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

2022-11-23 07:35:31范祯樱
山西青年 2022年2期
关键词:积极性理论学校

范祯樱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普及,对学生的评估越来越多样化,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激励理论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一种方法,许多高校教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果教育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达到刺激其努力学习的目的。

一、激励理论概述

首先,内容激励理论。他的代表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两因素理论、奥尔德麦克莱伦的成功理论。它主要基于动机,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审视人的行为理论。目前,这些理论大多被用于公司治理。

其次,过程刺激理论,激励过程代表了员工或产品在行为过程中刺激的因素,并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预测人类行为的目的。根据目标理论,每个领域必须有具体的目标,管理层必须管理领域目标的主题,否则无法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最后,激励行为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通过外部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控制激励。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改变外部目标并奖励他们的结果会产生有效的激励效果,其特点是由他人控制和使用。同时,强化激励也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学校应该决定哪种激励理论应用于不同的标志、对象和环境,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创造有效的激励。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管理领域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包括诚实理论,其目的是促进和调动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个人积极行为,以提高绩效和实现管理目标。

毫无疑问,无论是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还是学校的思想教育,这在调动和鼓励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就目前而言并没有被充分应用,导致效果并不好。

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学生管理中引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强调管理的人性化和灵活性,注重个性和情感因素的充分发挥,学生管理方法已成为学生管理有效发展的新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手段,科学地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意识、心理和行为以及愿望,积极情绪的平等性、激励性和感染性是激励理论的独特特征[1]。作为学生管理的指导原则,现代心理管理的情感要求是相似的,激励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管理方法的视野,增加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和谐的,特别是在学生普遍年轻、理性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自信心和民主意识增强、思想正义感增强的情况下,这一理论的应用价值更为明显。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

(一)难以实现激励的全面性

尽管激励理论的引入对中国留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创新管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无法立即获得有效成果。在学校有些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中出现或不出现平均水平,这些学生因为受到奖励机制的影响,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二)单一的激励方式以及手段

在高校管理中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措施和方法,无论激励理论的类型,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绩效,用于激励对象。因此,管理层很难共享激励对象并根据激励对象的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因此,在管理上也要注意个体的需要。例如,如果一些学生希望获得精神鼓励,学校却办不到,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一些学生希望获得奖励或奖金,这是学校可以做到的,这会加大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应根据群体的不同需要引入相应的激励方法,能够加强激励效果。

(三)课堂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也会使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和惩罚学生,课堂惩罚通常采取体罚的形式。学生在这种惩罚的基础上被有效地管理,但是会让学生不依赖老师,甚至学生可能害怕老师,他们从心底否认自己的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四)无法平衡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

激励分为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两类,外部激励是物质激励,内部激励是思想激励和精神激励。如果仅仅一种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不能平衡两个层次。而且,教师和学生在激励方法上都有不同的需求,学校还应根据动机对象的特点选择精神和物质刺激,并在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通过物质激励,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参与,精神激励的运用可以给主体一种精神激励,给主体一种愉悦的心情,达到激励的目的。但是,许多高校没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难以达到完美的效果。总的来说,只有把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没有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大学是公共机构。与社会企业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那么激烈的竞争和利益冲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他们在科学上的成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如果无法保持保留奖励的完整性和公平性,那么这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种负面能量,在分配给学生任务后,一些学生做了大量的作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完成任务,但取得的成绩不如其他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不公平待遇也容易在学生中激起不满,许多高校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因此他们是剥削者身份,不考虑学生,这使得学生很难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而这样的结果也会导致激励理论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

(一)前景激励法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憧憬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以巨大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和发展。刚到大学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有着积极而多样的愿望。因此,在学习和情感上,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良好愿望,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让他们为梦想奋斗,充分反映了人格层次和社会需求。例如,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要用平常心去对待,不要期望过高而不切合实际,避免产生失落,降低积极性。

(二)成就激励法

应利用学生的努力来激发学生工作的积极性,适当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发挥其效益,提高其整体学习质量。

