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摩梭甲搓舞的发展现状与保护措施

2022-11-23 19:06冉,彭
民族艺林 2022年1期
关键词:摩梭摩梭人民间舞蹈

李 冉,彭 莉

(云南师范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3)

一、前言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既古老又年轻,民族民间舞蹈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它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同时也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发展。民间舞蹈大多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在民间舞蹈中蕴含了许多民族原始的记忆,同时民族民间舞蹈又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而发生着新的变化,不断地融入时代的血液。摩梭人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后,依然保留着一些独特的民族气息,甲搓舞便是其中之一。甲搓舞中保留了大量摩梭文化的印记,为我们了解摩梭民族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甲搓舞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多功能的特征与当代人的生活相融合,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自身的文化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民间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而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古老的甲搓舞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模式,而这些模式也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甲搓舞的发展,因此分析甲搓舞的发展现状、思考适合甲搓舞的传承方式,对甲搓舞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摩梭人与甲搓舞的概况

摩梭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众多文献中都有关于“摩梭”的记载,现今摩梭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与四川省,在历史的长河中,摩梭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不畏艰辛、坚毅诚朴,创造了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摩梭甲搓舞便是其中之一,它以独特的风格与功能流传在摩梭人的生产生活中。

(一)摩梭人

摩梭人自称“纳”“纳日”或“纳汝”,“纳”为“大”“强大”之意,“日”或“汝”皆为“人”的意思。历史文献中也有对摩梭人的记载,《史记》和《汉书》中称摩梭人为“牦牛羌”或“牦牛夷”。关于“摩梭”这一称谓,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个朝代的文献中对“摩梭”的称谓有所不同。唐称“么些”或“摩沙”,明称“磨些”或“么西”,清称“摩挲”或“摩娑”。其他史料,多有摩梭同音异写的记载,特别是《元史》,明确记载了永宁土知府和蒗蕖土知府摩挲土司的历史[1]。

关于摩梭人的族群渊源,学界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南迁古羌人后裔说”,即使还存在少数分歧[2]。现今摩梭人主要生活在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的泸沽湖地区,在最初的民族识别上,云南省内的摩梭人被划分到纳西族,四川省内的摩梭人则被划入蒙古族。至1990 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中将“摩梭人”这一民族称谓确定。

在摩梭人的传统社会中,保留了大量的母系氏族的遗存,在摩梭人的家庭中,“舅掌礼仪母掌财”,男人多主外务做“外当家”,女人多主家庭内务做“内当家”,家里的重大事物共同参与,相互协商解决。婚姻观念上,摩梭人崇尚自由,完全依据个人的意愿,婚姻不与家庭经济利益掺杂,大多实行“暮合晨离”的走婚制。家庭观念上,摩梭人的家庭多以母亲或祖母为中心,舅舅承担了传统家庭中父亲的责任,母系血亲超越了配偶、父子关系,因此摩梭人生活的泸沽湖地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东方女儿国”[3]。

(二)甲搓舞

甲搓舞是摩梭人的“打跳”,也有摩梭“锅庄舞”的称谓,广泛流传于摩梭人的生活中。甲搓舞的“甲”字是“美”“好”的意思;“搓”是“跳”的意思,联合起来即为在美好的时候跳舞。甲搓舞具有很强的群众自娱性和仪式活动性,不仅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达喜悦、交流情感会跳甲搓舞,而且在一些民族仪式中也会跳甲搓舞,如过年期间、葬礼、婚礼、成丁礼等仪式中摩梭人都会跳甲搓舞。

相传甲搓舞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甲搓舞起源于战争,为了鼓舞士气、虚张声势退敌所创;另一说起源于宗教传说,为了歌颂女始祖上天取火而创[4]。甲搓舞多在村落空地或庭院内进行,多以半圆围着火堆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载歌载舞。甲搓舞的舞蹈形态,多脚部和手臂动作,相传摩梭流传着72 个乐调,每个乐调都有对应的舞蹈动作套路,每个动作套路各不相同。跳甲搓舞时脚上动作有踏步、蹉步、踢腿,端腿、腾跳、对脚跳等舞步,上肢手臂动作有搓、拽、甩等动作,这些动作大多来自摩梭人的日常生活,是对生产生活的模拟重现,例如生活中的搓麻、洗麻、打粮等动作,在甲搓舞中都可以看见[5]。甲搓舞除了偏重脚部和手臂动作外,还特别强调动作的重复,在跳甲搓舞的每个套路前都要跳“搓支”,类似舞蹈的准备动作,并且在每个套路中,又有许多重复动作,人们会根据吹笛人“苏里麻”的笛声不断加快节奏,在不断重复中将情绪带到最高点。由于摩梭人生活在较高海拔的山地,气候较为恶劣,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摩梭人坚毅、勇敢、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加之甲搓舞偏重手脚动作,强调动作的重复以及热闹非凡的舞蹈场面,因此造就了摩梭甲搓舞粗犷、动感的舞蹈风格。

