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东北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近年来,在“强国崛起”背景下,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呈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态势。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是新时代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中实现国际化目标,来华留学生数量仍然是重要方向。据教育部公开数据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1 004所高校共接收了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 185名外国留学人员,比2009年翻了一番,而来华留学支出预算也从2012年的15.5亿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39.2亿元,增幅近1.5倍,足见党和政府对来华留学事业的重视和支持(1)《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2019年12月,《全球人才竞争: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战略比较》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来华留学生数量已经突破50万人。
毋庸置疑,“十三五”收尾之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才环流”接纳国之一,来华留学事业逐步从追求规模发展到提质增效阶段。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强调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是重点任务,而这需要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早在2010年,教育部在颁发的《留学中国计划》中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管理和服务趋同化”之要求,2018年教育部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再次提出了趋同化管理的理念,并进一步细化至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的趋同化,这表明从国家层面,趋同化管理已经是现阶段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何为管理趋同化?我们认为不仅仅是教学、管理与服务上中外学生趋向一致,还应该是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新时代我们即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物质上的极大丰富依靠经济的腾飞可以实现,但是文化的“软实力”才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之所在。因此,缓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矛盾,强化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创新优化教学与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高校留学生管理中的趋同化创新实践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今,怎样以文化融合加速中华文化国际认同及传播,促进全球文化交往活动长效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从以文化认同缓和文化差异、以文化交往促进文化认同的发展规律上,通过总结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产生过程与现状,针对问题展开深入剖析,提出优化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创新策略,以期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加速“留学中国”品牌构建。
霍夫斯泰德认为,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大众具有的“共同心理程序”,文化并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共同教育背景的群体共有的心理程序(2)陈炜:《重思多元文化主义:主张、内在逻辑与局限》,《政治思想史》2020年第3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大众由于教育背景、社会工作与生活经验的独特性,自然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技术与军事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东方世界推演着文化殖民的诸多场景,甚至在后殖民理论学者萨伊德眼里,西方可以无妨地对东方行使其支配权利”(3)章辉:《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批评》,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也是西方传统理论视角中的理想化情状。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和新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际间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和平与发展成为文明主题,文化殖民已然不复存在。亨廷顿指出,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个体与群体交互影响的过程: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反之,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则是该国立于世界的强大动力(4)叶祝弟、杨义成:《寻找变革时代的文化认同:以历史为基石》,《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9期。。这也是我国自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各届领导人推崇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因此,“当代西方对东方的理想化操控是‘无稽之谈’,东西方的权利关系和文化差异并非明晰地截然对立,而应是混杂的、交互糅合的‘文化杂糅’关系”(5)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杂糅,也是杂合、混杂,是两种及以上的事物在交往磁场中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先前形式的新趋向。根据霍夫斯泰德、亨廷顿以及霍米·巴巴的观点,文化差异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个体和群体在文化交往中不可避免的潜在问题,但这种“差异”并非殖民和被殖民的关系,而是在文化认同下呈现全新的文化杂糅面貌,是不同文化之间基于尊重的策略性协商和融合共生的结果。
在当代全球化发展语境中,多维度的文化杂糅已然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常规性的社会景观,中国文化与不同国家的异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程度不同的叠合、共融与碰撞。因此,文化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与创造的核心途径,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发展的、共同推进的。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国际化发展的当下,留学活动的输出(本国留学海外)与输入(外国来华留学)本质是高等教育层面的“文化杂糅”。尤其在教育理念、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作用下,“文化杂糅”通过教育活动与管理,将各自习以为常的文化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演绎成具体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样式,甚至在尊重差异的思维观念上构建出一个包含着混杂与互动的全新的文化交往空间。正如詹姆斯·鲁尔所言:“混杂不只是每日例行互动产生的文化产物,他们是来源也是媒介;透过这些来源与媒介,才得以发生现象学式的互动。”(6)詹姆斯·鲁尔:《传播时代的文化》,邱进福、陈锦玉译,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这也是我国加大来华留学生投入力度的初衷——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与矛盾,加速国际间文化交往,在打造“留学中国”品牌的同时,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力,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起来的文化杂糅空间已经具有多元共存和异质融合的特点,不同国家的文化面貌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上进行杂糅和共存。
