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铖兴
(甘肃省民勤实验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教师要想引导初中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课程活动,首先就需要激起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欲望,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学生能否在参与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在“尊师”的前提下重视探索学科学习与实践之道,必然能提高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并不认同教师的人格魅力,甚至存在畏惧、厌烦教师的情绪,自然就会降低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逐渐降低、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明显存在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的问题,部分教师为了彰显自己在组织与实施课程时的权威地位选择以过于严格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被压迫、被束缚,无形中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无法在教师面前放松自我并表达自己有关体育学习与实践的想法,学习兴趣明显逐步降低。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改变设计与组织课程的态度,适当减少严格要求学生,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同时,教师要改变处理师生矛盾、生生矛盾的方法,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更平和的手段和语言。师生关系由此会更加融洽,整体初中体育教学环境更加和谐,学生受到教学环境的积极影响也能由内而外地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学生竞相模仿的对象,以身作则地培养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构建示范化讲解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落实示范化地讲解体育运动,在讲解运动技巧时直接面向学生示范标准动作。学生被教师标准的示范动作吸引之后会主动模仿示范动作,逐渐加强掌握标准动作、运动技巧,自然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但纵观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大部分教师都表现出不喜爱、不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等消极态度,对学生学习、培养兴趣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加强专业学习,从根本上转变自身错误的体育运动意识,建立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信念,主动向学生展现热爱体育的精神,展示规范、标准的体育动作。
情境具有生动、有趣、直观等特点,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情境可以优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帮助。同时分析传统初中体育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兴趣不足的原因可以发现,课堂沉闷、抽象、枯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手段组织情境化的课程活动,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和情境功能,提高课程活动的活泼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展开具象学习。然而受到自身信息化教学意识薄弱或能力不足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未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主动构建情境、落实情境化的教学和指导,课程活动略显枯燥,学生的兴趣明显不足[1]。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自己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手段构建情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在课程活动中运用情境,如在新课导入环节构建故事情境、展示著名运动员参与体育活动的经典故事、在示范体育动作时构建动画情境等。学生在听完名人故事之后会对该项运动产生好奇,通过动画能全面观察并清晰理解动作要点,在生动的情境中逐步实现直观学习,随之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
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紧密的联系,培养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就是让他们感觉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很有趣,而构建游戏化课程活动可以极大限度地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利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尝试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在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运动活动的过程中组织游戏,以游戏活动代替传统的课程活动。学生在别开生面的体育游戏中感受快乐、获取知识、锻炼运动技能,同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前部分教师在组织初中体育课程活动时仍旧不注意打造趣味课堂,并没有把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他们更愿意构建以“讲解”为主的课堂,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相对被动、难以感受更多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消极影响。基于培养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要解决游戏化教学不足的问题,主动根据体育项目和初中生的特点组织游戏,如篮球课程的“篮板球接力”游戏等。学生一改厌烦参与传统体育实践学习的态度,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一边锻炼运动技能一边感受体育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不再是空谈。
对于基础运动能力明显存在差异的学生来说,教师教学是否考虑并且尊重他们的差异、是否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越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差异化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组织课程活动,尊重他们个性化成长的需要,尝试给学生布置不同的课程任务并提供不同的指导[2]。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正确认识生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设计的课程活动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求。这些教师依然按照传统“一视同仁”的思维组织教学,部分学生不得不面对难度高于自身运动水平的任务和教师晦涩难懂的指导语言,最终会因为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无法理解教师的指导而降低学习兴趣。
这再一次提醒教师要以培养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为目标进行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构建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先把学生按照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层,再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差异化地布置任务和指导教学,确保处于低运动水平的学生也能轻松理解教师的指导语言并完成运动任务。如此学生能够从理解简单的知识和轻松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必然能提高学习兴趣。
竞技性是体育最特别的魅力,设计竞争类课程活动同样对培养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大有裨益。由于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意识,因此竞争类的课程活动更能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动力。随着学习动力不断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有所收获,自然能够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落实竞争化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运动比赛。然而目前初中体育教学明显存在缺少竞争化教学或学生课堂竞争无序等问题,严重影响发挥竞争类课程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也阻碍学生发展学习体育的兴趣。对此,教师应该优化设计和组织竞争类课程活动,先科学选择体育项目,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竞技体育内容设计活动,同时根据国际竞技运动规则制定活动规则,保证课程活动的严谨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活动。学生为了争夺荣誉而积极参与活动,进而获得荣誉、增强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学习的动力自然会更足、学习兴趣也会更高涨。同时,教师要避免强制要求学生参与竞争类课程,以自愿参与为实施课程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规避学生叛逆、有意不配合教师参与课程活动等行为,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感兴趣的竞争课程,既能培养学习兴趣,也能降低教师维持课程活动纪律的难度。
相较于课堂形式、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课程活动,学生在参与多样化的课堂、在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指导措施时会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能够给初中生带来新鲜感,而这些新鲜感是学生对课程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3]。因此教师在以培养初中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组织教学时还要充分运用多种积极的教学措施,落实多样化教学,如互动措施、关注措施等。
1.互动措施。对于高质量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应用互动措施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组织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有关体育运动的想法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内容并且让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一旦发现了更多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学生必然能提高学习兴趣;反之,如果缺乏课堂互动,教师并未给予学生畅所欲言、表达想法的机会,学生自主表达受到限制,他们不会为了表达意见而思考体育运动的内涵,学习收获必然会减少、学习兴趣也会降低。纵观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仍旧有缺乏互动的蛛丝马迹,教师没有优化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没有实现高效应用互动措施,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对此,基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创造大量师生对话、生生交流的机会,设计大量互动话题,如讨论运动技巧、体育理论、活动价值等。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与教师、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倾听他人的发言积累新的学习经验,能有效优化学习体验,收获也更加丰富,随之提高学习兴趣。
2.关注措施。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关注学生可以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信任,同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加强合理运用关注措施。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于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由此出现过度关注或关注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发挥关注学生的积极作用,也阻碍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形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转换思维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教”与“学”的矛盾,根据思考结论调整教学方法;还要加强鼓励学生、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灵活运用激励的教学手段,落实形成性教学评价,及时表扬、认可学生的进步,用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育自信。久而久之,随着教师加深尊重,学生建立了自信心,学习兴趣必然能够提升至新的层次。
利用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体育教学与当前社会生活存在距离、学生不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等,这不仅会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还会影响初中体育整体的教学质量[4]。因此教师在积极调整授课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尝试把实际生活与体育课程联系在一起,构建生活化的课程活动。如部分热爱运动的青少年会把一些运动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这些视频很精彩而且有模仿、学习的价值,对初中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类似视频并讨论视频中人物特别的运动方法,引导学生尝试模仿视频中的体育项目,进而设计全新的趣味课程活动。此时,学生被同龄人的精彩表现吸引,产生参与更加新颖的趣味课程活动的欲望,自然能提高学习体育和参与运动的兴趣。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建立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档案,完整记录学生每一次体育学习活动的表现和进步,再将档案发给他们。学生通过档案了解自身的成长,发现自己在运动技能、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积极变化,准确认识学习体育的积极意义,同样可以把学习兴趣提升至新的高度。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生活化教学还是持续引导学生学习都应该作为辅助手段,要避免本末倒置、压缩课堂教学时间而影响发挥上述策略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利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极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确保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热情。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优化应用情境、游戏、差异、竞争等要素有助于构建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初中体育教师要主动运用上述手段优化教学,同时有意识地总结、调整其他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助力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