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 沈薇 张景慧 郑绍军
(江苏科技大学)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高校教育工作所需要回答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成效则可为这些问题的回答提供最坚实的注脚。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传统的课堂和实践教学中,教师们着重于研究如何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往往忽略了价值观念的塑造。在极个别案例中,甚至由于教师自身的观念差异或错误,导致其在课堂上宣扬错误的价值观,进而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自身对思政教育的理念理解不够,对课程思政的开展形式、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理解,进而启发和拓展课程思政的形式上的创新和内涵上的深化尤其重要。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内外两大因素的影响。从外部影响因素来说,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式的影响,西方新自由主义、帝国主义传统保守势力、反全球化思维等对中国新世纪的发展和崛起虎视眈眈。从内部因素来说,当下高校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有着蓬勃的朝气、强烈的求知欲以及自由的个性。然而,在知识的获取和信息的判断方面,他们往往缺乏稳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容易被煽动和利用。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
在此时,中央提出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正是深刻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形式下做出的正确判断。从长远来讲,高校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最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建设注入了高效的催化剂。然而,我们也看到,在我们培养的人才中不乏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出现极个别案例为外部势力所利用,极力反噬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此,高校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开展课程思政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究竟为何。其内涵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培养学生建立国家情怀,文化认同,增强其民族自信,建立健全学生独立但全面、自由且健康的人格。
课程思政在高校系统推广以来,引发了广大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然而,在课程思政理念推进的过程中,在课程建设层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思政概念提出后,对广大教师而言也存在一个学习和吸收内化的过程。然而,常有老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在未完全理解课程思政之前,简单地将思政的内涵和党政简单画等号。这其实是狭隘地理解了思政概念。正如我们在上一章节中所陈述的,思政教育所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三观、科学的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如果任课教师自身对上述目标认识不清,则在其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也更无法达到所预期的教学目标。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正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推广和课程建设立项。因而,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教育持续推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具体到思政课程方面,存在教学手段与思政内容衔接度尚不成熟的问题。一方面,近年来在课程形式上有微课等模式的创新,在平台上有线上教学网站、公众号、自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建立。然而,课程思政的发展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尚未构建成熟有效的多层次立体教学手段。当然,目前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尝试,例如南京大学李向东老师开设的《宇宙简史》课程就借助多种媒体和不同的传播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着力追求塑造学生全面的世界观和科学素养。随着互联网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任课教师需要在技术进步、学生的关注流行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开发和引入新的合适的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图1 微博热点话题探讨与翻转课堂
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思政元素分解融合进课程内容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时面临的一项重大的难题即是要充分发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这对于刚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而言尤其棘手。面对这一问题,通常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对历史内容、时政新闻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收集和课程教案的编写。当然,从另一方面,对相关元素也不可滥用,要能切实地服务课程体系的教学,否则会成为生搬硬套,产生过犹不及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中,并利用多媒体平台做好师生间轻松愉悦的互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作用。本课程组以《仪器分析》《分析化学》等课程为例进行了前期探索,具体案例如下:
以微博等媒体平台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如“科学抗糖”“奶茶中咖啡因含量”“新冠病毒检测方法开发”等,讲解在此类实践应用中的分析化学和仪器检测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和意愿。以学校所在当地镇江恒顺企业中所需的分析科学知识为例,讲解课堂知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成人成才的动力。
开设翻转课堂,根据学生人数设立多个待研究项目,学生自由组队进行项目探究,在此过程中,使得团队学生系统学习某类分析仪器的原理、应用等知识,在项目后期,团队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学习,并对过程进行录制。由各个项目组队所探究的课题进行汇报和实验展示,使学生能系统、全面、透彻、扎实地掌握仪器分析的专业知识及其应用,从而增长知识才干,成为技能储备力量。该课程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及学习效果理想。
图2 科研实践探索与人才培养
图3 第二课堂全方位、多元化立德树人举措
以人才市场需求侧为导向,进行供给侧教学改革。积极与用人单位(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来水公司、环保监测公司等)搭建学生联合培养平台,充分优化教学和科研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技能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致力于建设国家、服务社会。以实验训练为据点,积极开展科研实践创新,通过引导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竞赛过程中获得科学素养的锤炼,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通过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中浪费就是污染”的理念进行引导,树立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社会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成就人格、崇德向善,实现多元化全方位育人。
信仰公开课:依托新媒体平台,围绕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主题,为在校青年学生开展“新起点·新梦想·新作为——念兹在兹,朝斯夕斯”信仰公开课,让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奋力担当作为,主动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进位争先、不负韶华,引领青年学生坚定制度自信,激励青年学生心怀梦想,砥砺前行。
新生转型教育:以大学新生普遍的迷茫困境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留学经历,为大学生开展转型与国际化教育讲座——“心有所信,行有所往”,以林毅夫等人举例,鼓励大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选择要顺应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以乌克兰造船专家与我校的合作说明个人的成功要在国家、民族、社会大环境的良好发展的前景下实现;以身边出国同学大多数已回国建设祖国的实际案例说明个人的发展要与国家的发展结合;以移英港人作为反面案例告诉同学们,逆潮流而动,做出对民族和国家的不利行为,最终反噬的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每个个体。在多层次的案例讲解中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目标,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习动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作为,推进“三全育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当前课程思政教学的一大难点所在。传统的教学成效可以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然而思政内容的教学效果往往难以量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探究了多种评价体系,建立了课内课外多重评价机制。课内评价机制反应在于学生对教师课堂内容呈现方式的接收程度,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评估,可在试题中增加相关的文化历史考核要素;从学生的接收程度评估,可通过学生对教师课堂呈现方式的评价意见中得出。课外评价机制需联动学工、党团委的相关指标得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可以反映在学生申请入党人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等指标上。当前,尚未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这也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总结和验证。
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同时也需要跟进时代的发展,以学生们听得懂,听得进,做得到的形式进行传授。倘若方法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这一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尤其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摸索。课程思政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技能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切实体会到课程思政建设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良好促进作用,能更为深刻地理解专业前景并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本科的课堂学习过程也是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作为并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多元化素养的锤炼,课堂达到立德树人的切实成效,高校进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