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化到适应性: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

2022-11-22 23:59程传荣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技能职业

程传荣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无锡 214153)

“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要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其重要指导意义在于,既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殊类型,也强调职业教育的核心灵魂。要求将对就业视为职业教育的终点, 并以就业率高低来评判职业教育质量优劣的追求,转向培养“具备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责任担当能力、沟通合作能力”[1]等,这不仅突出职业技能“能力本位”,而且在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本位”、综合素质提升等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下,强化技术技能与知识融合[2],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适应性人才。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培养的理论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和全面发展的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而是人在体力和智力发展的基础上,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更是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基础[4]。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一是忽略了职业教育本质的联系,过于凸显职业教育的“训练性”,却弱化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 忽略了必须使学生“良好的技能、道德、价值 、精神与态度融于一体”,以及学生“知识与技能、综合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 、能力与道德之间平衡与统一”[5]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的内在需求。二是立足于职业需要的课程设计。把职业作为职业教育设置专业的依据、把职业视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把职业教育内容等同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等观点, 看似颇为科学,但这种基于当下职业要求开发的课程, 无疑固化了对职业发展能力的理解,并把学生固定在了一门职业乃至某一岗位上,无法培养复合性的职业能力。三是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多重价值。“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然冲淡职业教育多重价值的想象力,这也正是被杜威批判的:如果以职业为中心进行职业教育,那么,职业教育就会陷入金钱性质的狭隘的实用主义当中[6]。这必然使教育所关怀的“人”的发展的需要转移到关心“企业”发展的需要, 导致人在教育中的被“物化”,忽略了对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的“自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五种需要是阶梯式实现的。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运用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培养时,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是单纯地满足一时之需的所谓“无缝对接”,而是社交被重视、发展被看好、实现了职业生涯目标的可持续性的高适应性职业能力。这种适应性,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要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主动适应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需求,紧跟产业链和技能链,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要适应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只有高度重视人的发展,才能从“阶段性教育”后的快就业转向“终身教育”后职业理想的实现。即职业教育必须实现的“三个适应”:一是主动适应。不是他变而变、因应而变地消极适应,而是在顺应和创新中“以变促变”的主动适应。二是动态适应。“无缝对接”的适应性只是暂时和短期的,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适应性。只有教会学生学思践悟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变化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和寻求新的发展必须的能力。三是恰当适应。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某种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满足,不可能是全面性的“最好”和“最优”的适应,而是一种恰当的适应[7]。

(三)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理论

凯兴斯泰纳在《教育组织理论》中,强调不仅不能将职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只是基于单纯技能的教育,而且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完整个人与独特人格”陶冶人的精神的全人教育,但这种“培养个人道德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教育,只有通过职业实践, 才能不断练习与强化学生的洞察力、意志力和身体力量,最终完成建设教育之路的首要任务[8],即劳作学校理论。其将劳作课视为职业教育的必修课,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作用,把性格养成作为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凯兴斯泰纳认为,在方法上,要强调劳动和实践是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根本,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对学生认知能力、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的形成,因而在学校中要建立实习工厂和各种实验室,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9]。在目的上,要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的爱好,形成娴熟的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四)知识生产理论

知识生产指运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等,是一种具有创新性、探索性、超越性等特征的级别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有效地应用到物质生产领域[10]。其实质类似于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学生在内化专业课和文化课融合时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形成自己的实践迁移能力,以在实习和顶岗实践中实现将知识生产向物质生产的转变。可见,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将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性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培养的形成与价值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是知识与技能融合后的创新。指经过岗位适应性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方法的指导,使高职学生具备从业必需的求知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能力、辨析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可迁移的综合职业适应能力。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形成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不仅是知识本位上数量的积累、技能本位上方法的升级,而是二者融会贯通并融为一体后所形成的能力本位上持续性的适应性。一是知识本位上的基本性。高职学生在系统性、全面性学习公共文化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训课与企业实习课的过程中,要建构起职业能力适应性所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后的基本知识体系,以夯实职业能力适应性必须的理论储备。二是技能本位上的通展性。即高职学生的技术技能不仅要有通用性,而且还必须具有迁移性和拓展性。如果说知识本位属于“知”的范畴的话,那么,技能本位则属于“行”的范畴,是由“知”到“行”的飞跃。躬行重在强调学生必须拥有与就业岗位必须的专业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职业能力适应性培育模式,使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通用性、迁移性和拓展性等与时俱进地适应新环境、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需要。三是能力本位上的发展性。能力本位源于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的良性互促,即在知行合一→以行验知→求得新知→知行合一的无限循环下,形成以发展为目标的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的人生需要。而这必然要求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过于单一技术教育的适应性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主的教育的适应性,即要把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性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价值

