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困境与突破

2022-11-23 16:48王雅丽
煤炭高等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一流志愿定位

王雅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命题,“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2019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 号)(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启动我国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任务的具体举措[2]111。吴岩指出,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的标准;培养一流人才,基础和核心是一流本科;要办好一流本科,必须有一流专业做支撑[3]。而一流专业建设要以特色优势专业为抓手。《通知》强调,高校要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4]。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门槛,推进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的建设,既是保障高校自主权、促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特色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保障,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但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中面临诸多困境,掣肘其建设和发展。鉴于此,本文将梳理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并着力探求其破解之道。

一、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定位

高校唯有对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定位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才能把握好方向,卓有成效地开展建设工作。

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定位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在实践中,二者极易被混淆。一方面,是部分高校对二者概念界定不甚清晰;另一方面,是高校在建设中无法对二者关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因此,亟需提高高校在此方面的认知。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二者的概念界定和关系进行过深入探讨。譬如,蔡基刚认为,学科的形成是知识发展细化的结果,而专业的设置则是社会各种需求的结果,专业是在学科知识体系下开展知识教学的,但更多是以问题导向和以需求导向进行设置的,专业建设的第一原则必须是满足社会需求[5]。冯向东认为:“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6]67又如,钟秉林、李志河指出,新专业的衍生需要若干个学科来支撑,一个学科也会发展出多个专业;专业是学科建设承载的实现人才培养功能的平台和表现形式,学科是专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基础和支撑[7]。王志刚、杨令平在界定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鲜明的观点:学科和专业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源泉,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平台和载体,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带动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为支撑,夯实学科建设[8]。廖祥忠、谭笑认为,把专业建设放在“双一流”建设的同等高度,必将极大促进各类高校的特色发展;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和核心,是高校争创“双一流”的基础;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需要起头并进: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一流学科是吸引一流人才的基础,只有双轮驱动,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与繁荣[9]44。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概念已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简而言之,学科建设更多将重点放在研究层面,以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专业建设则更加关注本科教育和课程建设,契合市场、产业需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者虽侧重点不同,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地位上是等量齐观的,专业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指引,学科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二者应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并无所谓的轻重缓急之分。

2.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特色优势定位

提起专业建设,可能大家联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那么何为“一流”?又何为“特色”“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定位在哪里?三者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界定?关于“一流”的定位,我们从政策的顶层设计中可见一斑。教育部办公厅强调,2019年至2021年期间“双万计划”要以分别建设10 000 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为主要任务;以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等为建设原则;以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为条件[4]。这就使我们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定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许多人对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存在一种误区,将其他高校所缺少而自身具有的专业当作特色、当作优势。笔者在总结提炼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所谓特色专业,就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具有创新型和独特性的专业;所谓优势专业,就是指在一定专业领域内起带头作用并发挥重要影响的专业;所谓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是指以国家、社会需求为导向,联系自身院校发展历程和实际现状,挖掘自身特色、发挥特色优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更新建设理念和手段,努力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特色人才和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建设。在三者的关系上,如果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那么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则是趋向这个目标和方向的“引擎”。换言之,“一流”是河流的“主干”,“特色”“优势”是河流的“支流”,支流只有不断汇入主干,河流才会滔滔不绝、生生不息。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正如字面所言,就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优势。墨守成规不可取,千篇一律更不可取,若是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丧失自身特色,不仅无法发挥应有优势,还会使高校丧失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对高校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困境

为保证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在正确轨道上优良运作,其当下面临的诸多困境不容忽视。找准其症结,方可对症下药。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能力有待提高,定位的不甚清晰掣肘了其能力发挥

