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梅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提升质量的攻坚阶段,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着力点,教学督导制度作为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传统与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虽然教学督导制度具有独特功用,但目前仍属于诸多高校认识与实践的薄弱环节,亟须深化研究、拓展实践。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研究大面积兴起于2000年以后,纵观20年来已有成果,多是从经验层面分析了教学督导的模式、机制、原则、方法等。但是,在高校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已发生重大变化、质量文化备受重视、协同育人机制取得重要进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师育人能力更加引起关注的背景下,需要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反思,从而建立起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督导制度。换句话说,为了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高校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新要求,必须融汇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理念,秉承科学的研究观,从更宽广的视角、借助更多元的方法对教学督导制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尤其是需要认真研究分析高校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下教学督导体系新的组织架构、合理的职能定位、有效的运行模式等关键问题,而剖析、反思已有研究成果则是深化研究的关键一步。
纵观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首先就是研究范围广阔,涉及到了多种类型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不仅有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还有成人高等学校等。其中,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研究更为细化,或是从学科出发,如针对高等医学院校、高等体育院校等不同科类院校进行研究;或是从学校性质出发,如针对新建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等特殊性质高校的研究。除普通本科院校以外,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的研究也较丰富,探讨的话题涉及模式、机制、督导队伍等多个方面,还有硕士论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除涉及不同类型高校外,已有研究还涵盖了不同的教育层次,主要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学督导工作。本科层次的成果丰富且多样,有宏观层面的体系、机制、模式等的研究,也有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原则、队伍、现状、问题等的探讨,特别是围绕督导队伍、现状问题、改进对策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分析。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的成果虽然不及本科丰硕,但相关研究开始早、切中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关键问题,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管理提供了重要思路,如“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及其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刘丽琳等,2000)、“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与认识”(陈安民等,2004)等成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教学督导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活动,自产生以来即是在探索中前行,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二十年来研究者围绕高校教学督导的内涵、特点、功能、作用、原则、理论基础、工作机制等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督导问题的理论品质,较为有力地确保了教学督导实践相对科学的发展轨迹。
有关研究首先对教学督导的涵义和特点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关于涵义,虽然也有研究将其视为教育管理部门开展教育督导的特殊形式,但绝大多数研究者则是将其当作高校内部的质量管理活动,沿用较广的界定即为:“教学督导”是高等学校领导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以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1]。作为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有研究进一步认为狭义上看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广义上看是对学校内部教学工作总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反馈、咨询和指导[2]。关于教学督导的特点,一般都是从组织属性、人员特征、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大体包括了督导组织的非职权性、人员构成的专家性、工作内容的学术性、工作方式的灵活性、督导评价的权威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等。
关于教学督导的功能、作用及原则,研究者认识总体趋于一致。功能方面,通常认为教学督导具有监督、检查、指导、评价、咨询等功能,也有研究略作拓展,论及了沟通协调、信息反馈、教育研究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在不同活动中功能不尽相同,督教和督学过程中主要是督促、检查、评估、指导、激励等功能,督管过程中主要是信息沟通与反馈、决策咨询等功能。此外,对功能的变化也有所涉及,如有研究指出了四种变化趋势:由监督为主向以指导为主转变、由课堂教学督导向教学全过程督导拓展、由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推进、由教学督导向教学督导与教学评估和教学调研整合[3]。作用方面,通常聚焦于规范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认为其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纠正不良的教风和学风,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如有研究认为主要是教学质量控制作用、教学工作的沟通协调作用、教学人员的激励作用、学校领导的参谋作用[4]。有人进一步强调了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中的作用,认为主要是对决策系统的参谋和咨询作用、对执行系统的检查和指导作用、对教学资源保障系统的桥梁和沟通作用、对信息反馈系统的补充和核正作用[5]。原则方面,除多数研究普遍性地提到的方向性、科学性、激励性、民主性、服务性等原则外,还有研究强调了独立性、协调互补性、法制性等原则。
关于高校教学督导理论基础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是从管理学领域生发出了一些成果。例如,梁杰华认为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反馈控制理论、激励理论等[6];李志平认为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主要有ISO9000 质量管理模式、国家教育督导制度、本科大学质量保障系统等[7]。