1.国家战略的需要: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但不够完善的职业教育建设体系、有待加强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健全的制度标准、动力不足的企业参与办学、尚待完善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配套政策、参差不齐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等,使得职业教育在外部适应性上不能提供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不能向社会有效供给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在内部适应性上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11],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和竞争力不高。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必然确立能力本位人才观,打牢人力资源这一国家战略的基础。能力本位人才观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征,而非单纯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础。这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围绕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重构教育教学体系,以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迁移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12]。

2.学生就业的需要: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综合能力

“经济变局”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变局,在“世界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动能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计算、无人化等”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密切”的职业教育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局[13]。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增强这一“经济变局”的适应性,才能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因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是促进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不断提升社会贡献的适应能力[14]。而这有赖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并具备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迁移升华、信息辨识、探索创新等多种能力。

3.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适应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终身教育,不仅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终身化,而且肩负着社会人员贯穿于一生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职业培训,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实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有机统一[15]。这就需要尽快解决我国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特色、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和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可等问题。通过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终身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开发特色专业、完善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质量的高职教师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等,确保所有从业者都能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培训类型,接受与时俱进的重在增强适应能力的技术技能培训[16]。

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和成因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不适应的问题表征

职业教育的不适应问题,虽然也有需求侧问题,但“专业围绕产业建”的供给侧思维,使得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呈现出被动的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赶快跟进培养什么人才,导致人才培养停留在服务产业的层面上,虽然融入到产业、服务了产业,但在高职院校越来越轻视科学研究,甚至是去科研化的趋势下,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对产业创新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丧失了应有的引领作用[17]。

1.宏观上的体制欠实、体系不全,使得适应能力受到限制。一是职业教育制度的不适应。如独立院校与高职院校转设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受阻、有待建立的“职教高考制度”、“中职→高职→本科”三个阶段从教育教学内容到系统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实现有机衔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待成型等。二是国家资历框架中职业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间的壁垒还只是实现了理论探索上的突破,并“未形成与劳动力市场的交互连接机制”[18]。三是依然突出的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体制机制和积极性调动问题。四是依然掣肘的职业院校高水平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尚待建设。

2.微观上的教育内部要素不适应经济产业结构。一是育人理念被部分异化。职业教育首要职能是育人。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原点与实践指向应该始终是引导学生实现真正有价值的全面成长。但“二流教育”的泥沼,使得职业教育不得不过度迎合市场需求以获得存在感,却不能真正聚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构建目标,从而削弱了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的土壤。二是专业建设不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三是课程要素未能有效回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四是教学过程缺乏职业情境性。五是就业质量不高。据《202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披露:高职应届毕业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率并不高,而在服务性行业的就业率却居高不下,这表明高职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社会期望落差不小。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不仅在业内闪辞,而且有51%的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三年内学非所用地跨行跳槽,其中,“双高”院校的跨行跳槽为49%,非“双高”院校的跨行跳槽为52%[19]。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适应,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正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不适应的深层反映。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特殊成因

66.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69.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脱节于现实的生产管理,53.7%的学生认为专业性并不强,61.23%的学生认为缺乏企业实践机会,73.5%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性,57.4%的学生认为在职业能力适应性中最缺乏的是自学能力[9]。导致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并不强的原因如下:

一是学生对职业能力适应性认识不准。如多数学生认为职业能力适应性就是强有力的“发展能力”,相当多的教师把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理解为“尽快就业”,在市场需求和职业能力适应性的选择中,56.3%的教师和68.5%的学生选择了市场需求,等等。可见,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本就不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的学生身份和阅历,使他们不可能完全精准地理解职业能力适应性内涵,所以必然影响职业能力适应性的开展成效。

二是在过于强调专业服务产业的指导思想下,看似达到了最理想的专业与产业及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等的对接,使高职院校单一地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看成初次的早就业和快就业,却忽略了就业的稳定性、适应性、发展性等高质量就业所必须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只要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即达到了熟练工的标准,就是增强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适应性。但当我们进一步分析时就会发现,如果一味地强调人才培养以产业需要为导向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会永远扮演产业发展跟进者的角色,充其量只能是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却忽略了高职院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开设新专业对产业的引领,以及由此而来的引领型服务。

