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与当代青年担当精神的共振逻辑

2022-11-26 11:35魏楚涵
林区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振先辈家书

魏楚涵

(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引导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和担当时代重任是各教育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1]。红色家书是扎根于中华民族大地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写给亲友的私人信件,展现了中国先进青年寻找、坚守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时代景象。其铮铮铁骨,尽显担当精神。寓红色家书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当代青年形成认知共振、情感共振、意志共振和行为共振,涵育甘于担当、崇于担当、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担当精神,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且兴旺发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认知共振:红色家书育成甘于担当的认知

甘于担当体现的是认知问题,突出了担当精神应当具备的认知基础。诵读红色家书、感悟红色精神,在当代青年与红色家书的认知共振中形成以主义为本、以人民为先和以大局为重的价值认知,是使其能够在两个百年交汇之际明确新站位、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踏上新征程的重要举措。

1.甘于担当需以主义为本

史砚芬在遗书中向弟弟妹妹表示“继我志愿,乃我门第之光,我必含笑九泉,看你成功”的期待[2]42,这一“志愿”即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守,旨在无论光荣与逆境、无论纠葛与取舍、无论小事与大谋,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本。一方面,以主义为本体现于实事求是、坚守真理的科学意识。周恩来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表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选择基于对于一切主义的推求比较;左权通过对军队编制、战争现状和敌我优劣对比等分析,在家书中写道,“这一战争必然要持久下去,也只有持久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2]27;陈毅通过对战况与军情的准确把握,预测了“三五年头敌定片甲不回也”的战争趋势[2]50。另一方面,以主义为本体现于阶级立场与政治原则的誓死坚守。正是源于主义的力量,史砚芬写道,“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2]42;江诗咏写道,“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他们以主义为信条支撑起短暂而惊艳的数十年人生;刘伯坚一生投身解放工农群众的伟大事业,在遗书中写道,“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2]47,表示“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2]46,并且在革命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与妥协,反对亲人为拯救自己而求助不同政治信仰的敌人,留下“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2]47的著名诗篇。

2.甘于担当需以人民为先

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观,在革命先辈的家书中得到了鲜明体现。红色家书中多次强调人民利益的第一位置,指出任何干部及其家属不仅必须消除特权思想和优越感,而且要用比普通群众更为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一方面,以人民为先,要求摒除私利。面对窘迫的经济状况,刘伯坚致信家中,“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2]46;徐特立写道,“时局艰难我不敢多开支”[2]85;面对亲友的特殊要求,毛泽东写道,“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2]88;毛岸英写道,“我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辅助亲戚高升的事’”[2]90;刘少奇写道,“人民政府的法令,你们必须老老实实照办”[2]96。另一方面,以人民为先,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徐特立致信女儿,“你们如需我党录用,要比他人更耐苦努力”[2]85;刘少奇致信姐姐,“要学会耕作,靠劳动吃饭”[2]99;朱德在家书中指出,只有同群众看齐同吃同卧同劳动,深入了群众中去,才能够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3]。

3.甘于担当需以大局为重

一方面,革命先辈面对激烈交锋的社会思潮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体现出以大局为重的价值判断。1921年周恩来在写给表兄陈式周的信中表明,求学于欧洲的主要意旨“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察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于吾民族间者”[2]6,在“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中得出“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2]6,在进一步广读博览与亲身实践中选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指出“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2]6,体现出20世纪革命先辈洞悉国际国内实情、顾及中国古今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跳出局部利益、寻得社会大义的大局意识。另一方面,革命先辈面对家国两难仍高举红旗的抉择也是大局意识的体现。何功伟自小由父亲养大,父亲于他而言是亦父亦母的唯一至亲。1941年何功伟被捕入狱后,敌人多次试图利用他的父亲“感化”其“自首”,在写给父亲的家书中,何功伟直陈中国“内战烽火,似将燎原,亡国危机,迫在眉睫”[2]32的危难局势,表明“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的态度,望父亲允其“成仁取义,此正其时”[2]32,尽显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局意识。

