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路探析

2022-11-24 23:19宇,刘
关键词:育才社会科学三位一体

栾 宇,刘 峄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育人育才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育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才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其育人育才功能更加独特和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7页。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形成‘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育人育才新格局”(2)中央教育部党组:《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水平》,《求是》2016年第13期。。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正处于世界格局深刻变革引发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界语境之中,正处于中国梦复兴战略大局下培养时代新人的中国语境之中,正处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回归育人原点的实践语境之中。如何为党培养和赢得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如何培育和增强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如何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协同效应,打好组合拳、提升实效性,是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以学生为根本的育人育才导向、以学术为基础的育人育才策略、以学科为支撑的育人育才格局,探索构建学生、学术、学科“三位一体”的育人育才新理路,以期切实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水平。

一、坚持以学生为根本的育人育才导向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形态。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关注、教育和培养的“人”就是青年学生,学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根本和中心。通过明确“铸魂育人”的价值目标,凝聚“学生中心”的价值认同,能够进一步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属性,夯实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基。

(一)明确“铸魂育人”的价值目标

铸魂育人是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内在表达,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价值根源和一贯追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灵魂是具有主导和统领作用的社会意识,铸育社会成员的思想灵魂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历来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用其意识形态铸造下一代的思想灵魂,服务于自己的政治要求和国家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9页。新形势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铸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育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大先生”的关键作用,在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处铸就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

旗帜鲜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哲学社会科学要积极作为、勇挑重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造就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任务,也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具体来说,一是要在增强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服,自觉肩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增强学生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理想追求。二是要在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把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新时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让爱国主义在青年学生心中扎根,立志扎根人民,奉献祖国。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学生修好品德,明确新时代社会推崇的道德准则、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充分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深刻领悟日常道德规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正确的思想行为。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学生珍惜韶华,努力学习,求真学问,长见识、增学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学习和践行拼搏精神,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永久奋斗实现人生价值。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树立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关乎国家命运、人民幸福的重要稳定器。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不同社会思潮纷纭激荡,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多样多变,“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6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中国梦的建设者。一方面,要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从学理的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增强其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进行有针对性的、接地气的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深入人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上更多地展现中国特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传播的规律,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打动青年的问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符合青年学生的内在需要,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青年主动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培育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大先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既取决于“卡脖子”的核心技术硬实力,也取决于“有理说得清”的文化传播软实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我国虽然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6)《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15页。,“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4页。。要从根本上改变和扭转这个局面,关键是要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支撑,加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这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最密集的地方,全国本科院校几乎都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生既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主要对象,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以培育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大先生”为总牵引,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人民立场、中国立场、人类立场,打牢知识基础、培育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在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中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具有立足中国实际、解决重大理论创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传播好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国特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学理、哲理,积极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善于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向全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向世界传递响亮的中国声音,为增强国家国际话语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凝聚“学生中心”的价值认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具有自觉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意识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而人的主体作用是认识掌握客观规律、推动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根本上看,“学生中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个人”,肯定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定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追求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21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尊重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才规律,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构建“学校—社会—家庭”育人育才共同体,在全社会形成育人育才“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认同。

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学习方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际遇,不同时代的青年学生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特征。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从出生起就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耦合,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在社会体制转型中发展,在多元文化中沉淀,在市场经济中生活,在万物互联中学习交往,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奋进。他们生存的世界变化之大、之快令人应接不暇,他们比“80后”和“90后”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成长困惑。总体来说,“00后”大学生群体是被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9)《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9页。。“00后”的群体特点超越了“80后”的代际特征,但并没有完全摆脱“90后”的代际特征,两个相邻的代际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的矛盾和冲突有一定的趋同性。“00后”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爱国情怀、个性的价值追求、笃实的人生态度、高效的社会交往等更鲜明的群体特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学生、观照学生、服务学生,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特点与学习方式,回应和解决学生在生存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有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通过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灌输,把知识体系集中而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则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诉求,通过师生良性互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建构和完善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实现自主学习成长。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质就是从强调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主动学习,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向问题引导转变,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变革中最重要的思想转变,深刻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理念的转变。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突破“我教你学”的单向课堂教学模式,主动服务学生主体,进行个性化教育,调动学生成长发展的主动性,注重启发、鼓励和指导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思考,设计和探索小组研学、课题研讨、情景教学等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中加强引导和凝练,启发学生接受育人育才内容,进而提升育人育才效果。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育人育才共同体。育人育才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都负有责任。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密切配合,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育才效果。《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明确指出:“推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是育人育才的基础阵地,学校是育人育才的核心阵地,社会是育人育才的延展阵地,构建“学校—社会—家庭”育人育才共同体,既要重视整体顶层设计规划,充分挖掘和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还要协调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汇聚学校与家庭、社会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形成一个全方位覆盖、无缝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网络,营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育人育才氛围。

