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探析

2022-11-26 11:26
关键词:居民现代化体系

杨 婷

(中共广元市利州区委党校,四川 广元 628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1〕。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社区治理成效的好坏,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现状,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路径,进一步加快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一、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宏观层面的内容,也有微观领域的实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在日益彰显着它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和认识,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应成为当前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必须将其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加以考虑,方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利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站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充分尊重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与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密切,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一些阻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加快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同时,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有效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起强大的推动合力。

(三)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发展

从目前我国的发展势态来看,城镇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功能定位方面来讲,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需,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联机制。有鉴于此,若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必须首先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反之,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当然,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在两者之间构建起有效的协同推进机制,进行统筹谋划、双向推进,从而充分发挥好两者的内在互动作用。

二、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水平有待提升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是我国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从而制约和阻碍了我国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水平较低的主要表现有:一是涉及社区治理方面的体制机制存在漏洞。部分社区没有制定涉及某一方面治理的相关制度或规定,处于无章可循、无规可依、无制可执的尴尬境地,抑或有的社区虽然在某一方面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规定,但制度和规定本身存在缺陷,其科学性、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二是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相互冲突、相互矛盾。有的社区在制定相应的体制机制时,忽视了本社区的实际情况,缺乏统筹考虑、通盘谋划的工作意识,制定出台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之间相互对立或矛盾,影响了制度合力的形成。三是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具有单一性,无法实现整体效应。主要是不同社区“各自为政”,制定的制度缺乏相通性,导致社区之间的制度规定差异较大,让社区居民无所适从。

(二)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

从我国社区治理的总体情况来看,信息化相对滞后仍然是我国广大社区面临的又一现实问题。尤其是伴随我国即将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大批信息技术迎面而来,其必然要求我们在社区治理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快速提升我国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水平,而这些时代要求显然无法落实到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主要表现有:一是信息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程度比较低,还远未实现全覆盖、智能化、普及化。部分社区仍然沿用传统的治理方式,对于社区治理信息化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抑或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社区治理中欠缺相应的技术手段,延误了社区治理的信息化进程。二是社区管理服务人员信息化素养不高。有些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由于自身年龄偏高,对于社区治理的相关信息技术不了解、不掌握,无法做到熟练运用,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最终只能依靠传统方式来开展社区工作。

(三)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法治体系也得到了日益完善,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水平虽有很大提升,但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同时,“中国的人治历史悠久,如此使得诸多法外因素侵蚀法律权威,甚至左右法律运作”〔2〕。正是基于此种情况,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困扰和阻碍我国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大难题,亟须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予以认真解决。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相对滞后,是由各种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社区治理中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削弱了法律在社区治理中的权威性。法律法规还未从根本上全面落实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存在一定范围的执行盲区,导致一些违法行为侵害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法规维护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的本意。二是社区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这就要求我国社区治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要与时俱进,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四)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程度有待加强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社区管理服务人员抑或社区某个组织机构能够承担起的工作,而是需要包括社区管理服务机构、相关部门和居民个人共同推动。随着我国社区治理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社区治理透明化程度有所提高,可是民主化程度依然提升缓慢,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有待提升。部分社区居民仍然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认识,对于社区工作不积极、不热情、不主动,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来对待社区工作,甚至有的社区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治理实践,一定程度上丢失了“主人翁”意识。二是社区管理服务部门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透明,缺少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对于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信息,有的社区未及时有效传递给每一位社区居民,缺乏相应的双向沟通协调机制,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有时还会引发社区居民的不满情绪,阻碍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程度的提升。

三、破解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难题的多元路径

(一)坚持做好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

社区党建在社区治理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破解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诸多现实问题的有效举措。有鉴于此,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牢牢坚守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根本遵循,将其体现在社区治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确保社区治理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功能作用。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要求,着力构建社区党建助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和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工程,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成效。三是加大对社区党员的教育引导力度,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切实增强社区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社区居民树立先进典型和模范榜样。

(二)强化科技在社区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唯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引进与社区治理相适应的技术手段。要充分利用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结合传统社区治理方式的基础上,实现社区治理方式的创新发展,减少不必要的治理成本,从而提高社区治理效率,真正达到优化社区治理资源的目的,切实推动社区治理方式的与时俱进。二是加强对社区居民和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社区居民和相关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开展集中或零散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通过适当方式加强与相关科技公司的技术合作。可以考虑将相应的科技公司纳入社区治理中来,进而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三)着力构建社区治理的法治保障机制

法治是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破解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诸多现实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目前,“我国现行体制下,县级以上政府有执法处罚权,基层政府、社区没有执法权和处罚权”〔3〕,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区治理法治化成效,可以尝试由拥有立法权的上级部门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赋予社区管理服务部门一定的法律权限,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通过宣传讲座、普法教育、网络宣讲等形式,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积极营造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时时遵守、法律牢记心间的良好氛围。同时,还要从全局视角出发,系统梳理我国现行各类涉及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社区治理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协同化的法制体系,真正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

(四)全面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4〕,社区数量和居民总量日益增长,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现象势必给我国社区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和压力,唯有全面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化解压力。一是畅通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渠道,着力解决社区居民生活难题。“创新社区提案机制”〔5〕,探索建立社区居民大会制度,充分吸收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并将其中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际举措,从而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来,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二是优化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真正让社区居民发挥好“主人翁”精神。探索建立居民参与、居民决策、居民监督的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社区管理的透明化程度,确保居民了解社区事务、熟悉社区运行、参与社区活动、行使居民权利,从而为发挥好社区居民“主人翁”精神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进而全面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居民现代化体系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台居民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