关于工作机制的研究略显复杂,大体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对工作机制整体构成进行剖析,如认为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一个组织”“三级督导”“五个交流”[8]。二是就工作机制中的制度及运行等重点环节展开研究,如认为教学督导制度一般应包含基本制度、工作制度与责任制度三个方面[9]。再如认为教学督导运行机制是指教学督导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维持运转的各种工作规范的总和。运行要素的完整性、运行结构动态性、运行功能的最优性、运行环境的适宜性是其主要特征[10]。此外,为确保机制的正常运行,研究者还不约而同提出要正确处理若干关系。
以上这些均是教学督导理论的积极探索,是后续研究顺利进行的逻辑起点,也为教学督导实践推进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教学督导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总体来看,已有成果的研究旨趣主要集中于实践领域,可以说多数属于行动研究范式,以取得行动效果为指向,问题与对策是研究重点关注的方面,“运行机制”“组织体系”“校院两级”“队伍建设”等是研究中的高频词。围绕上述方面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细致地探讨。
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理念、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归纳和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对教学督导工作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第二,督导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素质有待提高,专业化程度不高,专家型特质显示度不够,队伍不稳定,工作缺乏连续性;第三,工作体制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第四,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仍有缺失;第五,督导内容简单化,领域相对狭窄;第六,督导方式简单,重督轻导;第七,评价主观性强,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第八,反馈机制不健全、不顺畅,易导致信息失真;第九,高校对教学督导的实质性支持难以保证。这些问题几乎涉及教学督导工作的各个环节。高校教学督导的总体表现正如申金霞的研究,即高校督导工作分为初级探索型、中级普及型、高级创新型三种发展形态,更多高校都处于前两者,需要向高级创新形态推进[11]。
与存在问题相对应,研究者们从抽象到具体,围绕督导理念、制度、模式、内容、评价等重点环节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归结起来主要是:第一,秉持以人为本、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的理念;第二,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组织体系,确保教学督导有位、有威和有为;第三,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服务意识强、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教学督导队伍;第四,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督导职责、权利和义务,制订规范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和发展规划;第五,在“三督”并举的取向下,明确教学督导模式,推进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督导模式;第六,拓展督导领域,丰富督导内容;第七,改变传统督导方式,倡导常规督导和专题督导相结合、专题调研、民主督导等方式;第八,改进评价方式,变诊断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采取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第九,理顺学校督导与教师自主发展的关系,完善学生督导制度;第十,重视信息的收集和运用,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第十一,借助校际教学督导的力量,以联盟促进工作上台阶;第十二,加强对教学督导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立区域性教学督导学术机构;第十三,确保教学督导队伍的工作条件。
一系列关于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的研究,为深化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为优化和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二十年来,如同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一样,关于教学督导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深刻变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两级管理的有效推进,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学校层面的教学督导,逐步拓展到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快速发展,研究者的研究视线从单一的校内教学督导组织投向教学督导联盟,以实现区域间督导资源共享[12];随着近些年移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飞速发展,研究者尝试将相关技术引入教学督导工作,探讨了教学督导信息化建设问题[13]、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督导系统的构建[14]、教学督导信息反馈网络系统的建设[15]、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大数据在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模式转型中的作用[17]等等。这些研究为多年来创新不足的教学督导研究增添了一抹亮色。
虽然二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问题也非常明显,主要是以下方面:
反思二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督导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指导思想问题。总体来说,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督导研究秉承的指导思想相对落后,由此导致教学督导模式、机制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多年来沉浸在旧的制度框架内,不仅创新严重不足,规范研究的质量和效果也深受影响,对实践的指导力大大降低。
首先,大学总体的管理理念是高等教育各种研究中应秉承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督导研究方面,部分研究者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发展和进步,把高校教学督导研究置身于现代大学制度之下予以推进,始终沿袭的是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突出的是行政管理的色彩。落后的管理观带来落后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性质来说,带有一定的行政化特点是其使命使然,但是,教学督导职责具有多样性,通常涵盖“检查”“监督”“评估”“指导”四个方面。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的情形下,四种职能的研究与实践明显呈现“三强一弱”的态势,即前三个方面开展的相对充分,而最后一个方面也就是“指导”方面的研究明显弱化,而这种研究的偏向直接导致实践存在明显的“重督轻导”问题。显然,仅从行政管理理念出发进行研究是不够的,不足以对教学督导理论与实践形成全方位的推进。当前,大学管理正在着力走向大学治理,大学治理更为强调多方参与、平等互动,这种大的背景下教学督导研究工作也应积极更新思想,顺势而为,弱化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突出柔性管理,如民主督导、共生性督导、开放协作性督导等,进一步凸显督导的发展性价值、指导性价值。正如有研究指出的那样,督导不应是局外人,而应从“局外”走向“局内”[18]。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进入关键期,对督导的指导性价值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种变化急需体现在相关研究中。
