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娜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钢琴表演活动的开展能够给演奏者提供一个展示自身音乐能力的舞台,也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个人情感以及演奏风格的表现。由于钢琴演奏是一种综合性强的艺术形式,所以给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应该提高对自身表演的关注度,对音乐作品拥有各自独特观点与理解,并在实际的表演过程当中,随着作品抒发真实情感,显现出个人风格与魅力[1]。钢琴演奏者应该建立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除了关注技能提高之外,更要重视舞台表演,恰当调整身心状态,学习与灵活应用演奏技巧,增长舞台表演方面的各种能力,呈现出最优表现,让钢琴舞台表演水平得到提升。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观众审美观念的改变,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关注提高了对钢琴演奏者的期待感,除了关注演奏者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可望能够欣赏到完美舞台表演。过去的钢琴演奏在整体形式方面比较枯燥单一,缺少美感和创新很容易,无法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受。舞台表演在钢琴演奏当中的融入可以带来无限活力和生机,透过演奏者的表情传递、肢体语言等等,就可以体现出演奏内容与情感。在展现演奏者高超能力与价值的同时,也可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艺术美享受。
所以在如今的钢琴演奏当中,越来越多的演奏者开始重视舞台表演和钢琴演奏的结合,尤其是强调建立舞台表演意识,从而呈现最优的表现状态。舞台表演时建立对钢琴演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提高演奏者的信心。钢琴演奏者假如特别关注舞台表演意识见地的话,就可以学习掌握更多表演方面的技巧,在演奏过程中,哪怕遇到了不少的突发情况,也可以迅速发现解决方法,体现出高超表演能力。长此以往,演奏者的能力和经验都可以得到积累与提高,也能够增长信心,在舞台表演当中实现充分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用舞台表演给钢琴演奏画龙点睛。
二是增强演奏者的演奏能力。不少钢琴演奏者片面认为舞台表演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演奏能力的缺乏,于是在失误出现之后,会把关注点放在锻炼技能上,反而忽略了表演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哪怕是有着再好技能的钢琴演奏者,在面对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受到经验不足的影响也会出现紧张慌乱。如果钢琴演奏者高度重视舞台表演意识的建立,就可以从容应对突发情况,让自己的演奏技能发挥出来,获得良好的演奏效果。
三是增加演奏者的艺术美感。真正合格的钢琴演奏者,除了要有良好演奏能力以外,还需要接受良好的舞台表演训练。为了达成舞台表演目标,演奏者需要加强对作品背景的研究,增加素材分析,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与见解,使得观众在欣赏表演时既能听到乐曲,又可以透过表演了解背后故事与思想情感,让整体的钢琴演奏显现出强大的艺术美感。
四是有利于呈现与丰富多元化艺术形式。过去的钢琴演奏者就是单纯完成演奏,和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要求有了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钢琴演奏者应该与时俱进变革传统思想观念,除了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之外,还要建立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促进自己多种艺术能力的发展,比方说让钢琴演奏和古典舞、现代舞、电子音乐、传统乐器等结合起来。
钢琴演奏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想要顺利完成现场演出,就必须重视舞台表演,而舞台表演的效果又和舞台表演意识的建立密切相关,所以训练和增强演奏者的舞台表演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增强钢琴演奏者舞台表演意识方面,除了要明确其重要意义之外,还必须确立正确的思路,为后续确定训练方法打下基础。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调整。钢琴演奏者在舞台表演方面能力不足或者是表演效果不理想,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存在着紧张焦虑等情绪,假如没有做好心理状况的有效调节,甚至是被自己的情绪所困,会让舞台表演慌乱僵硬,欠缺灵活性,影响现场演奏的效果。所以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钢琴演奏舞台表演意识的建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直面弱点,用更加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表演活动[2]。
第二,强化表演技能。不管是哪种艺术表演形式都离不开良好表演技能的加持,所以钢琴演奏当中的舞台表演也需要演奏者掌握多元化的表演技能,通过长时间的表演训练来增长能力,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建立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所以对于舞台表演意识的建立来说,表演技能的学习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应该把握细节,精益求精,提高训练针对性与有效性。
第三,增加表演经验积累。当前的钢琴演奏形式是非常单一的,演奏者得到锻炼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表演效果也差强人意,更不用说表演意识的建立。丰富的表演经验积累,可以让钢琴演奏者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机会,从而提高表演能力,并在实践积累过程当中形成良好的表演意识,为之后的舞台表演打下坚实基础。
钢琴演奏者应该认识到要呈现出优质的舞台表演效果,演奏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扎实的基本功是完成演奏和舞台表演的根基所在,没有良好的基本工作基础,很容易增加失误,影响表演活动的开展效果。在实际的演奏练习当中,不少钢琴演奏者认为失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专注度不佳,只需在舞台表演当中多加留意就可以解决,这实际上是错误想法。
日常训练的过程是持续增加经验积累的过程,日常练习当中总存在的失误,在实际表演当中也常常无法避免。对此钢琴演奏者需要关注,并且抓住每次练习机会,在实际的训练过程当中,给自己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最大化减少失误。而且应该保证在日常训练当中,不管是技能技巧运用还是表情动作都要和正式演出一样,纠正态度,确保技术更为成熟。
在现场表演过程中,万苦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失误。在出现了失误之后,钢琴演奏者要避免由此丧失信心,而是要更主动积极投入基本功训练活动提高警惕,在熟悉乐谱之后再弹奏,形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钢琴演奏者把呈现出良好的舞台表现作为重要目标,在实际表演过程当中需要牢牢把握这样的目标,并在演奏过程当中增强自信,关注钢琴技巧的运用和表达,这样才能够实现身心和谐,给表演创造良好条件。钢琴演奏者在上台之前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维持身心放松完善准备工作,真正从自己的内心变得自信,告知自己始终牢牢把握演奏目的[3]。