首先是高校对自身定位不甚清晰。高校定位是每所高校在社会大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通过横向不同类型的高校和纵向不同层次的高校的比较,结合高校的使命、责任与自身发展的实际,确立其发展的坐标点[10]。高校能否对自身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关乎其生存和发展。张燕指出,科学合理的定位犹如大学发展的航标,有利于其形成办学信念和规范办学行为[11]。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更需要对其自身的定位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李明忠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要求高校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找准自己的坐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功能,办出自己的特色[12]。可见,高校的定位问题同样也关乎着高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更需要高校定位的明确性。但目前高校在定位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清、趋同、攀高等问题亟待解决。李海萍强调,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定位的共同特点就是办学类型的趋同和办学层次的攀升,定位不准、缺乏个性[13]。追求“高、大、全”的趋势若是愈演愈烈,所有高校都往综合化发展,向研究型提升,最终将使很多学校丧失自己的个性,而无法找到独特的发展道路。高校必须对其自身有清晰明确的定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去寻找所具有的独特性、发扬自身的特色,跳出“高、大、全”的怪圈,推动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为国家培养特色优势人才。一味跟随他人脚步而忽略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得不偿失。

其次是高校对本科专业建设定位不甚清晰。目前高校较多将精力集中于一流学科建设上,专业建设一直处于依附于学科建设的状态,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前,高校以专业建设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建设逐步被提上日程,随着国家对学科建设的日益重视,专业建设的地位却相对受到忽视,一味追求稳健,却看不到明显的“稳中求进”,缺乏跨越式发展。二是认知原因。除大多“985”“211”高校外,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混为一谈的普通类院校占不小比例,甚至会出现将二者相等同的情况。三是趋向原因。一流专业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石[14],但是,受西方科研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长期影响,我国的本科教育在学科建设中还长期缺席[15]。本科教育尚且受到忽视,更何谈专业建设的境地?在此境遇下,绝大部分高校为响应国家积极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号召,将着重点放在一流学科建设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已出现明显的“失衡”现象。这边学科建设是“水深火热”,那边专业建设却是“不温不火”,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长此以往,不仅将专业建设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难以建设体现高校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而且会使学科建设因缺乏专业建设的支撑而日益空洞。

再次是高校对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定位不甚清晰。正如前面所讲,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专业建设作支撑,一流专业建设要彰显特色专业建设的优势。但现实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定位清晰性有待提高。“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号召轰轰烈烈,高校往往容易将关注点放在“一流”二字上,盲目借鉴其他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却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趋同性、同质性问题严重;或者是部分高校对自身认知比较肤浅,存在难以发现和探求其独特性和优势的情况;甚至有不少高校为在评估中获得一个光彩的成绩,而不顾自身专业建设的实际去“揠苗助长”,不少地方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脱离自身实际去盲目追赶部属院校脚步等的事例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是源于高校无法对本科专业建设以及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值得我们审视和反思。

2.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传统高考志愿模式的深入人心制约了其积极性

传统高考志愿模式是指“院校+专业”志愿模式。传统高考志愿模式由于沿用时间较久,社会对此志愿模式的体验和感知已深入人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考生的院校和专业选择。杨玉楠对高三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高校的综合实力、院校和专业排名、“热门”专业成为高考专业选择时学生理性地选择专业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受舆论影响比较大,也许在选择的同时并不清楚所选专业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要求[16]。陈国基通过对2013年刚高考完的高考考生、家长及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后发现,考生和家长在“好大学”与“好专业”的选择上,纠结颇多,高分考生倾向于“好大学”,低分考生倾向于“好专业”;而教师们无一例外的选择“好大学”;部分教师表示,高中教师部分奖金的多少,主要与考生录取的髙校层次挂钩[17]。显而易见,在2014年新高考改革之前,院校早已成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对此境况有所改善,但社会认知仍有失偏颇。2017年,谷宝柱在《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文中指出,经研究发现,高三学生偏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而在最终选择时会有很多同学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听从父母的决定;并且在对所选择的高考志愿的满意程度上只有35%的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较为满意[18]。2019年,吕开月运用一系列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检验高考志愿填报倾向及影响因素后得出结论:学习成绩好、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在优先选择学校还是优先选择专业时,多数学生表示更加看重专业;家庭所在地在城市的学生比家在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了解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父亲文化程度低的学生比文化程度高的学生更倾向了解自已心仪的大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比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倾向于关注大学及专业的信息[19]。可见,虽然考生对专业的关注度已日益提高,且已逐渐有依照兴趣选择专业的大倾向,但受社会分层客观存在的影响,院校、“热门”专业、专业排名依旧是考生考虑的主要因素。此外,以往研究较少提及对特色优势专业的关注,对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研究有限。在此社会大背景下,为吸引优秀生源,保证录取生源的质量,高校往往将关注点放在院校排名、院校名誉及专业声誉和排名上,甚至部分高校将极大精力放在校园环境建设、周围商圈发达程度建设、招生宣传等方面,而将极小部分精力放在高校本科的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其建设积极性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此避重就轻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3.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社会认同性有待提高,“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僵化发展降低了其社会认同性