其次,质量观是关乎质量管理研究的又一重要指引。教学督导研究中,一些研究者秉持的质量观也相对滞后,主要仍是“合规定性的质量观”或是“合需要性质量观”,而这种质量观之下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成果与现实需要已不相适应。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学者研究认为以人本主义为内核、关注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合创新性质量观”体现了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实选择[19],理应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督导的重要指导思想,但这一呼声比较微弱,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仍未形成普遍共识,仍未进而化成统一性的行动。在“合规定性”或“需要性”质量观下,教学督导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一些外在目标的达成和确定性知识的获得,对教育的内在价值关注不够,对保证每个学习者获得完整经验的课程内容的整合亦或是教与学的互动关注不够,这样的研究无疑存在明显缺憾。
总之,在传统指导思想引领下,高校教学督导研究的前瞻性与创新性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停留于浅层的规范化层面,某种程度导致实践中多年来坚持的是一种控制性督导而不是一种发展性督导,是一种领导式督导而不是一种合作式督导,是一种命令式督导而不是一种对话式督导,总体呈现一种外延式监督的态势,而不是一种内涵式指导的态势,其督导效果因而大受影响。
任何一种研究要想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首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力量。关于高校教学督导问题,多年来研究者主要为两类:一类是教学管理人员,一类是教学督导人员。前者虽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不足,从事研究需要的积累往往也不够;后者虽然多为一些学科领域的专家,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但又缺乏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等知识储备。可以说,上述两种研究力量均存在先天缺陷,而缺乏专业研究人员不利于产生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同时,研究力量的二元化构成也导致研究视角较为单一,无法对教学督导问题展开立体式、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更多的研究主要是从管理或是实际经验出发,缺乏立足于教师或学生等督教与督学重要参与者的研究。如立足于高校教师视角的研究,目前仅能看到《高校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识与期望的调查研究》一文[20]。以上是从研究主体视角看。从学科视角看,研究者主要是从教育学和管理学出发对教学督导制度进行了研究,学科视角单一也是造成成果不够丰富的重要原因。教学督导制度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密切相关,因而必须从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展开研究。研究视角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到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原创性、理论性与前瞻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自然也有所降低。
研究方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首先,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很少。例如,如何根据师生规模、资源条件等确定督导的数量?督导的工作量怎样才是恰当可行的?如何真实准确地评价教学督导的效果?……这些都是实践中急需破解的难题,但相关成果十分少见。其次,对定性研究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相关方法的把握和运用不够。一些较为严谨的成果也主要是运用语义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就现状进行抽象地分析总结,高等教育研究常用的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却都不多见。仅有个别分析教育督导发展历程的论文涉及历史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的也仅有分析美国教学督导、介绍美国区分性教师督导对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启示的寥寥几篇论文[21]。还有研究将国内教学督导制度与国外教师发展中心比较。两种制度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较大的不同,这种比较似乎欠妥。最后,跨学科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取向,通常会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然而在教学督导问题上,仅有借助系统论、博弈论的个别成果。
以往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研究质量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以期刊论文为例,多年来能够发表于高水平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少之又少,能够发表于“CSSCI”“北大核心”期刊的成果不过几十篇,年均只有几篇。具体说就是已有研究虽已涉及到教学督导的功能、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等诸多方面,但突出的问题就是多数浮于表面不够深入,经验总结居多,严格意义的研究不足,有些甚至属于低水平重复。对教学督导工作内在的规律性还缺乏充分有效的挖掘,理论贡献度明显不足。进一步说,就是理论视野狭窄,探讨的问题颇为局限,不仅使得教学督导的基本理论不够成熟,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核心理论,而且理论研究也缺乏应有的多样性与系统性。
首先,基本问题的研究明显推进不够。如关于我国高校教学督导的历史,有研究认为可以追溯到1949年,认为经历了萌芽(1949—1990年)、初步形成(1991—2011年)及发展完善(2012—至今)三个阶段[22];有研究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受教育督导制度影响,199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教育督导和评估工作的意见》及2001年4 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各校纷纷开始建立教学督导制度[23]。究竟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发展历史如何,仍缺乏更多有效的研究和考证。再如关于教学督导的定位,由于研究不够深入,多年来实践中要么职能过于宽泛、要么存在职权越位等现象。再如督导效果问题,教学督导工作已成为近年来学校控制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但其效果怎样,有关研究却并不多见,至于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研究者则更是少之又少。
