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婵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030)
汤溪镇,地处金华西部,西与龙游县相邻,北接兰溪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北纬29.053°,镇总面积106.82平方公里,下辖寺坪、禾边程、山坊等7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汤溪镇人口约6.29万,主要民族为汉族,下辖的鸽坞塔村内居住有畲族、壮族、水族、布依族、苗族、傣族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其中80%村民属畲族,所以又称其为畲乡。[2]
汤溪方言属于吴语金衢片,在浙江中西部吴语区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与周围的金华话、龙游话、兰溪话以及遂昌话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汤溪话的分布区域大致相当于原汤溪县境,即今金华县西部的汤溪、莘畈、岭上、塔石、罗埠、洋埠、琅琊、周村、溪口十乡镇和白龙桥镇的古方(原古方乡)、长山乡的石道畈(原石道畈乡)等地。[3]
从目前汤溪方言的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对方言整体宏观的描写上,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在语音方面,有曹志耘的《吴语汤溪方言合变式小称调的功能》,研究了汤溪方言合变式小称调的主要类型及功能[4];曹志耘的《金华汤溪方言帮母端母的读音》基本确定了汤溪方言中帮母字与端母字的读音[5];曹志耘的《吴语汤溪方言古阳声韵和入声韵的演变——介绍一种无辅尾的韵母系统》,整理分析汤溪话韵母的古今演变规律,认为汤溪方言韵母系统演变剧烈,古阳声韵和入声韵已全部彻底丢失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也无鼻化韵,称为一种“无辅尾”的韵母系统[6]。
词汇方面,则有曹志耘的《金华方言词汇(一)》[7]《金华方言词汇(二)》[8],将汤溪方言词汇分为亲属、饮食、身体等十二类进行整理收集;以及由李荣主编,曹志耘编纂的《金华方言词典》,收录了汤溪乃至金华绝大部分的词汇,是一部查找方言本字及主要用法的词典[9]。
语法方面的研究则有曹志耘的《金华汤溪方言的“得”》,讨论了汤溪方言结构助词“得”的主要用法[10];以及曹耘的《金华汤溪方言的词法特点》,该文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出发,介绍浙江省金华县汤溪区方言的词法特点[11]。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对汤溪方言量词的研究上则未有大量针对性的研究。
“□”是汤溪方言中特殊的表示事物的数量的个体量词,只要是长条形有一定直径的物体都可以用“□”来进行修饰描写,目前还没找到对应的本字。如:
例1:街路上箇鱼都卖完罢,一□都买不着。(街上的鱼都卖完了,一条都买不到。)
“□”作为汤溪方言中一个特殊的量词,其主要用法是作为个体量词修饰名词,表示名词的数量。
同时,“□”在汤溪方言中有泛化的现象,与普通话中的个体量词“个”、上海话中的泛化量词“只”相似,但泛化程度不及“个”。在汤溪方言中,“□”可以用来修饰路(“一□路”)、裤子( “一□裤”)、狗(“一□狗”)、树(“一□树”)等大部分长条形的物体。
“孑”是汤溪方言中特殊的表动作数的专用动量词,与普通话中话中的动量词“下”有着相似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与数词一起跟在动词后面做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目前还未确定本字,根据读音使用音近字代替。如:
例2:你胡里白孔(无缘无故)打我一孑哈中?(你无缘无故打我一下干吗?)
但与普通话中的“下”不同的是,汤溪方言中的“孑”可以直接跟在动词之后做补语,如“打孑”“骂孑”“摸孑”等,几乎所有的动词后面都可以加“孑”,用来表示动作的迅速。
“刮”是汤溪方言中特殊的专用动量词,用来表示动作次数,与普通话中的“下”意思相近。目前还未有确定的本字,根据读音使用音近字代替。主要用在“摸”“撸”等词之前或之后,表示手掌与物体的迅速接触,主要有两种含义:
1.表示手掌迅速抓起某物,一般是一次性快速地掠走所有东西。如:
例3:桌上的东西他一刮掳都掳掳去。(桌上的东西他一把都掳走了。)
2.表示手掌与他人的迅速接触,有从一个方向到一个方向迅速扫过之意。如:
例4:他朝我刮摸便逃走了。(他摸了我一下就逃走了。)
“刮”与普通话中意思类似的专用动量词“下”以及汤溪方言中的“孑”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其“快速”之义,强调动作迅猛。
“张”是汤溪方言中广泛使用的个体量词,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有于普通话中个体量词“张”相似的用法,用来修饰在平面上展开的物体。如:
例5:你替我去寻两张纸来。(你帮我去找两张纸来。)
与普通话个体量词“张”的不同之处在于,量词“张”在汤溪方言中被广泛使用,呈现出泛化的趋向。在汤溪方言中,“张”可以用来修饰交通工具,表示交通工具的数量,如:
例6:上年家里买了一张车。(去年家里买了一辆车。)
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田野调查的结果来看,汤溪方言的量词存在独用现象,不仅可以做宾语,还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定语以及谓语,且同时存在定指和不定指两种指示性质。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1.量名短语作主语。如:
例7:张凳去端回来。(那张凳子去端回来。)
出现在主语位置的量名短语多是定指的,实际上是“指+量+名”结构省略指示代词之后形成的。
2.量名短语作谓语。如:
例8:天上张飞机!(天上有架飞机!)