高校和专业一直是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所着重考虑的要素。但若是“两权相利”,则“取其重”,高校与专业在博弈中一直不相上下。但社会对院校的排名度往往关注度更高,而对高校专业建设的了解知之甚少。其根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对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抽丝剥茧,或可追溯到20世纪末两大工程的推行。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教育系统工程即“211工程”和“985工程”自20世纪末诞生与实施以来,虽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数量的急剧增加与有限的政府财政之间的矛盾使得高校间办学经费差距不断拉大,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愈来愈突出;特别是近些年来,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学历歧视的现象愈发严重[20]。社会对“211”高校及“985”高校的认同程度之高令人惊叹。在社会认同效应的驱动下,不少考生和家长为获得“211”和“985”高校的入场券,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以不顾孩子自身兴趣和擅长领域而盲目选择其高校的“冷门”专业或相对弱势专业;哪怕“冲”热门专业也会寄希望于调剂,就算调剂到与孩子自身实际完全相反的专业也在所不惜。相比之下,不少层次较低却拥有“王牌”特色优势专业的院校却长期处于被动的边缘地位。这种功利性的选择一方面反映出家长和考生对未来就业和发展的殷切期盼;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的认同性略显不足,存有偏见。家庭和社会将未来希望寄托于高校,急功近利的风气有待改善。为破解“211工程”和“985工程”存留的难题,提高普通类院校建设的积极性,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8年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 号),强调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自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旗帜和口号打出后,虽然社会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关注度有所减弱,但换汤不换药,社会将关注点转移到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上,相比专业来说高校和学科仍是社会关注的主要因素。近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发布了2020年高考录取分数排行榜,这个排行榜通过学校所在城市、院校类型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进行综合分析排名,将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别用红色三角和蓝色三角标注出来[21]。事实上,这已不是首次对中国大学录取分数进行排名。例如,环球扫描团队(Gloscan)推出了《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2020 版)。由华东师范大学邝春伟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已连续9年推出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名义发布[22]。在此种类型榜单的冲击下,高校专业建设尤其是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关注度和社会认同度更为受到忽略。

三、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困境突破

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的建设已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在认清困境的基础上,寻求其破解之道,为追寻建设发展的良好态势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1.以高考综合改革为契机,以“专业+院校”志愿模式助力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

自2014年国务院推行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以来,“院校+专业”的传统高考志愿模式的科学性日益备受质疑。为提高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性,试点省份逐渐探索出三种代表性的高考志愿模式。一是以浙江、山东为代表的“专业+院校”高考志愿模式;二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三是未试点省份依然沿用的“院校+专业”传统志愿模式。关于此三种高考志愿模式的优劣评析,学界学者已多有探讨[23-25],本文便不再多赘述。由于前两种高考志愿模式仍在试点过程中,社会对其了解尚未全面深入,而传统高考志愿模式在人们心中仍占有一席之地,间接制约了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的建设。“专业+院校”志愿模式是对传统高考志愿模式的一种翻转,是以专业为导向的新高考志愿模式。新模式符合Gale-Shapley 机制,具有公平和抗策略性,可以驱动高校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内涵、凝练专业特色[26]。刘海峰指出,志愿填报专业优先促使高校对薄弱专业进行优化或调整,增强高校专业建设的紧迫感,倒逼高校重新审视学科专业优势,以专业调整提升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27]。“专业+院校”志愿模式虽尚处于探索与完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争议与不足之处。但其所代表的以专业为导向录取人才的趋势,强调了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将会促使高校重新审视自身专业所具有的优势、独特性及不足之处,助推高校建设本科特色优势专业,优化专业建设布局,不断提高其专业核心竞争力。

