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飞,林 瑜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看法,揭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明确了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方向与原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保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1]生动比喻了新闻观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3]。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再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4]。高校新闻专业类研究生是未来国家宣传思想工作重要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如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研究生扣好人生迈入社会前的第一粒扣子,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青年思想宣传工作队伍,是新时代以来深化高校新闻专业一流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
新闻传播学科有着非常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从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角度来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三全育人”效能,切实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其中的灵魂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5]当前,高校中各种意识形态的交流交锋十分尖锐,整体形势较之以往更加严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观加强和改进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三全育人”工作,是高校党委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从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来提升研究生的新闻素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且最为基本的观点是必须要坚持党性原则,而这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应贯穿始终的根本原则。恩格斯认为“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6]。党管媒体的原则并不是说只管党直接领导的媒体,而是要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下,确保党对各级各类媒体的管理权和主导权。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实现党对媒体的主导、管理,关键在于党要实现对各级各类媒体人员的思想领导。新闻传播类研究生是未来新闻与传播行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三全育人”效能正是实现把未来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的前瞻之举。
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来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升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三全育人”效能,是坚持新时期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当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部分研究生缺乏理想信念。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从“苏联解体”到东欧“颜色革命”,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7]这一观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三全育人”效能,从本质上来讲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一致的,为很好地解决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供重要思路,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言,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8]。新闻行业持续、快速、全面的变化给传统的新闻教育提出革命性的新要求,带来了革命性的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师徒”制的新闻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在如何更好地聚合多方资源,发挥多方育人优势,协同攻坚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政治过硬、素质够高的新闻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上,相关环节仍有待加强。对此,一方面引入市场主体、新闻机构、宣传部门的力量,以部校共建、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新闻专业研究生内部培养体系改革,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业界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干部队伍等各类内部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构建网格式育人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指标是培养一流人才,而深化一流新闻人才培养,需要构建“顶天立地”“横纵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在新闻专业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在外部资源的获取上,不同的高校之间差异巨大。新闻传播学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学科属性,学业与业界的融合十分紧密,不少高校在外部办学资源的获取能力上偏弱,继而导致学生缺乏高层次实习实践平台。二是部分高校新闻专业研究生内部培养平台弱化,有些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反映的是十年甚至更早前的思维观念和实践案例,同时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书目的深入阅读不够、兴趣不足,继而导致研究生写作能力偏弱。
面对新时代的新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必须要以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模式。当前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模式存在着课程培养不深、实践培养不够、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高校一方面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让学生了解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方向,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认清新形势、新问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报道原则。另一方面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以学校、学院各类新闻平台为依托,发挥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新闻学子“四力”建设,从微观层面,具体引导研究生如何选题、如何进行新闻价值判断以及根据新闻主题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搜寻背景资料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一是要继续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9]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的“关键少数”和“牛鼻子”,细化思想政治教育措施,以导师的言传身教力行指导,发挥导师的主体作用,不断健全高校导师考评机制[10]。二是要不断凸出“实践导师”“校外导师”等对研究生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力量的协同性。根据新闻传播学科社会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部分院校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配备了“实践导师”或“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实践导师”或“校外导师”在资格申报、遴选认定、培养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双导师制并未落到实处。三是要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相较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如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更大,思维更加多样,个体差异更大等,同时研究生辅导员配比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使得研究生辅导员停留于日常事务处理,部分研究生辅导员还兼职办公室事务、教务事务等其他工作,无暇顾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本职工作,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这一关键节点上主体缺位、功能错位。要做好研究生辅导员等青年教师的培训,就得倡导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强化青年教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的意识和能力,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使命[11]。四是要大力支持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以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研究生团总支、朋辈辅导员等研究生干部队伍为抓手开展研究生思政工作。通过“立标杆”“广宣传”等形式实现朋辈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摆脱传统的“师→生”单向度说教式教育,不断探索符合校情院情、学生乐于接受、教师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新做法,继而创新研究生“三全育人”模式。同时,根据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专业特征与个体特质,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打造系列主题活动,以加强对新闻传播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例如,湘潭大学以“红色文化传承与育人”为主轴线,结合思政热点,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力量”青年大学生学习》,出版《信仰的力量》《梦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创新的力量》《青春的力量》6部丛书,与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打造了全国首部大学生思政理论分享原创短视频《“新时代·新力量”青春分享说系列微课》,使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从而达到了将专业价值与中国成就相融,专业发展与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相融,培养学生报国之志和奉献精神的目的,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学习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实践转向。“部校共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已在学院开讲多年,主讲人包括中央和湖北省宣传系统负责人、新型主流媒体一线业务骨干、国内一流高校新闻传播的专家学者,他们带来鲜活的管理案例、实践经验和理论前沿,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其实践意识。
