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不瞒郎中

2022-11-25 13:02
养生月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脉象动脉病情

文 苕

“吃药不瞒郎中”,就是说求医的人不能对医生隐瞒病情,比喻对所求的人不能隐瞒实情。也有作“有病不背医”的。

医学意义

中医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西医讲“视、触、叩、听”综合判断,目的都是要从疾病复杂多变的征象中尽可能搜集到能够全面反映疾病本质的病理资料,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消化过程,最终对疾病作出科学的诊断,而决不就疾病表现出的某些表象轻率下结论。不少人还把脉学视为神秘莫测的东西,甚至经常为此对医生运用的其他诊法产生误解。

诊脉,又称“切诊”,俗称“号脉”,是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脉搏,就其位、数、形、势的不同表现,了解患者机体功能活动盛衰、健康状况好坏、患病部位深浅、疾病形势轻重的基本方法之一。脉诊之外,医生亲眼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患者的表现和患者亲身感觉到的最突出、最痛苦的症状,往往要比从脉诊中所获得的印象更直接,也更重要。中医认为,望而知之是谓“神”,闻而知之是谓“圣”,问而知之是谓“工”,切而知之是谓“巧”。神圣工巧,脉诊不仅排在最后,而且仅仅是作为一种技巧对待的。

中医历来提倡四诊合参,全面综合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后才对疾病作出最终的诊断。在所有的手段中,脉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能作为参考。一些患者片面理解脉诊的作用,就医时不主动在其他诊疗方法上搞好配合,不愿意把病情说给医生,却一味在诊脉上“考医生”或让医生猜哑谜,这既是对中医诊病的方法缺乏全面了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弄不好还会耽误病情。一些文艺作品出于情节的需要,过分夸大脉诊的作用,不符合中医本身的科学,容易对患者造成误导,难免有故弄玄虚之嫌。

相关链接

中医诊脉,在《周礼》中已有记载,那时诊脉的部位是对全身的动脉进行观察,后世习惯上把它称为“遍诊法”。汉代的张仲景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简化,创造了包括人迎(颈外动脉)、寸口(桡动脉)、趺阳(足背动脉)在内的“三部诊法”,使脉诊有了新的进步。被普遍接受的“寸口诊法”,是古人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后对脉诊的最精辟总结和发展,既方便易行,又切合实际。寸口,不仅位置裸露,便于医生操作,而且是人体经脉中气血聚集之所,能够反映出五脏六腑的基本情况,为医生提供的诊断依据是客观的。

人体正常的脉象称为“平脉”,一呼一吸(医学上习惯称为“一息”)跳动4 次(医学上称为“四至”),脉象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病脉比较复杂,有说24 种的(《脉经》),有说16 种的(《景岳全书》),有说27 种的(《濒湖脉学》),有说28 种的(《诊家正眼》),近代多从28 种脉论述。临床上最常见的有位置比较表浅的“浮脉”、比较深在的“沉脉”,脉速比较快的“数脉”、比较慢的“迟脉”,脉搏动而有力的“实脉”、动而无力的“虚脉”,脉象往来流利的“滑脉”、艰涩不畅的“涩脉”,脉体大有力的“洪脉”、软弱无力的“细脉”、脉若琴弦的“弦脉”、间歇缓弱的“代脉”等。诊脉主要是通过对脉位和脉的次数、形态、节律、气势、通畅程度等方面的全面体察,对疾病作出相应的判断。脉理精微难辨,高深难学,是需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体察、摸索、研究的,轻易不能仅以脉论医道、以脉决生死。

猜你喜欢
脉象动脉病情
足部血管解剖及其变异
成年男性脐动脉的应用解剖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听诊器
情绪对脉象的影响研究综述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冠心病的脉象研究
关于脉象在疑难病诊治中作用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