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中立德树人全过程:价值意蕴、现实观照与路径选择

2022-11-24 03:08:15李义成魏艳平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9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四史树人

■李义成,魏艳平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使学生有知识和技能的收获, 更要有思想品德的养成。立德树人是高中阶段教育根本性的任务。高中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塑造期,有必要在高中阶段进行“四史”的学习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筑牢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铁壁。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中立德树人的价值意蕴

20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回首百年历程我们总能激发起内心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爱党的情怀油然而生,这也是高中立德树人教育旨向所在。“四史”教育融入高中立德树人具有丰厚的价值意蕴。

(一)“四史”深刻诠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四史” 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 174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宣告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有了理论指引。经过列宁等苏联领导人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从“高高在上”的理论转变为真真实实的思想武器。 然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起步、发展、高潮后,伴随着苏联解体以及东欧剧变逐步陷入低迷状态, 人们对社会主义降低了期望。国际上更有甚者提出“历史终结论”,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最理想的也是最终的社会制度。这些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逐步发展起来, 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四史”从历史的角度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武器。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伟大飞跃。

(二)“四史”深刻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它有远大的理想。这个远大理想和追求关乎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其来自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来自一百年前建党时的承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其能汇集起人民的力量。 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人民同样也会报以拥戴。 在革命年代,人民群众用小推车为共产党运输物资;在建设年代,人民群众听从党的号召,实干兴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它有坚强的组织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经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执政党。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 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便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于它有严明的纪律要求。在革命年代, 党领导的军队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腐倡廉永远进行时。在“四史”中有大量的文献史料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也是培养高中生爱国爱党的重要学习资源。

(三)“四史” 有力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在于它坚守了人民立场。 21 世纪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经历百年之未有大变局, 中美贸易战久久不息,新冠疫情也将长期与人类共存。中国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总能妥善高效处理,究其原因除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最近几年,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又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包括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内的举措,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践行。身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中生,有必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中立德树人的现实观照

高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立德树人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德行。立德树人的第一步是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使其明辨是非;立德树人的第二步是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其理想信念。

(一)“四史”教育有利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高中生的年龄在16~18 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所面对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思想教育。 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大高中生的“四史”教育,以培养又红又专的新时代人才。 对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增强对党的百年历史的认识;对学生进行新中国史教育,使其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与教训;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史教育,使其清晰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使其明确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规律。 学生有了“四史”相关的知识储备,便会自然而然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迎合,减少思想认识的偏差。

(二)“四史”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要着重通过“四史”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一百多年前,正是北京大学的一批有志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将中国革命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几年后的一天, 又有一批有识青年召开了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年的培养与思想教育,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1]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四史”教育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阶段的“四史”教育,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担当,从宏观历史角度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以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以沉着冷静的思维认识社会热点,使学生继承党的光荣历史传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助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四史”教育落实高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中教育的基本属性和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更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2]“四史”是高中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四史”教育中有丰富的史料资源,能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四史”教育中有关于民族救亡、民族振兴的历史事件,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这些都推动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中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

从“四史”中汲取智慧,作为高中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这是有价值的,同样是有必要的。将“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可以通过三种路径:学思结合、突出实践引领以及领悟思想。

(一)学思结合:“四史”教育的出发点

知识的学习不同于普通信息的接收,它需要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以走马观花的形式进行学习,那么成效微乎其微。因此,有必要在“四史”的学习过程中学思结合。 “‘四史’各有特点,学习每一部历史都有其特殊意义。同时,‘四史’之间又有共性,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习。 ”[3]首先,要用正确的历史观进行“四史”知识的学习。所谓正确的历史观,是指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反对孤立、静止、片面的方式看待历史事件, 更不能以今人的视角去评判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是学习“四史”的正确的方法,在对高中生进行“四史”教育之前,应当学习基本的历史分析法。 其次,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四史”。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不应当割裂看待,要做到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再次,学习“四史”既要弄懂历史概念,又要贯通基本史实。 历史知识由于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穿插其中,历史概念自然无法回避。 这时要处理好历史概念和基本史实的融合与区分。

(二)突出实践:“四史”教育的主战场

在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四史”教育后,便需要着重突出实践,在实践中升华“四史”学习的价值,在实践中强化“四史”学习的意义,在实践中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作为千禧一代的高中生,他们出生便赶上了国家实力逐步攀升的年代,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对于这一代人来说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通过“四史”相关的实践活动,加深高中生的理解。例如,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历史实物的观摩,感受革命年代的不易。 在实践中领悟党的优良作风。 面对现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必要让公众了解党的优良作风。例如,通过志愿者活动,感受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在志愿活动中提升自身服务人民的意识。 在实践中创造性应用“四史”知识。 学校可以和社区共同搭建平台,为高中生创造性应用“四史”知识创造条件。例如,举办“四史”知识进社区活动,既可以为高中生提供锻炼实践的平台,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四史”的机会。

(三)领悟思想:“四史”教育的导航仪

深刻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习“四史”的导航仪,在高中生群体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指针。理论的学习是为了实践做指引,历史的学习是为了照亮未来前行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四史”教育无法避开的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渗透历代领导人的相关论断以及名言警句,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四史树人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现代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5-30 08:48:00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 06:17:31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上海工运(2020年10期)2020-11-03 01:18:46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队史连“四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8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2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