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倚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如今在生命科学专业课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有“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我国“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师们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地探究了“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比如挖掘课程思政知识点、构建课程思政系统、注重人文关怀等等,但是针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还处于言而不明的状态。本文对“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和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将教学改革与人文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农业院校相关课程教学建设提供参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期,课程思政在教育工作者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课程思政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思政课程发展同步进行,不断提升教育合力,使高校育人格局实现全方位、全程和全员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包含细胞生物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细胞功能、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等,为高校生命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以生物膜系统为主,将内膜系统蛋白质与细胞器合成分选、细胞质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器与能量合成的机制包含在其中;遗传信息存储系统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核糖体功能与结构、染色体以及细胞核等;细胞骨架系统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微丝、微管、中间丝以及结合蛋白的功能与结构;细胞内在调控机制与核心活动形式将衰老与死亡、细胞分化与增殖包含在其中。要想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教育调整的核心是强化专业教育,使教育工作实现全面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开展了符合农林专业学生的课程,即《细胞生物学》,该课程具有很多优点,因此教师在重点关注教学内容连续性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1.课时配比与内容深度不协调
《细胞生物学》作为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基础课程,其纵深比较宽,知识的广度也非常丰富,需要有大量课时来完成专业知识讲解,但是教学安排很难满足专业的课时量需求。2010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在设置选修课时将《细胞生物学》课程包含在其中,分为16 学时的实验操作和24 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2014 年,该课程转为了必修课,课时依然设置为40 学时;2016 年,在原有课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 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课时,其总课时达到了44 学时。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在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的课时量依然比较少,有的学校细胞生物学讲座每学期才几次,无法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求。
2.实验教学难度系数非常大
《细胞生物学》包含很多的实验内容,如增殖分化、细胞分离培养等等,这就使得实验准备周期不断延长,增加了细胞间操作培训的次数。加之实验操作非常烦琐,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3.人文思想与创新思维教育欠缺
受实验教学难度系数大、课时配比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学活动只停留在基础教学目标的层面,对人文思想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所有课程都包括三个功能,即德育、方法和知识,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真正实现“三位一体”。从细胞内部结构、功能的区域化发展到个体的全生命周期变化,从基础理论知识发展到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的社会基本理论十分丰富,这些理论不仅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规则,同时也是生命体健康生存的基础。
课程思政并不是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另外增加的教学内容,是所有科任教师对思政资源和要素的深入挖掘,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课堂情境资源、文化资源、教材背景资源和教师人格资源等等,并与专业知识紧密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融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以教材章节的设置情况为基础,科学地设置预习导读讲义。讲义以教材章节的课后题和重难点知识点为核心,教师可以设置具有较强导读性的问题,使学生边预习边思考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网络资料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讲义的最后要设置几篇前沿性的文献,学生在阅读文献资料以后拓宽了知识面,对学科的前沿信息有所掌握,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促使学生在课堂预习和课后复习时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以小组汇报的方式将学习成果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正确的认识,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和听课,学习目的就会变得更加明确,使其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学各个领域中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现存的细胞培养技术教材知识水平深度已经超出了本科教学需求。所以,在本科教学目标需求的基础上将配套的实验指导手册添加在其中,其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常用细胞系与细胞培养的应用,细胞的冻存、复苏与传代培养,细胞培养概论以及细胞间基本操作规范等等。编写的实验手册能够满足本科生的学习需求,将基本操作与基础理论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先后修订两次,进而用很少的课时完成实验内容与操作流程的讲解。
《细胞生物学》(第4 版)发行以后,与课程知识教学更加贴近,其将创新思维和人文思想增加到考查的重点知识和章节划分中,将细胞活动和生命历程设置为核心,同时将信号通路与分子机制穿插在里面,涉及很多内容,比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能量产生与转移、细胞的信号转导等等。还要对细胞相关知识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基础性给予重点关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熟知,同时也是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元就是细胞,体现出了社会性和个体性。在系统地论述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等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促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2)讲解细胞的社会联系、信号转导——映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是由很多的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受时空、结构不同的影响,其功能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类社会中的器官、组织、生物个体等全部是由细胞作为个体而组成的“小团体”,细胞之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使得细胞之间形成互相影响的“命运共同体”。这种互为彼此的生存方式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细胞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细胞间的合作共生,联想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进而将思想觉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教师在对细胞的动态平衡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将健康教育与“和”的思想体现出来。大多数的细胞都会经历分裂分化、增殖增生、凋零死亡的生命全过程。机体中自我更新与修复、细胞内动态平衡、内部环境稳态发展等都会体现出我国“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观念。机体中细胞分化、增殖与周期的调控,尤其是细胞的癌变等生命过程,无不体现着生命的严谨与珍贵。在教学实践中,在癌细胞、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相关章节中穿插肿瘤前沿知识既能宣传“和”的精髓,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递辩证唯物主义,又能通过普及抗癌知识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介绍前沿知识和著名的专家,积极倡导科研启蒙教育与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教学各个章节知识时,将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带入到知识讲解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解决各类问题,逐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将细胞生物学发展进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学者的科研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神作为课前导入内容,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同时对本校知名教授陈宏教授和邱怀教授的先进事迹进行讲解,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本校教师投身科研事业的无私忘我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鼓舞的作用,使其以专家与学者为榜样,努力拼搏。
(3)利用视频、图片等媒介来启发学生对生命与健康进行思考。如今科学技术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介的频率越来越高。视频融合了图像信息和解说内容,利用形象的画面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比如,细胞在受体介导内吞作用的影响下,快速地转运胆固醇,如果教师只是单独地使用语言来讲解,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但是在使用视频开展教学以后,学生能够对抽象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能够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比如,人类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都会经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死亡的全生命周期,教师利用视频可以将细胞的复杂调控机制与活动过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观看视频以后能够重新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以后,《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们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预习导读讲义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的时间被缩减到最短,为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提供了辅助。借助小组学习反馈的方式,教师能够清楚地掌握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单课时课程容量实现最大化,在原有课时的基础上使教学效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配套指导手册使实验教学有据可依,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以《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为课程思政的着眼点,将人文思想教育的核心融入其中,使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加突出。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深刻。通过交流沟通,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反馈的意见为课程思政的要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理论知识学习则相对的容易一些。对于过去很难理解的知识点,学生能够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后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
在改革的过程中,改革途径互相辅助,共同进步,使思政教学效果、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学习取得了最佳的效果,为高校《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细胞生物学课程组从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科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放在首位,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了人文思想、实验操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使课时量得以科学设置,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调动起学生对科研探究的兴趣,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代发展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方法就是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工作。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过程中,教师以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基础整体地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实情况,并在长期的建设和探索中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