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华 刘远洪
1 寻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赣州 342200)
2 寻乌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江西 赣州 342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CT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检查符合率和病灶检出率。结果:72例患者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显示均为腔隙性脑梗死,经CT检查显示65例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检查符合率为100.00%,高于CT检查的90.28%(P<0.05)。72例患者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显示病灶直径≤5mm有394个,病灶直径>5mm有131个;经CT检查显示病灶直径≤5mm有353个,病灶直径>5mm有116个,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CT检查虽然病灶检出率相近,但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检查符合率更高,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缺血梗死后留下不规则的微小腔隙,属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一种类型[1,2]。病因主要与脑部小动脉受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发生病变有关[3]。患者发病后一般表现为头晕、、面部及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症状,若未进行有效治疗,患者有出现多种并发症风险,严重者失去生命[4,5]。临床中治疗此疾病以尽早溶栓治疗疏通血管、恢复脑组织供血、减少并发症为原则,方法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脂、保护脑细胞、氧疗支持、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治疗时机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的效果更佳。不同的诊断检查方式有不同的诊断效果[6,7]。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CT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和CT检查。72例纳入研究者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32例。40例男性患者年龄30~80岁,平均(60.05±1.27)岁;体重62~88kg,平均(75.02±1.08)kg;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分别有16例、14例、10例。32例女性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59.94±1.29)岁;体重48~76kg,平均(62.07±1.11)kg;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分别有14例、10例、8例。此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腔隙性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出现头晕、面部及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相关表现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内容充分了解,自主意愿参加并填写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因、学历信息等临床基本资料完整记录患者。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害患者;认知功能不全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缺失患者;研究依从性不高患者。
两组纳入研究者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和CT检查。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方法如下:在进行检查前,医务人员需要先熟悉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患者理解能力简化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知识和检查流程,利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讲述出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认知,熟悉检查工作,减少陌生情绪,做好心理建设,提高检查配合度;耐心与患者对话,了解患者需求并合理满足,提高患者满意度;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找到不良情绪来源,展开针对性疏导,维持良好心态,提高检查依从性;告知患者提前取下携带的金属物品和此卡,避免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保障结果的准确性之后,指导患者维持合适体位,选取本院采购的MRI专业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项目选择单次激发相应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检查技术,将扫描重复时间设定为8100ms,将回拨时间设定为95ms,将频率设定为128,将Phase设定为128,将矩阵设定为160×160,将层厚设定为5mm,将层间隔设定为0mm,将层数设定为30,将视野设定为24cm×24cm,将信号激励设定为2次,将b值设定为0/1000s/mm2,将采集时间设定为265s。扫描完毕后经相关工作站进行处理,最终得出相关图像,由2名影像科专业医师进行观察分析,最终给出相应诊断。注意检查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CT检查方法如下:在进行检查前,根据患者理解能力讲述疾病知识和CT检查流程,增加患者熟悉度,减少抵触心理,便于配合检查工作;讲述检查前注意事项,说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检查依从性;检查前至少禁食4h,可饮用少量水,去除可能造成伪影的物品,保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之后,指导患者维持合适体位,选取本院采购的CT扫描仪为患者头部进行扫描检查,扫描方向为轴位,扫描基线为OM,扫描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共扫描10层,将仪器参数中的层厚设定为10mm,将层距设定为10mm,若出现病灶,可适当扩大再次扫描,最后得出相关图像,由2名影像科专业医师进行观察分析,最终给出相应诊断。注意检查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对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检查符合率、病灶检出率进行统计。检查结果包括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2例患者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显示均为腔隙性脑梗死,共有525个病灶,其中脑叶处病灶有374个,占比71.24%;小脑处病灶有70个,占比13.33%;丘脑处病灶有81个,占比15.43%。病灶直径不超过5mm有394个,占比75.05%;病灶直径在5mm以上有131个,占比24.95%。
72例患者经CT检查显示65例腔隙性脑梗死,占比90.28%;7例漏诊患者,占比9.72%。共有469个病灶,其中脑叶处病灶有341个,占比72.71%;小脑处病灶有60个,占比12.79%;丘脑处病灶有68个,占比14.50%。病灶直径不超过5mm有353个,占比75.26%;病灶直径在5mm以上有116个,占比24.73%。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检查符合率为100.00%,高于CT检查的90.28%(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符合率对比(n=72,n/%)
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对比(n/%)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和急诊科诊治范畴,流行病学显示,此疾病多见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且具有明显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除常见基本病因外,还可受生活因素、家族遗传史等诱发。典型症状有纯运动型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共济失调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11]。此疾病起病急骤,症状明显且易感知,待出现相应症状时立即就医确诊并展开治疗的效果较好。不同的诊断方式其诊断效果也有所差异。CT检查是一种常用诊断检查方式,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性好的优势。诊断原理是使用X射线对患者的身体结构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由计算机进行转换,将扫描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输出,从而由影像科医师作出诊断。经此法进行检查,能够有效提示梗死病灶,反映脑部梗死情况,便于医师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展开科学治疗。但此法软组织分辨率不高,且具有一定辐射性,会对患者身体正常组织器官产生一定损伤,检查安全性不高[12,13]。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方式的关注度明显提升,CT检查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需要寻找新的诊断检查方式,提高诊断效果。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属于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一种,是描述大脑结构的新方法,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特殊形式,具有无辐射、全方位、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诊断原理是利用组织内分子的布朗运动而成像。使用此法进行脑部缺血检查时,因脑细胞和不同神经束的缺血改变,导致水分子的弥散运动受限,可通过弥散加权成像显示出来,从而准确判断病情状况,诊断效果较好[14,15]。本文将CT检查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后者的诊断效果更好、诊断安全性更高。本研究表明,经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后,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漏诊患者各有72例、0例;共有525个病灶,其中脑叶处病灶、小脑处病灶、丘脑处病灶各有374个、70个、81个;病灶直径不超过5mm、病灶直径在5mm以上各有394个、131个。经过CT检查后,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漏诊患者各有65例、7例;共有469个病灶,其中脑叶处病灶、小脑处病灶、丘脑处病灶各有341个、60个、68个;病灶直径不超过5mm、病灶直径在5mm以上各有353个、116个。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检查符合率高于CT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病灶检出率与CT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了解病灶情况,提升检查符合率,为后期治疗工作提供准确参考,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