二、优化以学术为基础的育人育才策略

学术是人们专门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智慧的体现和对真理的追求,是涵盖思想观点、原理规律、理论学说、知识体系、工具方法等内容的集合。学术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基础和前提,是连接学生和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决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质量和水平。树立学术育人理念,从学术发展、学术责任、学术评价对学生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入手,探究学术育智、学术育德、学术育魂的思路策略,是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以学术发展驱动学生的主体觉醒

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从思想性和价值性的维度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与育人育才相结合的过程,主要就是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相融合、知识创新与人的发展相互动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既为学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也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不断觉醒,通过发展性互动链条,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与育人育才的良性双向促进。

从“科教分离”向“科教融合”转变。科研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两大重要职能,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长期以来,受市场经济影响,出于学校、个人的竞争与发展需要,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够给学校、教师带来更多更快的短期利益,使一些高校和教师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更加热衷于追求科研和社会服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职能偏向,最重要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职能反而被忽视,科研与教学被刻意分离。回归教书育人之本、拉动科研与教学双向融合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的必要前提。要突破传统教育格局下科研与教学相互分离的藩篱,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放到第一线和基本面的位置,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融合,把高水平的学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育人育才的不竭引擎。要创新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重视学术知识的转化运用,关注学术研究思维的迁移与培养,引导学生敢于批判、敏于求真,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与认识社会事物的能力。要完善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及配套机制建设,加大对学术成果充实教育教学的引导激励,鼓励更多具有丰富学术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进课堂、贴近学生,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活动质量。

从“人—知疏离”向“人—知互动”转变。知识是教学活动和学术创新的基石,其价值性与发展性最终取决于与人融合互动的深度。传统“灌输式”教育以单向提高学生的知识占有量为目的,难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究,也消解了知识的价值性与发展性,这种“人—知疏离”的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要实现“人”与“知识”的融合互动,首先就需要高度重视知识的人文性。要正确认识知识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相通性,把知识作为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实现个体觉醒的有效工具,着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向促进人的发展的回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与一切知识平等对话。其次,要凸显知识的多元生成性。所谓知识的多元生成性,是指知识并非僵硬固定、一层不变的,其生成情境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知识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同时由于教育实践方式、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个人与知识的互动程度的不同,知识体系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要着力拓宽知识的生成渠道,不能仅局限于系统化的课本知识,还要充分观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存情境”,实现知识生成的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统一,突破对知识权威化、僵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在认知、学习、发现、创造知识的学术活动中养成科学思维,形成“人—知”互动智慧链条,激发主体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接受丰富多元的知识体系,从而产生新的体验、获取新的能量、实现新的发展。

(二)以学术责任淬炼学生的道德品行

人无德不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根本在于立德。恩格斯说,“如果不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能力、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议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90页。责任是道德的基点,道德是责任的标尺,二者在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准则的实践中有机统一。道德责任感和道德品行既要靠个体的自觉养成,也要靠制度约束和典型带动。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要划清学术规范红线、守好学风建设防线、树立学术道德高线,在确保学术发展合情、合理、合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内化生成高尚的道德操守并转化为积极的道德行为,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努力为国家和人民立德立言。

坚持学术规范软约束和硬措施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8页。对于高校而言,这不仅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也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示范,严重阻碍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要杜绝这些现象,就需要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加强师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自觉,同时画出一条“带电”“带刺”的底线,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所敬畏。在坚持“软约束”方面,要加强学术研究基本规范建设,从技术层面、内容层面、道德层面进行全面性、规范性指导,广泛开展学术诚信、治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宣讲,引导师生端正学术价值观,提高学术道德自觉;在推行“硬措施”方面,要建立健全问责与处罚制度,明确问责的内容、界限与流程,加大对各类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学术失范行为的问责惩处力度,提高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行为的违规成本,有力约束师生学术行为。