例如,学校设立了学术奖项,学生非常重视学习,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评估学习者的重要基准。学校鼓励各方面素质优良、学业优秀的学生,奖学金和十大最佳学生的奖励机会为学校带来一些极其优秀的专业人才;还可以选出“完美学生”和“先进人物”,在学生干部中选出为学校投入大量精力的人才,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鼓励以及支持,为学生干部提供精神和物质奖励;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学校和文化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竞赛级别的奖励,将学生的全部才能和专长扩展到学生的活动中,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

(三)实现学习目标巧用考核制度

经过需求理论的金字塔式发展,当人们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时,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实现需求,因此,学校应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设备和知识密集型环境,给高校学生更多学习的空间。学生不仅应该满足学校的自我评估要求,还应该满足自我评估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当今人才荟萃于高校舞台,如何实现公平、公正的治理机制是教育领导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最常用的激励方法、优秀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便为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并评估其目标的实现情况。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必须根据高校的发展,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高校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3]。例如,按照完善标准、公开程序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调动学校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确保评估结果出来后有最适当、最明确的奖惩措施,这样才能有一定的竞争性,才能提高学生积极性,自我评价、高校评价和学生交流评价能够充分体现每一位学生的精神需求。

(四)目标激励

该项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他们的人才需求与人才目标结合起来,并作为一名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越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越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积极性,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正确的目标。例如,学校应该鼓励初来乍到的学生,不断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学习方法和大学之间的新关系;对于二年级学生,学校可以引导他们努力学习英语,学习良好的专业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创造良好的专业基础;鼓励毕业学生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考虑到他们未来方向,有部分学生以研究生学习为毕业目标,认真准备研究生学习,并为考试做好各种准备等。在设定目标时,要注意激励的内容,以实现目标。如果目标过高,经过努力仍难以实现,学生会产生消极心理,如果目标太低,人们就会自满。

(五)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树立榜样,学校鼓励学生继续进步。通过模仿和学习,学生不断学习榜样,这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将为先进、一般和落后的学生提供激励效益。要实现推广榜样的目标,关键是不仅要注意用老一辈革命者、著名科学家、爱国者的行动为学生创造学习模式,而且要注意一系列典型的学生示范和动机,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友好、可靠、可读。例如,在学校内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等,或者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向新生传授相关的经验。

(六)情感激励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情感复杂的学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相互理解和信任是情感动机的重要内容。及时、积极地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做到心中有数,感情用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生教育中渗透更多的人文情感,将会带来良好的效果[4]。例如,可以设立学校树洞室、心理咨询室,导员也要及时了解学生诉求,让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及时被帮助。

(七)精神与物质激励

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满足需求,学校首先要致力于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宣传和表彰优秀学生,并给他们一个称号,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责任感,正确的认知可以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是成功感的实现。学校应该关注物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物质利益是成就的标志。每个人都需要满足其生活需要的物质利益。例如,奖学金是基本和重要的物质激励,因此学校一定要抓好这一点,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八)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是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只有认识到奖励和努力是不可分割的,学生才能尽可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因此,大学领导应该关注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关注公正的基本原则,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公正和公开,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加学生参与的动机。例如,通过在竞赛或考试中实施“透明”制度,他们可以看到整个实施过程,并做到全程公平,让学生相信学校,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5]。

(九)重视正负激励关系的协调

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激励理论必须包括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即奖惩机制的存在。积极激励表扬和奖励成绩好的学生,消极鼓励惩罚成绩差的学生。这种惩罚不是体罚,而是根据奖惩制度的某些标准确定惩罚的类型。这可能意味着放弃选择优秀学生的资格或放弃选择奖学金的资格,为了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应该灵活运用奖惩机制,例如,一些学生可能会犯一些小错误,同时,大学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惩罚必须与不同的实际情况挂钩,不能将所有不良行为一概而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奖惩机制的公正合理,学生不觉得自己承担了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学生更容易接受惩罚的后果,积极纠正错误。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实现积极和消极激励的平衡,让学生犯错误,面对问题,承担责任,充分发挥学生教育的真正价值。

总之,激励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和教学群体的成长、发展和生存的需要,从而获得积极的动机和积极的行为。这是一个公正和开放的问题,也是为激励机制创造环境的问题。随着对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的深入以及创新教育理念的积极运用,许多实践表明,激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适当地应用于学生治理,以改善管理制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管理将更加科学,激励理论将更加有价值。

猜你喜欢
积极性理论学校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9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