三、甲搓舞的发展现状

民族民间舞蹈大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传承与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其特征主要包括,首先,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在人民群众之间直接传承的特征。其次,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在一定环境中传承的特征;再者,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会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发展。最后,民族民间舞蹈还具有从民间向舞台升华的特征。从甲搓舞的起源和形态特征来看,甲搓舞具有许多原始舞蹈遗迹,可以推测甲搓舞拥有悠久的历史,可能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摩梭人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甲搓舞的发展状况也随着这些改变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民间自然传承

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继承性、群众性、自娱性、即兴性、适应性以及民族地域性等。民间舞蹈在人民群众之间直接传承的特征,就体现了它的继承性与群众性。甲搓舞属于底层民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流传在摩梭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服务于人民群众,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在本民族地区的一些节日、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人们在一定的民族场域内耳濡目染,伴随着特有的民族氛围逐步习得的,而这种传承方式主要是依靠群众间的自然传承。

1.群众自娱。“自娱性民间舞蹈,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个人情绪之表溢,一是与他人感情之交流”[6]。从字面寓意来看,甲搓舞具有美好的寓意,在摩梭人的生活中甲搓舞一直都是人们庆祝丰收,庆贺节日,表达喜悦的重要途径。在摩梭人中每逢农闲、节日、婚礼等活动时人们便自发地结合在一起,或是在村落的空地,或是在庭院内,跳起欢快的甲搓舞以便表达心中的喜悦。同时在跳甲搓舞的过程中,还能够使男女青年相互交流感情,增加彼此的了解,因此甲搓舞也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结交“阿夏”提供了有利机会。

2.仪式活动。“民间舞蹈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以民俗为依托,在特定的民俗活动中进行,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7]从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民间舞蹈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民间舞蹈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与该地区或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一些民间舞蹈也成为了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节庆仪式上摩梭人同样会跳甲搓舞,例如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一开始,在摩梭各个自然村寨中便会组织专门的跳甲搓舞活动,用以庆祝春节,表达对新春的祝福。

甲搓舞还出现在摩梭的葬礼仪式中,但不是所有的葬礼都会跳甲搓舞,据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镇温泉村委会拉瓦壁村的摩梭人介绍,在当地每当村里有年龄较大的长者过世时,村里的其他族人便会自发地在送葬前的一个晚上,组织村民跳甲搓舞,而这里的长者没有特别清晰的年龄界限,一般指年龄较大的老人,年龄在八十岁以上,而那些年龄不到八十岁或不太年长的逝者,一般村民是不会去跳甲搓舞的。这种在葬礼上跳的甲搓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表达内心喜悦的甲搓舞是有所不同的。这里跳甲搓舞的目的既是对逝者的追悼,也是一种祝福,即欢快地送逝者离去,因为甲搓舞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美好与祝福的意味,同时它也是对逝者家人的一种安慰,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逝者寿终正寝已经是美好的结局,愿身后人能够释怀。从某种文化意义上来讲,用欢快的甲搓舞送葬,与其他民族的“喜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有相似之处。

甲搓舞还会用于摩梭人的“成丁礼”即摩梭成人礼仪式,摩梭人的成人礼通常以村落为单位,当村里有男孩或者女孩年满13 周岁的时候,会统一集中在当年的大年初一、初二举办成人礼,在成人礼上需要先在自家火塘前向火神磕三个头以祭祀“火神”,然后再向家神“司土”以及来访的亲人磕三个头等礼仪活动,接着族人亲友会聚集在一起跳起甲搓舞,其中主人家还会以“猪膘肉”招待亲友。此外,在摩梭人举行婚礼的当天晚上也会跳甲搓舞,还有一些重大节日例如“转山节”“端午节”等节日庆典仪式上同样会跳甲搓舞。最后,随着社会生活的转变,甲搓舞在摩梭社会的功能也发生着变化,据当地摩梭老人回忆,过去摩梭人会在腊月三十那天,在“达巴”的主持下举行庆祝丰收的仪式,在仪式上便会跳甲搓舞,而现在这种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了。

