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花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7)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立德是首要任务,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总方向”[2]。习近平总书记就“立德”的重要性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为此,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强化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新时代,加强德育是教育的顶层设计与重要使命,尤其是当前我国学生群体道德不和谐事件频发,更凸显加强学生德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教育兴衰,系于教师,德育优劣,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优良的德育能力。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优良德育能力是实施德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时代基于体育学科教学特性与体育教师职业特性,体育教师德育能力有何独特价值,当前体育教师群体德育能力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以及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群体德育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人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2012年,自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在中央重要文件中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我国教育根本任务以来,立德树人成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立德树人是系统的教育工程,有赖于教育主体、课程资源、教育环境等要素协同完成。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德育工作是教师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所有教师“都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5]。并且,德育并非专项德育教师的专属教学任务,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教学任务,正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新时代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6],这意味着全体教师都应尽德育责任。从目的-手段关系看,学生德育必然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德育能力,国家相关教育文件也明确规定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德育能力。2012年,教育部印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通知中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7]等能力。因此,教师德育能力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关键能力,自然也是实现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能力。体育教师作为我国教师的重要群体,是强化学生德育,进而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替代的重要群体。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8],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事业的重要议题。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需要,也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促进人的高质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说视域下,“人的发展的是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9]。因此,从“全人教育”视角来看,德育是“全人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作为“五育”教育中的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已成为共识,德育目标历来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上至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至一线体育教学实践,均将培育学生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师具备优良德育能力,是实现体育教育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的重要保障,自然也是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受“运动技能中心论”、“体质健康中心论”等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体育教育“重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轻体育品德”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直存在,反应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体育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和体质健康促进,而对学生体育品德的重视意识与培育能力不足。因此,提升体育教师德育能力,对于补全体育教育活动中德育不足,从而促进新时代我国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开启了新一轮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历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在教育改革领域的具体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因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前世界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界各个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应答,纷纷修订学科课程标准,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就体育学科而言,2017年12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明确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引领新时代我国体育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是一线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现阶段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课程标准还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10],体育品德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又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更为细化的德育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素养的培育,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培育体育品德素养的能力。可以说,体育教师德育能力是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
