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4 12:16
新课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统计图数学教师分层

沈 煌

(漳州正兴学校,福建 漳州)

近些年来,生本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被提出,现在“双减”政策又落地,可见学生的身心成长随时代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潜力倾向,思索更多能够助力学生进步与成长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

数学常常被人们冠以“难学”的帽子,这让不少学生在还未开始学习之前就对数学有恐惧心理,十分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笔者则会思考降低学生畏难情绪的方法,通过尊重学生的教学态度,在分层视角下设计可行性的策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期望学生养成参与数学课堂的自主性,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发挥自身课堂主导者的作用,从尊重学生的角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令学生都能够取得相应的进步。在落实该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本着生本教育理念,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考虑,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对其展开相应的指导,从而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通常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会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实行。

二、分层教学下的具体策略

一般情况下,分层教学往往是在一定依据下,将学生划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小组,再针对不同小组成员的水平有针对性对学生予以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了解目前“双减”政策的两个目标,即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就课堂活动主体设计将数学顺利分层的教学策略,期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以优化。以下则是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的具体建议。

(一)根据教学目标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是开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但是在新时期的环境下,某些教师自恃教学经验足,又有多媒体技术教育资源的辅助,常常忽略对教材的研究分析,无法就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导致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越来越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秉承对学生负责的教学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日常对学生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的了解,划分层次小组,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状态参与课堂,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绽放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二)”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位置。于是在教学初始阶段,我便根据对学生空间观念的了解将其划分了层次性学习小组。然后,我通过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观察学生分析问题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精确的指导,令学生充分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活动总结,布置了实践性的课下作业。这样,根据教学目标所体现的知识特点展开分层教学,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态度参与了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切实构建出了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

(二)联系生活背景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会逐渐被学生发现,但生活经验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很丰富,有些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可从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出发,了解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就学生的生活经验划分层次小组,对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点拨,期望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充分体会到数学学科的现实价值,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假如要调查班级中的每个人最喜欢的运动,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录?”从而为学生介绍了扇形统计图,从对比视角引导学生分析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了解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以及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从而将学生划分成了层次小组。然后,我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之后,我对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进行点拨,让每个学生对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最后,我给予了学生交流生活和数学关系的时间。这样,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充分落实了数据分析观念核心素养,使每一名学生都具备将本节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的基本能力,大大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直观画面分层教学

直观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大大降低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是“双减”政策的一种充分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身心上的学习压力。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中,要对目前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了解,懂得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助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得以发展,为学生日后参与更深层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获得精彩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了生活中和自然中的圆,让学生欣赏,以美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令学生以高度集中的状态参与到课堂中。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将其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小组。然后,我对学生提出了“在各自所在的层次小组中思考圆的特征”的要求,强调了圆的名称。由于这节课的知识较为基础,将指导重心放在了C层次小组的学生身上,就A、B层次小组学生的合作成果与其互动,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核心素养。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了圆的基础知识。最后,我布置了层次性的作业,强调了夯实基础的重要意义,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收获。这样,通过创设直观画面,将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相整合,充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增强,呈现了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通过问题测评分层教学

学习数学是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数学学科价值的一种体现。但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效率也不同。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之前可先基于教学目标设计合理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根据问题测评结果将学生划分成层次小组,就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在其能力范围中的合理问题,期望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其中,助力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发展,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确定起跑线”这部分知识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校运会中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对学生提问道:“看了两个比赛,在起跑线上你发现了什么情况?”根据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其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小组,同时对整体学生进行了鼓励,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动性。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了跑道图,对学生提问道:“每一条跑道具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的?”从而根据不同层次小组的探讨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学生了解了椭圆式田径跑道,理解了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之后,我将体育知识设计成数学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我布置了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交流了这堂课的学习体会。这样,通过问题测评展开分层教学指导,使学生以活跃的思维理解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细心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切实达到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让每个学生获得进步与成长。身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从分层教学模式视角下创新出更多如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背景、创设直观画面、通过问题测评等策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体现“双减”政策,构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终极目的。

猜你喜欢
统计图数学教师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雨林的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