近年来,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的质与量上的提升,其核心教育理念正是:在尊重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体现当代中国发展现状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活动引导来华留学生适应、认同今天的中国,并自觉成为缓和中西方文化冲突、打破“中国威胁论”谬言的发言人,促进国际教育共同进步和国家间文化交往。
当然,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活动过程中处处蕴藉着多重文化共存、并生的逻辑。我国在引入现当代西方教育理念、模式过程时,受到固有文化的涤荡和冲击是必然的现象。“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我们教育坚持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服务”的宗旨,都区别于西方社会的追求感官意义、崇尚物欲主义和个人主义。总之,在来华留学教育活动建构的文本语境内,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彼此交织、相互认同,教育理念自然也呈现出融合共生的现实面貌。在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活动中,虽然以来华留学生为视点凸显大众文化力量,但作为施教者或组织者的精英话语在其中的价值也得以不断彰显。尤其在“中国政府奖学金”设立后,来华留学逐渐成为国外教育精英和海外大众的文化交往,也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认同。不同类型的文化涌入中国,与我们的文化接触,杂糅共生或碰撞对垒,来华留学生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尊重文化差异、探寻实现文化认同的路径成为研究的重点。具体到留学生管理中,坚持“文化自信”“以我为主”逐渐成为一种集体的认知,这为共同筑构了新时代“留学中国”的文化品牌打下理论基础,指出了行动的方向。
作为伴随大国崛起而生的事业,来华留学事业中的趋同化管理观念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起来后才产生的观念。站在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新的起点上,回顾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演变历程,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对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必然性。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可按历史分期划定为起步探索期、稳步推进期、快速发展期以及提质增效期四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所折射出的文化样态也不尽相同。
该阶段强调基于留学生文化上的差异性,重视其外事属性,保障留学生生活待遇,体现出极大的计划性特点。新中国成立不久,国际交往也随之兴起。1952年12月,东欧五国的33名留学生进入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修班学习,开启了我国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从顶层设计角度看,这一时期的来华留学教育主要围绕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公派留学生进行,来华留学事业完全是服务国家政治与外交需求,履行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国际主义义务。在当时,这是提升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这一模式主导下,首先表现为来华留学事业规模较小,影响力一般。据统计,在1950年至1978年间,我国共接收了80个国家的12 800名来华留学生,年招生人数不超过500人,生源地多为社会主义国家,且全部由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资助(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其次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主要由教育部统筹,高校不直接参与,其管理工作也着重于服务办理手续、保障就读条件等方面,由相关部门出台工作草案。如195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对东欧交换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协议(草案)》,虽然首次提及了来华留学生管理,但主要集中于生活待遇标准及经费支出等,极少涉及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来华留学事业进入规模发展成为可能。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依然立足文化差异,但是强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政治外交功能略有淡化,社会文化及教育功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自费留学招生模式的诞生,意味着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已经进入了以政府公派为主、自费学习为辅的综合管理阶段。在这一模式主导下,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得以不断壮大。据统计,1978年至1989年,我国共有120所高校接收了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的14 273名学生,这十年间的来华留学生数量远超前28年的总和(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8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此外,从来华教育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更包容、更健全的总体发展态势,如:在1979年我国第二次全国留学生工作会议上,修订了制定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并颁布了《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修订稿)》,使来华自费留学管理有据可依;1984年第三次全国留学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并于1986年成立了北京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预示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重视经验总结、科学规划与理论构建,保证来华留学事业呈稳步推进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留学生规模较80年代增长了近15倍,年增速达30%—40%,其中自费留学生在增速和增量上均超过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到90年代末,自费来华留学比例高达90%(9)丁伟:《来华留学渐热》,《人民日报》2004年3月19日。。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正式实施,恰逢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由于自费留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来华留学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拐点。从顶层设计角度看,这一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致力于加快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主动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浪潮,正式进入精细化、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在这一阶段,来华自费留学成为主流,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甚至成为自身创收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来华留学生数量最多、生源国家和地区最多、就读高校最多的时期。