跳甲搓舞无论是为了满足群众的自娱还是民族仪式活动的需要,这种传承方式,都是甲搓舞自古以来传承与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甲搓舞在民间自然传承的基本模式,它已经是摩梭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笔者前文提到的在温泉村做田野调查时,采访到的当地一位民间艺人,他是整个村子仅存两位会吹奏传统甲搓舞伴奏曲调艺人中的一位。据他回忆,他如今所吹奏的曲调是当年他模仿老一辈吹笛子艺人而习得的,他并没有专门的拜师求艺,完全是在日常生活中听得多了,跟着模仿而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甲搓舞的自然传承来说也是如此,摩梭村寨里人们日常或仪式中跳的甲搓舞,同样是摩梭人一代又一代,在这种特定民族场域内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习得的一种民间技艺。因此对于这种流传在民间的甲搓舞,其传承并没有专门的师承关系。

但是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梭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民族传统习俗逐渐被现代文化侵蚀,作为民间舞蹈的甲搓舞,因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承方式也正面临着危机。例如,在过去过年期间,摩梭人会在村寨里举行隆重的仪式,男女老少通宵达旦地跳甲搓舞,并且从大年初一一直会持续到初八甚至到元宵节。而现今,过年时不仅一些仪式简化了,跳甲搓舞的时间也缩短至两到三天,一些年轻人甚至不愿意跳或者根本不会跳甲搓舞,而代替这些传统习俗的是“KTV”等富有现代气息的娱乐产品。

(二)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云南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迅速发展成为旅游大省,而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旅游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仅追求外在的秀丽风光,而且也越来越看重旅游对人内在文化需求的满足,于是文化旅游应运而生。甲搓舞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其艺术价值不容小觑,加之摩梭人世代生活的泸沽湖,凭借独特的地理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旅游,因此泸沽湖附近的景区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不断地将摩梭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在云南省境内的泸沽湖景区的落水村,会为游客举办摩梭篝火晚会,在篝火晚会上就会有甲搓舞的表演。据笔者了解,该举措由当地政府牵头村民自行组织,每天晚上定时定点举行,而每天晚上参演节目的演员并不固定,他们大多都是来自当地的村民,每天晚上每个村民小组会派出一定的村民参与演出,而演出的门票收入会平均分发给村民。此外,泸沽湖景区还以摩梭文化为背景,请专门的演艺公司,打造了一部以表现摩梭人走婚文化的歌舞演出《花楼恋歌》,其中就有甲搓舞的表演。

以上便是现阶段云南省摩梭甲搓舞与文化旅游结合的主要举措,通过这种跨界的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甲搓舞的传播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甲搓舞的传承与发展。但是甲搓舞在与文化旅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也会使甲搓舞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例如景区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将一些原本不属于甲搓舞的形式强行加入甲搓舞的演出。在一些景区,跳甲搓舞时将男女交叉手牵手排列,这种形式在传统的甲搓舞中是没有的,并且也不符合摩梭民族传统的文化习俗。还有一些景区,将藏族的“锅庄”或一些当代的流行舞蹈元素加入传统质朴的甲搓舞蹈中,造成了甲搓舞风格怪异,使游客对甲搓舞产生了错误的印象等。这些错误的行为都将不利于甲搓舞的传承与发展,甚至导致传统的甲搓舞逐渐消亡。

(三)从民间走向舞台

民间舞蹈从民间走上艺术舞台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两者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舞蹈编导通过对传统的民间舞蹈进行艺术加工使流传在乡土的民间舞蹈走向了艺术舞台成了艺术作品,能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这一民族的舞蹈,进而了解该民族的一些民族文化。2006 年云南省第五届歌舞乐展演第二台上半场中,丽江市代表队展演的《摩梭甲搓》就是以摩梭人的甲搓舞为题材进行编舞创作的舞蹈艺术作品,作品中大量运用了甲搓舞的动作形态,无论从舞蹈的形式还是音乐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此外,前文提到的《花楼恋歌》虽然是以旅游业为背景创作的文化产品,但从本质上来看,该作品中出现的甲搓舞同样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的以甲搓舞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直接的目的是带给观众欣赏。此类以舞台作品的形式将甲搓舞呈现给更广大的观众,使甲搓舞从民间走向舞台,同样是甲搓舞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

