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例

2022-11-22 19:43肖贵平曹国玉肖雨薇游舒怡
福建轻纺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教研究生融合

肖贵平,曹国玉,肖雨薇,游舒怡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 号)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预计到202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地位重要性日益凸显。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不断加强专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硕培养全过程,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振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的信心。本文基于专硕人才培养需求,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通过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专硕创新创业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从而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 专硕创新创业教育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招收的专硕逐年增加,培养规模逐渐扩大,2017—2022年招收专硕分别为49、57、66、92、98、113人,专硕招生占总硕士招生比例分别为49.0%、54.3%、56.9%、62.6%、63.6%、66.9%。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32个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专硕创新创业教育状况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便探索开展专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改进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是食品科学学院2017—2021级5个年级专硕,涉及食品工程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其中2019—2021级3个年级为在读生。共发放362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80.4%,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中女性占72.9%、男性占27.1%。

2 专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2.1 对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本次调查中,针对“你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识”选项,认为创新创业是:进驻新领域、开展创新项目(63.2%),发明创造、研发新产品(47.1%),以创新精神成就一番事业(46.4%),开创一份新事业(29.6%),创办公司或企业(24.7%),能赚钱的工作(12.7%)。62.2%对创新创业感兴趣(会尝试去了解一些相关信息或是参加过一次比赛),21.7%没什么感觉(看到过相关宣传,但内心毫无波澜),15.1%很感兴趣(参加过多次比赛,甚至畅想过自己的创业计划),1.0%丝毫不感兴趣(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了)。62.5%愿意参与创新创业,20.7%非常愿意,12.7%无所谓,4.1%不愿意。

针对“你参与创新创业的动机”选项,64.6%认为是提升个人能力,37.5%认为是实现个人理想,33.7%认为是可以解决就业问题,22.3%认为是能赚钱。43.4%认为当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宣传较好,41.2%认为一般,13%认为很好,2.4%认为不到位。47.1%认为创新创业宣传、相关扶持、激励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要,44.3%认为非常重要,8.6%认为比较重要。

针对“你认为大学(包括研究生)期间创业是否会影响学习”选项,48.5%认为看创业者的能力、观念和态度,25.8%认为不会,17.2%认为会,13.1%认为可能不会。针对“你有创业的打算吗”选项,37.1%还在考虑,28.5%曾经有过,18.2%从来没有创业的打算,16.2%有创业的打算。在调查对象中,85.2%认为当前专硕培养模式,是科研与实践一样重要,9.6%认为是实践重要,4.5%认为是科研重要,0.7%认为无所谓。针对“当前专硕培养模式是否有利于创新创业”选项,47.1%认为一般,37.8%认为有利于,8.2%认为非常有利于,6.9%认为不利于。

2.2 培养专硕创新创业能力和课程体系方面

本次调查中,50.2%认为创新创业能力重要,46.4%认为非常重要,3.1%认为一般,0.3%认为不重要。53.3%认为高校非常需要培养专硕的创新创业能力,46.7%认为根据个人需要而定。53.3%认为专硕在读期间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36.8%认为非常需要,8.2%认为无所谓,1.7%认为不需要。75.3%在本科阶段了解并上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15.1%未接触过,7.5%非常了解相关课程,2.1%不了解。46.1%认为专硕需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5.0%认为根据个人需要而定,可有可无,17.2%认为非常需要,1.7%认为不需要。针对“你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联系是否密切”选项,70.4%认为有关系,但关系不紧密,25.1%认为密切相关,有很大关系,4.5%认为完全没有关系。51.9%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较好,与专业课程相融合,34.4%认为属于实践类课程较好,26.1%认为属于公共选修课程较好,2.4%表示不了解。

2.3 对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本次调查中,58.4%认为强化产教融合培养专硕有必要,37.5%认为非常有必要,4.1%认为无所谓。59.8%认为强化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必要,34.7%认为非常有必要,5.5%认为无所谓。65.4%赞同在专业课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27.5%非常赞同,5.8%无所谓,1.3%不赞同。58.8%认为专硕非常有必要参加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9.5%认为有必要,1.7%认为没有必要。针对“你认为专硕专业实践在哪里开展比较适合”选项,在调查对象中,66.3%认为在行业企业,64.6%认为在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29.9%认为在校内实验室、实践基地。

2.4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和实践平台方面

本次调查中,50.2%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情况较满意,21.3%认为一般,18.2%非常满意,10.3%不了解。调查对象所接受创新创业教育配备的教师,59.4%是有过创业经验或参加过创业培训的教师,38.8%是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32.3%是专业课教师,但并不是专门从事创业课程研究的教师,20.3%是辅导员或就业中心老师。68.0%认为专业指导老师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通晓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67.7%认为应具备高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51.6%认为应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如企业管理、投资等),30.9%认为应具备出色的教学科研能力。65.0%认为“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专硕的实践能力,15.8%认为效果一般,15.1%认为非常有利于,4.1%认为没有效果。50.2%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校内实践基地、孵化基地、赛事、讲座等)充足,30.4%认为一般,12.0%认为非常充足,7.4%认为不充足。

