态教育和培育的宣传覆盖面。从而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多维度传播教育内容,时刻地影响学生。
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结合互联网思维的精神、技术和方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一方面,充分运用现有的平台基础、大数据库、技能方式,加快平台资源整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品牌。当前存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分散、教育平台多元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可以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门化平台,及时整合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效应。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群体形成微创新的力量,教师引领,学生参与,挖掘学生才智、凝聚学生力量,运用网络教育平台及时追踪和反馈学生思想发展状况,按照学生的正常诉求和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