由于留学生生源结构的巨变,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不再被动接受和开展,而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特征制定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孔子学院向世界传播的中华优秀文化的本质内涵”(10)褚鑫、岳辉:《孔子学院“有限市场化”发展战略模型与要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的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促使来华留学事业的招生、教学、管理工作逐渐完善和规范。如教育部等三部委于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指出:我国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名额不受国家招生计划指标限制,外国留学生的录取由高等学校自主决定。此外,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不断改革创新奖学金评审制度,实现奖学金制度多元化,每年评选“优秀生奖学金”等举措都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每一次超越,以及对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不断自我反思,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质量,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发展”,表明我国来华留学生规模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提质增效期。趋同化管理已经是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从顶层设计角度看,党和国家曾多次强调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趋同化管理实践。如教育部曾在2010年颁发的《留学中国计划》和2018年颁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管理和服务趋同化”要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注定来华留学生管理趋同化并非简单地将国际学生纳入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而是秉持“在等同中存差异,在差异中求趋同”,既要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尊重国际学生的语言、文化差异,以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教育原则促使国际学生更快融入学校、融入社会、融入中国文化,实现文化认同目标(11)黄华、马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22期。。202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已经达到50万人,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在机制体制建设层面,2017年颁布并实施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对新时代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招生、教学、社会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高校的办学地位,为新时代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开启新征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来华留学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全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与我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方面切实为新时代来华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但更复杂、多元的跨文化背景也为来华留学生趋同化教育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带来了一定挑战。
1.管理方式专业化
首先,近年来党和国家就来华留学事业的长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印发了《留学中国计划》,是我国第一个来华留学的战略性指导计划,明确将趋同化管理作为现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将趋同化管理提上日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20年6月颁发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均对趋同化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其次,在2017年颁布并实施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中,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办学地位和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一套自上而下的专业组织机构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继续发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指导与监督的作用;地方政府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外事和公安部门通力合作,协助高校做好留学生管理;在高校层面,各个大学陆续设立国际交流学院等机构,结合办学特色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负责本校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及日常管理,以东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预科部为例,其2010年设置了外国留学生预科部承接教育部来华预科教育试点工作,多年来积极探索趋同化管理,形成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抓出勤、严惩酗酒的严格管理格局。从留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多层次、多语种、多环节”做好入学教育,在确保来华留学生读懂留学要求与规定的前提下,注重学生承诺,加强对于承诺的监督,坚持过程育人,贯彻“三级谈话”和“五级惩戒”制度,并基于工作实际,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开发了“学在中国”系列强化教材(12)刘涛、黄思雨:《来华留学生预科汉语教材的出版刍议——以“学在中国”汉语强化系列教材为例》,《出版广角》2020年第19期。,为来华留学生教育趋同化管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管理手段高效化
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践行趋同化管理模式较早的高校经过多年摸索实践,现已基本实现了归口式管理目标:由来华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或留学生中心负责招生、学籍、日常行政管理等事项,除个别高校实现了中外学生教学管理的一致性外,多数高校由二级学院负责教学管理事宜。后勤服务部门负责生活与安全管理,其分工明确,效率显著,对来华留学生培养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如: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留学生办公室)是全校来华留学招生、入学、管理及处理留学生各类事项的归口管理部门;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中心是来华留学生的归口管理部门和责任单位,不仅负责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实施、监督和协调,还负责校内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签证、日常食宿等),而各二级学院则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这种归口式管理模式由于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因而能极大程度保证趋同化管理效率,为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及生活提供更多切实帮助,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笔者曾于2019年就来自于154个国家、分布在我国69所高校的理工、文史、经贸、医学等本科专业的1 962名有预科经历的来华留学生满意度展开了问卷调查,发现:喜欢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占90.2%;希望“我”的国家与中国永远友好发展的占95.3%;愿意自发为中外友好而贡献个人力量的占95%;等等。这不仅说明了现阶段来华留学生的满意度较高,也间接表明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趋同化管理获得了良好效果。
