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郝春东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教育领域中,教师会被要求记录重要的时间和事件,但是随着管理工作的复杂化,科技管理逐渐变成了教师管理工作的一种负担,增加了很多形式方面的工作量,反而很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甚至在变相鼓励和诱发教师弄虚作假,这种反教育的方式违背了痕迹教育倡导者的初心,教育工作者始终要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本文在深刻分析教师痕迹管理的现状与根源后,进行了相对应的策略建议,期望能够带来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痕迹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基本策略,将痕迹管理引入基层治理,有助于实现治理过程的具象化、精细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1]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痕迹管理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相关的痕迹进行一定的保存。对教师进行痕迹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教学,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后厘清思路,提高教学效率。痕迹管理能够引导明确分工,强化工作主体的担当意识,避免组织或个人推诿或拖拉工作,[2]教师进行痕迹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更加注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过程表现,及时修正教学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痕迹管理的模式,让教师工作步步留痕,事事留痕,保证检查时有据可查。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群体,尤其是一线教师,除了正常的上课和批改作业以外,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痕迹资料,如备课记录、个人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学生谈心记录等等。各种繁多的痕迹材料,让这些教师疲于应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够准确地把握主次,相当一部分老师或多或少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无足轻重的工作中。异化的痕迹管理,一是过重的课外负担极容易滋生不良的情绪,对分类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应付做的事情,一旦能够顺利通关,这种态度便会蔓延到相对重要的领域给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损失。
痕迹管理要求管理者将工作中的所有的内容都进行记录和留下相应的证据,尽量让工作过程表现明显和细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第一,上课前的痕迹管理。在教育起步阶段,教师要想办法上好一节课,就要去了解学生和研究教材,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痕迹管理工作非常具有局限性,过于细化的记录过程让管理工作变得极其形式化,使老师产生备课疲倦感,在了解学生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如上门家访或者和学生单独谈话,设计一些活动,但如果痕迹管理的过程形式化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时间久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降低,教师也会出现职业倦怠等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课堂中的痕迹管理。上课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部分,老师进入课堂上课前根据点名册来考勤,但是现在老师不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是逐渐地应付教学任务或者是免除一些安全责任。例如,关于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需要家长签字,这都是痕迹管理的表现。
第三,课后的痕迹管理。在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帮助巩固知识,并且自己也要反思教学。考试也是比较一种客观的形式,但是这逐渐被痕迹化,以便家长询问孩子学习时可以提供一些证据,这些形式上的规定其实是在不断打击教师的积极性,降低教学活动的质量。
痕迹管理在工具主义的指导下发生了异化,过度的痕迹管理就是一定程度上痕迹主义的体现。机械化、简单化与绝对化是其主要特征,并不是为了工作的提高而进行有效的痕迹管理,而是为了如何更好地进行痕迹管理而进行任务的分配。[3]在教学管理活动中,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痕迹管理活动逐渐暴露其缺点,很多老师开始弄虚作假和搞形式主义,这完全是违反了教育的理念,这也很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发展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职业倦怠的出现意味着教师活力和创造力的丧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症候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4]管理工作都要有记录且事无巨细,这些工作变得越来越繁杂和耗费精力,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教师教学水平却下降,这将直接降低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产生职业倦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学生的成长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来自教师的影响。[5]如果教师再不能及时对自我进行修正,将会对教师本身和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工作任务量的增加,如果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教师做起工作也会流于形式,疲于应付。精力分散到教学无关的层面了,很容易弄虚作假,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异化的痕迹管理归于注重形式,在形式上的注重必然会导致对内容关注的缺失。教学内容质量的提高应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对于工作内容的虚假呈现,是对学生极大不负责任的表现。