(四)校园传承

近年来舞蹈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将舞蹈纳入中小学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形式,增强学生的体格,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同时将民族传统舞蹈作为学生学校舞蹈教育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更好地发挥传统民族艺术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笔者在2021 年1 月到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镇温泉村的温泉小学考察时,据温泉小学校长介绍,在整个宁蒗彝族自治县的小学都在跳同一支甲搓舞,并且该举措已经在温泉小学开展了十多年。温泉小学通常会在上学期间,每天上午的大课间组织学生以课间操的形式跳甲搓舞。与传统的民间甲搓舞有所不同,学校里面学生跳的甲搓舞是对传统甲搓舞的动作进行了简化,乐曲伴奏也不再是吹笛人现场吹奏的曲调,而是用音响播放摩梭风格的曲调,其音乐的节奏感更强。据笔者观察温泉村小学课间跳的甲搓舞,基本保留了传统甲搓舞的特征,依然是沿逆时针围圈行进,与传统的甲搓舞明显的区别在于,一是将原有较为常见的半圆队形换成了全圆队形;二是在原来传统甲搓舞的动作基础上强化了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动作,然后不断地进行重复。此外,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学校并没有专门的舞蹈老师负责教授甲搓舞,学生们大多都是在村子里,从小看大人们跳甲搓舞,久而久之,在这种文化场域中习得。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的村子,不全是摩梭人,也有汉族、普米族、彝族等民族的学生,他们依然会跳甲搓舞。传统的甲搓舞融入当代学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是新时代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它对古老的甲搓舞的传承与发展来说,不乏是一种新的思路。

四、基于现状对甲搓舞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措施

古老的甲搓舞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摩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应借助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大众传媒等,促进古老的甲搓舞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政策指引,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 年挂牌成立,全国各地区政府也在响应国家“非遗”政策的号召,积极地进行“非遗”项目的申报,确立“非遗传承人”、建立“非遗传习所”等举措。甲搓舞作为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的土壤是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由于时代的发展,摩梭人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甲搓舞的套路已经很少有人会跳了,传统甲搓舞的发展正面临着危机,因此对甲搓舞进行“非遗”申报,通过政府的强制力,能够有效地保护传统的甲搓舞。据笔者调查,四川省盐源县的甲搓舞早在2008 年就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甲搓舞至今还未“申遗”成功。通过对甲搓舞进行“申遗”,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建立“甲搓舞传习所”、确立“甲搓舞传承人”,将民间善于跳甲搓舞的艺人集中起来,通过现代传媒技术,整理收集艺人们的甲搓舞动作套路,同时当地政府也可以组织甲搓舞传承艺人,定期回归摩梭人的村寨,组织村民一同跳甲搓舞,让传承人跳的“原汁原味”的甲搓舞反哺民间,使甲搓舞重新回归到摩梭人的生活中,让甲搓舞在民间活态中传承与发展,进而有效的保护甲搓舞。

(二)规范市场,创作符合摩梭风貌的甲搓舞

每个民族的艺术都具有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韵味,这也是一个民族的艺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艺术的标识。甲搓舞存在于摩梭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摩梭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甲搓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众多摩梭民族的印记,形成了甲搓舞独特的风格特征。而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艺术朝着文化旅游产品迈进。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旅游市场出现了众多鱼龙混杂的文化产品,而这些文化产品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民族艺术的发展。面对旅游市场出现的这些情况,则需要相关文化部门加以规范引导。正如,前文所阐述的关于泸沽湖景区摩梭甲搓舞在被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摩梭人传统甲搓舞的内容,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及时加以制止和引导,不能为了迎合市场任其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1.针对景区表演的甲搓舞中出现的一些不属于本民族舞蹈的动作现象。当地政府可以到摩梭村寨中寻找善于跳传统甲搓舞的村民,让这些村民集中起来,系统地向景区演员教授正宗的甲搓舞,规范演员们的肢体语言,剔除不符合传统摩梭甲搓舞的动作。

2.针对旅游中让游客加入甲搓舞的表演,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而捏造的不符合摩梭甲搓舞形式的这一现状。旅游景点应深入摩梭人生活的村寨,了解摩梭人真实的生活,采集本土摩梭人进行甲搓舞活动的场景,提取甲搓舞代表性动作,在不破坏甲搓舞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众游客肢体所能接受的范围内,编创游客参与的甲搓舞节目,使游客亲身感受到真实的摩梭甲搓舞的风情,而不是为了吸引游客,捏造不属于甲搓舞文化内涵的形式,造成游客对甲搓舞、摩梭人文化的误解。

