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虹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100021)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医学图书、期刊肩负着培养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药卫生人才的重任,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形势下,只有高质量的学术内容,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才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只有坚守质量意识、严控质量规范、严格质量把关的医学编辑,才能确保医学出版物高质量出版;只有具备了高水平政治素养、学术素养和质量素养的高素质医学编辑,才能实现医学出版物的高质量发展。
出版物质量是由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制质量和装帧质量四部分组成,构成了出版物生命周期的全程、全员、全面和全媒的质量体系,涉及到责任策划、责任编辑、责任校对、责任设计、责任印制和责任发行等各个环节和各个关口的质量体系监控把关。作为责任编辑,“三审制度”的坚守和对质量的严格把关是质量检查的重要环节。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卫社”)自1953年建社69年来,形成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制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专门质检机构和专业化质检队伍强化质量管理、严格质检环节、确保出版物质量。人卫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科学的出版导向、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质量第一、效益原则,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为实现高质量质量管控,人卫社加强了质控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并在各编辑部遴选编辑水平高、质量意识强的编辑担当相关部门质量监督员,从而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质控队伍和自下而上的质检通道,由质量监督员作为本部门产品质量的守门员、高质量发展的领跑员、具备质量安全意识的救生员、妥善沟通协调的信息员、编辑业务知识的培训员、质量风险的吹哨员(简称“六员”),影响和引领本部门编辑,共同监控质量、共同提升质量、共同质控把关,严格落实印前、印中、印后的质量检查,构建了全程全员全媒全面的质检体系。
在人卫社强社强刊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人卫社23种系列期刊获得了高质量快速发展,其中1种纸质科普期刊、7种纸质医学期刊、15种电子医学期刊,其中11种进入了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笔者作为人卫社期刊编辑部质检员,在质控办公室的组织下负责23种期刊的质量把关监控工作,实施一年一自检、一个季度一抽检、对成刊进行质检。人卫社质量检查以时间界定,随机抽取本时间段内出版物总量的10%。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项,其中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抽样检查的对象为期刊正文、封一(含书脊)、封二、封三、封四、版权页、目次页、广告页、插页等所有内容。每种期刊正文部分的抽查内容必须为连续的10万字;全书不足10万字的,须检查全书。质量检查要严格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参照《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等较权威工具书。其中,编校差错率的计算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0年5月制订《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中《期刊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不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合格;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不合格。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四力”是编辑政治素养、职业能力、学术思想和质量意识的具体表现,内化到质检工作,则充分体现在质量监督员“六员”职责中。质量监督员作为产品质量的守门员,应注意加强部门/单位日常工作中的质量管理,督促部门内部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相关机制;作为妥善沟通协调的信息员,质量监督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关注质量工作的监督的最新要求及编校人员的需求,及时为质量控制办公室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反馈,以上都需要增强编辑人员的脚力。作为质量风险的吹哨员,位于质量关口的第一线,提高质量风险的敏感性,需要编辑人员提高眼力,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摇篮里。作为编辑业务知识的培训员、高质量发展的领跑员,质量监督员要在熟练掌握编辑业务知识的同时,组织好部门内部及社外编辑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具备初步解决部门内质量问题的能力,学习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做好部门高质量发展的“领跑”工作,这些职责离不开编辑人员脑力的增强。具备质量安全意识的救生员,质量监督员要记录总结自检书刊编写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于读者反馈的质量问题投诉,及时督促责任编辑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勘误工作,增强笔力尤显重要。