德育目标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体育教学重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的价值取向久难消弭,加之德育目标具有难以量化评价的特点,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重点关注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目标,而对德育目标重视程度与设计能力不足。分析教案发现,德育目标设计能力不足表现如下。一是窄化德育目标范围。将德育目标仅理解为个人本位目标,如将德育目标理解为只是培育学生坚强意志、拼搏精神、协作观念等个人本位目标,而对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本位目标有所忽视。实际上,体育教学中德育目标内容丰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指出,德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6]。因此,德育目标不应被单纯从个人本位目标来理解和施教。二是混淆德育目标内容。德育目标是不同类别目标构成的体系。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中体育品德素养具有三类内容,体育精神素养如自尊自信、勇敢顽强,体育品德素养如遵守规则、诚信自律,体育品格素养如社会责任感、正确胜负观。体育教师教学中德育目标设置,往往混淆相互间的区别,教案中目标表述混用常见,如“通过集体游戏中的胜负引导学生发展社会责任感、正确胜负观等体育精神素养”。显而易见,依据课标,“社会责任感、正确胜负观”属“体育品格”素养,而非“体育精神”素养。
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兼具依附性与隐蔽性特征。所谓依附性,是“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德育价值,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体育教学内容独立存在”[11]。所谓隐蔽性,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德育价值需要教师挖掘,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领悟其道德价值,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德育目的”[11]。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运动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必然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而存在。譬如,耐久跑教材中“极点”出现时的意志品质教育,单杠教材中保护与帮助时的责任意识教育,球类运动中的协作精神教育等,体育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德育价值并将其以德育内容的方式呈现出来。分析教案发现,德育内容呈现能力欠缺表现如下。一是体育教师主要关注学生运动技术传授和体质健康促进,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巩固了某项运动技能,或是否强化、提升了某些身体素质,而对运动项目蕴含的德育价值关注意识不够,进而导致在教学设计中,在技能、体能目标方面具有明确设计,而对德育目标设计较为含混。二是体育教学内容德育价值挖掘过于单调。比如,凡是涉及球类运动教学内容,德育目标多被从培育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来设计。实际上,不同球类教材具有独特德育价值,比如篮球教材具有培育勇敢顽强、团队精神等德育价值;排球教材具有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尊重对手等价值。乒乓球教材具有培育沉着机智、乐观向上品质等价值。体育教师在运动项目德育价值的深度呈现能力方面仍较薄弱。
体育教学中德育方法应该与常规体育教学方法和常规德育方法有所不同,所谓常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指体育学科教学中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教学用到的练习方法,常规德育方法通常是指向适用于各门学科教学的德育手段。指向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培育的常规体育教学方法显而易见非德育方法,而如果仅仅将常规德育方法如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奖惩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又容易导致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变得简单生硬,很难发挥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当前,体育教学中德育方法运用的突出问题在于,体育教师没有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将德育很好地与体育教学融合起来,而是停留在常规的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奖惩法等德育方法运用层面,从而导致“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二者分离”,致使体育教学中德育效果低效。尤其是,德育方法的运用多以空洞说教为主,具体表现在“德育多注重道德的知识性,往往把德育机械地看作道德知识的讲授”[12],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为要求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提醒学生互帮互助等,而像胜利激励法、失利勉励法、挫折磨炼法等能体现出体育教学特色的德育方法运用能力匮乏。比如,竞争性比赛是体育学科的特色教学内容,教师利用竞争性比赛进行德育时往往鼓励学生为了获得竞技优胜坚持到底、敢于拼搏,而对竞赛失利方关注不足。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失利勉励法进行德育,如对竞赛失利的学生进行鼓励,让其懂得成败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在未来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时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此方面,体育教师德育方法运用能力仍较匮乏。
体育教学中,德育目标与认知、技能、体能等目标相比,具有难以外显观察、测量和评价等特点,因此,体育教学中德育目标评价较难操作。德育目标本身评价难度特性给体育教师德育评价实施能力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体育教师缺乏德育目标评价的意识。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并不否认实施德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也确实设计了德育目标,但是对德育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效果的判断并不重视,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道德教育评价只是流于形式,既没有明确的评价方法,也没有具体的评价细则,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往往形同虚设。二是体育教师缺少德育目标评价的有效手段。在布鲁姆知识、技能、情感三维教学目标体系中,德育目标作为情感目标范畴,很难像知识、技能目标那样进行定量评价。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更多的是空洞的期待和简单的逻辑,明显缺乏与德育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手段。实际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相互观察等手段,观察学生或同伴是否“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是否“遵守游戏规则并规范体育行为”,是否“在体育活动中尊重失利的同伴”来判定是否发展了良好的体育道德,体育教师对此评价能力还需要加强。
