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宪政 李凤丹
(华东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作为中华文化历史形象代表的儒家,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这一目标在新时代的实现,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生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规范和方法论意义。习近平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古典名句来阐述他的生态思想,正如2015年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引用《荀子·天论》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来阐明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态度;2019年在北京园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资治通鉴》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来强调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必要性。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诠释儒家生态文明理念需要把握好三维向度,即天人合一的共生思想、仁民爱物的平等思想、取用有节的消费思想,进而为提升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贡献古老文明的智慧。
在当今中国社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但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便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展开了深入讨论,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表述,蕴含丰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包含着许多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相通的价值取向,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制天命而用之”。《周易》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人要有积极有为的主动精神,孟子也强调自我实现是理解天与人关系的重要途径,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这种自我实现与充满征服感的西方机械论自然观不同,它强调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而非征服关系。这种思想在荀子的《天论》中得到进一步阐述,荀子认为尽管天是第一性,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顺应自然,但人面对自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提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最为天下贵”,将天与人相分,强调天和人各有其职能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但是儒家的天人之分并非天人隔绝,在天人关系中,儒家反对道家的消极无为思想,要求人们要合理地尊重自然,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主动利用自然进行生产生活,获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性,认为天道运行有迹可循,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一事无成,即“君子道其常”。荀子用“常”来表示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他认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天、地都有其不变的客观规律,“君子道其常”就是要求人们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一方面,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是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之物,人类无法改变自然界规律,否定了“意志之天”的说法,进一步肯定了天道即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荀子又提出“天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告诉人们自然界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人无法离开自然生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儒家强调“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要求人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忌揠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习近平针对此提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如果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回报人类,反之,如果人类妄想滥用自然、征服自然。这与儒家强调的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天道将会带来给人们灾难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学会因势利导、因时制宜,以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性。荀子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在荀子看来宇宙由天、地、人三要素构成,三者各有其职能,要将天、地、人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合理调整各要素的关系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于天时,荀子认为天灾是天时异常的变现,可以通过尽人事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关于地利,荀子强调因地制宜,看清土地的差异来进行不同的农业生产。荀子认为“土地所宜,五谷所殖”,该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矛盾思想,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吻合。习近平也强调:“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3]。此外,因地制宜在当今土地短缺的中国有着重大意义。学者已经注意到“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是致使土地退化和土地资源耗竭的主要原因”。[4]因此因地制宜的主张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综上,儒家强调“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人治与天时、地利结合,实现三者职能的相互匹配;另一方面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统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的共生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一体化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要在有节制利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习近平也曾说“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基于天人合一思想来看待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要求,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家重视人际道德,倡导“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同时儒家也强调生态道德,要求人们“爱物”,将自然置于道德共同体中,承认自然的价值,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孔子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要求人们对自然界也要给予关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该思想,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认为爱是有层次的,将爱物、仁民、亲亲看作是依次上升的阶梯关系,尽管爱在道德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均等的,但是各自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且最终都要施于万物。孟子将仁爱扩展到天地万物之间,以“仁民爱物”为核心,蕴含着朴素的平等思想,体现了儒家的生态关怀,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成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文化渊源。总的来说儒家主要从道德规范、自然保护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仁民爱物思想。
儒家“仁爱万物”的平等思想与满足人类需求之间并没有产生冲突,而是合乎情理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在自然界生产生活,必然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儒家在强调人是主体的同时,也强调人要爱护自然界万物,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民本性和现实性。儒家一方面坚持贵人贱畜的道德差异论,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贵的,爱人应当放在第一位。《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儒家认为人际道德是基本道德,生态道德处于次要的地位,但是儒家并不是绝对的人类中心论,另一方面儒家也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提出“毋我”的主张,认为“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另外,儒家将动物行为道德化,为人们爱护动物提供道德支持。《史记》记载“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通过将动物行为道德化,为人们爱护动物提供了道德层面的支持。孟子将这种道德心理推到了极致,认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君子看到禽兽还活着就不忍心杀死它,听到禽兽被杀时的哀嚎,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这也是儒家怜悯动物的生态思想的鲜明体现,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倡导关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习近平在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五次大会时强调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共建生命共同体。
