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荣生(博士生导师)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会计在管理学门类下,可授予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会计博士专业学位,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实践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笔者根据调研和自己的经验、体会,谈谈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在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我国会计行业高端人才培养远远不能适应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财政部于2021年11月发布了《关于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通知》,为全面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高质量会计人才提供了指南。要加强会计行业高端人才培养,了解会计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把握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深入开展。
1.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需要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的监督机制。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特殊作用,是任何其他监督所无法取代的。财会监督的对象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既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的实施者又包括国家治理体系运行全过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于财会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推动会计工作职能优化、监督方式转变、监督力度加大,有效促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
2. 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因此,会计高端人才应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把握和掌控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新趋势、新变化,牢固树立会计工作的职责定位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政治意识提升会计工作的高度,反映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应对和改进的可行措施和合理建议,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
3. 促进会计服务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会计、金融、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完善境外投资和生产服务体系,推动中国资本、技术、产品、服务、品牌、标准走出去。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际资本、市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以及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对于国际化会计高端人才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培养我国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促进会计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对境外投资、服务的规律和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探索和提炼,推动我国现代会计服务业“走出去”,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及时、全方位的现代会计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会计服务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4.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十四五”时期,中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中国“强起来”的新征程,赋予了中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新使命。国务院国资委于2022 年3 月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绝大多数中央企业经过10 ~15 年左右的努力,建成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培养一大批会计高端人才,而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重要途径之一。中央企业应高度重视会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足额安排保障经费,设立专项资金,为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5. 培养数智化高端会计人才,需要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据,会计流程的数据化成为必然,急需培养能够收集、利用、挖掘、分析、整合数据的数智化高端会计人才。这类人才能主动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充分利用会计处理大量数据的行业优势,推动会计工作从手工化、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努力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引领者。因此,智能财务、实时会计、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培养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内容,使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数据收集和挖掘能力,用活、用好数据资产,从而为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数智化服务。
科学设定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应明确培养的政治要求,规定培养的方向和质量要求。设定明确的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其教育实践活动就能明确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培养目标一旦确定,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条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应与之相匹配。因此,科学地设定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区别于会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且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前提[1]。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培养的会计学博士研究生,也称会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已有40多年的培养历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等体系。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一般设定为: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国际化要求,具有广博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独立从事会计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会计理论或会计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我国现在培养的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也称会计应用型博士研究生,应有别于培养会计学博士研究生。从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原因看,是会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需要,急需培养一大批具有会计理论研究能力、具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能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应运而生的。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科学技术的数智化,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工作岗位如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不仅需要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践经验,而且需要将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会计理论用于进一步指导会计实践。其次,传统学术型会计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博士论文往往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追求形式上的严谨性,对会计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出于解决和提炼、总结会计实践问题的需要,需要设置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最后,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而且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指向。因此,需要培养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紧密结合会计实践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会计问题来看,培养会计实践问题识别能力和会计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就成为核心的要求。因此,培养识别和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综上所述,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会计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根基、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具有会计理论研究能力和解决会计实践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研究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研究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是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即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具有较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会计工作能力,能解决会计实践中的复杂、疑难问题,还应具有较强的会计理论研究能力,担负起将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的重任,要对会计实践发展作出独创性贡献。
会计是一门应用广泛、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理论、原理、原则,又研究其应用,涉及所有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提出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反映和监督的方法体系。因此,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合理设置一些满足社会需求的研究方向。
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是指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研究阶段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域,是进行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需要明确的研究范畴,它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及其成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能否产出高质量的成果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贯穿会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体现着会计学科的特色、学术水平和发展前景。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设置是否科学、稳定、合理,对于充分发挥会计学科优势、深入挖掘潜在的学术研究力量、促进会计学科的深入发展、提高会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应突出服务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会计实践需求理念,优先考虑会计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战略,重点关注我国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特殊需求,促进数字化转型和会计数智化发展,明确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满足需求的紧密关系和个性化要求。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领域:
①会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②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③财会监督融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
④会计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⑤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研究;
⑥并购重组和资本配置研究;
⑦数智化会计体系建设研究;
⑧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⑨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研究;
