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数字资源,“乐”提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践探索

2022-11-23 08:36:35卢维
教育界·A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

【摘要】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减负提质的教育工作任务,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信息化不断渗透以及“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利用数字资源做好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系列重要课题。因此,文章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多种策略,力求做到教学减负不减质,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活’用数字资源‘乐’提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编号:2022ZJY03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维 (1980—),女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第一实验小学。

当前信息化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数字资源的建设发展与信息化教学相辅相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立足自身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学情,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字资源研究与应用活动,做到“活”用数字资源,“乐”提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

(一)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是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化应用能力也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特别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的“大考”摆在教育系统面前,催生了大量信息化教学需求,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但同时,这场“大考”也暴露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

不足。

实际上,近年来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比较普遍的。当前多媒体设备、触控白板等教学硬件的普及较广,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高频地使用各类计算机应用或者终端智能设备上的软件。而且,教师在课下也会使用各类信息化平台与学生以及家长沟通[1]。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开来,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同时,为了满足教育信息化要求,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各类数字资源。教师利用数字资源,能够极大地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在课堂上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师生沟通、教学活动等环节。数字资源的丰富化、多样化,同样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可以满足传统课堂教学的要求,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一方面,教师信息化相关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使用数字资源的习惯尚未养成,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有待强化[2]。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论知识接触较少,不熟悉相关的知识,导致信息化技术掌握不扎实、信息化教学专业素养不足。而教师接触一种新的理念,需要付出精力去学习。教师要想运用好信息化教学理念,也要下功夫研究信息化教学方法。这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认知、实践以及反思。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所抵触。有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教学的工作量,破坏了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平衡。如此,导致部分教师对当前不断丰富的数字资源以及应用功能不熟悉,日常使用的频率不高;部分教师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不熟练,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强。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应带动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充分感受信息化教学的力量,让教师发自内心地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二、提高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完善激励机制

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当前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并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完善激励制度。比如,激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培训、信息化教学考核以及信息化教学比赛,为教师颁发奖励及证书;激励教师参加各级别、各科目的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的设计、竞赛评比等活动,为教师颁发奖励及证书;激励教师参加各级别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论文比赛,为教师颁发奖励及证书;鼓励教师指导或带领学生参与各级别的信息化教学竞赛,为教师颁发奖励及证书。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快校园信息化教育建设的脚步,以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建设树立教师比学赶超的意识,营造教师全员参与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热烈氛围。比如,学校管理部门定期在校内组织信息化教学反馈与反思活动,鼓励教研组开展各类信息化教学研究,营造浓厚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氛围。学校管理部门对于在信息化教学研究方面有优势的教师,应给予其宽松的研究环境,助力教师取得信息化教學研究成果。学校管理部门多组织教师上信息化教学公开课,并组织其他教师听课评课,及时反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表彰,并将其信息化教学的宝贵经验推广到全校[3]。

(二)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融合

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设备和信息化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融合,并不断地深化研究,磨炼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学校有关管理部门要开展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融合培训,为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提供信息化教学的交流机会,让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有效上传到信息化教学平台供全校教师共享。如此,教师在开展某一学科的教学时,可以调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作为参考,切实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融合。

以笔者所在的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例。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语文科组开展解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教学科研活动。科组的教师畅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融合等多方面的认识,决定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课为例,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融合的方法。首先,教师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中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有关资料。其次,教师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中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吹泡泡的过程,并想象“那一个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理解课文,并激发在实践课时尝试玩一玩吹泡泡游戏的兴趣。最后,科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课例加以点评,指出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写话中,以《大自然中的小问号》为主题,应用“八桂教学通”平台中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教材与数字资源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教学作用[4]。而且,教师把以往学校开展植树节活动、家庭小花园种植活动、农作物种植观摩活动的视频整理出来,应用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由此回忆起当时的经历,便自然地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师加强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融合教学,让学生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寫话的主题,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推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学校管理部门应该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和培训学习资源。

首先,学校管理部门应该立足本地区、本校的实际信息化教学情况,建立本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机制,并设计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由学校管理部门主导长效化的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课程、信息化教学交流研讨会等活动,让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5]。另外,学校管理部门可以结合不同主题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主题讲座,如微课应用、多媒体应用、教师线上针对性答疑、直播课、作业安排和检查的主题。

其次,学校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如公开课、上机比赛、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比赛等。教师互相观摩学习,彼此协作沟通,通过各类活动得到成长[6]。

再次,学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硬件和软件资源,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进步,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最后,学校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维护,确保所有信息化教学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四)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率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各类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助力教师做到教学资源的灵活应用,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首先,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如结合情境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等。在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程序,完成对学生的教学跟踪,从而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

情[7]。

其次,教师可以引入互联网中丰富的数字资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表格等内容。再者,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资源引入小游戏等活动,以充分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率。

最后,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大部分由教师自行搜集。而现在,教师可以从线上找到相应的数字资源。如此,教师可将更多时间倾注在教学其他方面的实践与创新上,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8]。

(五)听取专家意见

专家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教育学专家等。学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为教师创造与教育专家沟通交流的机会,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管理部门邀请专家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模式不限,可以邀请专家来校授课,也可以邀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等。

例如,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福绵区教研室主任等教育专家莅临观摩指导。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展示后,专家对教师的课堂做出评价,并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数字资源的感受以及设计信息化教学的思路,十分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结语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不断提高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确保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进春.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J].试题与研究,2022(01):132-133.

[2]石燕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渠道[J].知识窗(教师版),2021(12):69.

[3]刘彩琴.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J].考试周刊,2021(01):39-40.

[4]王晓明.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84-185.

[5]张晓霞.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88.

[6]杨丽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25-26.

[7]张茂聪,刘凯月.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以某市1579名小学教师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6):63-69.

[8]梁忆玉.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3):97.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10:00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