古人善待自然生态环境有如对待生命一般。儒家首先从思想层面出发,强调人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求人们不仅要爱人,还要爱物,认为尽管二者的地位不同,但是各自的作用却不可取代。儒家倡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大地来寓意坤,大地虽然承载万物、孕育万物,但是能够平等地对待万物,要求我们应当学习大地的品行,用博大的胸怀容纳万物,“厚德载物”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基本命题之一,宋明理学继承了儒家的爱物思想,提出“大人者,有容物,无去物,有爱物,无殉物,天之道也”,也就是说人不仅爱护自然,还要按照自然固有的规律有节制地利用自然、管理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天道。明代理学家张载也提出“民胞物与”的生态价值论,认为要像对待自己的同胞兄弟那样对待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儒家积极肯定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要求珍爱万物,这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人不仅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更应该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如果不尊重规律使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也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儒家的爱物是有具体的行动内容,以遵循自然规律作为出发点,通过保护自然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认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上,孟子强调要根据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进行生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真正做到国富民强。荀子继承了孟子的观点,提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些生态思想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一方面爱物思想强调要顺时而为,使“万物得其宜”。认为爱物要遵循规律,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来针对性地关爱,自然界的万物各有其作用与特点,只有在尊重自然,了解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关爱和保护,才能做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另一方面,爱物思想明显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荀子认为只有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能够“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才能得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们“有余用”“有余食”“有余材”,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儒家爱物思想不仅更加注重通过提升个人的德行修养来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要顺时而为,使社会与自然形成平等互动关系;而且从思想与实践两方面阐述尊重生命、万物平等的重要性,要求人们根据事物规律有针对性的关爱自然万物,因此具有尊重生命、倡导和谐的思想品质,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综上所述,以儒家仁民爱物的平等观为理论参考,对于重新审视当代生态价值观,加强人民环保意识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也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世园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儒家看到了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给自然和生态造成的巨大压力,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取用有节思想。一方面反对破坏自然、灭绝种群的行为,强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要求人们利用自然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另一方面提倡勤俭节约,认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儒家的取用有节思想是主要包括消费生活方式和自然资源开发两方面内容。
儒家看到了人类尤其是君王的贪欲不断膨胀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提出禁止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主张。在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上,孔子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把勤俭节约作为美德,反对奢侈浪费,倡导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孟子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曾经牛山草木旺盛,但因为靠近大国,经常有人上山砍伐树木,还有人赶着牛羊在山上放牧,最终导致牛山变得光秃秃了。本来人们上山砍伐树木获取生活资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牛山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由于人们过度利用与开发,最终导致牛山从草木旺盛变成了荒山秃岭。孟子通过“牛山濯濯”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再强,当人们不把自然放在心上,为了欲望过度开发利用自然时,自然界也会被破坏。“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所以只有保持良善之心,不将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大自然,才能使自然得到良好的养护。此外,儒家还主张限制帝王的享乐活动,孔子说“今之君子,好利无厌,淫行不倦,荒怠慢游,固民是尽,以遂其心”。孔子在这里批判贪婪不满足、放纵自己错误行为而不自律、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在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中,孟子也阐述了加强君王修养,限制君王挥霍的思想,强调“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将无节制的享乐看作是一种荒淫的行为,希望君主向先王学习,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减少对生物生存的威胁。
儒家反对人们尤其是君王穷奢极欲的行为,虽然本意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但在客观上也具有生态保护的价值,通过限制人们尤其是君王的欲望,来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这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奢侈浪费之风也开始盛行,无节制的享乐导致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习近平说“这种浪费无度的消费行为要进行制约,要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5]。这告诉我们自然的自我修复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要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强化勤俭节约、保护自然的意识,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为了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儒家强调要合理、合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禁止人们破坏自然的主张。首先是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禁止导致物种灭绝的行为。《史记·殷本纪》记载了“网开三面”的典故:“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典故中的汤指商汤王,有一天商汤王出行,他看到田野四面都布置了捕捉鸟的网,有人在祈祷四方来的鸟都落入他的网中,商汤王说你这样会把鸟捕尽的,于是撤去三面网,只留下一面。这个举措不仅保护了动物,还赢得了人民和诸侯的信任,后汉书对此评价“汤去三面,八方归仁”。在此基础上,孔子以“仁爱”为核心,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主张,反对将动物赶尽杀绝。虽然其本来目的是说明统治者要具有仁爱之心,从而提高统治者的道德水平,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保护动植物,倡导人们有合理利用自然的作用。其次是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禁止人类违反生态规律的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儒家倡导“以时禁发”的环境管理观,认为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在考虑自然的承载力的基础上明确捕杀生物的时间,以便保护动植物的生存。先秦时期就有法律规定禁止人们在特定时段上山砍树,荀子也坚决主张“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要求人们留给自然资源再生时间使其休养生息,保证其再生能力。儒家反对不顾自然的再生能力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行为,强调要在合适的时间来开发利用资源,从而减少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损害。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理念一方面是过去生产力落后、生活贫困而无奈被动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社会永续发展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对自然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和《吕氏春秋》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消费与保护的关系问题,是对儒家“取用有节”思想的撷取借鉴。取用有节的消费思想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对于合理开发自然的深入思考,为解决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自然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哲学参考;另一方面将勤俭节约作为美德加以倡导,与“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生态思想相吻合,在客观上有助于培养人们绿色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节约的生活风尚。
总之,当物质生产水平极大丰富时,取用有节的消费思想仍然不会过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儒家生态文明理念有着很深的渊源,儒家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个极其丰富的哲学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纵深发展极具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