痕迹管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是形式主义,也就是反教育的行为。违背了教育本来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的意愿,如果教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变成弄虚作假和混日子的理念,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将会导致教育风气日渐衰落,就像一盘散沙,没有强有力的教学队伍,教育也将会以失败告终。
人对任何事物的需求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形式的需求;另一个就是对内容的需求。“痕迹主义”的实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6]当然我们更加会注重实质上的追求,但是形式上的也是不能忽略的。正因为对形式上有需求,所以根据管理的需要痕迹也是有意义的。但是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味。例如,一切都以痕迹为中心,所有的工作态度都比较机械化,照搬任务在留痕迹上耗费过大的精力财力,这远远超过教学工作的投入。这完全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检查批评变成了一种催化剂,逐渐引发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
由于历史文化及社会现实等原因,长期以来教师评价标准强调具体的量化指标。[7]在缺少相对公平的制度里,会使人们更加注重形式,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很讲究面子工程,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表面上做得好其实感觉这个人实际就做得好,这就导致产生了很多繁文缛节的形象工程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形式本身应该服务于内容的,内容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的。所以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形式主义。
虽然说形式是一种外在的存在,内容才是人们追求的根本,但是人们在不了解一个新的教师工作怎么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认可,往往需要首先通过了解其工作形式,例如,通过他的记录的痕迹来判断他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是否有时间来做教育,通过这些痕迹的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才看长久的教学效果。
痕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教学、师生交往及环境创设的真实情境中,教师实践智慧才能如其所是地真实呈现。[8]针对痕迹管理过程中所暴露的缺点,学校老师应该积极地思考和面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痕迹管理的作用,真正帮助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和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9]怀着认真负责的理念,带着良心去做痕迹管理工作,把教育当做一件奉献的事情去做,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和逃避责任。自觉增强自身的道德主体意识和行为、加强自身的道德品格修养,完成职业领域知识传授的职责和使命。[10]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灵活地改变管理的方式,而不是被动的受限制于形式主义。
第二,辩证地对待痕迹管理。需要科学运用痕迹管理,形成系统治理“约束合力”,根治“痕迹主义”。[11]教学中不需要特别精化的管理工作时,可以进行模糊化管理。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应该流于形式,而应该和薪酬激励机制挂钩。这种辩证地对待痕迹管理的方式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绩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身于教育本身不再为了应付作业而做记录。痕迹管理源于官僚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档案管理原则,[12]强调管理过程中的细致。就笔者本身工作经历而言,因为自己手机摄像头的损坏导致不能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拍照以及记录重要教学事件,学校管理者则会注重对教师手机等工具的关注,催促及时进行更换,究其原因管理者其实是为了避免一些瓜田李下之事,但这样高压的管理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沉重的。管理者不是去管理别人,而是自己被管理,[13]教师的精力则会分散到日程的琐事之中。所以行业管理确实不必每件事都做到事无巨细,而真正需要做痕迹记录的时候,应该坚定立场,及时记录就好,其他的则需要辩证看待。
第三,管理者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在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只有研究和利用好了痕迹管理,才会使我们的校长、教师培训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14]学校管理者要敢于做减法,在安排工作时,尤其在安排工作时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要时刻把握住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管理理念,千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学校管理中,对细节的关注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师生,温暖每一个心灵”。[15]让每一个细节都留下应有的痕迹。当然管理者也要充分地信任教师,用检查的方法促进教师的发展,以材料论英雄,不仅是一种懒政的表现,更体现了对教师工作的不信任。
第四,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这些教育管理的缺点,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以及一些理念认知的陈旧。国家应该多出台好的政策,努力帮助教师提高教育价值观念和教学使命感和道德感。
异化的痕迹管理就是典型懒政。需要还校园之清静,让老师把更多的时间回归本职工作,让校园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求真务实,这才是教育之幸。教育的品质是真实,教师教学需要真诚,弄虚作假都是反教育的。异化的痕迹管理过于简单化和庸俗化,这样既不能解决提升教师的责任心问题,反而会产生诸多弄虚作假,纯属应付的问题。而要真正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创新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法规,唤醒教师内心的价值观,在教师成就感上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