其次,研究存在明显的冷热不均,重“督教”研究,轻“督学”“督管”研究。多年来三者的研究成果严重失调,后两方面的成果明显稀缺。即使是“督教”研究同样存在冷热不均的问题,重视传统理论课堂的教学督导,而忽视了其他教学环节。事实上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多个环节,绝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如凝练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研制专业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合理开展考核与评价等。然而就这些方面展开研究的较少甚至有的还无人涉猎。典型的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即使是对课堂教学督导的研究,也还是有所侧重,重视教师在课堂的“教”忽视学生在课堂的“学”,重视教师课堂具体的教育教学技术而忽视教师长期的专业化发展,“督”课堂的教学形式大于“督”课堂的教学内涵建设,偏重教学秩序评价忽视教学内容评价,偏重教学过程评价忽视教学效果评价。
再者,关于一些更为复杂问题的研究更是有限。如督导观是督导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牵引,而目前只围绕“以人为本”等进行了一些论述,论述较为浅显,对于多元复合的督导观强调不够。再如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究竟应如何构建?虽然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激励理论、新科学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已成为共识,但这些全部来源于管理学,对教学督导工作而言,其复杂的任务构成及特殊的运行方式,都说明仅从管理学出发进行理论构建是不够的。再如深层次挖掘督导效果的影响因素是促进教学督导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相关研究缺失明显。此外,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制度应有怎样的法律法规保障?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功能如何交叉互补?与督导相关的教学质量管理权如何界定及分配?……诸如此类问题值得深入思考。除此而外,关于国外高校教学督导的研究也非常稀缺,仅有不多的几篇是关于美国而且是偏重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早在2007年就有研究指出教学督导领域基本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缺乏有凝聚力的核心理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方面仍有待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在规律性还未充分挖掘等[24],直至目前,此种状况并未发生明显改观。
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实践不断丰富,正在悄然发生一系列变化:第一,督导专家日趋年轻化,在职人员所占比例日益增大;第二,科学化管理色彩越来越浓,督导工作不断走向专业化、体系化;第三,工作内容日益科学精细,基本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日常教学到考试考核,由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由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由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等等;第四,工作体制不断健全,制度建设走向完备;第五,工作保障日益多样,兼具软件与硬件等。这些变化是铸造“金课”淘汰“水课”乃至整个教学革命得以有效发生的重要催化剂。为更好地指导和引领这些改变,相关研究将可能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要保证研究的前瞻性与指导性,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必须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首先应充分理解当代大学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用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治理理念作为引领教学督导研究的总的思想基调。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生产知识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仅是简单的运用管理学以及行政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手段显然不够妥当。大学治理理念正是对以往管理思想的否定、继承和发展,它是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25]。大学治理以大学理念理论、法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多种理论为基础,其思想精华主要是多方参与、有效制衡、共治共享,其中既蕴含着自上而下的关系,也包涵着自下而上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学督导研究从优化办学质量的目标出发,高度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淡化管理层级概念,开展合作共生式督导、发展式督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机会,激发潜能。
其次应树立规范、标准、创新等元素叠加的多元综合质量观。质量观是质量管理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质量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管理行为发生,传统外在的刚性的质量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行为中只能是突出刚性的标准和要求。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式深入发展的新阶段,特色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成为内在要求,显然质量观也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新命题,因此,对于教学督导工作,新时代所要秉承的质量观,应该是既有标准化的韵味,又要有创新性的指征。标准化是督导工作的本质要求之一,失去了标准化,督导工作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灵魂;而创新性则是质量观应及早增添的一笔,只有将创新上升到质量观的层面,在思想深处生根发芽,教学督导的过程才不会只是简单的维持现有的教学秩序,才会有利于课堂革命,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随着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换代,以往不被重视的教学督导工作必将会吸引更多的目光。研究工作将不仅仅只限于某些督导专家与教学管理人员,将会有更多的专业人员、广大教师和学生、甚至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立足于不同的方面对教学督导展开多样化探索,相关研究必将观点纷呈,为实践提供重要的启发。尤其是随着高校内部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必将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加入进来,教学督导研究必将进入更广泛专业人员的视野。同时,随着全国性的高校质量保障机构的成立,比如日前成立的“全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并筹办专门的学术性刊物等,将会有更多的专业人士着力于与教学督导相关的研究。