平台建设要把握好“顶天”与“立地”相结合,既要注重学科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激发学术创新源动力,也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校地共建共生共荣。一是抓住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重大重点平台,为新闻传播类研究生提供学科高地。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工作,抓牢抓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指导性地位。2017年,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湘潭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既为湘潭大学进一步加强文学与新闻学院建设提供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也对湘潭大学提高新闻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着力发掘横向资源,为新闻传播研究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先后与腾讯大湘网、梨视频、湖南教育电视台等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建“瞭望新时代”专栏等形式,既为高校人才提供了实践基地,也搭建了专业平台,扶植高校新媒体势力,助力学生培养。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学院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平台资源。学院先后推荐多名研究生前往新华社湖南分社、湖南日报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实习实践,引进了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光明日报》领衔记者唐湘岳为代表的一批实务专家为客座教授,年均邀请各类媒体机构负责人、业务骨干、学术精英等开展相关新闻实务讲座20余场次。三是盘活内部资源,充分发掘自身特色与潜力,重点调动研究生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在理论创新方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论坛的形式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以学生主讲、学生点评、教师复评的形式实现教学相长、思维碰撞。在实践创新方面,学院鼓励和引导广大研究生立足专业、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开展了年度研究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针对其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理论研讨,将自身专业特长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根据所调研地区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切实将所学理论知识同社会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把赓续红色基因的理论研究和延续新闻实务教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理论研究。例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主持艺术等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修课;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计划”,针对大三学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专题》,针对研究生开设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了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成为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来源。
新闻传播学科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对研究生的实践思维、实践能力和实践标准等要求较高,而项目制作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新形式,能很好地加强新闻传播研究生乃至社会科学类研究生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首先,项目制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关键一招,能够着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深化一流科研人才、一流新闻实务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项目制培养要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与现实情况,建立长远规划,形成品牌特色活动。项目制培养是一种集体活动,它的开展能够将研究生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科研创新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帮助研究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实现从社会变化的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在项目的申报、实施和总结的全过程中深化“三全育人”培养目标、凝练“三全育人”培养特色、加强“三全育人”培养实效。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大项目竞争的力度,采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参与评定,严格落实回避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力行项目的考核力度,将项目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联系起来。其次,项目制也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一流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价值逐渐多元化,研究生由于年龄、经历等的增加,相较于本科生而言,其思想价值更具复杂性,如何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引导研究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在项目育人的选题上要结合实际,主动对接国家与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需求,可以考虑每年由研究生院组织,参考国家社科基金的模式,采纳校内专家、校外专家与实务人员的共同建议,由学校发布每年的研究生项目主题指南、选题范围与建议。强化项目成果运用,形成高质量的学术文章,获得高级别科研奖励,使项目成果得到实际运用。
同时,优秀项目成果可以形成内部参考材料或专题研究报告向社科规划办、政策研究室等政府机关报送。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自2011年起启动“千人百村”实践调研活动,围绕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每年组织1 000余名师生利用暑假时间,以田野调查和入户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以3—4名学生为一个调研团队,深入全国范围内经科学抽样产生的300余个行政村开展系统的、规范的社会调研活动[12]。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农民物质与文化生活、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将政策宣讲、法律普及、文艺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融入其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和研究型学习能力。依托活动开展,建立调查数据库,支持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发布学术成果和智库成果,举行分享交流与研讨会,推动调研成果深度转化,服务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目前该活动已经持续10年,参与人次超过10 000人次。2021年,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针对学院研究生学习实践特点,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的作用,启动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调研培育项目,鼓励和引导广大研究生立足专业、面向基层、面向社会,进行深入调研和理论研讨,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针对社会和行业内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学校投入研究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专项资金,学院带动导师,人才培养初具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13]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新闻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从而提升新闻专业研究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是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强化协同育人理念、深化综合平台建设、探索项目制培养,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学科发展中筑基,在专业建设中立魂,在教学改革中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