1.核心问题: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冲突和矛盾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常常会伴随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就是在互动过程中社会实体内部(个人、团体、组织等)或社会实体之间不相容、不一致、不和谐的状况。文化冲突是个人或群体在陌生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碰撞。由于我国现阶段来华留学生所属国家地区广泛、生源质量一般,其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学习、生活的日常习惯等差异导致的表层行为冲突,如由于文化差异,部分来华留学生不了解中国文化,导致在教育管理中因规矩与规则信息理解阻碍产生难以适应,甚至是排斥现象;二是因语言、文化背景导致的沟通交流、日常管理等内层文化冲突,如有的来华留学生往往采用“报团取暖”的方式缓和陌生文化环境中的差异和冲突,继而产生同国籍、同文化、同语种交往行为,形成特殊的“圈层文化”,不利于趋同化管理;三是因价值观差异带来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冲突,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因此部分来华留学生更倾向在处理问题时从个人角度出发,成为“特殊存在”(13)刘鑫鑫、钱婷:《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高校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策略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20年第8期。。除此之外,我国以往采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较为“特殊化”和“集中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外学生的文化交往,甚至给一般大众造成了“刻板印象”,如优待来华留学生,与趋同化管理相背离,因此产生了一定隔阂,不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重要问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其管理机制亟待完善。首先,管理政策较为滞后。尽管近几年我国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留学中国计划》等相关政策,但与现阶段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匹配度存在一定脱离。如我国至今仍未出台有关允许来华留学生打工的有效政策,全国范围内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极大囿限了来华留学生与我国社会发展现实的接触面,虽然2017年7月实施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但依旧没有彻底解决来华留学生后期的实习、就业、居住等问题,与趋同化管理理念存在一定背离。其次,高校趋同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招生门槛低、管理队伍综合能力不强等方面。教育部于2001年取消了来华留学生统一入学考试,改为高校自主招生。部分高校由于盲目追求“留学生比率”而降低招生标准,现在看来这种做法不符合趋同化管理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来华留学生规模庞大,涉及多语种、多文化背景,而大部分高校的趋同化管理队伍在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难以满足管理需求,具体表现为过于强调文化差异,强调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而忽视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上的认同教育,以至于趋同化管理意识不强,这就极易导致“特殊化”对待,形成“伪趋同化”现象,不利于来华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当前国内大多高校在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中多采用办公室模式,这种产生于来华留学生发展起步阶段的管理模式,容易疏于管理,对于留学生的文化缺少认同感知从而在管理上不作为。其更偏向于简单地借助行政权力实施自上而下的约束管理,极易由于文化差异造成强烈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剧趋同化管理难度(14)王丹、李林、吉晓光:《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高教探索》2016年第S1期。。如近年来互联网上爆出的个别大学的语伴问题与留学生违法违规等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
加快实现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应从文化认同角度入手,正确引导来华留学生正视和理解文化差异,自发建立“在等同中存差异,在差异中求趋同”的思想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完善和优化管理机制,促使来华留学生更快地融入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活,实现强化“留学中国”品牌效力,促进我国从“留学生教育大国”转向“留学生教育强国”,助力高等教育事业国际化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飞速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留学生不仅要面对各自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还要面对身边同学群体中的文化差异。我们已知文化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人的塑造也是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因此,要想降低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需完善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体系,形成以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交往的机制,最终实现趋同化管理提效增速的目标。
首先,尊重个性与文化差异,因材施教式建构入学教育,强化汉语言教学与培训机制。“跨文化适应期存在‘U形模式’,即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以及适应期。”(15)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高校可根据来华留学生的不同背景、语言习惯采取个性化管理模式,利用新生入学第一天、学期第一周、第一节课等重要契机做好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强化汉语语言教学与培训,以汉语言为了解中国文化的突破口,促进来华留学生积极投入汉语学习活动,并建立健全管理工作透明制度,制度政策做到“公正、公开”,及时发现矛盾点,避免由于信息失真或交流阻碍产生文化隔阂。此外,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趣味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及时关心来华留学生的学业、心理、生活,为其提供更精细、更人性化的管理服务,促使其主动融入校园文化环境。自2018年起,清华大学设立了毕业生“国际招聘”专区,以双语服务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新时代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启示。