⑩会计人员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近年来,工程、医学、教育等博士专业学位相继设立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也受到一些质疑,甚至有对这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质疑[2]。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在博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本上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大同小异,“学术化”倾向明显,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没有突出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与学术型博士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法、博士学位论文等大同小异;二是在博士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实践性,忽视博士专业学位的学术性,降低了博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科学性”,以至于很多人将其理解为行业内类似于高端人才培训的“在职人员进修、培训”,而不承认其博士学位教育的正规性,甚至还有些人认为博士专业学位只是高端培训加写一篇博士论文,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因此,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应吸取教训,充分体现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性。
目前,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已经经历了17年的发展,为合理设置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计学科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培养层次高,需要研究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故在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充分考虑这样的需求。
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课程体系应体现系统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应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并植入跨学科知识和数字技术知识,研究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课程学习应采用模块化课程和学分制,线上线下相结合,对于知识性课程可采用线上自学的方式,对需要研究讨论的课程可采用线下的方式;课程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运用集体学习、现场参观交流、专题研讨、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具体地,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贯彻:
1. 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统领。培养什么样的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怎样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谁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立是衡量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严格把握政治标准,将提高政治素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偏废。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课程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是要寓政治思想教育于会计知识传授和会计实践能力培养之中,帮助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2. 重基础宽口径采用模块化结构。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可以在考虑会计理论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按内容进行模块化设置。根据重要性程度,可以分为会计核心模块、会计研究方法模块、会计选修课模块、会计前沿问题模块、数智化会计模块等,其具体内容可以结合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和师资情况来选择;选修课程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具体要求,确定具体内容;数智化技术应用则是各个研究方向都应掌握的技能。
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应通过从会计实践中提炼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分析比较、案例研讨、数据模拟、经验总结等教学方法,把会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计工作经验提炼、数据分析和应用与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会计实践研究中达到会计研究能力提高的目的,在会计实践研究中实现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在会计实践探索中促进会计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的提升。
现代学术型博士学位制度,普遍认为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称谓“哲学博士”(Ph.D.),这里的“哲学”希腊语的意思是“爱知识”,即中文所说的“道”,并非是哲学学科的意思。只要是探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规律的学科,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博士都称之为哲学博士[3]。20世纪,美国大学中又兴办了法律博士(J.D.)和临床医学博士(M.D.)等应用型博士学位制度。这两个博士学位都要求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只不过学术研究的关注重点不一样[4]。
如果想取得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但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会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关键问题,应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创新性,反映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会计理论和会计科学方法探索与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与水平也是通过博士论文来展示的,其是否作出“独创性贡献”,应是是否授予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践领域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强调从实际出发进行会计研究,改进会计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使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会计研究成果来源于会计实践并高于会计实践,且体现会计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为会计实践和会计实践发展服务,不仅要求在会计理论发展、会计实践应用方面作出创新性贡献,而且要求对总结会计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作出创新性贡献。
为提高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可以采用高校教授与会计实践专家相结合的双导师方式:教授主要讲授和指导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和博士论文的规范性、科学性;专家主要讲授和指导会计实践性课程和博士论文的实践性、创新性。为保证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中的会计实践指导性,可以向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征集中长期需要解决的会计实践重大问题,供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择和参考,并建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切实培养“研究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也可以采取高校与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高校与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荐其人员攻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并采用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将会计实践工作与会计学术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会计实践性和学术创新性的统一。
1. 入学条件。报考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符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政治思想要求和身体、心理健康等基本要求。
2. 入学要求。会计博士专业学位主要是为具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在职会计人员提供的一种博士学位,因此,需要报考人员具有良好的会计工作背景和会计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会计工作背景和会计实践能力,才能深刻理解会计实践发展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才能较好地完成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充分发挥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作用。因此,在入学条件上,通常要求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具有10 年以上的会计及其相关工作年限,具有丰富的会计及相关工作经验或会计行业管理经验;具有较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是总结、提炼和发展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取得会计及相关的硕士学位。另外,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入学考试时,可以采取审查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会计实践成果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面试除了考核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能力,还应要求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申请者提供博士论文的选题方向和研究计划,以体现申请者对会计实践的认识、感悟,以便入学后深入开展研究计划,应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完成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对会计实践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
我国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行3年的学制。21世纪以来,随着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增多,3 年学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端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2000年下发通知,倡导实行灵活学制,一般规定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 ~4年,具体年限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从此以后,很多培养单位将博士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规定为4年,对在职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4年学制基础上放宽了学习年限的规定,即实行弹性学制。这一规定符合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较好地适应了我国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因此,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可规定为4~5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就是对其培养过程质量和博士学位论文实践价值进行的评判。衡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否完成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是否达到应有的要求和标准,应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结果及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一般采取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评估和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专家评审。对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检查和评价其在学习期间所发表的科研论文、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的质量、课程案例质量和作业质量。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专家评审,可以采取会计同行学术评议与社会实践评议相结合的形式,主要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是否解决了会计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对会计技术、方法和实践具有独创性贡献。这种独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实践性知识的深入挖掘、高度总结和提出解决会计实践重大问题的独创性[5]。
评价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重点在于对会计技术、方法和实践独创性的检验,注重检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会计实践研究能力是否提升。因为解决会计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促进会计实践的发展,需要较强的会计实践研究能力,这是衡量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评价和检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达到学术研究要求的同时,更要评价和检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高质量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