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夏妍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劳动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也是个体走向全面发展的动力源。劳动教育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它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及劳动技能水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发布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印发,党中央的层层部署体现了对学子的殷切期望,也对劳动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具有强有力的融合引领作用,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联结日益深入。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领域,需要主动融入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构建高校“互联网+劳动教育”模式。
劳动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互联网+”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背景,开展“互联网+劳动教育”具有多种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2015年已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行动计划,实现了超前的顶层设计。202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的基础支撑、创新驱动、融合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2]。
近年来“互联网+”正在触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互联网+教育”以其形式多样、手段创新等多种优势对高校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在探索“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互联网支撑教育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但是,相比“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有必要借助于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教育形式,推动新时期劳动教育在较短时间内打开新的局面,实现其教育的实效性。
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也深刻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衡量标准,原有的人才培养要求亟需全面优化升级才能适应最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互联网时代对劳动者的要求是高层次、全方位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劳动者需要掌握更为多元的能力,如更广阔的视角、人机协作能力、互联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对劳动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跻身世界一流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
“互联网+劳动教育”因其具有的强大动能,成为传统知识教育的有力补充,能够助力培育大学生的多元能力。“互联网+劳动教育”融合了互联网的多元特性,通过更多维度、更新理念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学习空间,促成其全面进步。发挥“互联网+”驱动作用,更有利于激活大学生新型思维,锤炼大学生多元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力量,从而为我国的强国征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与保障。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尚未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时代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属性。劳动是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也应当随之不断动态演进,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基于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时代内涵的准确把握,才能构建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教育路径。
信息化时代劳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体力劳动,还有知识劳动、虚拟劳动、数字劳动等等[3]。劳动的手段、形态、场景早已发生了诸多变化,但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还是以体力劳动作为唯一教育路径,陷入窄化劳动内涵的境地,部分高校还延续以往传统的劳动教育内容,没有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背景下的新劳动内容。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目的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获得创新灵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劳动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劳动者,这一育人要求不仅要体现在各类专业课程中,也应当贯彻在劳动教育的育人实践中。但是,部分高校对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仍停留在关注劳动教育“有没有”的初级阶段,对劳动教育“好不好”的问题思考不足,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参与”而不是“获益”,没有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拓展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而当教育活动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时,就会导致学生的视野窄化,认知不足,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明显下降。
当前,互联网相关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催生新领域、新业态,也推动高校教育逐步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强调高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实现在信息化条件下育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但是,在高校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劳动教育模块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呈现出锐意改革的样态,甚至在线上线下融合、信息化平台的运营等方面还存在落后的现象。
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推进劳动教育的信息化,但也主要是着眼于教学方式的革新,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教学视频。多数学校仍以理论知识讲授和生产劳动体验的形式开展教育,线上劳动教育平台不够、手段不足,劳动教育存在实践路径单一的问题,“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还未推动劳动教育体系的整体变革,“互联网+”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点尚未真正找到。
当前,高校开展的广场式劳动教育活动过多,特色化、个性化等劳动教育活动较少,且普及面不广,造成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同质化。同一学生参与同种类型活动的重复率过高,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进而会降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与参与。
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并且当代大学生认知活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因此,对于劳动教育的需求存在差异。以往学校劳动教育中,未能充分关照到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主要采用大班理论授课或零散式的劳动实践模式,加之部分高校受劳动教育师资不足、劳动教育整体规划匮乏等因素影响,导致学校劳动教育往往囿于统一标准、单一形式,在其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不到重视,学生的多元期待难以得到满足。学生找不到参与劳动学习的着力点,容易失去对其学习的兴趣,难以在劳动教育中受益。