3.针对目前景区内村民参演甲搓舞存在随意性的现状。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引导景区建立规范的演出机制,可以组织当地摩梭村民成立甲搓舞演出舞蹈队,以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参与演出的人员、时间、地点、场次等,使村民参与甲搓舞的演出规范化。此外,景区还应在演出闲暇之余,组织村民排演甲搓舞节目,规范甲搓舞动作,使甲搓舞的演出不失传统风格特征的同时,在形式和内容上更为丰富。

4.最后,景区摩梭甲搓舞的演出,不应只停留在带给游客欣赏的层面上,而是要进一步打造摩梭文化“深度体验游”。当地政府可与景区共同合作,建立摩梭文化民族村寨,在民族村寨里营造真实传统的摩梭生活环境,例如举办一些摩梭传统节日仪式,讲解摩梭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还原甲搓舞的舞蹈场面等,让游客置身于真实的摩梭人的文化中,去深度感受甲搓舞以及摩梭文化的魅力。

(三)面向舞台,创作出精品舞台艺术作品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这个艺术的普遍的真理也完全适用于舞蹈”[8],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世界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作品被生产出来。舞蹈作品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凝声、光、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能够传递人类最真实、最动容的情感,因此舞蹈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然发展状况已不如从前,传承面临着危机。通过采用人们容易接受又能够广泛传播的舞台艺术的形式,将古老的民族民间舞蹈置身于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仅能够使民族民间舞蹈得以更好地传播与发展,还能够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族艺术的魅力。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甲搓舞来说,当代传承与发展同样面临着危机,以摩梭人的甲搓舞为题材进行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利于甲搓舞的保护与发展。具体来讲,当地艺术院团、演艺公司、文化馆站等舞蹈编导人才可以深入摩梭村寨,了解甲搓舞的发展现状,收集甲搓舞的动作素材、文化寓意、功能价值以及关于摩梭人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将这些材料适度艺术加工,创作出符合摩梭文化的甲搓舞作品。同时,利用高速发展的大众传媒,如电视、自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多渠道、同时期、持续性进行甲搓舞舞台作品的播放与宣传,将摩梭甲搓舞带给更广大的观众欣赏,使更多的人了解甲搓舞,了解摩梭人,从而激发大众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进而保护与发展摩梭传统的甲搓舞。

(四)迈向校园,提炼特色舞蹈教材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作为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大省,云南省内流传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应该向高校教育迈进,通过对省内流传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将其编订成舞蹈教材或创演成为新的剧目,让更多的学生、观众了解和学习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使民族民间舞蹈迈向更广大的舞台。甲搓舞风格粗犷,动作律动性强且动作难度不大,音乐轻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适合作为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训练教材。将甲搓舞进行采集、整理编订为舞蹈教材,能够使更广大的学生认识甲搓舞,使濒危的甲搓舞获得新的生机。

对甲搓舞进行教材编订,向校园迈进,可以通过当地文化与教育部门牵头与云南省的高校进行合作。一方面,组织舞蹈专业的师生,深入摩梭人生活的地区,开展长期、实地的甲搓舞素材采集工作。另一方面,组织摩梭村寨中精通甲搓舞的民间艺人,到高校进行甲搓舞的教学。然后,将以上两方面获得的一手甲搓舞素材进行科学的舞蹈教材编订,先初步地运用到云南省部分高校舞蹈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中,经过不断地实践,对甲搓舞教材进行“打磨”。最后,待到甲搓舞教材成熟后向更广大地区的大、中、小学校舞蹈教育甚至民间群众的广场舞活动推进。

五、结语

甲搓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呈现出群众间自然传承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从民间走向舞台艺术以及迈向校园传承等多种发展模式。目前甲搓舞的传承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使传统的甲搓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基于甲搓舞的发展现状可以通过政策指引,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规范市场,创作符合摩梭风貌的甲搓舞;面向舞台,创作出精品舞台艺术作品;迈向校园,提炼特色舞蹈教材等途径对甲搓舞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保护。因此,对摩梭甲搓舞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充分发掘甲搓舞的价值,使古老的甲搓舞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做出独有的贡献。同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也为古老的甲搓舞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摩梭摩梭人民间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四川摩梭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研究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Mosuo on the move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情歌对唱
摩梭人的婚俗制度中的伦理思想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