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2022-11-24 10:11赵金才
今天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效率微课教师

赵金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第三中学 新疆 新源 835800)

掌握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础,并且定位学生学习薄弱环节是针对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前提,所以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发现存在知识理解存在难度、课堂教学结构僵化、忽视教学评价评估、教学内容局限单一以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五个方面的教学短板。为此,本文作者从依托媒体资源、糅合微课形式、借助线上平台、运用网络空间、使用展示工具以及融合分析技术六个角度阐述如何依靠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有效性持续提升。

1.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1 知识理解存在难度

数学科目因其重要性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但是其包含较多的数字、空间以及逻辑关系,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达到较高水平时,数学知识的难度阻碍其内化知识,并且教师没有运用有效的方法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

1.2 课堂教学结构僵化

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影响教学进程能否高效推进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且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为了教学任务完成,教师坚持“从头讲到尾”,这便导致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只能被动参与进教学中,久而久之,教学结构逐渐僵化。

1.3 忽视教学评价评估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评价是为学生与教师调整学习与教学方向的依据,但是教师在评估教学效果时,对数据的处理效率较低,在教学评价时,无法保证时效性,所以学生从教师处获取的反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及时调整学习模式,从而教学目标无法达成,教学良性发展受阻。

1.4 教学内容局限单一

目前部分教师认为,将课本中所有与考试相关内容相关知识教授给学生便是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这忽视了学生长期学习单一教学内容产生的抵触情绪,并且没有将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升纳入教学任务中,这便导致学生的学习视野较为狭窄,并且在教学中的配合度较低。

1.5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指引,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其从主观角度减少学习教学难点的心理负担,但是目前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运用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与形式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仅为了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从而其对知识的吸收效率较低。

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策略

2.1 依托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课程内容

媒体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其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直观展示知识内容,并且运用多样形式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既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率。为此,教师应该依托媒体资源推进教学进程,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单元知识时,首先,教师运用幻灯片的动画效果画出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并且在其中随机展示不同的空间向量,教师以此为教学工具展开教学,以此学生可在直观展示中准确理解空间向量的定义与特点,避免学生因为缺乏空间想象力而无法准确理解知识,从而保证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再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和圆的方程”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相交、相离、相切的不同关系,以此学生不用死记硬背知识,而可在形象生动形式中高效学习。由此可见,教师依托媒体资源,可以直观展示课程内容,从而辅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

2.2 糅合微课形式,改变传统教学结构

微课是一种依托于视频形式存在的教学工具,其还原教学场景,讲解知识的过程严谨、简洁,一般时长较短,可以被教师灵活穿插进教学环节中。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糅合微课这一形式,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这一单元内容时,首先,教师播放讲解一元函数定义、特点以及相关定理的微课视频作为课程导入,通过简短的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且与新课知识相关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其次,教师在讲解导数的定义、算法以及意义时,先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在视频播放后,教师辅助以全面且深入的讲解,并且设置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其观看微课掌握的知识内容,以此将教学、学习以及练习三个环节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要求其在完成作业前通过观看对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从而完成查漏补缺、巩固记忆。由此可见,教师运用微课这一形式,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短板,并且优化与完善了教学结构。

2.3 借助线上平台,实现及时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环,对于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与重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教师在推进教学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时效性无法得以保证,所以学生的学习模式的调整具有滞后性,学习效果迟迟无法得到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借助线上平台,打破教学评价的局限性,例如:教师将所有学生纳入到同一线上平台中,构建沟通通道,首先,教师在每节课程结束后,将学生课堂表现通过平台反馈,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随后教师重点表扬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并且帮助学习情况不理想的学生寻找原因与方法;其次,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其将作业拍摄成图片发送给教师,随后经过简单的分析与批改,了解学生的共性学习问题,通过线上平台带领学生探究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且运用简短的时间引导学生调整后续学习模式以提高其对知识的吸收效率。由此可见,教师借助线上平台,可以及时对学生学习、作业等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在准确了解自身短板与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扬长避短的方法。

2.4 运用网络空间,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往往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并且高中生群体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教师需要寻找更为丰富以及多样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从而提高其思维灵活度。为此,教师应该有效运用网络空间这一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与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圆锥曲线的方程”这一课时,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效率,通过网络渠道搜寻近些年高考中涉及的试题内容,选择其中一道作为例题进行讲解,随后将其他的布置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此引导学生在解答真题的过程中,直观感知题目的难度以及高频考点,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对课程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再例如:教师在讲解“计数原理”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通过网络搜寻课程讲解的课件资源,将其进行综合,制作出适合本班学生理解能力的课件,既有效借鉴他人优秀教学方法,又将“因材施教”落于实处。由此可见,教师运用网络空间,可以丰富数学教学资源,从而为教学进程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2.5 使用展示工具,构建趣味教学活动

展示工具是信息技术中的一种高效手段,其可以转变教师讲解知识的方式,并且通过其便捷的操作方式,提高课堂整体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不同于课堂讲解的教学方法,其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内容与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在其中主动探索知识。为此,教师应该将展示工具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首先省去教师准备传统教学物料的时间,为简洁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其次其可以为教学活动增添更多趣味性,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最后其可以为教师观察学生状态与表现提供机会,避免教师将精力放置在实施活动中而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状态的情况。例如:教师运用班级内的多媒体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活动,周期为一月一次,将本月所学知识出成题目运用图片一张张展示,要求学生读完题后主动举手回答,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本月所学知识内容,减少学生机械记忆。由此可见,教师将展示工具与教学活动结合,可以推进学生多维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与复习的意愿。

2.6 融合分析技术,科学评估教学效果

教师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分析以及归纳,其中涉及的数据量较大,若教师运用传统的“纸笔”形式进行,会降低教学评估的效率与准确度,所以,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的分析功能,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分析效率,并且快速得出结果,为及时实施教学反馈与评价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建立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表,首先,记录学生每节课程的表现,并且进行评级,以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长期记录,随后教师以一月为周期,综合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表,评估学生这一时期的学习态度,在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下降时,与其进行沟通。再例如:教师记录学生的每一次考试与测验成绩,并且评估每次试卷的难度,以学期为周期,运用信息分析技术,综合试卷难度、知识难度以及学生分数三个维度分析学生进退步情况,从而更为科学评估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融合分析技术,可以对学生学习表现以及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从而为学习与教学进程良性发展提供指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加快推进教学创新进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高中是学生学习任务与负担较重的一个时期,并且此时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数学是教学进程的主要内容,但是也因为其固有的难度,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效率较低。为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正视高中数学的价值与意义,从媒体资源、微课形式、线上平台、网络空间、展示工具以及分析技术六个角度推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进程,力求实现高效教学。

猜你喜欢
效率微课教师
最美教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如何说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