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强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甘肃 甘南)
在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效课堂、品质课堂、精彩课堂被反复提起,教师以转化学困生为基础,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保障学困生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服务,实现顺利转化。高中数学教学难度系数偏高,教育教学压力较大,教师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学困生相应的辅导及帮助。教师结合层次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要,保障学困生能够重拾数学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信心,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反复探索,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学困生的成因比较复杂,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数量较多,这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难以实现自主学习和高效探索,无法在良好学习兴趣的指导下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很少有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数学知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面面相觑、无从下手。
一部分学困生在初中时期未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动性,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往往无所适从。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不够感兴趣,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深奥的知识并实现活学活用,长此以往就会演变为学困生。在课堂上学困生往往消极应对,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则偷偷玩手机。这一点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越来越严峻,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下降。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非常明显,简单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难以真正实现自主探索。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在于学困生还未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难以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学生能够迅速记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无从下手,没有头绪。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对打造品质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大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自信心,无法主动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理想,在考试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成绩,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内心非常敏感。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内心诉求选择契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且乏味,存在畏难情绪。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抽象性非常明显,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非常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认为学科学习枯燥乏味,逐步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习成绩持续下降。数学教师开始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困生的具体成因,采取多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全面落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学生也会由内而外地产生学习动机,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照和肯定,进而主动串联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实现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
新课改之后的高中数学变动明显,十分考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鱼得水。但是学困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无法主动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并实现活学活用。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困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障碍,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创新的机会,那么对学困生的个性化探索将会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也会主动转变传统的思想认知,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各种创造性实验活动,积极检验个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空间几何时,教师会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空间几何的动态视频,强化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形象认知,促使学生掌握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具体方法。这一板块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内容涵盖面较广,有的学生极易混淆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尝试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结合异面直线和几何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概括,那么学困生就会变得更加主动,思路非常清晰,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会主动反思教学行为,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和紧密互动。教师会更加重视学困生,逐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困生的自尊心,维护学困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及帮助。有的学生会存在负面情绪,与其他同学或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往往因为害怕被教师批评而直接低下头自主学习,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教师则需要及时捕捉学生的身心变化,结合公平教育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融入更多的趣味化元素,让学困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发言,说出不同的想法、各抒己见。这一点符合公平教育的本质要求,能够真正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及水平。教师一方面要转化学困生,另一方面要抓住教育教学的本质和真谛,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教师需要积极借助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以合作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教学为契机,逐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困生的固有认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与人性化。
比如,在讲解双曲线方程式以及圆柱体几何性质时,教师会发现大部分的知识点抽象难懂,为了避免学困生消极应对,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生活案例展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圆柱体,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激烈讨论,主动接受小组长的带领,实现合理分工。学生能够深入分析自己解题方法存在的不足,实现自主反思和提升,这样学习效率较高,能够更好地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了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教师还需要设计课后练习,通过“开小灶”的形式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帮助。普通学生需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学困生的学习时间则比较长,只要能够在60 分钟内完成任务,就可以受到教师的表扬。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困生提供充足的解题时间,减轻学困生的学习压力,保障其实现高效解题和精准解题。
兴趣的激发非常关键,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积极传授恰当可行的解题技巧和学习方式,为学困生提供更多辅助,让学困生实现高效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提前制作好导学案,让学生预习所学习的知识点,将自己不太懂的地方整理下来,在课上向教师提问。在课堂中教师则需要培养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摘录重难点知识。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实现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主动记忆已经学习的知识,在系统梳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比较强,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完成“集合”这一章节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鼓励学困生主动分析其中的知识点,了解子集、交集、全集的具体概念,借助思维导图理顺学生的思路,保证学生能够串联知识点并实现高效记忆,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较足。
很多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比较被动,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敷衍应对,出现了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的不良现象。教师则需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薄弱点,针对性地设置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保证学生能够在逐步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重拾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等差数列”时,学生对数列规律的认知及理解非常关键。学困生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为了保障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分析,教师需要以规律比较简单的等差数列分析为基础,先让学生自主分析说出不同的想法,然后适当提升教学难度,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逐步提升学习效率,进而树立一定的学习自信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保障高中数学教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长发展不容忽视,教师需要以转化学困生为基础,将这一工作作为重要目标,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学困生针对性的指导及帮助,让学困生重拾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掌握高效、恰当的学习方式,在个人兴趣的指导下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