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课程,是现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的一个分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概论是高校大多数专业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概论是四门必修的思政课程中最具理论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具备思想道德修养、扎实法律基础。目前在概论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许多教师追求体系的完整性,过于强调逻辑的严谨性,却忽视了的起源和归宿在何处,许多学生被课程中大量困难的论述所阻碍,在学习中遇到的恐惧是非常大的,久而久之,学生对概论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更不用说后续的思想情感认知和学生自主创新。现如今,这种概论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往往讲解过多,理论上也很透彻,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优化整体工作,提高教学效率[1]。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概论理论教学却存在没有跟上教学发展和改革需要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概论理论教学模式和十年前并无很大的差别,而在十年的教学中,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生的学习理念上,发生的变化都是巨大的。而当下的概论理论教学存在内容全面、体系严谨但缺乏趣味性的问题。通过讲台、粉笔、黑板授课,以“概念——定理——证明——应用”为流程开展,这样反复进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容易出现学生兴趣程度不高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概论的重要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是在讲课途中,教师往往是先讲提出的背景,然后介绍基本内容、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等,总体上流程较为单一。这样的模式和当下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流程大同小异,而概论理论课程更是作出了很大的延伸,学生难以理解、理解不透彻,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更不能进行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2]。
一般情况下除了专业的学生之外,很多学生不能对概论理论授课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主要原因在于,概论理论教学体系较为单一,而因为课时的限制,教师也对相关的概论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调整,这样就导致了部分重点内容难以讲解。而在扩招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却变大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率。同时,不同教师针在教学目标、学习难度、学习进度的控制上,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把控,但是总体而言,青年教师开展概论理论教学工作经验尚浅,这就导致实际工作开展中,容易出现工作缺失。再者,64个学时的教学时间更难将马克思主义概论理论教学内容系统讲解完毕,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若是将概论理论教学看作基础性科目,而不是具有学生发展价值的工具,这样所产生的学习效果都是一般的[4]。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例,在讲解过程中因为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将诸如“近代中国国情”“中国革命时代特征”等系统介绍,只是简单说一下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是什么,直接进入总结中国的革命经验,基于很多学生对历史的不了解等客观原因,都会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效率。
教师在概论理论教学中都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整体的教学偏向理论化也不容易体现出专业特点,而教材本身是教学的指向,如果没有将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结合在一起,若是实际的教学学习目标不明确,也容易出现教学进度变快、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事实上,尽管我们重视概论理论教学,但是不能将理论教学结合实践展开,这样也会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实际的应用技巧,不能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单纯认为概论学习是基础性的课程,而不具备实用价值。社会实践效能不高而导致的学生学习效益不高也关键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中国的教育方针向来都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而坚持将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3],但是实际上在应用的过程中,“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往往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这样就不能将课上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导致在概论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在概论教学中,重点针对的就是课程教学的“活”和“实”。概论教材的基本特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实践思想。因此课程不仅需要扎实学生的思想,更要朴实课程的教学,建立在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之上,深入浅出、情理合一。教师需要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切实提升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论等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发散创新,并提升整体的教学效能。整体上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思考素质的课程,不仅需要在概念上理解、方法上熟知,更需要让学生对概论理论学习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两者完美结合,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理论教学课程中引入知识、构建框架、应用实践都可以采用这样的学习模式来完成,在引入知识阶段,不妨用一个实例来引导,在对实例分析的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应用概论相关的知识点。在介绍新内容时,如果从实例入手,不仅可以展开概论的理论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这些内容是实用的、有用的。如果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如何使用它,就称不上是可以学好一门课程。实践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一途径,也是激发灵魂的途径。
学好概论本质上是让学生认同概论思想,并能应用概论学习方法,而教师也需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鼓励学生思维拓展,教师只需要做好教学点拨即可。教师需要做好理论课程的教学规划,怎样才能讲得条理清晰、怎样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性之上优化教学,就需要学生具有主观意识[5]。
教师可以通过专题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能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将丰富的教材内容整合成独立的专题,把握重点才能“以理服人”。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思想拓展,将课程分为专题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建立新知识的框架是最重要的一步。关键是使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与理论知识的逻辑结构相互对应,建立在层层推进的关系中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运用思想思考问题,从实际问题中构建新知识的理论框架,使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贯穿整个知识体系,降低学生理解概论知识的难度。通过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教学中提炼出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和检验步骤,分析如何设计合理的抽样调查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样本的观察值,从而做出接受或拒绝原假设的决定。学生发散性掌握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激发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以“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例,教师需要从知识角度、情感角度、技能角度设置教学目标。先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然后回答物质的概念和形式、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理论性问题,然后结合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其战略思想、辩证思想、创新思想。这样能将课程融为一个整体,让教学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4]。
教师需要做好理论教学和课堂练习的结合工作,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并汇总教学观点,让学生学习在课上就得到有效的巩固。在课堂练习的设置上尽可能先巩固理论,再通过生活实际的案例巩固整体的课程开展情况,这样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知。概论课程开展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体现出教学的差异性,从学生原有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础之上,抓重点、抓难点,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学习中,学生的多样化要求得不到满足,因此需要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适当加入一些容易理解、与生活联系强的内容,进而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针对汉语言文学、历史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案例之间的对比,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认知。如果是理工类的学生,就可以先将基本观点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一些生活实例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设计学习路径,这样能保证整体工作的实效性[6]。
单纯理论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全篇幅是文字而学生机械化理解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师需要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整体的课程难度降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做PPT的心态,PPT不单单要将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统筹展示出来,更要尽量减少概论PPT上的文字的篇幅,将文字、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但是在PPT制作中也要注意不要“华而不实”,需要合理甄别视频和音频、图片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5]。例如,在进行“世界的物质性”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猪孩”王显凤的案例,截取视频片段,让学生大致了解“猪孩”王显凤的经历,然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点拨。如在专家的帮助下,“猪孩”王显凤恢复了人的意识,那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意识是怎样产生的”等理论问题。
概论课内所包含的层次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理论,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和内容,这是重要的基础。其次是理论形成的过程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是重点内容。最后是理论中所包含的方法,通过实践验证并能够进行内化,从而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难点内容。概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归纳方法。但长期以来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讲授上,那么概论课教学实际上就偏离去原本的目的,所以需要调整当前的教学思路,由知识讲授型向着方法归纳型转变。首先,要对理论进行梳理,理论源自实践,同时也能够指导实践。其次要对理论当中所包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方法的重要性。正确的方法能够促进思维客体形成更加合理的联系。最后,通过与现实相结合,利用理论所表现出的方法来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不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所具备的现实价值,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方法。简单来说,概论课所应用的教学思路如果能够从知识讲授型向着方法归纳型的方向转变,那么学生就能够应用所学到的方法来对个人的成长进行指导,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概论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整体的课程流程,提升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概论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重视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