其次,积极鼓励和组织来华留学生参与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扩大文化覆盖面和提升内容适应度,为培养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促进中外学生合作交流提供平台,达到深化认知、促进协同发展的趋同化管理目标。此外,积极引用“他者”视角,以来华留学生熟悉并认同的文化交往形式激发他们心理上的自我再审视,如加强各二级学院间的联谊互助,举办趣味性十足的文化交流展示,这种以“他者”观照“自我”的方法能有效促进来华留学生自发加入多元文化交往活动。他们不仅能通过“借鉴”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还能积极检视自我文化境况,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文化交往机制实现共同进步,消除趋同化管理过程中的“圈层隔阂”,进而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文化认同。
最后,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要发挥辅导员的主体责任作用。探索留学生辅导员工作机制与方式方法。“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16)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换句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习得和文化交往中逐渐形成。基于此,为了缓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和矛盾,促进文化认同,高校应意识到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具体课程设置或定期讲座等形式对来华留学生传输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宣传法律法规和进行国情教育,构建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使留学生内部、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产生紧密的集体认同感。此外,在教材编撰过程中提高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比重,积极营造融洽交流氛围,既满足全面培养人才的育人宗旨,又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强化“在等同中存差异,在差异中求趋同”的价值观念,改变他们对中国政治理念和体制的误解,以文化包容促进文化认同,加速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效增速(17)张剑:《西方文论关键词:他者》,《外国文学》2011年第1期。。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支持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这意味着我国来华留学事业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为塑造“留学中国”品牌提供有效途径。
首先,进一步优化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选拔与评比,健全公派留学与自费留学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实现奖学金在招揽世界优秀人才上的引领作用,鼓励地方政府、高等院校以及社会优秀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加强奖学金年度评审,确保奖学金的“促学”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和就业体系,提升来华留学的竞争力”(18)刘涛、吕春宇:《国际汉语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光明日报(教育服务版)》2012年11月28日。。近年来,我国就国际学生在华实习就业出台了一些新规定,是留学生在华实习与就业趋同化的开端。如2017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没有工作经验的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华实习限制,无形中增加了来华留学生与我国社会环境的接触路径,是提升文化最终认同感的有效渠道之一。此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设立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心,为他们的未来工作与就业提供支持,同时应强化多元形式的国际办学合作,以灵活多变的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促进趋同化管理效率提升。
其次,加快建立健全高校趋同化管理机制,多元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完善招生标准,严把招生关,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来华留学生数量在经历长时间的规模化增长后,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规模,要实现来华留学事业的提质增效,则需要改变以往通过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路径,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积极完善高校招生准则,制定明细化规定,将生源质量纳入招生计划评估工作中,并在保障高校自主招生权的前提下制定统一规范的评估体系和指导意见,及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和工作。不仅如此,现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日趋多元化,因此高校应致力于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加大培养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高水平专业教师与多语种管理人才,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最后,以文化认同为导向,建立中外学生一致的国际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及时转变管理职能和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一是政府应积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管理服务体系,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方针,着力打造中外学生认同度高的新时期管理新品牌。二是高校应在逐步提升国内学生的办学条件的同时,实现中外学生管理经验的交流与互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中国大学生相关办学条件也会逐步提高,从而实现中外学生办学条件的逐步趋同。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也需要借鉴国内学生管理的一些做法。比如:东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预科部在预科教育工作中,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认真落实综合测评制度,坚持过程育人,每学年1月和6月对预科生进行综合测评,并直接与奖学金资格挂钩,激发来华留学生学习能动性;在日常管理层面,采取封闭式住宿管理和严肃出勤统计制度,实现留学生出勤的日统计、周汇总、月汇报制度。此外,东北师范大学根据预科教育规律创建了预科教学管理系统,建立了留学生档案管理机制,对出勤、综合测评、教学、日常等诸多管理工作进行了数字化归存档,并以此规范学生行为,促进管理增效;注重培养文化认同感,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谨有序又活跃民主、既热爱学习又情趣盎然的校风班风;建立起一种十分融洽和谐的、令人愉悦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学生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19)黄晓颖:《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在管理趋同化理念的引导下,十余年来东北师范大学累计培养2 800余名预科生,他们多数完成本科学业,有的成为其国家中资企业员工,有的还在中国读硕士、读博士,通过来华预科生校友返校机制,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为其他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与中国学生逐渐相同”(20)顾莺、陈康令:《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比较研究——以全球8所高校为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9期。提供了有益尝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