2.5 加强专硕创新创业教育建议方面

本次调查中,61.8%认为创新创业最缺乏的是良好的物质支持,56.4%认为是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56%认为是足够的创新意识,55.7%认为是实用的技能指导,41.2%认为是扎实的专业知识。针对“学校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些什么”选项,66.7%认为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58.7%认为去实践基地实习,57%认为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课程,50.5%认为开展创新创业赛事,34.7%认为开设专家、创业者讲座。针对“你认为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好方法是什么”选项,60.5%认为是到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56.7%认为是建立校企联合的创新创业基地,56.4%认为是宣传鼓励、培育良好创新创业氛围,51.6%认为是邀请成功人士讲授经验、开设座谈会或讲座,28.2%认为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8.2%认为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园。

针对“你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选项,87.3%认为是经验不够、决策和管理能力缺乏,75.3%认为是资金短缺,60.5%认为是缺乏社会关系,52.2%认为是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34.7%认为是发展前景不好,7.2%认为是其他。针对“你认为在大学参加何种活动有助于创业”选项,73.5%认为是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55.3%认为是模拟创业活动,48.5%认为是学校安排的实习活动,38.1%认为是加入团委、学生会、社团,34.4%认为是经常听创业相关讲座,10.6%认为是其他。

3 专硕创新创业教育调查分析与面临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创新创业教育未得到充分重视,部分学生未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相关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理念偏差。专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还未广泛普及,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没有被完全调动和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二是专硕分类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培养专硕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目前尚无专门针对专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三是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定位的认识较为模糊,专硕培养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锻炼”现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较少,需要进一步改进当前专硕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专业实践与产业融合不紧密,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应切实重视专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专业实践形式化。五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弱,缺少足够的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平台。筛选创新创业师资机制不够完善,“双导师制”有助于专硕实践能力培养,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位,教师应加大力度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4 产教融合专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按照专硕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课程后,进行专业实践环节,然后根据专业实践内容和相关科研项目开展学位论文研究。通过深化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硕,积极探索开展专硕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实施方法[1]。

4.1 转变观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转变观念,高校应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促进专硕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专硕培养要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各有侧重,应注重强化专硕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培养。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契合专硕人才培养目标[2]。

4.2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硕育人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五育并举”,加强心理健康、美育体育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清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硕育人体系。二是根据行业、职业领域对专硕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修订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专硕人才培养方案,并与行业资格认证有机衔接,保障专硕的职业性特色。三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性课程[3]。编写适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指导”等公选课程,让学生了解市场开拓、商业运营、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而创新创业教育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实践基础和探索方向。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使专硕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初步规划,并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创新创业意愿和热情,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一是树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硕思政课程中,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二是强化学生的行业使命、专业担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服务,激励学生创新创业。三是加大力度宣传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和成果成就,不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鼓励更多的学生凭借自身条件去开创新的事业。

4.4 加强专业课程学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注重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使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一是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为开展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找准课程教学的切入点,把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三是以提高专硕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开展案例教学教法体系研究,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4.5 强化专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

专业实践是专硕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立足行业产业办教育,将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感知能力和创新创业潜力,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提升。一是保障开展专业实践的基本条件,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确保专硕足额、真实参加专业实践,切实提升专硕的实践能力。二是强化应用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企业,在专业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进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产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产教融合使论文选题与产业相关度明显提升。三是在专业实践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让专硕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促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企业管理运营理念,并且对职场工作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切身感受到工作中的艰辛与不易,进而激发自身努力学习的动力。

4.6 实行“双导师制”,统筹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双导师制”是专硕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组建高水平的专硕导师团队,校企双场景联合培养和指导,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促进实践应用能力递进提升。一是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因材施教,主动作为,为学生成长成才指引方向。二是鼓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对准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企业成长壮大。校内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到行业企业考察调研,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三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完善校外导师选聘机制,鼓励校外导师积极参与专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4.7 充分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社会资源,结合专业特色,建立不同类别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是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监督检测机构等单位紧密联系与互动,促进社会、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多方协同育人。二是打造产教融合的专业实践基地,打破产业与学校间壁垒,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锻炼、专业技术传授和创新创业经验指导,保障学生在专业实践基地有一年的实践与科研时间。三是加强高校与基地合作,充分发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作用,各方优势互补,协同育人。通过设立企业冠名的奖助学金,协办创新创意大赛、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措施,组织和吸引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研发项目、赛事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4.8 广泛创建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支撑,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的主体化和个体化特征,加强科研创新与学科竞赛,广泛创建跨学科、有特色的学术交流与素质拓展综合平台。注重与行业企业、校友的联系与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和模拟创业等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从基础条件、政策保障、经费保证、成果孵化等方面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5 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专硕培养模式不够完善,专硕培养未能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忽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不高,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时间不足等问题。为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创新创业思维、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通过促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专硕的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专硕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有利于专硕培养,通过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对接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携手行业企业推进专硕高水平联合培养,从而有效构建产教融合的专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产教研究生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