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汪婕,叶松
在新时期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高校需重点关注排球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并根据新时期背景下关于排球运动的战略要求,重点加强运动员队伍的体能素质建设。主张教师要就相关的训练活动进行优化设置,促使运动员整体能够拥有良好的训练环境,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逐渐获得良好的体能。以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排球训练当中,循序渐进地的提高运动员整体在排球领域的综合运动水平,促使其在这一项目领域获得良好的发展造诣。所以接下来,教师需关注排球运动员后期的发展要求,探索更加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与实践措施。
体能训练在当前的体育运动领域所发挥的支撑作用尤为显著,包含的要素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具体涉及柔韧性、力量、速度等多个层面,具有一定的全覆盖性。能够有效反映运动员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具体专业素养表现,同时也能够支撑其在体育运动领域实现长久化的发展。在针对高校排球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能够切实丰富排球课程的育人功能,督促运动员在参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在力量速度等各个方面的素养水平。所以,高校教师需重点关注体能训练在排球这一项目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然后结合运动员的真实表现,合理地进行训练方案的优化设计。
体能训练在促进排球运动事业实现稳定发展方面所具备的支撑作用是十分显著的[1]。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教育领域可以发现,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则缺少一定的思想重视,导致所开展的训练活动并不规范,且缺少一定的执行性。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目前部分教师队伍在面对排球这一课程进行规划设置时,未能够认识到体能训练这一模块所发挥的支撑作用。盲目开展对排球基础运动要领与技巧的讲解和训练,导致学生自身的体能素质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要求,而限制了学生在排球领域运动潜能的发挥。同时,从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活动规划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各项活动具有很大局限。致使运动员在参与排球这项运动活动时缺少更加丰富的训练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自身体能的发展。同时,从运动员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大部分运动员在对待排球这一项目上,对于体能素质的建设缺少一定的关注。盲目的参与训练,导致自身的体能表现与排球训练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排球是一项对于运动员速度、耐力、灵敏、力量等各项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2]。高校在开展这一项目训练与教学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运动员体能素质建设对于项目整体实现高校落地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未能够对体育与发展目标加以明确,缺少对体能训练项目内容的规划设置。导致现有的训练方案体系不够全面、具体,甚至于运动员在体能素质建设方面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在训练内容设置上,未能够结合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在运动员体能素质方面的要求就速度、力量、柔韧性、耐性等几个层面进行规划设置,导致所开展的训练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也导致运动员在接受体能训练之后所形成的素养具有一定的局限,这并不利于其在排球运动领域更好地发展。在内容规划与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缺少对运动员现有运动基础的考量与评估,盲目的进行训练方案与内容设置,导致所构建的体能训练内容结构以及方案体系在侧重点上不够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运动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因为训练内容过于繁杂且缺少一定的层次性,而致使其在面对具体的体能训练活动时,表现得情绪相对比较消极,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这并不利于训练活动的规范性落地。
体能训练实践过程中所包含的方法是否合理、丰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的训练效果。通过了解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在围绕排球这一运动组织体能训练活动时,未能够真正考量运动员的实际需求,对相关的训练方法进行多元化的设置。同时,在训练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上也受到明显的局限,导致所营造的训练氛围具有较强的枯燥性,无法吸引运动员的注意力。同时也致使其在参与体能训练活动期间所表现的积极性相对较弱,在整个训练活动参与期间行为表现比较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体的训练效果提升。不仅如此,在体能训练方面所融入的运动形式、方法相对来讲比较单一,导致运动员在体能素养形成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阻碍,且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高校的排球运动领域,可以发现不同的运动员自身所具备的体能素质基础具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受到自身体质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运动员在体能素质表现上存在着较大不同[3]。如果盲目进行体能训练或者开展笼统式的训练活动,那么将导致最终所呈现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因为一刀切的训练方式,致使不同基础的运动员在面对训练活动时所呈现的认知和理解差异十分的明显。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能基础比较薄弱的运动员来讲,会因为训练难度或者程度超标而给自身的身体造成不良的损伤,这并不利于一些运动员的体育健康发展。
