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浅谈

2022-11-24 12:22:54温进选
今天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爬山虎阅读教学

温进选

(定西市岷县中寨镇扎马小学 甘肃 岷县 748400)

引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事业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革。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适应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很难激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对小学传统语文教育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已刻不容缓。基于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应注意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结合课堂教学的效果积极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学生语文阅读知识学习的内容,通过创新后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和情感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1.构建和谐阅读环境,展示学生主体位置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衍生了一定的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的衍生意味着他们更加偏向以自身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比较贴合他们的个人情感。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要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作品的朗读,保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使小学语文的阅读与教学都达到最理想化的教育成果[1]。

再者,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显然只给学生构建和谐的阅读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教学课堂的重要位置让出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且学生热爱的阅读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活动,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对文章阅读的激情,使学生主动的沉浸在文章的阅读中,锻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水平和技能,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和学生之间建立对话,让学生分享一下他们所知道的植物的种类,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并借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有“脚”的植物吗?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其次,在借机引出文章——爬山虎的脚,利用题目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的勾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并组织学生爬山虎的形象进行想象,鼓励他们分享爬山虎的形象内容,使学生参与到激烈的探讨中,并借机为学生构建和谐的阅读环境;接着,在组织学生对该文章内容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完善学生脑海中爬山虎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性,感受文章阅读带来的美好体验;最后,在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表达他们的想象中爬山虎的形象以及文章所在展示出来爬山虎形象的不同之处,增加学生对爬山虎的情感认知,并利用信息设计给学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深爬山虎在学生脑海中的形象,增加学生对阅读的乐趣体验。这种通过构建和谐阅读环境,展示学生主体位置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学生能够沉浸在文章内容的阅读中,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知,感受到阅读文章的乐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水平和技能。

2.有效推动读写结合,提升学生阅读质量

听、说、读、写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他们之间互相成就共同影响。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四者的结合,以此来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那么如何把这四个环节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呢?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到一起,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及教师的引导阅读,并讲述他们的读后感,一方面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程度,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2]。

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仿写,通过仿写加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语言文字描写的本源中感悟文章内容和情感,体会文字的表达魔力,增加学生对文章阅读的热爱。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做标记,在内容的旁边写下阅读的感受或者看法,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阅读习惯,积累学生写作需要的素材内容,使学生在某篇文章的阅读中获得一定的灵感内容,成功获得文章阅读的满足感,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小艇和学生建立对话,询问学生有没有见过小艇,使学生对小艇的形象进行想象,发散学生的思路,并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在指导学生对一篇《威尼斯的小艇》的内容展开解读,组织学生把文章中他们认为语句优美的内容勾勒出来,并在一旁标注他们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阅读记笔记的习惯;接着,在组织学生分享他们所勾勒出的内容,以及阅读的感受,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通过分享交流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对短文中的文字加以仿写,可以有效的将学生读写融合起来,并训练其把握仿写特点的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进而体会汉字描写的魅力。这样通过有效促进读写融合,提高学生读写质量的方法,不但可以将有效的读书活动与作文融合起来,使学生学习阅读知识的过程中扩展到写作层面,还能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增加事物多种描写方法的认知,增长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达到更理想化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

3.分析学生阅读心理,科学制定阅读计划

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着引导者的身份,这也就说明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传递给学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到一定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想要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一定的知识,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分析,为学生推荐既适合他们又喜欢的内容,勾出学生对书籍阅读的欲望,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使小学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

再者,教师也要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通过对书籍的阅读,增长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相关见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对书籍的阅读没有耐心的现象,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另外,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尽量选择一些由小故事集组成的书籍,使学生能够对书籍的阅读保持长期的热情,并鼓励学生在文章中进行标注和总结,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的阅读书籍内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在进行《草虫的村落》的教学时,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优质的课前导入,通过课前导入和学生开展对话,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景色进行探讨,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热情和动力,方便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其次,在引出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草虫的村落,通过学生对大自然景色的探讨,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之处,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描述,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和体会;接着,教师在根据学生的描述内容,分析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分析了解学生喜欢阅读的内容,并借机给学生分享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内容,扩充学生的阅读书籍;最后,教师在结合书籍的内容,给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以此来监督学生对书籍内容的阅读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避免学生因为爱玩的性格丢失对阅读的热情。这种通过分析学生阅读心理,科学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读书积累,进一步的拓展了学生的作文素材,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读书计划的科学编写,引导学生保持阅读的热爱,让学生可以坚持读书,并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读书水平,从而促进了学生语文专业素质的形成。

4.科学贯彻因材施教,落实学生个性阅读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学生的身上。由于家庭环境或者理解能力的不同,学生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即使他们每天都待在一起。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定的把握,利用对学生阅读水平的了解,对学生开展小学语文阅读的分层教学,并给他们提供不同类型、程度的书籍内容,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现整体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再者,每位学生身上都有着一定的闪光点,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自身锐利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把其优点发扬发展,落实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呈现出不同方向的阅读水平提升。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学习,通过互相探讨的方式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水平,推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4]。

例如,在进行《鲁滨孙漂流记》的教学时,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该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并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分享,以此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方面后续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次,在给学生进行分层,并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在通过学生的小组共同学习,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引导学生对闪光点进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对学生的阅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策略的创新,为学生构建和谐的阅读环境,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阅读和写作齐头并进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分析学生的阅读心理,为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以因材施教为教育原则,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成长。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爬山虎阅读教学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03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