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熙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学区,甘肃 定西)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最高表现是鉴赏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从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熏陶以及艺术享受,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用优秀的文化净化心灵,不断深化精神和思想境界。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成为语文教师极为关注的命题之一。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实践,就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探索和实践有效措施。
一是课堂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而对学生审美感知鉴赏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在传统阅读教学中,程式化的阅读模式更为强调的是传授基础知识,而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成为空谈。二是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德育的灌输,对学生审美理解能力有所忽视。在德育课程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为了完成德育目标,对学生审美理解鉴赏能力的培养却远远不够。如教学《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讨论父爱,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把语文课上成了德育课,但是却缺乏引导学生对这一经典文本中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以及鉴赏解读。三是只重视学习环节,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有所欠缺。当前的阅读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传授,因此其审美能力培养也渗透于该知识体系中,无形中教师也形成了惯性思维,将学习环节与审美体验环节分开,导致教师按部就班带领学生解读课文,训练方式固化,整个教学设计看似在传授基本知识,但重点却落在了对基本内容的梳理上,未能带领学生深入地鉴赏文本,也难以引发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更别说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在于:一是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功利性较强,一味追求分数,导致学生审美鉴赏的期待受到遏制;二是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弱化了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自觉;三是学生没有透彻理解文本形式以及情感审美特点,从而也影响了自身的学习乐趣。
任何一门知识,要学好它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激发兴趣这一内动力。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激活、点燃,就会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阅读中,如同高尔基所言,“我扑在书籍上,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当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教师关注的着力点,也是教学开展的立足点,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不断提升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通过对阅读教学策略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思维模式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以新颖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使其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积极、广泛地阅读,不断拓展领域、扩大范围,拓展思维,在丰富充实的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净化与升华。
在初中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知文本中所蕴含的意趣,以及欣赏文本体现的文趣、理趣、情趣,不应只停留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表层上,对内容进行大概的了解,要更深入地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表达形式进行品鉴与欣赏,对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情感进行深层次挖掘,以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这一深入的阅读作为持续下潜阅读的切入点,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等进行培养与提升。作为语文教师本身,也需要拓宽自我视野,阅读更多的书籍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及道德品质,同时充分地将阅读的心得感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分享,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启发和影响。教师应着力提升自我范读水平,充分为学生展示阅读文本所带来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教师在范读古诗词时,如古人一般拿着书籍闭目吟诵,吐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陷入自我陶醉的境界,无形中也感染了学生的心境,兴趣被点燃,自然而然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这一诗词意境,逐词逐句进行品鉴欣赏。这样的一种范读为学生充分展示了教师喜爱读书、陶然忘我的境界,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美好体验以及享受。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好奇心更为强烈,并且也充满了阅读期待。比如,教师范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吟诵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这首词的节奏、重音,又了解了情感基调,充分体会诗歌所展现的词人飞跃空间,天人合一的神采飞扬,不由得感叹这一千古绝唱何等超凡脱俗,充满旷达的思想境界,而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人类所憧憬和追求的幸福家园。范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文章之后,教师不禁感叹道:“这才叫作美好、令人难忘的童年,啊!我也不禁想起自己儿时的那些快乐光阴。”总而言之,对每一篇文章学习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传递一种阅读快乐,自己先沉浸于文本中,被文本的内容和内蕴所打动,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之中。如此一来,这一快乐以及充满了韵味的阅读情感,自然而然传递给了学生,也让学生激发其阅读兴趣,自觉投入文本的阅读品析感悟,体会欣赏。为了充分配合初中阅读教学,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比如,诗词朗诵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手抄报的制作等,让学生的阅读生活更为丰富,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应传授学生正确的鉴赏文本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鉴赏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创造文本的写作方法以及语言技巧与特点,这些都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培养点。学生在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时,首先就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否是积极正向的,并且其情感是否乐观健康向上,当文本的内容符合这一标准时,则要给予肯定并投入阅读中,汲取其中所蕴含的精华,滋养精神与心灵,使精神更为富足,也使心灵更为纯粹;反之,对那些思想观念充满了误导性以及恶俗类等文章,则要摒弃与否定。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整篇文章的关键字眼就是“骗”,并围绕这一“骗”字展开的。文章中,骗子利用皇帝为了美不惜一切的心理大肆行骗,还屡屡得逞,这也充分揭示了人所普遍存在的一个弱点,那就是虚伪。正是皇帝为了美这一虚荣的心理导致其被蒙蔽心智,才让骗子有空子可钻,让骗子并不高明的骗术得逞。有的人为了自身利益,就算知道真相也不敢说真话,这也说明了坑蒙拐骗的社会不良风气的盛行。但在那个时代,仍然会有像文中那个小孩子一样敢于识破谎言、敢于说真话的人。作为一个理性的读者,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此做出最正确的判断,鞭笞假恶丑,揭发骗子的欺骗行为,要向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学习,做一个敢说真话、敢吐露真情的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公正又准确地对内容进行评析,指导学生用理性的、客观的态度审视文章,才能从中看到真相,也发现假恶丑的隐藏,要让这些不良行为曝光在阳光下,进一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通过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各种言行举动,对存在于个人身上的虚伪、唯唯诺诺、投机取巧等可耻行径进行鞭挞,对崇尚真理的人大加赞许并追随。以此,学生真切体会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体会到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描摹,有利于学生解读文本,也有利于学生逐步提升鉴赏能力。