研究视角将更加多样。首先,研究主体视角将进一步丰富。研究者不能仅站在管理者以及督导的立场上展开研究,必须尽量以多主体视角对教学督导问题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尤其应更多地立足于被督导一方进行研究。如: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反观教学督导工作的改进,从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探求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从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发展反观教学督导工作的改革,如此更有利于教学督导工作健康长远的发展。其次,学科视角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教学督导实际操作环节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理论研究滞后的矛盾愈加突出,如同诸多复杂问题的研究路径一样,开阔学术视野、打破学科的人为藩篱、走向多学科研究成为必然。今后关于教学督导的研究必将突破教育学、管理学的学科界限,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将得到借鉴。
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鉴于教学督导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以往研究的薄弱及滞后,研究方法必将发生改观,单一的研究方法将逐渐为复合多样的方法所替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应是今后研究方法的主要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有助于扭转以往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的弊端,有助于取得更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研究结论,这对于提升教学督导研究以及促进实践的科学化发展都非常必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也是教学督导研究深入发展之必须,有助于聚焦关键问题和具体问题,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进而取得有一定深度或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跨学科研究则更有必要。在科学研究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跨学科研究已成为通行法则。该方法有助于打开研究思路、开阔学术视野并提供重要启发,通过充分吸纳不同学科的有益营养,有助于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进而有利于教学督导工作健康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研究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学督导问题,以往研究内容狭窄且缺乏深度的状况必将发生改观,有关研究必将得到拓展和深化。
在研究内容的拓展方面,一是“督学”“督管”研究进一步铺开。随着”以生为本“理念的落实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督学”研究必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因为管理水平日益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现实中管理对象不断增多、管理环节日益复杂、管理手段与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使得“督管”的研究也将会引起应有的重视。二是关于“督教”的探讨将突破以往局限性,将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理论课延伸到实践课,从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到专业化发展,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
在研究内容的深化方面,首先,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将得以加深。如关于教学督导理念问题,应该以怎样的质量观、评价观、学习观、知识观、教学观、课程观等观念引领督导工作的开展?相关影响因素究竟如何?工作机制如何加以优化?等等,这些无疑都非常关键,今后应得到加强。此外,有些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将引起更丰富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关于教学督导效能问题,虽然有人从经济学博弈论视角对督导效能进行了研究[26],还有人从组织保障、环境保障、机制保障进行了效能提升研究[27],还有人探求了教学督导人员的政策素养对其成效的影响[28],但这些研究仍是凤毛麟爪,仍不足以对实践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再如督导工作如何做到精细化与标准化?督导人员教学评价的差异性以及如何缩小差异性?如何由此彰显督导的权威性?并未见到更深入的研究。再如教学新常态下的督导问题。当前在以MOOC 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推动下,翻转式、混合式教学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虽然已有研究认为新形势下“督教”应考察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供教学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督学”应考察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29],但为数极少的成果仅仅是拉开了研究的序幕。再如跨校教学督导问题,目前仅见的只是个别研究者发表的少量组建督导联盟的文章。再如开放式督导的问题,虽有研究认为应构建“一中心两驱动”模式。“一中心”就是打造高质量的质量文化中心,“两驱动”就是要联合校外社会机构(第三方)和校内专家组织(校内教学督导),形成“第三方”专家督导和校内督导“双轮驱动”[30]。但这也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再如精准督导问题,如何在力量有限条件下避免撒胡椒面式的督导,实现对问题集中领域的精准督导,目前也只是有研究略有提及。再如智慧督导问题,虽有研究已开始予以关注,但并未见更深入的研究。在“智能+时代”,智慧督导势在必行,必须有相关研究予以引领。此外,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将不再是盲点和空白,如教学督导的法律法规保障、教学督导文化、大督导理念等的研究。
进入21世纪,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二十年来质量提升方面已走出一条“质量意识—质量行动—质量革命”的运行轨迹,当前已进入质量革命阶段,而“革命”就意味着必须采取一系列异乎寻常的行动。教学督导是多年来高校内部质量提升最切实最有效的方式,如何融入质量革命的大潮是必须积极反思的问题。以目前情况看,传统的教学督导实践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还远不能适应质量革命的需要。就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发展的总体态势,有研究做出如下判断:“中国高校教学督导仍是高校管理工作当中一个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当前仍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和具体的政策指导,基本上还处于自发、自主、自维的状态。不少高校教学督导制度不健全、职能不明确、操作不规范;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教学督导的内容简单化、领域相对狭窄、督导的方式单一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31]这一判断说明相关研究更需要跟上,只有以高水平的研究引领实践,方能在质量革命进程中彰显教学督导独特的优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