健全学术风气建设长效机制。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术风气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重要温床。要形成学风建设常态化机制:一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熏陶作用。“大学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其最本质的是求真育人。”(12)顾明远:《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通过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专题研讨会、科研竞赛等学术性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学术研究的魅力,接受学术思想的熏陶,积累学术研究经验,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二要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共同体是指基于共同的学术理念或目标,依据一定的学术行为规范或准则而构建起来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内在精神和学术能力的群体。通过对话、交流、争辩、批判、协作等方式,自主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对于促进学术风气的营造建设、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要强化制度规范的约束作用。优化学风建设的顶层设计,落实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由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形成开放协同、激励创新、繁荣学术的支持体系,为践行学术责任、涵育学生道德品行创造有利条件。

宣传树立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也是影响学术风气和学术生态的重要因素。通过树立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垂范学风、引领学风,能够为营造良好学术风气和学术生态提供有力抓手,有利于涵育学生道德品行。具体来说,一要明确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1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9页。师德师风的先进典型应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能够自觉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二要充分挖掘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方法路径。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形成党团组织、同行、同事、学生等多元主体挖掘机制,坚持个人自荐与组织推荐相结合,书面资格核查与实地走访考察相结合,确保推选的典型真正“立得住”“叫得响”。三要创新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宣传方式。构建“两代师表”常态化宣传模式,坚持事迹宣讲与日常熏陶相结合,创新利用新兴媒体宣传手段,结合教师节等重要节点开展表彰、评选、慰问等宣传活动,注重对典型人物鲜活故事的挖掘与宣传,让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活起来”“传起来”,扩大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宣传的覆盖面和感召力。

(三)以学术评价营造良好育人生态

学术评价是学术研究活动的指挥棒,也是学术生态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术研究倾向和生态走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5页。,在教育评价中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48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既要讲主体尺度,也要讲客体尺度,应兼顾学术成果的科学性与育人育才的目的性,坚持以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为原则,不断完善社会责任评价导向,加强育人育才激励机制,使学术主体在学术活动中自觉做出育人育才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政治性与学术性是分不开的,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一要遵循政治标准,树立正确的评价方向。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思想上层建筑,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阐释和辩护。在中国语境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民立场,彰显中国特色,始终着眼于当代中国的现实瓶颈,将学术研究同时代要求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回应并有效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守正出新中提升学术质量水平,从而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能力。二要坚守学术标准,确保评价的科学有效。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探索客观世界并形成真理性认识。任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如果不能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无论它的理论体系有多么完备,研究设计有多么丰富,都不能认为其符合真理性这一学术标准。要建立健全以真理性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标准体系,对学术成果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创新性实现客观评价。在学术评价中,要兼顾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既不能丢了为人民立德立言的立场,亦不能人云亦云,丢了对崇尚精品的追求。

完善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类福祉的,社会贡献度是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以社会责任为评价导向,首先要看研究成果能否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评价,首先要审视其是否能够积极探寻人的生存意义与生存价值,形成对人的本质的新的理解;是否能够准确把握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时代发展的脉搏,形成对社会发展本质及规律的客观认识;是否能够全面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个人理想追求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除此之外,以社会责任为评价导向,还要看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3页。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还应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应全面把握学术成果对指导、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贡献和社会效果,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重大学术成果予以鼓励和推介。

健全以育人育才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激励是评价的直接目的和重要形式。长期以来,“忽视以教学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育人育才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解决这一问题,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遴选向一线教师的倾斜力度。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以教学效果为导向单独设立人才项目激励计划,加大一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中的优秀分子纳入“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个一批”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倾斜支持力度。二是为教学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单独设立职称评聘指标和奖励体系。为教学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单独设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指标不得挪作他用,实行单列评审,中、高级职称评审比例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同时为在育人育才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单独设立荣誉称号和奖励体系,以激励教学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不断成长。三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在评价中的占比。注重考察和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一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把教学和育人研究成果纳入学术成果范畴,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育才质量。

三、完善以学科为支撑的育人育才格局

学科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平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育才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学科是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系统的集合概念,“既是知识的分类体系,也是大学围绕知识体系建立的知识生产组织,既是大学内部建立组织的依据,也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基本单位”(17)“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4期。。学科建设最根本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学科的育人育才功能,使学科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社会认知、价值引领、知识传递、文化认同的提升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学科教学一直是“主渠道”,课程建设是“主战场”,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这就决定了学科育人是高校最稳定的育人育才方式和途径。要确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有效实施,必须统筹不同学科育人育才整体效应,推进思政元素融入所有课程建设,实现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全覆盖”,建立起同向同行、协同联动的保障格局。