“互联网+劳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亟需实践探究的新领域。当前,高校应以“新理念-新平台-新生态”的三维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当前,劳动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放眼长远,必须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在紧扣时代大势中开拓进取,展现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时期的劳动既包含传统形态的劳动也不断涌现新型劳动形态,随着产业新业态的迭代更新和人类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劳动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不断突破原有的范式。高校要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立足互联网时代的新视野,全方位地理解新时期劳动,科学设置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5],新时期劳动教育应当全面呈现劳动的真实面貌,并着重展现有智慧参与的新型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要实现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必须完善教育目标,增强启发性和实践性,以多元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综合引领作用,制定能力品格、知识储备、价值情感于一体的目标体系;另一方面,必须立足于大学全程,统筹设计,注重不同年级的循序渐进,实现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劳动教育彰显新的活力,为学生成为优秀的劳动者奠基。
高校为全面提升劳动教育水平,应当积极以新兴技术赋能,加快劳动教育和信息技术相融合,构筑“互联网+劳动教育”大平台,实现课程、实践、活动、管理等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多资源汇聚,多项目协同的良好局面。
其一,充实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劳动教育的线上课程,建设一批线上“金课”。通过构建劳动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开发数字化、虚拟化的劳动教育相关资源,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信息化水准。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从2020年起开设线上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开创未来”,自编特色教材,突出案例引导,传承劳动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发布劳动教育的线上理论课程,通过“校园各行劳模谈”“非遗传承人谈工匠精神”等板块强化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的全面理解。
其二,丰富新型劳动教育载体,用好“计算机+手机终端”,消除劳动教育的时空边界。一是建立在线劳动教育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平台教学,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二是用好劳动教育云平台,多维度地拓展劳动教育的阵地;三是用好小视频等新型互联网传播手段,增强劳动教育平台的用户使用黏性。例如,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校园劳动教育云平台,集成了教学安排与跟踪、数字资源库共享、无纸化数据采集与保管等多种新型功能,实现了学院对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其三,创新劳动教育技术手段,借助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新型技术,探索新的劳动教育方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呈现虚拟劳动场景,实现仿真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在仿真工厂中,学生在实时、逼真的情境中操作车床,既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劳动体验,又可以切实提升劳动技能,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开始探索这一创新模式,如哈尔滨师范大学建设了大学生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仿真实践的新场景,拓展了劳动教育的新场域。
借鉴互联网思维的特性,有助于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构建新型实践框架。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高校应当积极创建“共享共建、跨界协同、精准化引导、定制化培育”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借鉴共享思维,打造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聚焦资源不足、资源不均的痛点,建设“劳动教育云端互联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跨校、跨界的共享共用,这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也有利于汇聚高质量教育资源,为劳动教育的加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就签署了校际劳动教育合作协议,打造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同体,探索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新模式。
借鉴跨界思维,构建劳动教育跨界融合新格局。各级各类高校应当打破系统、组织、领域等的边界,营造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动力,通过跨界融合创生出“劳动教育+文化育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志愿服务体验”等新型模式。例如,相关高校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海丝文化中的劳动教育素材赋能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实践。通过跨界融合,形成教师、教育管理者、校外劳动导师、学生等多方参与的劳动教育圈层,教师转变为集学习引领者、资源筛选者、共同学习者于一体的复合型角色;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朋辈教育者、自我教育者。通过聚合多方优势,为多主体协作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借鉴数据思维,开辟精准育人新路径。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未来劳动者画像”,并进一步深度了解和剖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风格,以此数据作为基础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又可以为学生劳动学习方案的设计提供智能化引导,从而为精准育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借鉴定制化思维,拓展劳动教育新空间。学校可以扩大学生劳动教育自主选择空间,通过设置劳动教育自主教育模块,从项目申请、学习参与、项目考核到反思总结,都依托数据化驱动和自主化运作,使每个受教育者可以选取设置自己的专属教育方案,甚至可以在教育项目的运营中加入自己的建议思考,使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育者变为共建的参与者,既享有了自主定制的获得感,又强化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上海财经大学设置“劳动教育云超市”供学生自主选择劳动实践项目,学生可以线上下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在云超市中完成申请、发布、选课、记录、认定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总之,发展“互联网+劳动教育”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新时期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努力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理念变革、手段创新和生态优化,能够为劳动教育打开更大空间。高校应当跟踪“互联网+”最新发展成果,遵循劳动教育规律,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提升劳动育人的实效性,使劳动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的全面成才发挥强大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