目前在高校的排球运动领域,教师在针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方案规划期间,未能够将这一部分的训练内容与专项训练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缺少彼此之间的协调处理,导致所落实的训练活动相对来讲比较分散[4]。未能够进行系统的整合,致使运动员在参与训练期间所形成的运动素养,并不符合新时期在复合型、综合型排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说,在排球运动领域,教师未能够结合扣球高度有关的技能标准,以及在体能方面的具体要求,就相关训练活动进行规划设置。导致学生在参与排球运动期间,因为自身体能局限而致使其在扣球高度上受到很大的阻碍。
教师要站在运动员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设置训练的内容结构,对方案进行优化的调整。作为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规划设置期间,需学习更加专业而丰富的基础理论。了解体能的基础要素,以及在排球运动领域的重要支撑作用[5]。并合理地设置各个训练模块,做好比例与训练程度的科学安排,以保证所构建的训练体系更加契合排球运动员专项素养要求。
在围绕排球这一项目组织体能训练活动期间,教师需遵循全方位、全面性、均衡化的原则,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范,以保证最终所形成的训练方案更加的具体。同时也能够拓展整体的覆盖范围,让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锻炼[6]。并在各项训练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力量、速度、耐力等各方面素质的有效建设。从而让其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到排球的综合训练当中,以提高其在排球领域的综合实践水平。比如说,在排球运动领域对于运动员的弹跳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体能训练期间,教师需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弹跳性训练内容。组织运动员积极参与到单腿跳、双腿跳等各项训练当中,以增强其在弹跳性方面的综合能力。还需分别围绕速度、力量等各个层面,就相关的训练活动进行优化设置,提高整个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与层次性。在设置训练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好内容划分,以保证体能训练方案的布局更加合理。图1为发球训练。
图1 发球训练
在排球领域,教师需围绕具体的体能训练方式与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良。从而全面满足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面的具体兴趣需求,以调动其主观的能动性,让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对待相关的体能训练任务。在体能训练的方法上。教师可以以激趣为导向,设置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如说可以开展撕名牌等游戏来锻炼运动员腿部的肌肉力量,促使其获得良好的跑步能力,以便其在排球的运动场上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奔跑和传球。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颠球等游戏活动的方式,来进一步夯实运动员在排球运动领域的体能素质基础。在开展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本着激励学生产生较高参与动力的原则,开展趣味性的竞赛活动,让其能够在比赛氛围下积极参与体能锻炼。图2为颠球游戏。
图2 颠球游戏
作为体育教师需重点关注运动员在排球运动领域所呈现的体能素质差异,然后基于因材施教的思想导向,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体能素质基础,构建层次性的训练体系。以保证所构建的训练方案与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更加地契合,也能够促使其在选择合适训练方案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在体能方面的综合素养。为了实现这一训练活动有效落地,教师需在前期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通过不同的体能测试,了解运动员在排球领域的体能基础。然后对其在力量、速度、耐力等各个方面的体能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检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层次化的训练方案。
在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期间,教师需根据排球运动项目对于学生体能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加强基础性的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活动之间的密切衔接。比如说,为了让其在扣球方面具有较强的运动潜能,突出整体的运动素养,可以从体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合理地设置训练内容。引领其积极地参与到弹跳力等各项训练活动当中,从而保证其在扣球方面所呈现的运动素养更具有专业性和规范性。还可以将基础的扎马步等体能训练活动,与滑步、交叉步、跨步等各项专项训练进行有效结合。如图3。
图3 扎马步训练
在高校的排球教育领域,教师需重点关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就相关的训练方法与举措进行不断的优化。首先,需在体能训练这一层面形成较高的重视程度,然后结合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建设要求,构建更加均衡而全面的训练内容,就具体的方案进行优化设置。并拓展多元化的训练活动,对具体的训练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全面提高整个体能训练的合理性。教师还需将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贯彻下去,根据不同运动员在体能素质方面的差异表现,构建层次性的训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