2.明晰定位,调动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首先,高校要明晰自身的定位。高校要明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强调育才、研究和为社会服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方向,而不是为终极目标,切记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分类发展,拒绝“千校一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要认清自身发展实际和办学定位,力所能及的在所处办学领域有所作为,办出特色、办出优势,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出一批特色优势人才。

其次,高校要明晰专业建设的定位。高校要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突破点,以一流专业建设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着力点。具体来说,以“双万计划”为目标和方向,着紧用力办好本科教育,加强本科课程建设,建立一批国家级示范性本科课程,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优化本科师资配置,建设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导向,搭建科研成果资源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科研成果与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6]67,强化教书育人;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2]118,构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同发展机制,以专业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并反哺学科建设与发展,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应相互支撑,协同发展。

再次,高校要明晰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定位。高校可结合自身历史传统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9]45,建设一批特色优势专业;以信息化时代为着力点,建设一批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创新型专业;把握社会发展进程,不断优化调整专业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建设一批契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对口型特色专业;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打造一批与世界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色型专业。

总之,高校要明晰定位,发挥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建设一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色优势专业,打好专业建设的底子,致力于向一流专业建设驱动,进而向“双一流”建设迸发。

3.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用人单位改革招聘标准

在人们传统的认知观念里,“985”和“211”高校的招牌就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事实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倾向于招收“985”和“211”高校的毕业生,某些单位甚至打出非“985”和“211”高校毕业生不要的口号。在此种就业环境下,一是因竞争激烈,不少双非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对着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望洋兴叹;二是某些普通类院校开始产生“自暴自弃”和“安于现状”的心理,不再把精力集中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在当今“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背景下,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加强与高校的对接与沟通,根据高校专业建设需求,合理整合和配置各高校专业建设资源;要有嗅觉灵敏性,大力扶持尚在萌芽阶段的新兴特色优势专业,促进高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色优势专业的建设;做好专业评估工作,制定完善统一的专业评估标准,以特色和优势作为一流专业评估的重要节点;出台建议,提高用人单位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参与性,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28];官方发布高校专业评估结果,引导用人单位改革招聘标准,促使用人单位招聘以“高校”为导向到以“专业”为导向的转变。

4.出台政策规范,依托主流媒体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日益增多,故而社会上关于高校专业的讨论也绵绵不绝,尤其是每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填报志愿的节点,关于专业选择的争论更是热火朝天。某些媒体为在同行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总会发表一些关于专业选择的帖子以博人眼球、任人讨论。其中不乏一些对高校专业价值有错误引导的帖子。若是任由营销媒体对高校专业的价值进行错误引导,对高考生来说,不少意志不坚定的或是对高校专业了解甚少的考生就会对所想所愿的专业产生一种未知感和畏惧感。而对本科在校生来说,也会有部分学生因社会对其专业的任意吐槽而对自己所修专业产生一种怀疑感和厌恶感。长此以往,社会认同感较低的专业可能会因生源少而无法开展卓有成效的建设。

政府要加强监管,针对营销媒体发表的对专业价值随意歪曲的帖子,应要求其删帖、施之以处罚并警告其下不为例;要出台政策规范,提高自媒体准入门槛,对经常发表关于高校专业建设不实言论的自媒体,出台相应的配套惩罚措施;要依托主流媒体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单就舆论导向来说,一是要建设官方渠道,引导家长、考生等社会群体从官方渠道获取高校专业相关信息;二是要加强宣传,提高官方公众号的影响力,把控细节,谨慎发表高校专业建设的权威信息,切忌出错;三是将需要提高社会认同感的言论和信息借助主流媒体发表和宣传,加强普及,促使整个社会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

总之,高校本科特色优势专业建设要以高校为建设主体,发挥高校建设的积极性;用人单位作为间接影响的客体,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社会要转变传统观念,扭转“唯双一流高校马首是瞻”和“随意贬低专业价值”的舆论导向;政府要统筹安排,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社会要形成合力。

猜你喜欢
一流志愿定位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大理大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以志愿,致青春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难与易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