二、情感共振:红色家书育成崇于担当的情感

崇于担当体现的是情感问题,突出了担当精神应当具备的情感条件。在血与泪、悲恸与壮志中诞生的红色家书里深切感悟百年间一代代共产党人将青春与生命交付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与壮烈,使当代青年形成崇于担当的情感共振,为担当精神的形成提供直接动力。

1.“个人生命,早置度外”

透过百年的跌宕起伏,在一封封红色家书中可以体会到风雷激荡、风雨兼程,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辈“个人生命,早置度外”的旷世情怀。1928年3月夏明翰给母亲致信时正在狱中,他既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牵挂和爱意,也表明了为革命牺牲的奉献精神,就义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2]15的慷慨诗篇至今广为流传,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的纯洁党性和崇高品质,体现出其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决心。1929年3月杨开慧在信中写道:“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2]23这种面对死亡的超脱,视死如归的豪情,足以使她傲视人间千难万苦。

2.“生为中国,死为中国”

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同时,还呼吁和带领自己的亲人共赴革命征程,举家“生为中国,死为中国”的格局令人肃然起敬。陈独秀给陈延年和陈乔年写信,呼吁两个儿子投身革命事业,二人分别在13岁和19岁的年纪踏上革命征程,分别在26岁和29岁殉身革命。毛泽东一家堪称红色家庭的楷模,不仅毛泽东自己奉献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其数位家庭成员均为革命献身。不灭的是理想之光,不熄的是信念之芒。铭记烈士遗愿,当代青年必当永志不忘他们用鲜血追寻和实现的伟大理想。

3.“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千年泱泱大国的祥乐画卷,生与死、公与私、奋起与沉默、斗争与妥协是这个时代人人面对的抉择,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至高信条成为革命先辈优于自己生命的无愧于时代的选择,他们以身示范唤起全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觉悟,在国家与人民危难之际以“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决然共同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壮举。赵一曼致信儿子:“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依旧能为国家效力。刘伯坚致信兄长写道:“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3]77革命先辈为国牺牲的精神感动和带动了一批批党内外人士、国内外同胞,将这份壮烈真情传递给代代子孙。

三、意志共振:红色家书育成敢于担当的意志

敢于担当体现的是意志问题,突出了担当精神应当具备的意志力量。培育敢于担当的意志,需要勇于直面困难的底气、勇于迎难而上的锐气和勇于接受失败的傲气。

1.革命先辈直面困境的底气是意志共振的本色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4],红色家书中革命者直面困难的勇气是当代青年在变局中开创新局的力量之源。任弼时在中国革命极度危难的时刻致信给父亲表示:“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与责任。”[5]在困境中“我必须要做点什么”的自觉意识是使任弼时真正“做点什么”的思想前提,而这种强烈的愿望最终转化成自我奉献的义举,甚至形成自我牺牲的壮举。陷于危难时刻,左权致信家中,表示虽然“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但仍愿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因为“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6]。革命先辈面对重重困难,并非抱怨、等待、求援,而是振奋精神,直面挫折。这种不惧强权与强敌,直面困难的勇气是革命先辈敢于担当的底气。

2.革命先辈迎难直上的锐气是意志共振的颜色

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当代青年只有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红色家书中革命先辈面对复杂难测的局势依旧迎难而上、坚守信念,其意志坚不可摧,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

1933年1月王若飞写信给表姐夫熊明青时,已经被关押在狱中一段时间了,信中描述了王若飞在这一期间的斗争历程。王若飞在短期内没有出狱希望的艰难处境下,毫不气馁、坚持斗争,打破了监狱当局“共产党政治犯”单独囚禁的常规。敌人为了监视王若飞的行动,把她与普通犯人关押于一处,要求普通犯人对王若飞的行动及时汇报。尽管处境艰难,王若飞依旧耐心开导和教育狱中伙伴,由浅入深地灌输革命真理,将监狱变成了“革命者的学校”,使狱中很多人提高了觉悟,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了共产党的一员,同王若飞一起在狱中展开更大规模的斗争。经过党组织的营救,王若飞在被关押的第6年终于获得释放,再次越马于疆场,奋斗在革命前线[2]69—70。这封家书体现出王若飞越经磨炼越坚定的韧性,是激励一代代青年勇于面对艰难险阻、勇于迎难而上的经典素材。