(一)统一学科培养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

目标指引方向,育人育才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等。”(1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2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统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学科,可以称之为“一主”;其他作为对哲学社会科学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可以称之为“十一支撑”。不同学科在具体培养目标上虽各具特色,但在育人育才根本目标上殊途同归。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中,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学科培养目标仅碎片化融入了育人育才目标导向,影响了学科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只有主动适应变局、回应时代,调整和发展学科培养目标,切实把学科培养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所有学科在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体现育人育才功能。

统一学科培养目标与育人育才目标,本质上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但是,当前“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0页。。面对风险与挑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互动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发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同时,要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融会贯穿到其他学科之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渗透力、引领力,帮助其他学科加深理论认知和规律揭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引领地位包含“统领”和“融入”两层含义,即:“统领,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统领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确保旗帜鲜明、坚定正确;融入,就是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都要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20)王占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光明日报》2020年7月4日。。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知识体系中蕴含的育人育才内容,升华凝练成育人育才的教育资源,实现各学科协同育人育才的科学目标。

(二)整合发挥不同学科的育人育才作用

任何事物在本性上都具有相对的共性和个性,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大体可以分为马列科社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三大类。不同知识体系的学科既具有共性特点,也具有相对的个性特点,它们相互区分、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发挥着不同的育人育才作用,通过整合与转化能够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

马列科社类学科重在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个人奋斗目标和国家发展愿景上的集中体现及深层次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21)《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第18页。马列科社类学科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使命。要引导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科学性和现实性,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工作规律、破解实际问题,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武装头脑、真信笃行;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100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实现途径、行动指南与精神力量,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小我融入大我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

人文科学类学科重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文科学类学科也可以简称为文史哲类学科。文学、历史学、哲学类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育才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主要渠道。哲学类学科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及其发展规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文学类学科植根于中西方文明的精神土壤,优秀的文学作品浓缩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风貌和风气。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华儿女创造了璀璨的文学成果,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为人们传递了追求真善美的永恒道德境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能够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心灵洗涤和审美启迪,帮助学生在世界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史学类学科是人类最好的教科书,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历史经验的辩证借鉴与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智慧、认识规律、把握方向,勇担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社会科学类学科重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小我融入大我”的人生追求。狭义的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等学科。不同的学科聚焦社会的不同方面,是对社会不同领域分门别类的研究和把握,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学类学科是“经世济民之学”,也是“理性选择的科学”。如何支配利益和资源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理性选择并不意味着单纯追求自利的自由经济,而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利益选择。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中正确看待“两个毫不动摇”“两只配置之手相结合”,主动将个人掌握的经济学知识和能力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幸福,在追求自利与共享的平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管理学类学科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大的效能。在追求效益和效能最大化的过程中,对于人的管理是实质和核心。要引导学生在管理活动中尊重人性、适应人性,在注重管理服务效率和效能最大化的同时坚持以“诚实守信”为根基,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信赖的关系中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引领社会风气。法学类学科所传授的知识体系是国家权力强制实行的硬规范,与之相呼应的道德就属于软规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在个人素质中,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要把道德导向贯穿法治教育的全过程、各环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避免产生泛道德化思维和法律万能主义,引导学生在道德上做好人,在法律上做好公民,在思想和行动上践行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此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还有诸多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同样具有育人育才的重要作用,需要充分实现学科间的互动,实现育人育才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推进思政元素融入所有课程建设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效果最大化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也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机融合,发挥好每门课程独特的育人育才作用,形成育人育才协同合力。

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稳育人育才“方向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新形势下,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放在“世界之变”“中国之变”“教育之变”的大局中来看待,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去加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17—23页。的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整体规划课程目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实现知、情、意、行合一,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入育人育才“新动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复合型课程。面对的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面对的教育对象多元、生动,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门课程是难以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使命的,需要所有课程同频共振。从本质上来看,“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2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页。。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蕴含着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强大的智慧支撑。为此,要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梳理和挖掘所有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之间的关系与配合问题,依托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贯穿课程设计与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价值育人内容,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各类课程之中,着力使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相统一,让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坚定政治信念,养成科学思维,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打通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同行共建与协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育才社会科学三位一体
我和小鸟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