笔者作为人卫社质量监督员,通过总结图书期刊质检工作经验和实践体会,分析质检问题显现的编辑问题现状,结合新形势、新政策,浅析医学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路径,即培养政治修养能力,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胸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情怀,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发挥工匠精神;树立学术意识,提高全科医学知识储备;熟悉行业规范,及时更新信息。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做好卫生健康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是医学编辑必须担起的政治责任。人卫社建社69年来,在出版数量、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对编辑政治素质的培养,从入职伊始不断强化;工作中,对政治问题的质量控制,实施关口前移,从选题策划开始,严格要求作者、编辑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切勿认为政治性、导向性差错多出现在社科类书刊中,医学期刊较少涉及就放松警惕。“十四五”期间,人卫社根据新时代要求,继续完善以“三审三校”为基础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以责任编辑负责制为核心的六大出版责任归属;织密以公司领导为引领的五层质量保障网;建立以医学错词库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编校体系;夯实以“三基”为根本的规范化人才培养基础;构建以编校中心为创新点的编辑工作体制机制;塑造以质量检查、质量培训、质量活动为一体的质量提升通道,编印发管齐抓共进,持续打造人卫质量品牌。医学编辑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立足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守好思想阵地,紧密围绕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开展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笔者在统计本社书刊质量问题时发现,编校主要错误类型是语言文字类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分析原因,在烦琐的文字编辑过程中,编辑可能会存在懈怠情绪,或者有种不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心理,抑或觉得编辑行业的薪酬不足以为了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费力等情绪。医学出版物肩负着培养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药卫生人才的重任,书刊质量关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严守出版质量是出版人对生命的敬畏,试设想,作者误把药物剂量单位mg输入为g,切口长度mm错录成cm,小小的一个符号,于患者就是性命攸关。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3]:“拼搏奉献,就是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医学出版物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公益性,“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公益活动的宗旨,这就要求医学编辑应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与情怀。在出版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4],把提高质量作为出版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增强原创能力,构建品位健康、品质优良、品类丰富的出版生产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出版精品的示范引领作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5]。编辑的工作,就是用情怀与生命追求极致与完美的过程。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发现成书中参考文献存在的一个错误:“CHEN X, CHEN S, LIANG W, et al. Saikosaponin A attenuates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like symptoms by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J]. Neurosci Lett, 2018(662):283-289.”初看文献的著录项、格式完全正确。但笔者在PubMed上复核文献时发现,主要责任者内容有缺失,正确著录形式应为“CHEN X Q,CHEN S J,LIANG W N,et al”。如果医学编辑没有精益求精意识,这样的错误既影响了出版物的质量,也是对文献中作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大医精诚》记载:“至精至微之事”“大慈恻隐之心”。“精”体现了医学编辑最基本的文字功底;“诚”是精神层面的职业道德意识,体现了医学编辑的职业敬畏,只有精诚结合,才能成就合格的医学编辑[6]。因此,作为医学编辑,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精品意识,用匠人精神去雕琢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符号;在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和勤奋学习中坚守自己从事的神圣医学编辑工作,一旦投入,永不放弃,并愿意为自己的事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医学出版物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医学编辑大多具有医学教育背景或从事过临床医学诊疗或教研工作,但由于所学知识专业性比较强,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学编辑,他们的专业可能只局限在一个学科,知识面较窄。编辑需要“杂家”,没有全科医学知识储备,不足以承担起医学编辑的职责。以笔者负责的一本医学期刊为例,是一本含括内外妇儿中医的综合性杂志,四名编辑按照专业分学科负责稿件编印发工作。发稿后编辑施行交叉二审互审,内科编辑会审读到外科、妇科等方面的稿件,如果只专注自己所负责学科领域,对于其他学科的稿件,审稿中容易遗漏问题。同时,本刊设有“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的栏目,一篇文章中会同时涉及一种疾病的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如果医学编辑只专注于单一学科,处理稿件中难免会顾此失彼,把错误留在出版物中。因此,医学编辑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医学专业素养,丰富全科医学知识储备。
笔者在质检中发现,人卫社外管期刊中,一些编辑部参考文献的编发依然沿用旧的规范,而新的国标已经更新为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还有不规范简化字、名词术语简称等错误。例如,未收入《简化字总表》的简化字以及自造的简化字都不是规范汉字,质检中常见的问题如黏性误为粘性等等。由于文章作者在撰写医学稿件时,更多地关注稿件的科学性,对于所用术语是否规范缺乏敏感性或对现行出版规范认识不足,难免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医学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始终保持对于术语规范的高度敏感,工作中不断关注出版规范的进展,及时更新自身的行业知识储备。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时刻牢记作为一名编辑的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加强自身素养、提高能力水平,与时俱进,树立精品意识、发扬工匠精神,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