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玲
(甘肃省灵台县邵寨中心幼儿园,甘肃 灵台)
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为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让幼儿提前适应学习节奏的变化。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要求,并确保可以与小学教育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结合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家长为了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园以及小学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学习阶段之间的学习活动往往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幼儿的知识水平同即将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差异。(2)升学所带来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的改变。(3)幼儿在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上的改变。如果幼儿不能及时适应这些变化,那么就会对其成绩提升与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工作具有突出的意义,同时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重视。幼小衔接阶段代表着幼儿结束幼儿园生活,即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这代表着两种不同教育形式的连接,同时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作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幼小衔接关系到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在于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大多依靠的是具体、形象思维。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其直观性与趣味性,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感。而小学教育则更多锻炼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学活动也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因此,幼小衔接阶段最关键的点在于帮助幼儿适应思维模式以及生活环境的转变,一旦忽视,很容易造成幼儿学习质量降低、人际交往困难以及自主性不足等问题,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对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衔接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因此相关人员应不断提升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结合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提出相应的过渡策略,从而有效减缓衔接坡度,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现阶段,很多幼儿园都会通过教育小学化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特别是针对即将升学的大班儿童更是采用小学教育的方式进行管理、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更多是以讲课的方式完成知识灌输,但内容上不符合幼儿的接受程度,导致幼儿理解出现困难,相应的学习活动也很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很多幼儿园在幼儿管理方面也提出了类似小学的规定,包括遵守纪律、注重礼仪规范等,这样的管理方式严重限制了幼儿天性的发展,同时也很难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应注重全面化,从而推动幼儿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然而就当前的幼儿教育来看,很多幼儿园只注重幼儿智力方面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体、美、劳四个领域,难以满足纲要中的发展要求。除了智力与知识水平以外,幼儿要想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态度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而幼儿园对智力教育的过分重视反而造成幼儿其他领域的不足,不仅难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还会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幼儿园在组织教育活动的时候更注重向小学靠拢,而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可以有效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然而就当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准备工作往往是单向化的,小学并没有对幼小衔接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这项工作仅需要幼儿园来完成。与此同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方面大多只负责学生的招收与教学工作,将自身的任务与目标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而相较于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教学形式往往比较单一,同时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兴趣爱好,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幼小衔接的单向性。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和过渡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共同协作完成,从而帮助幼儿在短时间内适应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与学校双方形成合力,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可以推动幼小衔接教育的有序发展。然而现阶段一部分幼儿家长并没有针对幼小衔接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往往将教育重点放在智力方面与眼前的发展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长远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有家长会让幼儿超前学习小学的内容,虽然可以使其掌握一定的小学知识,减轻其学习初期的压力,但也会造成幼儿听课质量下降、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给后期的学习、生活带来隐患。
相较于小学教学,幼儿园在组织相关活动的时候更多地会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同时幼教与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往往也比较宽松,因此其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也是较为陌生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以后,不论是教育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会给幼儿生理与心理上造成困扰。面对这样的问题,幼儿园应及时调整教育方案,保证可以从多方面推进幼儿教育,同时引导幼儿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首先,幼儿园可以对幼儿的学习习惯加以引导,包括在上课的时候坐姿端正、积极思考等,并逐步改正一些不良习惯。其次,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适时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后,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节奏,幼儿园可以针对大班儿童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入园时间提前、延长学习活动时间以及推迟午睡等,从而有效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时间观念。
为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日常的教育活动来看,幼儿园教师会将教育重点放在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而小学教师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有效实现两种不同方式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师可以进一步重视幼儿学前的心理疏导和习惯培养,而不是直接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课堂;而小学教师则应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可以通过到幼儿园上示范课的方式掌握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并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一定的游戏活动。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为幼小衔接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资源,还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幼小衔接的顺利推进与家长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幼小衔接打下坚实基础。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不应只将幼儿教育看作是幼儿园的责任,而应注重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实现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小学阶段特点对教育策略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来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予以更多的认可与鼓励,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教育离不开各方的配合与努力,因此幼儿园、家长与小学应共同制订合作机制,幼儿园在日常的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生活习惯与规则意识的培养,积极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手机软件等与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幼儿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充分实现家园的科学配合。除此以外,小学方面也需要为学生的入学和接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断强化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思想教育引导等,确保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以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变,充分提升其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时期,只有提升教育质量才能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学习环境、思维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变。就当前的发展特点来看,在推进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存在表面化、单向化等问题,加上家长缺少正确观念,因此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应提升对这一阶段的关注程度,并实现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多方合作,为幼小衔接的有序推进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