当然演奏者自身也需要做好失败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用平常心情面对和解决演奏中的各类问题,消除急躁心理,不把自己的负面影响带到舞台上,确保演奏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演奏者在投入舞台表演前,要给自己树立演奏目标,增加演奏当中的自信心,慢慢放松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钢琴演奏者会因为对自身演奏提出的要求过高,而出现高度紧张的情况。这种问题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演奏者对自身情况的认识,制定的演奏目标不够合理,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甚至求全责,被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于是钢琴演奏者,应该认识到舞台表演意识的形成,少不了稳定积极的心理素质;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态,端正演奏态度,用平常之心和无畏之心完成钢琴舞台表演。
演奏技巧支撑着钢琴演奏活动,如果演奏者的技术技巧不熟练,甚至连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完全想要呈现出优质的舞台表演是不可能的。在演奏活动当中,演奏者应该保持自己的专业性,运用良好的弹奏方法与熟练有效的演奏技巧将音乐作品呈现出来,消除演奏当中的紧张情绪,体现出正常水准。基于这样的要求,钢琴演奏者应该对演奏技巧难点进行正确把握,并在实际演奏当中累积经验,逐步攻克疑难点,然后在这一过程当中建立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演奏者应该耐心认真训练每个音符、动作与技巧,给自己提出严格要求,力求每次演奏和表演活动都可以展现出良好的演奏功底。在练习当中演奏者需要做好训练内容的科学排演,借助分段、分手、快速、慢速等训练活动保证训练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提高演奏者对速度的把控能力,并在训练当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演奏意识,创造更加优质的舞台表演。
钢琴演奏者在常规训练过程当中,面临的环境并不存在变化,当然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始终非常平稳。在演奏过程当中可以维持很高的专注度,出现错误的概率相对较低。不过在真正的舞台表演阶段,影响表演的因素增多,训练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与突发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奏者非常担忧演奏失误的出现,担心在遇到特殊问题之后不能够有效应变。因而维持着身心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环境上,无法专注投入演奏,又进一步导致出错率增加。
面对这样的情况,演奏者应该积极提高舞台表演意识,不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之下都想象自己处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当中,没有意外情况,也没有观众。逐步建立信心,提高熟练度,从而避免受环境变化影响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构建良好的表演风格,学会随机应变,进一步丰富舞台表演的成果。
欠缺丰富的表演经验是影响学生舞台表演意识建立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增加表演经验的途径,就是参与各种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并在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和持续积累当中建立良好的经验总结归纳意识。其中既包括成功经验,也包括失败经验。钢琴拥有多样化的演奏形式,比如伴奏、独奏、重奏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演奏实践都包括诸多经验积累的机会。钢琴演奏者可以在独奏形式当中体验钢琴的音响效果,对这种演奏形式进行多角度分析,发现个人演奏当中的不足之处,积累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演奏者应该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伴奏活动,比如民乐器乐伴奏、西洋器乐伴奏等等,感受到钢琴在伴奏当中发挥的作用和占据的地位;演奏者也要注重重奏实践当中经验的积累,在不同声部和不同声音的分辨与研究当中,加强对钢琴演奏的分析,探索提高钢琴音乐表现力的方法[4]。
总而言之,钢琴演奏者应该主动通过经验积累的方式,逐步建立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用丰富的舞台经验应对高难度的舞台表演。
钢琴演奏者只有在具备良好钢琴表演意识的情况下,才能够在演出过程当中获得让人满意的表现,提高整体的演奏质量,为观众展现钢琴艺术的魅力。而深层次理解钢琴作品是提高钢琴演奏表现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演奏者在提升钢琴表演意识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环节。如果演奏者对作品理解能力很强,能够在理解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演奏者的舞台表演欲望,而这样的强烈表现欲,又会让演奏者在表演当中呈现出更为自信的一面,大大提高演奏效果。
对此,钢琴演奏者应该主动基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尤其是从艺术性、思想性与情绪情感等角度出发,一边解读一边启发个人的艺术联想,增加表现与提高钢琴表演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就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充分表现作品,同时又加入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和表达,体现出个人的演奏风格,让表演更具个人色彩。
忘谱属于钢琴舞台演奏当中非常常见的行为,这会直接影响钢琴演奏的效果,也会降低演奏者的信心和勇气。演奏者在演奏前应该做好曲谱背诵工作,将曲谱存储在大脑当中,从而在表演当中支配大脑与双手完成演奏活动。大量研究显示,脱离乐谱完成钢琴演奏是把作品精髓和内在情感进行充分表达的重要条件,而且更能够吸引观众,恰当表现自己的见解。
所以在增强演奏者舞台表演意识的过程中,应该将解决忘谱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背诵乐谱的方式,强化对乐谱的掌握能力,加深对乐谱的记忆。在记忆乐谱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动作惯性法、结构分析法、内心听觉法等。通过增加乐谱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把乐谱乐曲和钢琴演奏的技巧融为一体,获得良好的记忆成效。
钢琴演奏是一种综合化的舞台表演活动,对钢琴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演奏者调整身心状态在演奏过程当中逐步建立良好的舞台表演意识,提高对自身的钢琴表演要求,以便用更加从容的状态面对舞台表演服务于钢琴作品的音乐以及情感表达。同时展示自己作为二度创作者的个人风格以及思想情感。舞台表演意识的形成和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在反复训练当中建立,这就需要钢琴演奏者在舞台实践和训练当中增长经验以及技巧,不断磨炼和提升舞台表演意识,最终呈现出更为优质的表演,推动钢琴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