在欣赏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时,主要是学习文章中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者是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等方面的深层次的赏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说明了学生在阅读中要反复地进行阅读,反复地琢磨、揣测,由浅入深地品析鉴赏,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文章的通透了解,挖掘蕴藏于文章之中的深蕴与内涵,文章的意趣与文趣也会逐渐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的阅读,反复咬文嚼字,对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认真细致地阅读、评价以及品悟。比如揣摩文章中的妙点,逐步走进人物,引导学生走近“王小亮”这一人物角色。“王晓亮的生日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是一包奶糖,奶糖都被他吃掉了吗?”学生回答“并不是,而是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享的”,并读出文章中是如何描写的语。教师又问“从哪些方面能看出王小亮生活的艰辛以及不幸?”学生一一罗列相关词语:惊喜极了,好久没尝过,张了嘴的破鞋等。接着,教师又带领学生走近“妈妈”这一角色,“文章中通过哪些细节描写了深深的母爱呢?”学生说道:“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跌跌撞撞、使劲地摇等动作的细节描写,道出了一位母亲爱儿不得、见不到儿子遭受的心灵打击。”再如,《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咏物散文之精品,作者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精彩描述,充分展现了其外在形象美与内在意蕴美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这篇文章独特的艺术特点便是优美的形象及精湛的构思,其写作手法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多是拟人或者比喻,展现了作者赞美美好生命以及热爱人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修辞手法,也引领学生品味描写紫藤萝花的精彩用语。让学生深入领略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宏观描述以及对紫藤萝花细节的细腻刻画,由此感叹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描绘语言的准确与生动,而且修辞运用更为生动、形象。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叹,倘若作者缺乏精细观察,一些细微的变化则无法写出来。无论是用比喻还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都赋予了紫藤萝花生命的灵性,使它更富有情感,更朝气蓬勃,更具有青春活力,由此也反映出了作者对生命哲理的深沉思考。而这一树紫藤萝花的通篇布局巧妙,由描述到抒情再到议论,实现了自然过渡。行云流水般的文章给读者带来生命的生生不息之感悟,以花来喻人,以人来喻事,又用事来明理,生命长河无止境,阐释了生命的底蕴与意义,即便是饱经患难,也应有积极、健康的人生信念,会再次坚定地站起来。由于每位作者身处的时代不同,其对人生的看法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因此作者各有各的语言风格,这也使文章更为丰富多彩。学生在这些文本的阅读中拓展认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同时,教师通过对每一篇文本具体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进行深刻分析,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了无数璀璨文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留下了很多思考空间。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联想力,使学生自由翱翔在文学殿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留白艺术,以及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在教师创设的美妙意境中,学生品味无穷,深刻体会经典文学的魅力。在《白杨礼赞》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声地激情诵读,仔细品味其中的字、词、句,放飞自己的想象:想象望不到边际的黄土高原上那一棵棵高高耸立的白杨树,思考说为何白杨树与北方的农民相似,以及为何说白杨树象征中华儿女坚强与质朴的精神与力求上进的意志……在丰富学生联想力与想象力下,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白杨树的伟大形象,对其的赞赏之情由然而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章,并且探究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从深入阅读本文中可以发现,白杨树成为作者表达情感的象征物。作者运用了象征这一手法,托物抒情,在作者眼中白杨树既是傲然挺立于西北大地的普通树木,又是民族精神之化身。作者由树及人,借着白杨树讴歌北方农民的朴实与坚毅,也运用这一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主题。而在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时,让学生按照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周总理与伐木工人在一起,给边防战士披大衣,接见外宾,出席会议……将脑海中闪现这些画面进一步定格于记忆里,让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更为浓厚。鼓励学生反复诵读这一现代抒情诗,通过诗中对周总理英灵的反复呼唤与寻问,倾诉了亿万中华儿女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与怀念,同时也抒发了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的深厚之情,切实体会这一抒情基调,也让学生的审美境界得到升华。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民阅读时代,国家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生也应如此,在扩大阅读范围中积累知识,丰富阅读经验,提高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延伸阅读范围,阅读量得以增加,阅读后所获得的知识储备也越来越丰富,这也成为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一大正确途径。教师需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以及欣赏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大量阅读的条件。比如,教师根据课外阅读所提供的参考书目,为学生传授有效阅读方法,也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外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也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教师引导学生在熟读这些参考书目的文章基础上,对其他经典文学进行阅读,为学生做好推荐工作,如唐诗宋词、鲁迅的作品以及莫泊桑的小说集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充分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抒发读书感悟,交流读书心得,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鉴赏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才由浅入深地触摸文本内核,实现有效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反复阅读,品句赏词,将蕴含于文本之中的优秀思想等烙印到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好的书籍如同一盏明灯,让学生有了前进的方向,也让学生在客观判断下向好、向真、向善、向美,使其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