“教师如果道德平庸,或者对自己的工作缺乏道德敏感性,就不可能通过这些间接的渠道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时代的体育教师绝不能将自身仅仅定位为“教书匠”角色,从德育主体角度来看,教师作为德育主体,自身就是重要的德育资源。体育教师除了通过体育教学中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进行技术层面的德育外,还需要通过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自身道德感染能力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教化。教师的上述道德感染言行举止,体现着德育的力量。尤其是体育教师具有特有的阳光、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体育学科具有特有的造就学生顽强坚毅、互助友爱、遵守规则的学科价值。体育教师通过体育学科,具有特有的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独特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受重智轻体传统价值观影响,当今社会对体育人与体育学科的偏见依然存在,体育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同工不同酬等现象普遍存在,体育学科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始终没能有效解决,上述因素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动性不足,也未能将自身的道德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体育教师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道德感染,无论是在意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均有所欠缺,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重点对学生运动技能、体质健康方面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利用自身的德育优势感染学生、培育学生道德品质能力仍较弱化。
职前教师培育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工作,职前教师培育应该将师范生师德培育作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课程是教育的载体,体育师范生教育有必要开设面向未来体育教师的德育类必修和选修课程。之所以健全体育师范生德育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因为目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缺乏德育类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14],以至于对师范生的德育力度不足。当前,我国师范生的德育教育内容主要为面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这种通识性教育课程无法充分满足师范生德育能力的全面培育,师范生德育能力的培育绝不仅仅依靠一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就能达到培育效果。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成熟经验的国家多开设面向各科未来教师的德育课程。以俄罗斯为例,在教师培养中设置必选模块开设“专业伦理”、“教育法律法规”等课程,通过这些必修课程帮助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引导学生生树立“全员育德”的意识;选修模块设有“中小学学校冲突”、“学生行为矫正”等课程,通过这些选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的一般特点与特殊性,并引导他们学习诊断儿童道德需求和困惑的方法和技巧。俄罗斯职前教师丰富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实现了“教师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的有机融合”[15],从而培育具有优质师德的未来教师。因此,我国职前教师培育包括体育教师培育有必要健全必修与选修课程设置,从而为培育具有优质师德的体育教师提供课程保障。
在职教师接受教师教育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师对德育的认知不足,与教学期间接受有关体育教学德育培训有直接关系,体育教师或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意识不足,或虽具有德育渗透意识,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德育目标设计、内容呈现、组织实施与德育效果评价等方面都缺乏持续、深入学习,这就需要完善体育教师在职期间接受体育教学德育方面的培训。首先,强化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区域、学校等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聘请德育专家结合国家德育政策、文件等进行德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提升广大体育教师对教育领域德育重要性、必备性以及具体要求的认知程度。其次,强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培训。通过分析教育案例、推介师德楷模等培训手段,引导体育教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强化立德责任,坚持将教书与育人统一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素养”[16],激发体育教师自觉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再次,区域、学校等教育部门要利用区域体育教师培训、体育教学技能培训、体育教学课例研修、体育组集体备课等手段,开展体育教学中在德育目标设计、内容挖掘、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德育渗透素养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中的育体与育德的融合能力”[17],从而帮助体育教师真正地将德育落实到体育课堂实处。
从体育教学角度来看,德育效果的评价难以量化评价,德育评价本身具有难度,给体育教师开展德育带来挑战。强化体育教师德育意识,提升体育教师德育能力,仅仅依靠对职前准体育教师、在职期间体育教师德育能力培育外,还必须健全体育教师德育评价机制,激发体育教师德育动力。首先,丰富体育教师德育评价手段,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重激励激发体育教师德育动力。“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利益追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最终动因,体育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会努力寻求自己的切身利益。对于利益主体而言,“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是人们必需的两大利益”[19]。可以将体育教师德育表现纳入绩效考核,同时设置“师德标兵”、“师德先锋”等荣誉称号,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激发体育教师对德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其次,丰富体育教师德育评价主体,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评价主体的联合力量。学校要从根本上重视体育学科对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对体育教师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将体育教师德育工作纳入考核机制。教师要通过互评、自评等方式,强化教师群体在德育方面的监督与共同成长。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对体育教师德育工作的监督与评价。最后,丰富体育教师德育评价内容,通过德育内容激励体育教师将德育真正地落到教学实处。体育教师德育能力应该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体育教师自身道德感染能力两个向度综合评价,如果体育教师仅在课堂上通过技术性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而课堂后对学生德育漠不关心而获得较高评价,也不能令其它教师信服,不能激发其它体育教师的德育动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体育教师德育能力对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体育教师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技术性与自身道德教化教化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必须健全职前教师课程机制、完善在职教师教育机制、健全教师德育评价机制等,从而提升体育教师德育能力,推动体育教师在新时代学生德育中的作用。