三是短学制与低学历制约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增强。三年制大专学历的高职学生与四年制本科学历的本科学生相比,前者的知识、人文、自律乃至技能等求职能力不仅无法与后者竞争,而且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驱使下,虽然高职学生的首次就业率高于本科学生,但短期的高就业率却因较低的职业能力适应性,使得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跳槽率达40.38%[20]到62.2%[21],而本科毕业生初次跳槽率仅为28.7%[20]。其中,高职学生在毕业半年到一年之间的跳槽率则高达44.2%到45.8%。其背后的根源是,在学生方面,高达48%的毕业生没有树立主动就业的意识,49.8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竞争力一般,不少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欠缺,67.70%的毕业生比较看重薪酬与福利待遇的影响较大;学校方面,45.3%的毕业生认为缺乏企业岗位必须的专业知识,学校对他们也缺乏贴近市场实际的高水平指导、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能力测评,毕业生上岗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的专业要求;家庭及社会环境方面,好高骛远的择业期望和缺乏诚信的择业行为,导致高职毕业生毁约如翻书、跳槽如儿戏。较高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跳槽率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性确实有待提高。

四、从就业到适应: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

“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以就业为导向”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培养,看似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也是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但如果将就业当作唯一目标的话,则这种舍弃对学生内在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观照,必然偏离职业教育的应然观照。因为学生就业率不可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全部作用,单纯以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来评价职业教育的成效[22],只能使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被动停留于过度乃至单纯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价值观上。这正是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新期待、新需求和新生态。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就业市场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无缝对接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是基于人文性和发展性的,涵盖职业道德、就业观念、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迁移拓展等全面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其实质不仅是技能教育,更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服务就业的目标、理念、制度和政策中,转向通过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来提高学生的快就业、稳就业、有持续竞争力的高质量就业。除了10.4%的受访者认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以及11.7%的受访者弄不清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人才培养的异同以外,77.9%的受访者“非常期待”和“比较期待”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能力适应性教育[9]。这表明受访者已经开始质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观对人的全面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带来的不利影响,期待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能力适应性教育。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重在将以人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相统一

产业、行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跟踪开设什么专业和培养什么人才,看似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但却导致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只能体现在服务产业的层面上。不仅使高职院校在专业开设和人才培养上不能发挥对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引导作用,而且对企业人才需求的满足也只是短期性和一次性、单一性的满足,这也正是学生高跳槽率的真正原因。而职业能力适应性注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价值的实现。与过分重视乃至唯一衡量的“以市场为中心”相比,职业能力适应性教育不是不重视学生的就业,而是不赞成将人视为工具,完全以短期性和一次性、单一性的市场需要为导向。这就要求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的“职业”与“教育”相割裂,重视“职业”,却忽略“教育”,其结果必然是一次性快就业后的反复择业,而职业能力适应性重在基于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实现高职学生非一次性的、可持续性的、有尊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的高质量。

(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重在强调人、市场和教育等的内在需求相一致

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培养,并不是脱离产业、行业和企业的需要,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而且要通过宽基础、窄口径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及技能开发、能力拓展的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职业情感、职业追求、职业创新和职业价值的人。如果说“以就业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的话,那么,职业能力适应性则重在培养学生当下的就业能力和今后的就业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在学生需求、市场需求和教育需求等的内在统一。

(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重在培养应对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的终身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尤其是无缝对接市场需要,更加关注的必然是当下的适用性,但在永远变化着的市场需求下,这种短期的适用性必然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带来种种的不适应。这是因为学生在校阶段学到的知识充其量只占其一生所需知识的10%,另外90%的知识则需要在毕业后的自学中获取;知识折旧定律显示,如果一个人一年中不学习的话,那么,他原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一个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如果分别在2年内、3年内、4年内不能及时补充新知识的话,那么,原有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23]。更何况一部分高职学生经过毕业前的实习后,就已经感到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过时,以及所学专业正在进入衰退期。而职业能力适应性则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在社会变迁中具备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是学生终身教育的开端和增强学生应对不断发展着的市场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

(注:此文在构思及写作中得到了赵善庆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适应性技能职业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职业写作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五花八门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