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忠 陈训平 蔡鹤鸣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0018)
绿壳蛋鸡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五黑一绿”是其显著特征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绿壳蛋,被农业农村部列为 “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绿壳蛋鸡营养价值高,经济潜力大,产业化前景好,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1]。品种繁育是绿壳蛋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品质直接关系到绿壳蛋鸡种鸡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将绿壳蛋鸡种公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绿壳蛋鸡种鸡养殖在育雏阶段将公鸡和母鸡分开并分群培育,饲养至42日龄。小鸡公母分群培育,群体均匀度好、整齐度高,更有利于自身的发育成长。42日龄后进行选留,挑选活泼好动、发育良好的小公鸡。种母鸡育成期和繁殖期进行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的,为了能在早期建立群体的等级秩序,此时可以开始公母混养。这样到性成熟时打斗现象会大大减少。公母混养最好在晚上关灯后进行。
大型绿壳蛋鸡种鸡场,通常采用工厂化笼养模式饲养,采用人工授精交配方式配种,种公鸡和种母鸡始终分开饲养。采用大笼平养的种鸡场,公母分开饲养至170日龄,然后每格笼位10只母鸡配1只公鸡进行混养。种公鸡单独饲养时,育成期种公鸡的饲喂量要比种母鸡多10%左右;种公鸡和种母鸡应采用相同免疫程序和光照程序,以使它们性成熟、免疫同步;还要防止种公鸡打斗和啄癖现象发生。
种公鸡42日龄后进行第一次选择。淘汰病鸡、残鸡、弱鸡、腿脚有毛病的鸡和雄性不明显的鸡。选留体重符合标准、体型结构紧凑、灵活机敏的小公鸡。通常根据饲养方式决定绿壳蛋鸡公鸡选留数量。采用自然交配方式的,每百只母鸡第一次选择可选留15只公鸡。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的,每百只母鸡第一次选择可选留10只公鸡。
种公鸡在20周龄时进行第二次选择。二次选择与转栏同时进行,种公鸡由育成舍转栏到成鸡舍时,选留雄性特征发达、强健灵活的种公鸡,并根据种鸡饲养方式留足公鸡。采用自然交配方式的,每百只母鸡可选留10只公鸡。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的种公鸡需单笼饲养,在20周龄后开始训练采精,这个阶段死淘率较高,要多选留一些种公鸡,每百只母鸡可选留7只公鸡。人工授精生产操作中,通常种公鸡和种母鸡的公母配比为 1:25~30。
绿壳蛋鸡种鸡饲养,应当有较大的生活空间,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设施设备。经常对绿壳蛋鸡活动场地进行清扫、消毒,可有效减少鸡舍病原微生物含量,保证鸡只健康。绿壳蛋鸡种鸡育成期平养的饲养密度为6~8只/m2、饲槽长度15cm/只;繁殖期平养的饲养密度为3~5只/m2、饲槽长度20cm/只。人工授精用的种公鸡需单笼饲养。
绿壳蛋鸡种公鸡在13~23℃环境下精液品质优良,能较好的配种。当环境温度温度过高,突然的应激会暂时抑制精子的产生,逐渐适应后又将产生精子,但精液品质下降数量减少;绿壳蛋鸡种鸡较耐冷不耐热,但环境温度过低,种鸡将性欲减退交配次数变少。绿壳蛋鸡种公鸡光照时间要求12~14h,低于9h精液品质将大大降低。绿壳蛋鸡种公鸡光照强度要求10Lux/m2。
绿壳蛋鸡种母鸡对饲料营养的需求可以参照商品蛋鸡,但是绿壳蛋鸡种蛋的胚胎发育需要更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富含泛酸、核黄素和VB12能有效提高孵化率,所以种鸡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要商于商品蛋鸡。种鸡日粮的营养成分要全面衡,选用优质的豆粕和氨基酸来配制日粮,不使用鱼粉,少用或不用杂粕和非常规饲料原料。
繁殖期的绿壳蛋鸡种公鸡和种母鸡,在生产中我们通常采用相同的绿壳蛋鸡种鸡饲料,对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实际上绿壳蛋鸡种公鸡对蛋白质、钙和磷的需要量要低于种母鸡的需要量,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12%~14%,每天采食13g左右蛋白质就能满足营养需要;钙需要量控制在0.35%,有效磷需要量控制在0.35%。有条件的种鸡场单独使用种公鸡饲料,能够增强绿壳蛋鸡种公鸡繁殖性能,延长配种使用时间。
绿壳蛋鸡野性强,种公鸡养殖时打斗和啄癖现象比较严重。适时断喙有助于防止打斗和啄癖的发生。种公鸡第一次断喙于7~10日龄进行,种公鸡断喙与肉鸡、蛋鸡有所不同,要求上下喙部一次性平整烧灼,去除较少量的喙部。断喙采用垂直断喙,可避免后期喙部生长不协调或产生畸形,影响公鸡配种。第二次断喙在18~20周龄进行,二次断喙主要是为了修喙。
绿壳蛋鸡种公鸡断趾在1日龄进行,出壳时用电烙铁断掉胫部内侧的两个趾。脚趾的剪短部分不能再行生长,配种时可避免抓伤母鸡。断趾还可作为区分公母鸡的标记,种公鸡剪冠的目的是做标记,以便区分雌雄鉴别误差的公母鸡。剪冠在雏鸡出壳后进行,用弧形手术剪紧贴头皮剪下鸡冠。在南方炎热地区不要剪冠,可以用断趾做标记,鸡冠是很好的散热器官。在北方寒冷地区也有剪冠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鸡冠冻伤。断喙、断趾和剪冠后饮用水中添加复合多维或VK,有助于减少出血和应激。
个体淘汰和补充。绿壳蛋鸡种公鸡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有的种公鸡会因伤残和疾病等原因而丧失配种能力,需及时淘汰。平养自然交配的种公鸡,有的雄性地位较低经常被欺负,不敢配种;有的雄性地位较高配种过量,无力配种,却又阻挠其它公鸡配种。这两种公鸡都影响受精率,也需及时淘汰。为了保持种鸡群体较高的受精率,要及时补充新的绿壳蛋鸡种公鸡。补充新种公鸡安排晚上进行,以减少打斗和群体应激。
群体淘汰和更新。绿壳蛋鸡是本地蛋鸡品种,虽然产蛋率较高,但还是低于国外高产蛋鸡品种。因此生产过程中,要仔细核算成本,适时淘汰和更新低产的群体。绿壳蛋鸡400日龄后就过了产蛋高峰期,450日龄后产蛋率就大大降低。随着产蛋率下降,经济效益越来越差,同时种公鸡配种能力下降,精液品质、受精率和孵化率也变差。适时将种公鸡和种母鸡一起淘汰,开始新一轮的种鸡培育,有助于生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