量词可以与名词组合之后单独做谓语,大多用在存现句当中,通常用来表示突发事件,表达说话者的惊讶之类的情绪。此时的量名短语是不定指的。
3.量名短语作宾语。如:
例9:买件衣裳。(买件衣服。)
例10:等一孑,我拿副眼镜。(等一下,我拿副眼镜。)
与普通话中的量词独用相似,汤溪方言中的量名结构同样可以充当宾语,是“数+量+名”结构省略数词“一”之后形成的,通常这种情况下的量名结构是不定指的。
4.量名短语作为句首名词主语的定语出现[12]。如:
例11:件衣裳箇颜色好望。(这件衣服的颜色好看。)
例12:部电脑箇电板没用罢。(这部电脑的电板没用了。)
汤溪方言中,量名结构可以作为名词的定语出现在句首,从指示性质来看,此时的量名结构是定指的。
5.量名短语跟在处置标记之后构成介宾短语[13]。如:
例13:渠替些书卖卖了去。(他把那些书都卖掉了。)
例14:你替副眼镜都扔了去罢?(你把那副眼镜都扔掉了?)
汤溪方言中的处置标记是“替”,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把”,量名短语跟在处置标记之后,构成介宾短语,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出现。而从指示性质来看,此时的量名短语是定指的。
6.量名短语充当领属标记[14]。如:
例15:渠杯茶都冰农罢。(他那杯茶都凉了。)
例16:你替我副眼镜扔掉去罢?(你把我那副眼镜扔掉了?)
汤溪方言中的量名短语还有充当领属标记的功能,是“人称代词+‘的’+指示代词+量词+名词”结构省略“的”和指示代词形成的,表示人称代词和名词之间的从属关系。从指示性质来看,此时的量名短语是定指的。
1.相同量词的叠加
(1)量词的单纯重叠AA式
①重叠式能单独成词,如:
例17:豆腐块块切挈。(豆腐一块块切起来)——些豆腐切起块块,再……
例18:衣服件件叠挈。(衣服一件件叠起来)——衣服叠挈件件。
以上的句子,都在一个言者向听者教授或命令某事的语境之下出现,且语气相对委婉,和普通话中的“一X一X”的作用有着相似之处。
②量词重叠表遍指,表示“每一”的意思,如:
例19:年年都到山里去。
例20:个个都没出息。
以上的例句中,量词重叠做主语,表示遍指,即表示都是如此,相当于“每一”的意思。
(2)加缀式重叠
汤溪方言中的量词重叠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两个重叠的量词中间加入一个中缀,构成“AXA”格式,汤溪方言中构成该形式的中缀只有“还”,即构成“A还A”格式。如:
例21:饭烧起来还是粒还粒的。(饭烧起来还是一粒一粒的)
以上例句中的“粒还粒”是指米饭烧起来还是一粒一粒的,表示米饭还没烧熟。
2.数量短语的重叠
数量短语的重叠,可分为“一AA”和“一A一A”结构,其中“一AA”结构中数词只限于数词“一”,其他数词不可搭配重叠使用。
(1)“一AA”和“一A一A”在汤溪方言中都可以说,很多时候可以互换。比如:
例22:一个个来,弗要急。(一个个来,不要急。)
例23:一个一个来,弗要急。(一个一个来,不要急。)
两种形式都可以说,且二者可以互相换用。
(2)在语用层面上,“一A一A”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一A一A”有“逐一”义。如:
例24:我替些衣裳一件一件齐好。(我把这些衣服一件一件整理好。)
例25:我替些衣裳一件件齐好。(我把这些衣服一件件整理好。)
例24和例25两句话的意思都是“我把衣服整理好”,但其所使用的语境有细微的差别。例24中后面经常会有“你一孑便替我拿拿乱(你一下子给我搞乱了。)”或者其他表示不太好的结果跟在后面,说话者强调的“一件一件”,与后面的结果形成对比,表达了说话者不满的情绪。而例25在该层面的语用内涵则没有那么强烈。
(3)语法结构上,在汤溪方言中,“一AA”能做主语、状语;而“一A一A”也能做主语、状语。如:
例26:一个个都来气我。
例27:书一本本齐好。(书一本本整理好。)
3.量词+概数助词
除了量词之间的叠加之外,汤溪方言中的量词还可以加上概数助词表示一个大概的数量,如:
例28:格孑都只么个把小孩,都心痛噶。(现在都只有个把小孩,都心疼的。)
例29:问:买几斤糯米来?(买几斤糯米?) 答:有斤把便有罢。(一斤左右就够了。)
数量词语是表达主观量的语言手段,而且其客观作用在于显示事物具有的量后动作的次数、时长等,可一旦带上了说话者的主观评价,即主观认为事物具有的量大、动作的次数多、时间长就是“主观大量”,反之则为“主观小量”。[15]
汤溪方言中特殊结构“量词+把”则表示说话者主观认为数量少,即所谓的“主观小量”。汤溪方言中几乎所有量词都能进入“量词+把”的格式中,表示一个大概的数量,且数量比较少。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对汤溪方言中的特殊量词以及汤溪方言中量词的特殊用法进行探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所提及的汤溪方言中的4个特殊量词“□、孑、刮、张”,有其在汤溪方言中的独特用法,其中个体量词“□”和“张”有泛化倾向,“孑”和“刮”的用法与普通话中的动量词“下”有相似之处,亦有差异;2.汤溪方言量词可以与名词单独构成量名结构,进入句中则称为量词独用现象,从语法层面来看,汤溪方言中的量名结构可以充当多种语法成分;从指示性质来看,量名结构既可以是定指的也可以是不定指的;3.汤溪方言量词有多种重叠的方式,一是相同量词的重叠,一是数量结构的重叠,分别是“一AA”和“一A一A”结构。另外,特别值得提出说明的是汤溪方言中量词可加上概数助词“把”表示“主观小量”。
注释:
①□表示方言本字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