3.革命先辈勇于面对失败的傲气是意志共振的底色

中国革命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不仅没有磨灭就义者的心中之光,更没有挫败奋斗者的高昂傲气。“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7]“切莫为我空悲痛,愿对准我们的敌人猛攻!猛攻!”[8]“革命人,你杀不完。有朝一日——血要用血还。”[9]红色家书记载了失败中鲜血与热泪迸发出的向前、向前、再向前的执着与傲气,王孝锡、王器民、毛泽建、方志敏……每一个共产党人经历的血与火的磨难,愈挫愈勇的意志和凌人傲气是红色家书传递给当代青年不朽的力量源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难以想象的挫折经常不期而遇,当代青年要有接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以此磨砺斗志,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正如红色家书中革命先辈展现的“愈挫愈勇”“不怕失败”“主义终将胜利”的意志和决心。勇于接受失败是对理想信念的检验,也是敢于担当的傲气。

四、行为共振:红色家书育成善于担当的能力

善于担当体现的是能力问题,突出了践行担当应当具备的行为素质。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品质,探索红色家书中共产党人为革命武装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当代青年学习科学知识、优化思维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经验遵循,是培育善于担当能力的应然之举。

1.主义与语言的学习是善于担当的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既是通向革命胜利之路的必要所学,也是获取其他能力的基础,这一点在革命先辈家书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1921年周恩来在欧洲求学期间穷尽办法博览群书,精研各种学说、思潮,在对英、法、德、意、美、俄等国的历史背景、革命指导思想、发展道路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后,作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选择,并求得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简言之,只有探求学问、确立信仰,并在危机与诱惑中始终坚守信仰之主义,才能真正落实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此外,在家书中周恩来也透露出求学过程中语言是一个不利因素,认为要通过多读与多谈解决语言难关[2]3—5。可见,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进取路上不可缺少的工具。

2.思维方式的学习是善于担当的核心

革命先辈的思维方式集中体现于军事与政治的学习与运用。1923年俞秀松致信父母,表达自己为了“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而从事革命斗争的决定,计划到军队中学习军事知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打倒军阀、复兴中华[2]59—60。1939年陈毅写给父亲的家书中,不仅多次表达了保家卫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心,而且根据国际与国内局势、战争现状与趋势、军民与军政关系等,对抗日战争的走向进行了科学预测[2]49—50。这些预测大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印证。陈毅之所以能够具备科学判断战争局势的能力,既有赖于其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丰富的军事经验,更得益于其历史、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这是获得善于担当能力的核心所在。

3.专业技能的学习是善于担当的支撑

专业技能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是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形成善于担当能力的支撑。1944年吴玉章在写给侄儿的家书中指出,年轻人一定要“学一门专门技能必须用于有用之地,方不负数十年的苦心。你来于公于私都有大益”[3]73,强调不仅要学,而且要学有所用,对国对己才是好事。吴玉章关于学习专门技能的论述中,不仅涵盖了关于学有所用的务实理念,还发出了事业需要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感召。这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人才理论,是“人才强国”战略、“党管人才”思想的源头。可见,知识与技能是担当精神得以实现的智力基础,当代青年唯有多学、多读,才能实现心中抱负。

综上所述,红色家书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当代青年担当精神的重要渠道。深挖红色家书中的教育资源,实现红色家书与当代青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同频共振,是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和“亮起来”的重要举措,也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且兴旺发达的必须之举。

猜你喜欢
共振先辈家书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钟磬共振 大写开怀——张宜的人物画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共振的威力
清晨忆家书
一封家书
精致
重读“红色家书”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凝心聚力 互促共进 实现机关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合拍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