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春辉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有更新、更优、更舒适、更多样化等的个性化需求,这对服装教学,特别服装缝制工艺课的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及时了解更多的服装流行要素、最新的时尚潮流和新工艺、新技术,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和创新创意想法,扎实掌握各类服装工艺制作技能技巧,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为步入社会顺利就业或创业打好基础。教师则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及时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服装工艺知识和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
目前,服装生产技术日新月异,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行业背景知识和更高超的缝制工艺技能才能不断适应生产需要。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中职服装工艺课普遍被定义为让学生在实训室里动手缝纫制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组织学生按照事先做好的服装裁片,利用各类设备进行拼缝、整烫,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缝制原理、工艺创新、材料应用等专业背景和理论知识的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学习过程中满足于依葫芦画瓢,专业思维受到局限,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服装工艺课的任务是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工艺制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服装制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集中的课程,为了保证教学的连贯性,服装工艺课在课时安排上一般都是采取半天或全天多节连上的方式进行。学时集中,教学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都是按照先示范后指导的教学模式开展。授课过程中,很少运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1],好动、爱新鲜,在服装工艺课学习过程中,面对的除了一堆布料裁片、冰冷的平车等设备外就是老师面孔,难免产生厌倦。另外,服装工艺制作有严格的程序性、又比较繁琐[2],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为觉得学习枯燥、麻烦而下降学习兴趣,进而出现学习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的现象。
服装工艺课承载着指导学生将设计意图转变成服装实物的教学任务[3]。它是的服装制作的最后一环,涉及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样板制作、服装裁剪、各类缝制整烫设备使用等知识和技能,综合性、技术性强。课程对教师个人的业务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服装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在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数十名学生,但是,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技能水平各不相同。教师教学必须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根据事先制定的授课进度开展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无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服装专业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能够独立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作的专业人才,对实践操作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现阶段,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往往是根据相关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服装工艺讲解,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企业现行生产技术和生产实际存在脱节。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教师大都是院校毕业生,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不足[4],无法在授课过程中很好地将企业产生前沿技术传授给学生。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造成学生在学校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无法契合社会生产需求,出现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在生产中应用不上,实际工作竞争力不强的现象。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不佳的窘境。
随着智能制造在服装生产中深入应用,企业所需求的人才不能只简单地懂得相关设计和制作技能,企业更需要他们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企业的生产变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一些专业知识原理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趋势等有机融入工艺课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打开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专业思维丰富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提升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例如:在指导学生车缝裤片收省时,可以结合工艺流程讲解人体工学原理,让学生知道收省是为了让衣片更加贴合身体,引导学生在工艺实践中理解服装收省的原理,增强学习效果;在指导学生进行衬衫领面辑线时,可以借机介绍生产企业是如何采用服装模板技术提高辑线速度和质量的,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钻研服装生产工艺技术的热情和欲望,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样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一样教学效果,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5]。针对服装工艺课实践性强,授课时段相对集中的特点,教师要及时根据课程实际,按照学生的特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和前沿的生产工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自觉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手机协助教学,比如,将技术难点的教师示范拍成小视频,让学生通过手机反复观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巧。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际生产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流水线式的合作。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按生产流水制作不同部件,进行反复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协作式、探究式学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检验和修正。这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工序流程、工艺技法印象,帮助学生提高协作生产能力,还可以不断拉近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车间生产的距离,实现产教同步。
中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及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6],只有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服装工艺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教师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状况,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或教学进度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开展分组教学,其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小组适当加快进度,让学生学习同一种服装不同款式的工艺制作技术;而基础一般、学习能力偏弱的小组适当放慢进度,着重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为今后继续提高做准备。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课程规定的知识和技能[7]。学生得到充分的重视,学有所获,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就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学质量自然会不断提升。
中职院校所要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对生产一线的,教学中要注重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服装工艺课的教学也不能例外,教师要主动联系生产一线,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了解企业生产要求,掌握服装生产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岗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类与企业生产有关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适应企业生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开展生产性见习、实习,也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为学生上课、作技术指导,让学生直面了解企业生产岗位。这样,一方面可以积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今后发展的目标岗位;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自觉充电提升,通过深入企业开展生产岗位的实践锻炼,及时学习企业生产新技术,了解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补充、更新专业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弥补校内专业课教材与生产脱节的缺点,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就能提前掌握企业生产的前沿技术,努力让学生提高服装生产的专业技术,实现全面发展。
服装工艺课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强的特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企业生产的教学理念,努力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要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专业和行业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拓展和丰富专业思维,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对标企业生产岗位,主动投入学习,努力掌握和提高服装生产技术,全面发展,为毕业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